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etchanan "我懇求", 申命記 Deuteronomy 3:23~7:11 的讀經心得)

在馬可福音12章裡, 一個文士來問耶穌說, "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 (馬可福音12:28) 主耶穌回答, "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馬可福音12:29~30)

主耶穌所引用的, 是在申命記裡的誡命,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申命記6:4~5) 申命記6:4~9, 正是所謂的"聽命頌" (שְׁמַע) 的第一部分. 聽命頌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禱告, 而申命記6:4~5, 正如主耶穌所說,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馬太福音22:38)

在申命記6:4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的希伯來原文裡, 第一個字是"שְׁמַע, "shema" (hear, listen). 希伯來文的שְׁמַע這個字, 除了""的意思之外, 也有"順從, 遵從"的意思. 我們不只要聽 神的誡命,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遵從 神的誡命. 光是聽而不遵從, 還不如不聽.

但我們為何要遵從 神的誡命呢? 因為"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這裡提到的"獨一", 從上下文來分析, 最好是從""的角度去理解, "耶和華不但是我們的 神, 耶和華也是我們唯一的主" 除祂以外, 並無別神. 我們單單敬拜, 事奉耶和華 神.

(有關申命記是"約書"的討論, 請參閱申命記是 神的信實之約一文)

正因為 "耶和華是我們的 神, 我們唯一的主", 因此對於每一個 神的子民,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申命記6:5) 這裡""的""的希伯來原文是לֵבָב, "levav" (heart), 指的是一個人的內裡, 內心深處 (inner being). 而"盡性"的""的希伯來原文是נֶפֶשׁ, "nefesh" (soul), 指的不單單是一個人的靈魂, 同時也包括了他的身體. "盡性"其實就是整個"全人"的意思. 此外, "盡力"的""的希伯來原文是מְאֹד, "meod" (strength), 指的除了一個人本身的力量以外, 也包含了廣義的力量 - 一個人所擁有的外在資源, 例如金錢.

因此,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的意思, 也就是我們要從內心開始, 從裡到外, 毫無保留, 用我們的全心, 全人, 以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資源, 來愛耶和華我們的 神. 神要求祂的每一個子民, 以如此的愛來愛祂. 

那麼, 神對我們的要求, 是不是太過份了呢? 其實不是, 因為 神正是以這樣的愛來愛我們. 神全心全意地愛我們, 因此祂希望我們也能全心全意來回應祂的愛. 神對於祂的子民的愛, 如同一個丈夫全心愛他的妻子, 他當然也希望他的妻子全心愛他. 不管是新約還是舊約, 其實都是 神與人的"婚約". 如 神對先知耶利米說, "我雖作他們(以色列)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 (耶利米書31:32) 

(有關新約是婚約的討論, 請參閱新約, 婚約一文)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的誡命, 如主耶穌所說, 是"第一的, 且是最大的" 的誡命, 但不是唯一的誡命. 這是"最大的"誡命, 因為這是 神最看重的. 這是"第一的"誡命, 因為我們對 神的愛, 應該是我們遵守 神所有其他誡命的動機. 我們必須先愛 神, 然後我們因著愛 神而遵守祂的誡命.

摩西在曉諭以色列人這條最大的誡命後, 他並沒有停在這裡, 而是繼續陳述其他的誡命. 神所有的誡命都是重要的, 而不是"只要遵守愛 神愛人的誡命就好了, 其他的誡命都已廢除了". 主耶穌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8~19)

遵守 神的誡命才是愛 神的表現, 是最大的誡命的具體實踐. 請聽使徒保羅和約翰對教會的提醒, "割禮算不得甚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甚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了" (哥林多前書7:19), "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 (約翰一書5:3)

o_shema_na_foto_hebreia_ver_3_deut_6_4_5-rc2a2691bf92b46ec941fed77e4428240_fk9n_8byvr_324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從畢士大池邊談起

約翰福音第五章記載主耶穌在畢士大池邊醫治一個病了38年的癱子,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穌。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作了這事" (約翰福音5:8~10, 15~16)

很多基督徒讀到這一段聖經, 以為主耶穌不但自己不守安息日, 還教導人不要守安息日, 表示主耶穌已經廢棄了安息日, 因此基督徒要改在主日(星期日)聚會. 這樣的看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主耶穌守安息日. 祂從來沒有違背過安息日的誡命.

