顯示具有 利未記25:1~26:2 在山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利未記25:1~26:2 在山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在基督裡的祝福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Bechukotai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7:34 的讀經心得)

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 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例、厭惡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我要向你們變臉、你們就要敗在仇敵面前..

(利未記26:3~4, 12, 14, 17)

以上這段話讓我們看到, 遵行妥拉就會蒙福, 反之, 違背妥拉就會受咒詛.

妥拉是 神對祂子民的神聖教導與訓誨. 對於 神的子民來說, 妥拉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而是必須謹守遵行. 因為就像父親教導兒女一般, 如果兒女聽從父親, 父親就會歡喜並且給兒女獎賞與鼓勵; 但如果兒女悖逆父親, 父親就會生氣難過並且對兒女施以管教. 同樣地, 如果 神的子民聽從 神, 神就會歡喜並且因此祝福他們; 但如果 神的子民悖逆 神, 神也會生氣難過並且因此管教責罰他們.

從舊約以色列人的歷史, 我們的確看到當以色列人聽從 神, 遵行妥拉, 他們就大大蒙福; 反之當他們悖逆 神, 違背妥拉, 他們就大受咒詛.

然而在新約裡, 儘管坦白說我們基督徒並不怎麼遵行妥拉, 但我們卻沒有像舊約的以色列人那樣大受咒詛. 難道妥拉真的像某些人所主張的, 已經被廢掉了嗎? 但主耶穌豈不是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 (妥拉) 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 (妥拉) 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18).

其實, 正如主耶穌說的, 妥拉並沒有被廢掉. 但為什麼新約的基督徒違背妥拉並不像舊約的猶太人違背妥拉那樣大受咒詛呢? 原因很簡單. 並不是因為妥拉被廢掉了, 而是因為主耶穌為我們違背妥拉的罪釘在十字架上, 替我們承擔了違背妥拉的刑罰與咒詛,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律法 (妥拉) 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 (妥拉) 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 (羅馬書8:3~4).

在基督裡, 主耶穌已經為我們承擔所有違背妥拉的咒詛, 而留給我們一切遵行妥拉的祝福. 並且 神已賜下聖靈, 使我們有能力遵行妥拉, 正如 神藉先知以西結所說,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7). 在基督裡, 當我們願意 "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 靠著聖靈的大能大力, 謹守遵行妥拉, 我們就要因此大大蒙福. 

這是在基督裡的祝福.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主耶穌是我們屬靈的禧年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 "在山上",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6:2 的讀經心得)

你要計算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利未記25:8~10) 

妥拉定規的禧年大概是最不可思議的 "極端社會主義". 禧年一到, 不但一切債務都一筆勾銷, 並且所有賣身為奴的奴隸都重獲自由, 甚至還白白得回失去已久祖先的產業. 基本上, 當禧年到了, 所有失去自由的人都重新獲得自由, 不論是財富自由還是人身自由, 並且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不管過往如何失敗, 一切都可以從頭來過.

禧年預表主耶穌. 主耶穌就是我們屬靈的禧年. 當主耶穌來了, 我們信主耶穌的人不但罪債都一筆勾銷, 從罪中得著自由, 並且在主耶穌裡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主耶穌使我們的罪債都一筆勾銷. 使徒保羅說,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 (羅馬書6:23). 主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為我們還清一切罪債, 使我們所有罪債都一筆勾銷.

主耶穌不但使我們的罪債都一筆勾銷, 並且祂使我們從罪惡的綑綁中得著自由. 主耶穌的希伯來名字是 יֵשׁוּעַ ("Yeshua"), 意思是 "救恩". 天使對馬利亞的丈夫約瑟說, "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馬太福音1:20~21). 主耶穌將我們從罪惡的綑綁中救出來, 使我們得自由, 正如主耶穌祂自己說,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約翰福音8:36).

主耶穌不但使我們從罪中得著自由, 從此以後不在罪中而在耶穌裡, 並且使我們在祂裡面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正如使徒保羅說,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17).

主耶穌實在是我們屬靈的禧年. 當祂在安息日進入拿撒勒會堂宣讀先知以賽亞書, 祂說,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4:18~19). 然後祂說, "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路加福音4:21). 主耶穌豈不是說, 祂就是我們屬靈的禧年嗎?

