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神國之路 (民數記30:1~32:42 支派)

 

播客連結

耶和華 - 我們和我們列祖的 神啊, 當我謹守遵行祢的誡命, 在住棚節期間住在棚子裡, 願我手中所做的和心中的意念, 在祢面前蒙悅納. 願我明年能在耶路撒冷, 住在用海怪的皮所作的棚子裡.

(猶太人在住棚節的尾聲告別棚子的禱文)

在住棚節的尾聲, 傳統猶太人會用一段很特別的與棚子告別的祈禱文來禱告. 這段祈禱文提到用海怪的皮作的棚子. 海怪到底是什麼? 它與住棚節又有什麼關係?

海怪 (希伯來字 לִוְיָתָן, Leviathan) 是在聖經裡面提到的神秘而巨大的海獸, "那些咒詛日子、善於惹動海怪 (לִוְיָתָן) 的,願他們咒詛那夜" (約伯記3:8 新譯本), "你砸碎了利未亞坦 (לִוְיָתָן 的中文音譯) 的頭,把牠給住在曠野的人作食物" (詩篇74:14 新譯本), "那裡有船隻往來航行,有你所造的大魚 (לִוְיָתָן),在海裡嬉戲" (詩篇104:26 新譯本). (註: 和合本將希伯來字 לִוְיָתָן 翻譯為 "鱷魚", 基本上是不大正確的翻譯) 

先知以賽亞看待海怪是所有敵對 神的勢力的象徵. 當彌賽亞時代來臨的時候, 神要毀滅所有敵對 神的勢力, 好比 神要擊殺海怪. 以賽亞說, "到那日,耶和華必用祂無堅不摧的利劍懲罰巨龍——那飛快、曲行的蛇。祂必殺死那海中的怪物 (לִוְיָתָן)" (以賽亞書27:1 聖經當代譯本).

在猶太拉比經典塔木德中, 拉比將海怪描述為巨大無比的魚. 當彌賽亞時代來臨時, 神要擊殺海怪, 用海怪的肉為義人擺設筵席, 用海怪的皮作成住棚節的棚子. 而隨著海怪被 神擊殺, 所有反對 神的勢力也都要被 神制伏.

在創世記的開頭, 神用六日創造天地, 第七日安息, 但創造的工似乎並沒有完全結束. 當 神創造人類時, 祂吩咐他們要 "治理這地" (創世記1:28). 這裡和合本翻譯為 "治理" 的希伯來原文動詞字根是 כבשׁ, 意思是 "制伏". 換句話說, 神是要人類 "制伏這地". 神創造人類並不是作為消極被動的旁觀者, 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甚至在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墮落以前, 他們也有工作要做. 神吩咐他們要修理看守 神的伊甸園, "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創世記2:15). 人類始祖在伊甸園並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承擔著 神給他們的責任. 神人之間的交通一方面是親密的團契, 另一方面也是人與 神同工. 人作為 神的形象的背負者, 有份於 神的工, 要使 神的創造臻於完滿.

人有份於 神的工這個屬靈真理總結在創世記1:28所說的 神要人 "制伏這地". 很特別的一點是, "制伏" 這個字眼兩次出現在本週妥拉經文裡.

流便和迦得支派想要留在約旦河東岸, 不想進入 神應許給以色列的迦南地. 摩西告訴他們不可摒棄他們的同胞, 而必須參與在迦南地的征戰上, 直到 "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纔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 (民數記32:22). 摩西接著囑咐祭司以利亞撒和約書亞, 以及以色列眾支派的族長說, "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凡帶兵器在耶和華面前去打仗的、若與你們一同過約但河、那地被你們制伏了、你們就要把基列地給他們為業" (民數記32:29).

在創世記和民數記裡出現的 "制伏" 是同一個希伯來字 כבשׁ, 並且這兩處經文 (創世記1:28 與民數記32:22, 29) 是 כבשׁ 這個希伯來字在妥拉裡唯一出現的地方. 更有甚者, 民數記3:22與29提到的 "那地", 希伯來原文是 הָאָרֶץ ("haaretz"), 正好和創世記1:28 提到的 "這地" 相同, 是同一個希伯來字. 換句話說, 摩西把 神吩咐人類 "制伏這地" (創世記1:28) 的命令應用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上.

後來當約書亞終於征服迦南地時, "制伏" 這個字眼再次出現, "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把會幕設立在那裡、那地已經被他們制伏" (約書亞記18:1). 征服迦南地因此好比是 神吩咐人類 "制伏這地" (創世記1:28) 的一個縮影. 另一方面, 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 也預表了彌賽亞時代 神要掌管全地. 