神在聖經裡多次重申安息日的誡命, 以十誡的第四條誡命為代表,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20:8~11)

神定規祂的子民要守安息日, 因為 神已經將這日分別為聖, 並賜福給這日. 所以 神的子民在這日要歇了他們一切日常的工作, 紀念 神是創造天地的主, 並享受與 神同在的安息. 這是安息日的誡命的目的, 正如主耶穌說,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馬可福音2:27) 安息日是 神給人的祝福.

另一方面, 聖經裡關於安息日的誡命中, 並沒有明確規定什麼樣的事是安息日不可作的"工", 因為 神要祂的子民不但外表要歇了一切的工, 而且他們的心裡也要真正"歇了一切的工", 與 神一同安息. 人應當自我省察, 是不是還在安息日作日常的工? 是不是還在安息日想著日常的工作? 安息日的誡命的重心是向著 神守安息日, "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出埃及記20:8)

可惜的是, 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 他們常常違背 神的誡命. 甚至在他們從巴比倫回歸以色列地後, 猶太人仍然時常違背安息日的誡命, 如尼希米記13:15 "那些日子我(尼希米)在猶大見有人在安息日醡酒、搬運禾捆、馱在驢上.又把酒、葡萄、無花果、和各樣的擔子、在安息日擔入耶路撒冷、我就在他們賣食物的那日、警戒他們"

因此後來猶太拉比在他們的"口傳律法" (תּוֹרָה שְׁבְּעַל פֶּה, Oral Torah, 猶太拉比的聖經註釋) 中, 根據出埃及記裡建造會幕所需的工, 詳細規定了39 項在安息日不可作的"工" (Talmud Mishna Shabbat 7:2), 讓猶太人有明確的外在行為標準可以遵循.

從文士以斯拉開始的"口傳律法"的傳統的原意是好的, "在(神的)律法的外圍建起一道籬笆" (Talmud Pirkei Avot 1:1) 人若待在"籬笆"外面, 就不會甘犯到裡面的律法. 然而, 當人過度將重心放在"籬笆"上面時, 往往忽視了律法原本的真義. 於是本來的作用是要"保護"律法的"口傳律法", 反而取代了(神的)律法的地位. 人的傳統取代了 神的話. 此外, "口傳律法"將律法條文化的結果, 往往形成律法主義.

在主耶穌時代的以色列,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光景底下. 在口傳律法的規定下, 不管搬運東西從屋內到屋外(或從屋外到屋內)或是醫治病人, 都是屬於安息日不可作的工. 法利賽人就是根據口傳律法來認定癱子"搬運"褥子和主耶穌醫治攤子, 都是違反了安息日, 雖然聖經本身從來沒有如此規定.

然而, 主耶穌是"安息日的主" (馬太福音12:8, 馬可福音2:28, 路加福音6:5), 當祂在安息日看到這位病了38年的癱子, 主耶穌動了慈心, 治好了他, 讓他在安息日當下就能得著安息. 既然這位癱子已經痊癒了, 帶著褥子離開自然是很合理的 (難道要留在畢士大池邊讓別人拿走?) 主耶穌要他"拿你的褥子走罷", 就是讓他明白他已經徹底痊癒了, 永遠不用再回到畢士大池這裡了. 主耶穌使用這個神蹟, 體現了安息日的真義, 也彰顯了祂就是"安息日的主".

就像 神所有其他的誡命一樣, 安息日的誡命依然"立定在天". 今天, 彌賽亞信徒也遵照聖經裡安息日的誡命, 在每個安息日歇了一切的工, 與安息日的主 - 耶穌基督相會, 享受在 神裡面的安息.