或許這正是禧年要在贖罪日宣告的原因. 贖罪日是最能代表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贖大工的聖經節期. 就像以色列的大祭司在贖罪日這一天為所有以色列百姓贖罪, 主耶穌 - 屬天的大祭司在十字架也為所有 神的百姓贖罪. 當我們信了耶穌, 得著主耶穌的救贖, 從此以後我們就住在耶穌裡, 進入屬靈的禧年, 不但所有罪債都一筆勾銷, 從罪中得著自由, 並且我們在主耶穌裡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妥拉之門: 順服的獎賞 (利未記25:1~27:34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中)

播客連結 

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

(利未記26:3~4)

神慷慨地應許以色列人順服會有明顯的回報, 但這個應許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因此米示拿 (Mishnah) 時期的古代拉比以及後世的拉比都教導我們, 不要為了獎賞而順服 神, 也不要期待獎賞, 尤其是在今世. (譯註: 米示拿是最早的書寫下來的猶太拉比口傳教導, 成書於主後第三世紀初)

當然, 米示拿 (Mishnah) 是主後第二世紀初猶太人第二次起義失敗後的下一兩代人所編纂的. 拉比們對羅馬皇帝哈德良 (Hadrian) 的殘酷迫害記憶猶新. 然而即使是更早的古代拉比, 他們同樣生活在外國統治的陰影之下, 並且對暴虐無比的希臘皇帝安提阿克 (Antiochus) 和他對聖殿的褻瀆無法忘懷.

在那些日子裡, 那些最順服 神並且遵行妥拉的人得到的不過是凌辱, 鞭打, 流放和死亡, 而不是來自上面的獎賞. 而拉比們的話似乎也同樣適用於今日的我們, 如今那些尋求遵從 神的道路的人也很難期待得到可見的獎賞. 拉比們說, 既然今世沒有獎賞, 我們就根本不應該尋求獎賞.

索喬的安提戈努斯 (Antigonus of Socho)......曾經說過: 不要像一個為了得到獎賞而事奉主人的僕人, 而要像一個不是為了得到獎賞而事奉主人的僕人. 你們單要敬畏 神.

(米示拿 列祖篇 Mishnah Pirke Avot 1:3)

主後一世紀的拉比塔爾封 (Tarfon) 向學生保證, 他們確實會得到獎賞, 但他提醒他們, "義人的獎賞將在永世裡得到" (米示拿 列祖篇 Mishnah Pirke Avot 2:21). 另一位主後一世紀的拉比撒督 (Tzadok) 更進一步引用主前一世紀大拉比希列 (Hillel) 的話, "貪圖妥拉冠冕 (指獎賞) 的人將會逝去", 並補充說, "誰妄圖利用妥拉, 誰就剪除了他自己的生命" (米示拿 列祖篇 Mishnah Pirke Avot 4:7).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一個人不應該靠著妥拉獲得任何好處, 更不應該藉著教導妥拉謀生. 拉比希列 (Hillel) 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 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猶太拉比, 也是猶太歷史上最偉大的拉比之一, 但他一生就靠著作伐木工人來養活自己.

甚至連主耶穌也有類似的教導: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喫飯呢.豈不對他說、你給我豫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纔可以喫喝麼。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路加福音17:7~10)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神在本週妥拉經文應許以色列人在今世遵守妥拉會有豐富的獎賞, "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 (利未記26:3~4). 神似乎邀請他們 "快來坐下喫飯", 因為祂要使以色列地產出豐富的土產和果子. 祂用這個應許來鼓勵以色列人順服, 就像祂在接下來的經文用種種懲罰來警告他們不要悖逆一樣.

猶太傳統非常重視因著妥拉本身的價值而學習妥拉, 除了學習本身的回報之外, 不求其他任何回報. 但 神在利未記結尾顯然並非如此說. 按照 神的應許, 凡誠心順服 神遵守妥拉的人, 確實會在今世和永世都得著獎賞. 

就像主耶穌故事中的僕人一樣, 我們要忠心事奉 神, 因為那是我們的職責, 而不應該期待我們的事奉得到任何回報. 然而一旦我們在順服 神的過程中打破了任何想要做工得工價或是尋求從人來的榮耀的想法, 我們就會發現 神對我們有很大的獎賞.