神的旨意必定成就, 然而以色列人不能坐等迦南人被消滅, 而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堅持不懈地爭戰, 最終才能成就 神給他們的命定. 因此當流便和迦得支派想要避免爭戰, 在約旦河東岸得地為業時, 摩西告訴他們必須參與迦南地的爭戰, 然後才能得地為業, "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纔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 (民數記32:22).

類似地, 對於我們來說, 神國之路並不是安安穩穩的康莊大道, 而是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走的窄路, 正如使徒保羅告訴門徒說, "我們進入 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使徒行傳14:22). 艱難困苦不只是進入 神國要克服的障礙, 它們事實上是進入 神國必經之路.

同樣地, 主耶穌教導我們說,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馬太福音11:12),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7:13~14).

引到滅亡的寬門和引到永生的窄門兩者之間的對比反映了通往 神國之路的本質. 就像窄門和窄路所暗示的, 進入 神國難免經歷許多艱難困苦; 但重要的是, 在經過這些艱難困苦之後, 我們將進入 神國, 得著 神為我們預備的一切豐盛. 主耶穌藉著祂自己的死與復活闡明了這個真理.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妥拉的智慧, 得救的智慧 (民數記25:10~29:40 非尼哈)

 

播客連結

有七件事區分一個有智慧的人和愚昧人. 有智慧的人不在更有智慧的人面前高談闊論. 有智慧的人不打斷別人說話. 有智慧的人不急於回答. 有智慧的人發問切中問題核心, 並且回答直指要害. 有智慧的人說話條理分明. 對於未知的事, 有智慧的人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有智慧的人認可真理. 但愚昧人做完全相反的事. (米示拿 Mishnah 5:7)

妥拉中已經出現三次以色列人遇到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其中:

有人褻瀆 神, "有一個以色列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埃及人、一日閒遊在以色列人中、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和一個以色列人在營裡爭鬥。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褻瀆了聖名、並且咒詛、就有人把他送到摩西那裡.他們把那人收在監裡、要得耶和華所指示的話" (利未記24:10~12).

有人在逾越節期間不潔淨, "有幾個人因死屍而不潔淨、不能在那日守逾越節.當日他們到摩西亞倫面前、說、我們雖因死屍而不潔淨、為何被阻止不得同以色列人、在所定的日期獻耶和華的供物呢。摩西對他們說、你們暫且等候、我可以去聽耶和華指著你們是怎樣吩咐的" (民數記9:6~8).

有人故意違反安息日,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柴。遇見他撿柴的人、就把他帶到摩西、亞倫並全會眾那裡、將他收在監內.因為當怎樣辦他、還沒有指明" (民數記15:32~34).

每次當以色列會眾問到摩西, 應當如何辦理這類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他都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然後到 神面前尋求指引. 在本週妥拉中, 發生了第四次以色列人遇到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瑪拿西支派的西羅非哈死的時候只有女兒, 沒有留下兒子. 根據當時社會習俗, 西羅非哈的女兒作為女人, 沒有辦法繼承父親的產業. 西羅非哈的女兒因此向摩西請願, 讓她們能繼承產業, 免得她們父親的名字從瑪拿西支派被塗抹. 她們對摩西說, "為甚麼因我們的父親沒有兒子、就把他的名從他族中除掉呢.求你們在我們父親的弟兄中分給我們產業" (民數記27:4). 

摩西求問 神, 神並沒有按照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定規, 反而定女兒有理, 並且吩咐摩西說, "你也要曉諭以色列人說、人若死了沒有兒子、就要把他的產業歸給他的女兒" (民數記27:8).

摩西吻合米示拿對於有智慧的人的描述. 每當他遇到未知的事物時, 他總是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猶太拉比們認為摩西為歷世歷代的拉比提供了最好的榜樣, 他們用不著因為被問到他們未知的事物感到難為情或假裝是專家, 而可以大大方方地坦承無知, 因為就連 神人摩西也有無知的時候.

坦承無知是在諸如牧師或拉比等屬靈領袖身上罕見而珍貴的屬靈品格. 為了維護權威的形象, 拒絕承認自己的無知似乎成了牧師和拉比們不成文的規矩. 即使他們無知, 他們也從不說, "我不知道". 看到勇於承認自己無知的牧師或拉比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坦承無知才是有智慧的人, 拒絕承認無知而假充權威其實是愚昧人.