(有關安息日的討論, 請參閱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的福分二篇文章)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申命記是 神的信實之約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Devarim "話",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3:22 的讀經心得)

聖經的前五卷書 -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與申命記, 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 在曠野的四十年間寫成的. 而申命記的絕大部分, 卻是摩西在出埃及後第四十年的十一月初一日這一天, 於約但河東的押地, 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 (參申命記1:3,5) 申命記的主要內容, 是摩西在一天之內, 對以色列全會眾所作的講道. 而這也是摩西的最後一次講道, 之後他登上毘斯迦山頂, 眺望迦南地以後, 就死在那裡.

申命記的英文名字Deuteronomy源自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也就是七十士譯本)的標題 δευτερονόμιον ("deuteronomion"), 直譯為"第二次的律法" (second law). 不論是申命記的中英文名稱, 都表達這卷書是"律法的重申"的意思. 當我們看申命記時, 的確會讀到很多在出埃及記, 利未記, 與民數記裡出現過的誡命. 

然而, 與其說申命記是律法的重申, 不如說申命記是 神與以色列人堅定所立的約. 二十世紀的考古發現, 證實了申命記的格式, 與摩西時代的近東地區 (Near Eastern) 的約書相當近似, 特別是"宗主之約" (suzerainty covenant). 宗主之約是由君王與他的臣民或屬國所立的約, 規範君王與臣民的關係. 申命記相當於 神這位大君王, 與祂的臣民 - 以色列人所立的約.

在出埃及記裡, 神用大能的手, 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後. 神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約, 要作他們的 神, 並要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 然而, 那世代的以色列人不信 神的應許, 反而相信十個探子的惡信, 不肯進入迦南地, 於是他們受到 神的嚴厲管教. 那世代的人, 除了迦勒與約書亞外, 沒有一個能進迦南地的.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第四十年, 米利暗, 亞倫先後死去 (參民數記20:1, 28). 在出埃及的那個世代當中, 除了能進迦南的迦勒與約書亞外, 只剩下摩西一人. 以色列全會眾, 絕大部分是岀埃及後的下一個世代. 當摩西死後, 這個新的世代失去他們一直以來的領袖, 很可能會因此動搖或失去信心.

所以, 摩西在離世前最後的講道, 乃是代表 神與以色列人, 特別是新一代的以色列人, 重新堅立祂與他們的上一代所立的約. 當以色列會眾聆聽摩西的講道時, 他們自然而然地理解, 這是耶和華 神與他們立下的"宗主之約". 神是他們的王, 而他們是 神的子民. 神不會丟棄他們. 

神是信實的, 並且 神藉著與人立約來彰顯祂的信實,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 神、他是 神、是信實的 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 (申命記7:9) 神的信實永不改變, 也不會因為人的失信而改變,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提摩太後書2:13) 

神的信實, 甚至表現在以色列人徹底地背棄 神, 證實他們完全無法遵守舊約, 神雖然一方面嚴厲地管教他們, 使各樣的災禍臨到他們, 卻也同時賜給以色列人新約那更美之約的應許,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利米書31:31~34)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舊約的總結是對彌賽亞的盼望

舊約聖經包括了許許多多不同文體的書卷, 由多位作者於不同的時代所寫下. 一直以來, 不斷有人嘗試從舊約的經文中來總結整本舊約聖經. 但我覺得, 要找出舊約的總結, 或是舊約主要傳達的信息, 最好是從舊約聖經對猶太人的集體影響來看, 特別是對於新約時代或第一世紀的猶太人.

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中, 說, "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約翰福音4:22) 的確, 猶太人身為 神的選民, "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 (羅馬書9:4~5) 第一世紀的猶太人, 從他們漫長的歷史中, 領受了完整的舊約聖經. 猶太人世世代代所讀的是舊約聖經, 呼吸的是舊約聖經的空氣, 生活在舊約聖經的啟示裡. 可以說, 神透過舊約聖經塑造了猶太人整體民族的意識. 