我們理應忠心事奉 神, 順服祂的旨意而行. 因為如此做是一種榮譽, 並且它提升了我們的靈性和生命, 而不是因為我們希望得到 神的報酬或別人的稱讚. 如此事奉表達了我們忠於 神的一顆心, 並因此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巨大的祝福, 正如主耶穌所說: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馬太福音6:5~6)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禧年與彌賽亞時代 (利未記25:1~26:2 在山上)

 

播客連結

你是否曾經想過, 如果一切能重新來過該有多好? 這一次我們修正所有的錯誤, 避免欠下任何債務, 並且從一開始就避免犯罪?

這聽起來純粹是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想法, 卻有部分成就在妥拉所定規的禧年當中. 從一個禧年到下一個禧年, 以色列人要數算七七四十九年. 七已經是聖經的完全數, 七個七更是完全中的完全. 接下來, 在第50年,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利未記25:10). 禧年的時候, 地土要得著自由, 被賣的地土要回歸它原本的主人; 人也要得著自由, 賣身為奴的以色列人要回歸他的父家. 禧年讓以色列人回歸到 神起初的心意, 預表著彌賽亞時代 神要讓一切都回歸到 神起初創造的心意. 同時, 禧年也預表著彌賽亞時代的自由, 到那時 神所創造的萬有都要得著自由,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 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羅馬書8:21).

以色列人在兩個禧年之間要數算四十九年, 這也讓我們聯想到以色列人從逾越節後第一個安息日的次日到五旬節要數算四十九天. 五旬節同樣預表著彌賽亞時代. 五旬節的誡命讓所有住在以色列地的人, 不分貧富貴賤, 在五旬節這一天都能吃得飽足. 這預表了彌賽亞時代的豐富. 當彌賽亞時代來臨時, 人人都能吃得飽足.

當然, 禧年的預表彌賽亞時代, 要遠超過五旬節的預表. 禧年將一整年分別出來, 而不只是五旬節的一天, 這象徵著彌賽亞時代為 "永遠的安息日". 正因著禧年預表彌賽亞時代, 禧年的意象塑造了聖經中的彌賽亞盼望. 比方說, 先知以西結宣告 神將要親自成就彌賽亞時代, 讓所有失喪與被逐的都得著禧年的自由,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 (以西結書34:15~16).

禧年的意象也出現在主耶穌的生平. 施浸約翰差遣門徒問耶穌說, "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馬太福音11:3), 主耶穌要施浸約翰的門徒轉告他說, "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痳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馬太福音11:4~6).

為什麼會有人因主耶穌而 "跌倒"? 因為當主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 那永遠的 "禧年" - 彌賽亞時代並沒有完全實現. 施浸約翰依然在監裡. 以色列仍舊在羅馬的高壓統治下. 但主耶穌要約翰的門徒轉告他, "禧年" 已經因主耶穌的到來而開始了, 並且將來必要完全成就, 我們不要因為主耶穌沒有立刻成就 "禧年" 而跌倒, 卻要因主耶穌帶來了 "禧年" 的開始, 而懷抱著對彌賽亞時代的盼望.

有一個不信主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朋友對我說, "好吧! 我承認耶穌是一個偉大的人, 或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但說到他是彌賽亞!? 誰知道呢? 誰又需要彌賽亞呢?" 我告訴他說, "你可能不覺得你需要彌賽亞, 但你不能否認這個世界需要彌賽亞! 你只要看看我們周遭和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種種苦難, 不公不義, 殘暴與壓迫. 耶穌不只是偉大的人, 祂更是帶來彌賽亞的盼望, 並且最終要帶來彌賽亞時代的完全實現, 讓 神在妥拉和先知書所應許的一切都要成就, 消滅一切的苦難, 不公不義, 殘暴與壓迫..".

而不只是我, 凡是跟隨主耶穌, 作主耶穌門徒的, 都相信祂必要帶來那永遠的 "禧年" - 彌賽亞時代的來臨, 到那時我們就要得著真正的自由.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利未記25:1~27:34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中" 妥拉焦點: 安息年與禧年 - 聖經中的社會福利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在妥拉裡, 神不但吩咐以色列人守安息日,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 (出埃及記20:9~10), 又吩咐他們要讓地土守安息年, "六年要耕種田地..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 (利未記25:3~4). 此外, 神還吩咐他們要過禧年, "你要計算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 (利未記25:8~10).