此外, 大衛在詩篇19篇說, "耶和華的律法 (妥拉) 全備" (詩篇19:7). 大約一千年後, 使徒保羅對提摩太說,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3:15~17). 然而妥拉的全備, 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 使人有得救的智慧, 並不在於妥拉鉅細靡遺地列出所有當作與不當作的事, 而是在於妥拉顯明了 神的心意. 因為妥拉並不是律法或是法律, 而是 神對祂兒女的教導與訓誨.

以西羅非哈女兒的故事為例, 因著摩西坦承無知而求問 神, 神因此頒布與當時社會習俗相悖的誡命, "你也要曉諭以色列人說、人若死了沒有兒子、就要把他的產業歸給他的女兒" (民數記27:8). 儘管這條誡命只在當時普遍男尊女卑的社會為原本毫無權利的婦女提供了有限度的財產繼承權, 然而比這條誡命本身更重要的, 是妥拉因此所指出的方向: 神創造女人並不是作為男人的附庸, 而是與男人具有平等地位的夥伴與幫助者, 一同承受 神所應許的產業,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加拉太書3:28~29).

(文章的素材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軟弱的與剛強的 (民數記22:2~25:9 巴勒)

 

播客連結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 (謙卑)、勝過世上的眾人" (民數記12:3).

我們有時會以此經文開玩笑, 因為摩西他自己宣稱他的謙卑勝過世上的眾人,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謙卑? 然而聖經所說的謙卑並不是在別人面前故意貶低自己, 刻意表現出一種謙遜的態度. 聖經所說的謙卑指的是知道在 神面前我們自己到底是誰. 真正謙卑的人明白自己在 神面前的光景, 因此他們遭遇困難與挑戰時, 他們往往俯伏在 神面前, 將軟弱的自己交託給 神, 讓 神為他們伸冤.

當摩西面對亞倫和米利暗對他的毀謗時, 他表現出如此的謙卑. 當他們說, "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麼" (民數記12:2), 他保持靜默不語. 儘管他沒有說任何話為自己分辯, 然而 神為他伸冤, 使帶頭毀謗摩西的米利暗長大痲瘋. 謙卑的摩西甚至為長大痲瘋的米利暗哀求 神的醫治!

綜觀整本民數記, 摩西幾乎處處流露著謙卑的態度 (除了用杖擊打磐石兩次的事件). 當以色列人聽信窺探迦南地的十個探子的惡信, 聚眾攻擊摩西和亞倫, 並要選出新的領袖帶領他們回埃及時, 摩西和亞倫沒有為自己辯護, 而是俯伏在 神面前. 但 神的榮光向以色列人顯現, 為摩西和亞倫伸冤, 並要以瘟疫擊殺以色列百姓, 最後還是摩西為悖逆的以色列百姓祈求 神的赦免.

在可拉反叛的事件中, 摩西三次俯伏在 神面前. 他知道他在 神面前的光景, 所以他對於可拉的回應不是為自己辯護, 而是俯伏在 神面前, 以禱告和順服的態度尋求 神. 這是真實的謙卑, 證明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 (謙卑)、勝過世上的眾人" (民數記12:3). 而 神也再次為摩西伸冤.

最後, 當新的世代的以色列人因為沒有水喝而聚眾攻擊摩西和亞倫時, 摩西和亞倫再次俯伏在 神面前. 可惜, 摩西這一次並沒有一路謙卑到底, 而是在忿怒中擊打磐石兩次並嚴厲地責備以色列人, 結果反而受到 神嚴厲的懲罰, 不得進迦南地.

翻譯為 "謙卑" 的希伯來原文是 עָנָו, 意思是 "軟弱; 受苦; 溫柔; 溫順; 逆來順受". 這似乎反映出真正謙卑的人知道自己在 神面前軟弱的光景. 同一個字 עָנָו 出現在詩篇37:11 "但謙卑 (עָנָו) 人必承受地土", 並且這節經文被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加以引用, "溫柔 (עָנָו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馬太福音5:5). 就像摩西將軟弱的自己交託在 神的手中, 讓 神為他伸冤, 同樣地 神會為那些俯伏在祂面前等候祂的拯救的人伸冤.

既然妥拉如此明確地教導真實的謙卑, 我們要如何看待本週妥拉最後非尼哈的行為? 本週妥拉開始於摩押人和米甸人雇用先知巴蘭要咒詛以色列人, 結果巴蘭反而連連為以色列人祝福. 接下來以色列人卻與摩押和米甸女子行淫, 並且敬拜他們的假神. 其中一個以色列首領心利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一個米甸女子帶入自己的帳篷! 緊接著 "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看見了、就從會中起來、手裡拿著槍.跟隨那以色列人進亭子裡去、便將以色列人和那女人由腹中刺透、這樣、在以色列人中瘟疫就止息了" (民數記25:7~8).