而在新約聖經裡, 我們可以找出舊約聖經對於第一世紀猶太人的集體影響, 或是說舊約聖經的總結到底是什麼. 當施洗約翰在約旦河外行悔改的洗禮時, "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 (路加福音3:15) "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 (約翰福音1:19~20) 雖然施洗約翰並沒有行任何神蹟, 猶太人還是希望他就是那位彌賽亞, 因此特別派人去問他.

安得烈是聽見施洗約翰為主耶穌所作見證, 轉而跟從耶穌的兩個門徒之一,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繙出來、就是基督)" (約翰福音1:41) 彌賽亞是希伯來文מָשִׁיחַ ("mashiach") 的中文音譯, 意思是"受膏者". "受膏者"在舊約聖經裡通常是"君王"的代稱, 如哈拿的禱告,"與耶和華爭競的、必被打碎、耶和華必從天上以雷攻擊他.必審判地極的人.將力量賜與所立的王、高舉受膏者的角" (撒母耳記上2:10), 又如大衛提到掃羅王, 大衛"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 (撒母耳記上24:6) 不管"彌賽亞", "基督"或是"受膏者", 指的都是"君王"的意思.

此外, 在舊約聖經的多處經文裡, 預言一位將來的君王, 如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 (以賽亞書9:6~7), "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 (以賽亞書11:3~4) 這位 神應許的君王不但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 復興以色列國, 還要以公義和平統治世上的萬國萬邦.

因此, 當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提到"彌賽亞"時, 他們指的是聖經所預言的這位君王, 正如腓力對拿但業所說, "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約翰福音1:45) 而拿但業後來對主耶穌的回應, "拉比、你是 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約翰福音1:49)

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是如此熱切地等候這位彌賽亞君王. 當西面"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路加福音2:26), 並且在聖殿裡親眼見到主耶穌時, 不禁稱頌 神說, "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豫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路加福音2:29~32)

不只是西面而已, 當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時, "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馬太福音21:9) 他們其實是引用詩篇118:25~26, "耶和華阿、求你拯救... 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和散那"是希伯來文הוֹשִׁיעָה נָּא "hoshiana"的中文音譯, 意思是"求你拯救"). 詩篇118是著名的彌賽亞詩篇之一, 當他們引用詩篇118在主耶穌的身上時, 眾人事實上是在宣告主耶穌就是這位所預言的彌賽亞君王.

不只是第一世紀的猶太人, 甚至連鄰近的撒瑪利亞人(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混血) 也存著對彌賽亞的盼望. 在約翰福音4章裡, 那位撒瑪利亞婦人說, "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約翰福音4:25)

對彌賽亞的盼望是第一世紀猶太人的共同信念, 是 神藉由祂的話 - 舊約聖經, 深植在以色列民心中的深切渴望. 舊約聖經的總結, 或是舊約聖經的主要信息, 絕不是"靠行為得救", 也不是"順服的人蒙福, 悖逆的人受咒詛" (不然就不需要救主了), 而是對於彌賽亞的盼望. 而新約聖經的總結, 則是這個彌賽亞盼望的實現.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 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但河東邊這裡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Matot/Masei "支派/旅程", 民數記 Numbers 30:1~36:13 的讀經心得)

在以色列人結束四十年的曠野飄流, 即將進入迦南地的前夕, "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說、亞大錄、底本、雅謝、寧拉、希實本、以利亞利、示班、尼波、比穩、就是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僕人也有牲畜。又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 (民數記32:1~5)

流便和迦得支派, 有著極其眾多的牲畜. 他們看到約旦河東之地, "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若他們留在河東之地, 他們的畜牧業肯定會有極好的發展. 而他們也不用面對迦南的戰事. 因此他們去求摩西, "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 (民數記32:5)

摩西知道, 若是他容許流便和迦得支派留在約旦河東, 其他支派必定也有樣學樣, 選擇不進入迦南地. 畢竟約旦河東之地是以色列人已經攻取之地, 而進入迦南地勢必要面對與迦南人的戰爭. 因此他責備他們, "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麼。你們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呢... 你們若退後不跟從他、他還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曠野、便是你們使這眾民滅亡" (民數記32:6~7,15)