安息年的誡命最早出現在出埃及記裡. 神吩咐以色列人說, "六年你要耕種田地、收藏土產、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種、使你民中的窮人有喫的、他們所剩下的、野獸可以喫.你的葡萄園和橄欖園、也要照樣辦理" (出埃及記23:10~11). 在本週妥拉經文中, 神不但再次重申安息年的誡命, 還仔細地指示以色列百姓, 在安息年的時候, 凡地裡所出產的一切都要與所有人分享, "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 (利未記25:6~7). 此外, 神還吩咐在安息年要豁免一切的債務,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這樣.凡債主要把所借給鄰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 (申命記15:1~2).

而到了七個安息年後的禧年, 不但要按照安息年一切的條例而行, 還要歸還各人的地業, "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這禧年、你們各人要歸自己的地業" (利未記25:10, 13). 此外, 所有的奴隸在禧年也都要恢復自由, "到了禧年、他和他兒女要離開你、一同出去歸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業那裡去" (利未記25:41).

從巴比倫被擄回歸的猶太人非常注重安息年的誡命. 拉比文獻記載著猶太人如何確保安息年的誡命被謹守遵行. 比方說, 田主不可以將安息年的出產大量囤積在家裡, 而只能在家中存放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 不然就是剝削窮人. 若是田野裡沒有食物了, 田主還必須把家裡的食物拿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此外, 安息年的出產是所有人共享的, 因此嚴禁買賣.

中世紀的著名拉比拉旭 (Rashi) 認為, 安息年的目的是為了讓地土得享安息, 好重新得力. 就像人經過一整個安息日的休息可以重新得力, 地土經過一整個安息年的休息也可以重新得力. 拉旭 (Rashi) 可能從他經營葡萄園的經驗得知, 地土經過一段時間的休耕往往能產生更多的收成. 對拉旭 (Rashi) 來說, 安息日, 安息年與禧年提供人與地土為了重新得力所需要的安息.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同意拉旭 (Rashi) 的看法, 並更進一步強調安息年與禧年的社會與道德意義. 他指出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保障窮人有食物吃, 解放奴隸, 豁免債務, 歸還地業是為了教導猶太人要同情他人, 並致力增進社會全體的福祉. 

中世紀拉比亞倫·哈利未 (Aharon HaLevi) 同樣強調安息年與禧年的道德意義. 神藉著安息年與禧年提醒我們, 不是因為人的耕種導致作物生長, 而是因為有一位使萬物生長的 神. 我們的一切所需都是來自這一位慷慨供應的 神. 就像 神在安息年與禧年慷慨地供應食物給所有的人與動物, 我們也應當效法 神, 慷慨地與窮人分享. 此外, 神吩咐安息年和禧年要解放奴隸, 豁免債務, 歸還地業, 目的是為了塑造我們的屬靈品格, 使我們知道萬物都是屬於 神的, 神是一切的擁有者, 而我們不過是 神的產業的管家. 如此的認知讓人避免自私, 貪婪, 與欺詐, 進而按 神的心意建立充滿公義與恩慈的社會.

現代以色列學者內哈瑪·萊博維茨 (Nehama Leibowitz) 解釋禧年歸還地業的社會意義. 神設立禧年的目的是為了讓社會財富能維持公平合理的分配, 避免大量無產階級的產生和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貧富懸殊的現象, 以維持社會的公平與穩定.

因著時代的變遷, 妥拉當中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並不適用於後世的社會, 因此歷代猶太拉比與學者討論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 不約而同地將焦點集中在誡命的社會與道德意義上. 拉比們盼望能藉此將誡命的精義, 應用於今日的世界, 以營造一個公義與恩慈的社會.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二 出埃及記和利未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wo: Exodus and Leviticus)

補充說明: 

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相當於古代聖經社會的社會福利, 是當時的中東世界絕無僅有的. 除了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以外, 神還定規給窮人的 "十一奉獻",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喫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申命記14:28~29). 以色列人要在每七年的第三年與第六年拿出所得的十分之一, 儲存在城裡的倉庫, 以供應窮人的需要. 

安息年, 禧年與給窮人的 "十一奉獻" 這些社會福利的誡命, 反映出 神對窮人的關懷, 以及祂對我們建立充滿公義與恩慈社會的期望.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道德與儀式, 愛人與愛 神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Bechukotai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中",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7:34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利未記將近尾聲時, 摩西總結妥拉的誡命說道, "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藉著摩西立的" (利未記26:46).

"律例"的希伯來原文是 חֹק ("choq"), 指的多半是儀式性的誡命, 如守安息日, 聖經食物律等. "典章"的希伯來原文則是 מִשְׁפָּט ("mishpat"), 指的多半是道德性的誡命, 如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當孝敬父母等.

