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箴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箴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66個聖經金句 (20)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 (箴言18:10~11).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真正的平靜安穩從何而來呢? 真正的平靜安穩是從 神而來, 如箴言所說, 當人投靠在耶和華的名下, "便得安穩". 而有誰能投靠在耶和華的名下呢? 惟有"義人"能投靠在耶和華的名下, 就如大衛的詩, "耶和華阿、誰能寄居你的帳幕? 誰能住在你的聖山? 就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詩篇15:1~2). 當然, 這裡"義人"並非指無罪的完全人, 而是指凡信靠 神, 願意遵行 神旨意的人.

"耶和華的名"是我們真正能倚靠的, 正如大衛對非利士巨人歌利亞所說, "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 (撒母耳記上17:45). 大衛倚靠"耶和華的名", 最後戰勝了歌利亞.

箴言形容"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 這裡翻譯為"堅固臺"的希伯來原文 מִגְדַּל עֹז ("migdal oz", tower of strength), 意思是"堅固的塔". "堅固的塔"指的是古代城市中最後也是最堅強的防禦堡壘. 當外敵侵入時, 城中的居民躲入"堅固的塔", 只要緊守塔門, 就可確保安全無虞, 並有居高臨下的作戰優勢, 例如作惡的亞比米勒攻打提備斯城時, "城中有一座堅固的樓 (מִגְדַּל עֹז, 更好的翻譯是"堅固的塔").城裡的眾人、無論男女、都逃進樓去、關上門、上了樓頂。亞比米勒到了樓前攻打、挨近樓門、要用火焚燒。有一個婦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腦骨...他就死了" (士師記9:51~54). "耶和華的名"是 神子民的"堅固的塔", 當我們躲入這"堅固的塔", 我們便得著平靜安穩. 

相形之下, "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 (箴言18:11前半), 富足人將他的財富視為"堅城" (קִרְיַת עֹז, "kiryat oz", town of strength, "堅固的城鎮"), 以為可以倚靠他的財富得著平靜安穩, 但這不過是他的想像罷了. "在他心想、猶如高牆(箴言18:11後半) 中, "在他心想"的希伯來原文 בְּמַשְׂכִּיתוֹ ("bemaskito", in his imagination) 的意思正是"在他的想像".

惟有"耶和華的名"才是我們真實的倚靠, 是我們堅固的保障, "堅固的塔".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是聖經中有關教養孩童的經文之一. 目前有些基督徒對這經文的解釋偏向於"因材施教" -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一條路 (個性, 才能), 作父母的必須按著每一個孩子當走的路來培養他". 儘管如此的解釋符合當今時代的脈動, 我個人也十分同意我們做父母的要因材施教, 但這似乎不是這節經文的本意.

當然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解釋. 正如有些人指出的, "使他走當行的道"的希伯來原文 עַל פִּי דַרְכּוֹ (according to his way) 的字面上其實並沒有"當行..."的意義在內, 而是"根據他的道路". 而按照現今教養孩子的時代潮流, 我們很容易解讀"他的道路"為"適合他的道路".

然而"他的道路"除了解釋為"適合他的道路"外, 另一個可能是"應當行的道路", 或是如中文和合本簡潔有力的翻譯 "當行的道". 後一種解釋有許多聖經經文的印證, 如"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 (詩篇32:8), "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你.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 (詩篇143:8), "耶和華你的救贖主、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 (以賽亞書48:17). 這幾處經文的希伯來文的意思很明顯都是"應當行的道路".

事實上, 翻譯為"道路"的希伯來字 דֶּרֶךְ ("derekh", way/road), 在聖經中從來沒有"個性, 人格, 才能"的含意. 因此將"他的道路"解讀為"適合他的道路", 是比較牽強的解釋.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比較好的英文譯本, 不管是逐字翻譯的KJV, ESV, NASB, 或是照意義翻譯的NIV, 都不約而同將"他的道路"翻譯為"應當行的道路" (the way he should go). 而英文譯本NLT和NRSV乾脆將"他的道路"翻譯為"正路" (the right way/path).

什麼樣的道路是人"應當的道路"呢? 從上面幾處經文的上下文來看, 人"應當的道路"指的是按照 神的心意過聖潔的生活. 我完全同意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獨特性, 我們也希望能讓他們在自己的個性才能上自由發展, 然而過聖潔, 合 神心意的生活卻是 神對每一個祂的兒女的共同呼召, 如先知以賽亞所說,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以賽亞書30:21), 又如大衛王說, "耶和華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 (詩篇25:8).

因此,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是 神給我們基督徒作父母的指示, 要我們從孩子小時候就教導他們聽從並且謹守遵行 神的話, 培養聖潔生活的習慣, 這樣他們長大了也不會偏離 神的正路.

長大以後偏離的孩子, 多半不是因為基督徒父母沒有因材施教, 卻是基督徒父母沒有或很少教導孩子 神的話, 反而將教養子女的責任推給教會的牧師和主日學老師. 或是基督徒父母言行不一, 忽略了在生活中實踐基督徒的信仰.

"教養孩童"包括了我們的言語與行為兩方面, 並且必須落實在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當中,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申命記6:5~7). 當我們盡心盡性盡力 愛神, 並且將 神的話殷勤教訓我們的兒女, 我們就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