面對摩西的責難, 流便和迦得支派還是不肯放棄, "我們要在這裡為牲畜壘圈、為婦人孩子造城。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內。我們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產業。我們不和他們在約但河那邊一帶之地同受產業、因為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但河東邊這裡" (民數記32:16~19)

摩西最後同意了流便和迦得支派的提議, 只要他們願意與其他支派一同爭戰, 還是讓他們在約旦河東之地得地為業. 他對他們說, "你們若這樣行、在耶和華面前帶著兵器出去打仗.所有帶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華面前過約但河、等他趕出他的仇敵、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纔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 (民數記32:20~22)

最後不但是流便和迦得支派, 甚至包括半個瑪拿西支派也在約旦河東得地為業. 約旦河東之地, 的確是肥美的放牧牲畜之地. 但是因為無險可守, 從士師時代開始, 屢次受外敵侵略, 一直到以色列王比加的時候, "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來奪了以雲、亞伯伯瑪迦、亞挪、基低斯、夏瑣、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將這些地方的居民、都擄到亞述去了" (列王紀下15:29) 約旦河東之地, 是以色列最早落入亞述人手中的地方之一.

流便和迦得支派, 一方面的確是為他們的婦人孩子著想. 不但為他們選擇上好的土地, 使他們以後能有極好的發展. 也避免他們進入迦南地, 受到戰火的波及. 又為他們造堅固城, 以便他們能在其中安居樂業. 

從這個角度來看, 當今北美的華人基督徒父母, 也就像是當日的流便和迦得支派一樣. 不但為我們的孩子選擇上好的學區或私立學校, 以便他們以後能有極好的發展. 也處處為孩子設想, 讓他們能在美國的社會安居樂業.

流便和迦得支派, 沒有看到的是, 他們選擇的河東之地, 是在 神應許的"流奶與蜜之地"以外. 當他們選擇河東之地的同時, 他們棄絕了 神的應許. 為了看得見的好處, 他們寧願不要 神所賜的產業. 他們說, "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但河東邊這裡" (民數記32:19)

同樣地, 如果我們對子女未來的安排, 或甚至是我們為兒女的禱告的重心, 總是要他們能在事業和學業上有極好的發展, 能在美國的社會安居樂業, 我們其實是把子女留在 神的應許地外. 雖然我們把孩子帶去教會, 希望教會能像"堅固城"一樣, 保守我們孩子的信仰. 殊不知離開了 神的應許, 再好的堅固城都是沒有用的.當我們一心想要我們的孩子能適應美國社會, 我們的下一代很容易就像當日的以色列人一樣, 被周遭的迦南人所同化, 轉去不跟從 神.

另一方面, 只要我們能夠注重兒女與 神的關係, 多過他們的人際關係; 注重他們靈性的長進, 多過他們學業的長進. 我們就是把兒女帶進 神的應許地裡. 而 神的應許是什麼呢? 神的應許不但是永生, 神的應許還包括 "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 (詩篇34:10),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6:33)

主耶穌說,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馬太福音16:26) 與其幫助我們的下一代作成功的美國人, 不如幫助他們作天國的子民. 與其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賺錢理財致富, 不如教導他們積攢財寶在天上. 美國是暫時的, 天國是永恆的. 地上的財寶會朽壞, 天上的財寶是永存的. 不要讓我們的子女因著今生的好處而失去了永遠的福分.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燔祭與贖罪祭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Pinchas "非尼哈", 民數記 Numbers 25:10~29:40 的讀經心得)

民數記28~29章裡, 神曉諭摩西關於平日和節期裡祭司獻祭的條例. 就平日而言, "你們要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就是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每日兩隻、作為常獻的燔祭早晨要獻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一隻" (民數記28:3~4) 每一天的開始與結束, 神要祂的子民獻上燔祭.