道德性的誡命訴諸人的良知. 我們很容易明白為什麼要遵行這些道德性的誡命, 畢竟不但主耶穌說,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馬太福音7:12), 而中國古諺也說,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儀式性的誡命則不然. 為什麼要守聖經食物律呢? 喫豬肉, 龍蝦, 螃蟹不也是很好嗎? 為什麼要守安息日而不是任何其他一個日子呢? 很多基督徒因此主張, 聖經中道德性的誡命是永恆的,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不管在舊約還是新約都同樣有效, 因此基督徒仍然要孝敬父母, 並且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另一方面, 聖經中儀式性的誡命只適用於舊約, 或是只適用在猶太人身上, 儀式性的誡命在新約裡已經廢除了, 並不適用在基督徒身上.

事實上, 將誡命區分為道德性的誡命與儀式性的誡命, 是基督徒的分類方式. 當然, 如此的分類方式有它的價值, 有助於我們對聖經的理解: 道德性的誡命背後通常有很好的理由, 儀式性的誡命背後常常沒有很好的理由或甚至找不著理由.

另一方面, 基督徒區分誡命為道德性的誡命與儀式性的誡命的方式卻和猶太人區分誡命的方式大相逕庭. 在塔木德中, 猶太拉比將誡命區分為 神與人關係的誡命和人與人關係的誡命. 諸如守安息日, 聖經食物律的"律例" (希伯來文 חֹק, "choq") 是 神與人關係的誡命, 而諸如孝敬父母, 不可殺人, 不可偷盜的"典章" (希伯來文 מִשְׁפָּט, "mishpat") 則是人與人關係的誡命. 而猶太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看法, 其實還是根源於聖經. 在十誡中, 包括不可拜偶像與守安息日的前四條誡命都是 神與人關係的誡命, 而包括孝敬父母與不可殺人的後六條誡命則是人與人關係的誡命.

當我們明白了"律例"是 神與人關係的誡命, 而"典章"則是人與人關係的誡命, 讓我們再次回顧摩西所說, "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藉著摩西立的" (利未記26:46). 什麼是"法度"呢? "法度"又是哪一類的誡命呢? "法度"的希伯來原文其實是 תּוֹרָה ("Torah"), 意思是"教導/訓誨" (teaching/instruction). 我想"法度"指的不是另一類的誡命, 卻是指出"律例"和"典章"的誡命的本質: 不管這些誡命是 神與人關係的誡命, 還是人與人關係的誡命, 它們都是 神對我們的教導與訓誨. 教導什麼呢? 教導我們要愛 神愛人. 愛 神愛人正是主耶穌所說最大的誡命,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馬太福音22:37~39).

當我們遵行妥拉的"律例"和"典章"的誡命時, 我們正是在做中學, 學習愛 神愛人. 正如我們因著愛人的緣故而孝敬父母, 並且不殺人, 不偷盜, 我們也因著愛 神的緣故守 神的安息日, 喫 神所定規可喫的潔淨食物, 並且不拜偶像而專一敬拜 神.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我是耶和華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 "在山上",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6:2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本週妥拉經文結束於 神吩咐以色列人的話, "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26:2). 神早在利未記19章 (聖潔的篇章) 就說過同樣的話, "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19:30). 神常常重複同樣的話, 一方面顯明妥拉的本質不是律法而是教導, 因此 神諄諄不倦地教誨, 另一方面 神一再重申祂認為很重要的教訓, 以喚起祂百姓的注意, 好使他們可以謹守遵行.

利未記26:2這句話中, 神的意思是說, 因為"我是耶和華", 所以"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 當 神的百姓守 神的安息日, 敬(指敬畏revere, 希伯來文ירא) 神的聖所, 他們正是把 神當作 神, 將 神放在祂應有的地位上來尊榮祂. 安息日是 神的聖日, 代表時間, 而聖所是 神的居所, 代表空間. 時間加上空間, 代表所有的一切. 神的百姓理當將一切都分別為聖來尊榮 神.

不過, 這並不是一蹴可及的, 因此 神教導我們從"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開始. 我們注意到 神指著安息日說, 這是"我的安息日" (希伯來文שַׁבְּתֹתַי, my Shabbats), 而不是以色列人或猶太人的安息日. 安息日實在是屬 神的. 而""的希伯來文是שׁמר, 意思是"遵守" (keep, observe). 就像 神在安息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創世記2:2), 因此 神的百姓遵守 神的安息日, 也要在這一天歇了一切的工, 與 神一同安息, "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利未記23:7, 8, 21, 25, 35, 36)

有趣的是, 在本週妥拉經文的開頭, 神吩咐以色列人說, "你們到了我所賜你們那地的時候、地就要向耶和華守安息" (利未記25:2). 什麼? 不但人要守安息日, 甚至連地土也要守安息日!? 當然, 地土的安息日其實是安息年, "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利未記25:4, 6).

但為什麼連地土也要守安息呢? 這有什麼屬靈意義呢? 我們似乎可以從 神的一句話得知, "因為地是我的" (利未記25:23)! 因為地是屬 神的, 所以"地不可永賣(利未記25:23), 我們在地上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利未記25:23). 也因為地是屬 神的, 所以地也要守安息, "地就要向耶和華守安息" (利未記25:2).

以色列人為什麼要守安息日呢? 因為以色列人是 神的百姓, 是屬 神的. 地土為什麼要守安息呢? 因為地土也是屬 神的. 我們因此可以得知 神的心意: 凡屬 神的, 不論是 神的百姓, 還是地土, 都要守 神的安息日, 在 神的安息日與 神一同安息.

我們基督徒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救恩, 藉著福音, 如今與猶太人"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以弗所書3:6), 同樣成為 神的百姓, 神的兒女. 而如果凡屬 神的, 都要守 神的安息日, 在安息日這一天與 神一同安息, 我們豈不應同樣守 神的安息日, 在這一天與祂一同安息?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 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Bechukotai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中",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7:34 的讀經心得)

我們一生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 (或是很多) 讓我們感到遺憾或是後悔的事. 當我們回想這些事, 不由覺得"早知道如此, 當初就應該...", 正應了一句俗話, "千金難買早知道". 而每當我們想起那些讓我們遺憾或是後悔的事, 我們巴不得能回到過去, 重新再活一次, "修正"我們過去所犯的一切錯誤與過犯, 避免作出那些讓我們後悔的事. 我們希望能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 似乎是一種奢望, 然而在妥拉中, 神讓祂的子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你要計算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利未記25:8~10).

安息年是每七年的第七年, 七個安息年就是四十九年. 四十九年的隔年是第五十年, 也是下一個四十九年的開始. 在這新的四十九年的新的開始, 神也給祂的子民一個嶄新的開始,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利未記25:10).

在過去四十九年中, 總有些以色列人因為種種內外在因素 (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或過失, 或是天災人禍), 導致負債累累, 甚至傾家蕩產, 或是流離失所, 或是賣身為奴. 對這些不幸的人來說, 一切的盼望彷彿都失去了, 未來完全沒有翻身的機會.

但 神定規了, 第五十年為"你們的禧年", 不但賣身為奴的人要重新得回自由, 並且所有傾家蕩產, 流離失所的人也都要重新得回自己原先的產業, 所有積欠的債務也都被一筆勾銷. 在第五十年的"禧年", 也就是下一個四十九年的新的開始, 神讓祂的子民也能重新開始.

耶穌基督是我們屬靈的"禧年", 使徒保羅說,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17). 在耶穌基督裡, 我們一切的罪債都被一筆勾銷了, 正如保羅所說, "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 (歌羅西書1:14). 在耶穌基督裡, 我們重新得回自由, 不再作罪的奴僕, 主耶穌說,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約翰福音8:36). 在耶穌基督裡, 我們也得回 神原先為祂兒女預備的屬天的基業, "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豫定的" (以弗所書1:11).

耶穌基督是我們屬靈的"禧年", 我們在基督耶穌裡, 每一天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Bechukotai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中",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7:34 的讀經心得)

安息年的誡命是關於地土的誡命, "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遺落自長的莊稼、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這年、地要守聖安息。" (利未記25:4~5) 不只是人, 大地也是 神的創造的一部分. 當 神進入祂的安息時, 祂希望祂的一切創造都同享安息. 神吩咐以色列人在安息日"甚麼工都不可作" (利未記23:3), 而這顯然包括耕種在內. 因此以色列的地土不但因著安息日, 每七天有一天的安息, 更因著安息年, 每七年有一整年的安息.