而在每一個星期的結束, "當安息日、要獻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 這是每安息日獻的燔祭、那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在外" (民數記28:9~10) 安息日的時侯, 除了每日常獻的燔祭以外, 還要額外獻上兩隻公羊羔為燔祭.

此外, 在所有 神所定的節期裡, 神定規要獻上額外的燔祭. 例如月朔(每月初一)的時候, "每月朔、你們要將兩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七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 (民數記28:11) 如除酵節的時候, "當將公牛犢兩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都要沒有殘疾的、用火獻給耶和華為燔祭" (民數記28:19) 而在五旬節時, "只要將公牛犢兩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 (民數記28:27) 吹角節的時候, "你們要將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 (民數記29:2) 贖罪日的時候, "只要將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都要沒有殘疾的、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 (民數記29:8) 而在住棚節的時候, 更是要將雙倍以上的燔祭獻上, 如住棚節的第一日, "又要將公牛犢十三隻、公綿羊兩隻、一歲的公羊羔十四隻、都要沒有殘疾的、用火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燔祭" (民數記29:13)

燔祭是將祭牲切成塊子, 完全燒在壇上. 燔祭的屬靈意義, 在於對 神的毫無保留地全然委身, 如使徒保羅所說,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馬書12:1)

神命令以色列人要在每日, 每週, 每月, 以及每年的節期當中獻上燔祭. 每週的燔祭是在每日的燔祭以外. 每月的燔祭是在每日和每週的燔祭以外. 每年節期的燔祭是在每日, 每週, 和每月的燔祭以外. 燔祭不但是以色列人最重要的祭, 同時也啟示了 神對祂的子民的心意. "神就是愛" (約翰一書4:8) 神全心全意愛祂的兒女, 因此祂也要求祂的兒女全心全意地愛祂, 來回應 神的愛,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申命記6:4~5) 對 神的全然委身, 是 神的兒女對 神的愛的回應. 

此外, 既然燔祭是一年從頭到尾不間斷地獻上, 神的兒女對 神的委身也應該是持續地, 不間斷的. 委身給 神的生活是聖潔的生活, 如使徒保羅說, "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 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 神" (羅馬書6:13) 委身給 神的生活, 是將全人分別為聖歸給 神, 包括我們的言語與行為, 如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 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 神所喜悅的" (希伯來書13:15~16) 頌讚的祭, 行善和捐輸的祭, 都包括在"燔祭" - 我們對 神的全然委身當中.

另一方面, 節期所獻的燔祭, 包括了公牛犢, 公綿羊, 和公羊羔等各種各樣的祭牲. 不同的祭牲象徵 神家裡各種各樣的人. 燔祭的呼召, 也就是對 神全然委身的呼召, 也是給所有 神的兒女的, 而不是只針對某些特別屬靈的人. 神希望祂所有的兒女, 都能對祂全然地委身, 用全部的愛來回應 神. 這是 神對我們的心意.

奇妙的是, 雖然燔祭的祭牲種類不同, 數量也不相同, 然而同獻的贖罪祭卻永遠只有一隻公山羊! (民數記28:15,22,30; 29:5,11,16,19,22,25,28,31,34,38) 這隻公山羊, 預表了主耶穌基督那獨一無二的, 最終的贖罪祭, 如保羅所說,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羅馬書8:3) 當我們如大衛王一般,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阿、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詩篇51:17) 我們為自己的罪惡憂傷痛悔, 並接受主耶穌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主, 等同於我們在 神面前獻上主耶穌那"一次永遠的贖罪祭" (希伯來書10:12), 我們就在基督裡得稱為義.

贖罪祭 - 主耶穌基督是 神為所有人預備的, 彰顯了 神無比的慈愛,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16) 燔祭 - 對 神的愛的委身則是 神對所有祂的兒女的呼召, 這呼召是 神的美意, 要把我們帶進三一真神的愛的關係裡面, 主耶穌說, "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翰福音14:21)
  

(有關燔祭的討論, 請參閱燔祭要放在壇的柴上、從晚上到天亮、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