神吩咐以色列人, "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利未記25:6)  平時 神已經吩咐以色列人要保留田角的莊稼, "留給窮人和寄居的" (利未記23:22) (請參閱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一文), 然而到了安息年, 神更是"拆毀中間隔斷的牆". 田地之間的圍牆或許還在, 但它們實質的作用卻沒有了, 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 所有的人, 包括地主, 僕人, 婢女, 雇工, 以及寄居的人, 都有平等的權利, 享受地裡的一切出產.

不只如此, 神還吩咐以色列人, "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利未記25:7) 神愛護祂的一切創造, 不單是人, 牲畜和走獸也同樣是 神的創造, 因此它們也和人享有同等的權利, 享受地裡所出 神一切豐富的供應.

但安息年的誡命豈不是對地主很不公平嗎? 這明明是他的地啊! 神說, 不是的, "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利未記25:23) 神創造萬有, 掌管萬有, 也擁有萬有, 使徒保羅因此說,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歸於.願榮耀歸給、直到永遠。阿們。" (羅馬書11:36) 

安息年的誡命提醒人, 神才是終極的擁有者, 而我們是 神的產業的管家. 或者換另一個角度說, 神才是真正的地主, 而我們在祂的地土上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 但因著 神的恩慈, 祂允許我們享受祂地裡的一切出產. 既然如此, 我們豈不應向他人同樣顯出恩慈, 與人共享 神豐富的供應? 這正是安息年的誡命所要教導 神的子民的事.

有趣的是, 在希伯來文裡不存在"有" (have) 這個動詞. 不像中文可以說, "我一棟房子", 或是英文 "I have a house.", 希伯來文只能說, "יש לי בית" ("There is a house for me.", "有一棟房子是為了我"). 這似乎是說, 一切都是屬於 神的, 包括"我的房子"在內, 只是這房子目前是 神"為了我"的需要, 讓我有權利能夠使用.

我們常常覺得我們努力工作, 有權利享受與自由支配我們辛苦賺來的一切財富. 但是是誰讓我們具有好的先天條件, 包括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健全身體, 以及好的後天環境, 讓我們能努力工作呢? 歸根究柢, 這一切豈不都是出於 神? 使徒保羅責備哥林多信徒的話, 對今天的我們也同樣適用,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 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 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哥林多前書4:7)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安息年, 禧年與千禧年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 "在山上",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6:2 的讀經心得)

利未記25章有力地證明了聖經實在 神的啟示. 利未記25:3~6 記載安息年的誡命, 以色列人"六年要耕種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園、收藏地的出產。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遺落自長的莊稼、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這年、地要守聖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

神吩咐以色列人每七年要守一年的安息年. 在這一年當中, 他們完全不能耕作, 只能依靠地裡自行長出的. 並且這年所生長的農作物還得歸所有人共享, 甚至包括牲畜. 若聖經不是出於 神, 如此違反常識的誡命實在無法想像, 想出這條誡命的人簡直是頭腦有問題. 

禧年的誡命也是如此, "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 (利未記25:11) 不只如此, 禧年乃是緊接在第七個安息年之後, 也就是說, 第七個安息年加上禧年, 等於整整兩年的休耕! 在這兩年當中, 以色列人完全"靠天吃飯"!

因此, 安息年與禧年這兩條極不尋常的誡命, 若不是出於腦筋有問題的人的想法, 就只能是來自 神的神聖啟示. 而聖經若只是出於摩西的瘋狂想法, 以色列人也不會跟隨他, 他也不可能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聖經是來自 神的啟示.

當然, 要遵守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 需要極大的信心. 很可惜的,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 並沒有照 神的吩咐守安息年和禧年, 並且離棄 神, 以致他們被擄到巴比倫70年, 如 神先前所警告的, "你們在仇敵之地居住的時候、你們的地荒涼要享受眾安息、正在那時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地多時為荒場、就要多時歇息.地這樣歇息、是你們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 (利未記26:34~35)

雖然如此, 安息年和禧年還是有極其重要的屬靈意義, 兩者都預表彌賽亞的時代, 也就是千禧年. 啟示錄20:2~4提到千禧年彌賽亞的國度, "他 (天使) 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他捆綁一千年、扔在無底坑裡、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國、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他。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 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他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千禧年的時候, 魔鬼要被囚禁, 基督徒要復活, 與主耶穌在地上作王一千年.

千禧年其實並不是啟示錄獨有的信息, 而是當時猶太傳統的一部分. 根據聖經, 神六日創造天地, 第七日安息. 而在 神來說, "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彼得後書3:8), 猶太人因此認為,創造的六日, 每一日代表一千年, 六日所代表的六千年, 相當於整個人類的歷史. (註: 根據猶太曆, 目前是5776年) 他們相信這六千年後, 彌賽亞要來, 並在地上建立祂的國度. 而第七日的安息日所代表的, 正是彌賽亞要帶來的一千年安息, 也就是千禧年. 而安息年和禧年, 都指向這千禧年.

當以色列奇蹟似地在1948年復國以後, 越來越多虔誠的猶太人, 願意回到聖經, 遵守聖經的教導守安息年. 雖然因此蒙受經濟上的損失, 這些猶太人還是無怨無悔, 反而因為有機會能遵守安息年這特別的誡命而喜樂, 並且盼望著彌賽亞的降臨, 帶來千禧年真正的安息. 儘管他們目前大多數還不認識主耶穌就是他們的彌賽亞, 然而 神的應許不會落空. 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 神應許說, 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 (耶利米書31:34)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律法並非法律, 管教並非刑罰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har/Bechukotai "在山上/在我的律例", 利未記 Leviticus 25:1~27:34 的讀經心得)

利未記26章裡, 神告誡以色列人, 他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 (利未記26:3) 就必蒙福. 但他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 (利未記26:14), 則會受到懲罰. 乍看之下, 律法似乎就是 神的"法律". 守法的人得到 神的獎賞, 而犯法的人遭受刑罰. 

然而, 我們回頭來看看利未記26章的開頭, "你們不可作甚麼虛無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們的地上安甚麼鏨成的石像、向他跪拜、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26:1~2) 神兩次提到 "我是耶和華". 

"耶和華"乃是 神至聖的名יְהוָה 的中文音譯 (註: "雅蔚"可能是更正確的音譯). 在聖經中, 每當提到"耶和華"的時候, 除了"自有永有"的意思外,還隱含著這位 神是和人有關係, 與人立約的 神的意義. 耶和華 神是以色列的 神. 因此當 神兩次對以色列人說, "我是耶和華", 神是在強調祂不但是 神, 而且是他們的 神. 以色列人若真的把耶和華 神當作他們的 神, 他們就要"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利未記26:3) 遵行 神的律法, 是把 神當作 神, 是愛 神, 敬畏 神的具體表現. 主耶穌說,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約翰福音14:15)

律法不同於法律. 律法是這位慈愛的天父, 為祂的兒女所定的"家規". 違反法律的人, 會遭受刑罰. 違反家規的兒女, 則會受到父親的管教. 刑罰的目的是讓犯法的人得到應有的報應. 管教的目的則是讓悖逆的兒女悔改, 與父親和好. 在利未記26:18 "你們因這些事若還不聽從我、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裡的"懲罰"的希伯來動詞字根是י.ס.ר, 其實正是"管教, 責備"(discipline, rebuke)的意思. 神的"懲罰"是管教, 不是刑罰.

當以色列人始終不願意悔改的時候, 神的管教一次比一次厲害, 甚至 "我要把你們散在列邦中、我也要拔刀追趕你們.你們的地要成為荒場、你們的城邑要變為荒涼" (利未記26:33) 然而 神管教的目的是為了挽回而不是棄絕. 當以色列人悔改, "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 (利未記26:41), 神"就要記念我與雅各所立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 (利未記26:42) 神是守約施慈愛的 神.

在利未記26的結尾, "雖是這樣、他們在仇敵之地、我卻不厭棄他們、也不厭惡他們、將他們盡行滅絕、也不背棄我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神我卻要為他們的緣故、記念我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他們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作他們的 神.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26:44~45) 神同樣兩次提到"我是耶和華". 不管以色列人如何悖逆, 不管 神的管教多麼厲害, 神宣告祂永遠是以色列的 神.

這樣, 在利未記的開頭, 神兩次提到"我是耶和華", 是要祂的百姓遵守祂的律法, 真的將祂當作 神; 而在利未記的結尾, 神兩次提到"我是耶和華", 是要祂的百姓知道, 不管他們是多麼地悖逆, 祂永遠是他們的 神.

神是信實的. 神既然永不棄絕祂的百姓以色列人, 祂也永遠不會棄絕我們這因信主耶穌而蒙恩得救的外邦人. 在主耶穌裡, 我們的救恩是無比穩固的. 我們是 神的兒女, 讓我們不輕看 神的管教, 並謹守遵行 神的律法, 將 神真正地當作我們的 神來尊崇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