非尼哈的行為似乎是謙卑的反面. 然而他的行為止息了瘟疫, 並且 神因此與他立平安的約, 使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祭司, "因他為 神有忌邪的心、為以色列人贖罪" (民數記25:13).

非尼哈為 神大發熱心, 充滿了激昂的熱情, 但摩西的表現卻像是一個沒有熱情的人. 每當他受到挑戰時, 他總是俯伏在 神面前. 摩西似乎非常的軟弱.

反觀非尼哈, 他非常的剛強, 並且似乎有些熱心過了頭. 他沒有經過審判或是事先警告, 而是逕自扮演執法者的角色, 直接用槍刺透了心利. 難怪有些塔木德時期的拉比認為, 若是 神沒有介入的話, 摩西和以色列的領袖大概會將非尼哈放逐. 然而非尼哈並不是任意妄為, 而是認真遵行 神的吩咐.

神吩咐摩西說, "將百姓中所有的族長 (希伯來文 רֹאשׁ, 字面意思是 "頭", 指帶頭行惡的)、在我面前對著日頭懸挂 (希伯來文 הוֹקַע, 意思是 "刺透")、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的怒氣、可以消了" (民數記25:4). 接著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審判官說, "凡屬你們的人、有與巴力毘珥連合的、你們各人要把他們殺了" (民數記25:5). 因此非尼哈其實是按照 神和摩西的吩咐, 積極採取行動, 因而得到 神的讚許, "因他在他們中間、以我的忌邪為心" (民數記25:11).

不管是軟弱的摩西還是剛強的非尼哈, 他們都是以 神為中心. 每當摩西遇到挑戰時, 他幾乎總是到 神面前俯伏敬拜, 將自己交託在 神手中, 而不是為自己辯護伸冤. 非尼哈則是以 神的忌邪為心, 當 神的百姓不跟從 神轉而拜偶像時, 他為著 神的緣故而主動採取行動.

主耶穌就如摩西一般地謙卑, 祂說,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馬太福音11:29). 並且祂被釘十字架的時候, 不為自己辯護伸冤, 而是將自己完全交託在父 神手中. 另一方面, 主耶穌也如非尼哈一樣為 神大發熱心. 祂在聖殿中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 "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 (約翰福音2:17). 主耶穌既是軟弱的, 卻又是剛強的, 並且祂的軟弱與剛強都是我們基督徒最好的榜樣.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出水的靈磐石 (民數記19:1~22:1 律例)

播客連結

在一次以色列的旅行中, 我們的旅行團乘坐遊覽車行駛在沿著死海西岸往北的公路上. 導遊指給我們看死海對面古時的摩押山地. 我們在遊覽車上可以遙遙望見摩押地的毘斯迦山. 神當初對摩西說, "你且上毘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但河" (申命記3:27). 摩西哀求 神讓他過約旦河進迦南地, 因為這是他過去40年來的盼望, 然而 神不允許. 結果摩西就死在毘斯迦山頂上某個不知名的地方.

這個妥拉故事令人難過. 以色列的拯救者竟然不能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經歷了40年曠野的磨難, 卻不能與他們一同享受進入迦南地的喜樂. 另一方面, 儘管聽起來有些諷刺, 但這結局卻是恰當的. 摩西是以色列人的中保, 在 神面前代表以色列人. 他與他的以色列同胞完全認同, 甚至他最終與他那一世代的以色列弟兄同在, 一同倒斃在應許之地以外. 或許妥拉在這裡預表著後世的猶太人, 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一生活在應許之地以外. 摩西死在應許之地以外, 不但與他那一世代倒斃在曠野的以色列人認同, 也與後世無數活在應許之地以外的猶太人認同. 

然而問題依然存在: 神為什麼如此嚴厲地對待摩西? 答案就在本週的妥拉經文裡.

以色列人到了尋的曠野的加低斯, 卻發現那裡沒有水, 因而聚集起來攻擊摩西和亞倫. 神對磨西說, "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 (民數記20:8). 摩西和亞倫卻悖離了 神的指示, 並因而招致嚴重的後果, "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民數記20:10~12).

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摩西會死在摩押地而不得進迦南. 

塔木德時期的拉比解釋這段經文說, 摩西在加低斯擊打的磐石正是先前他在何烈所擊打的磐石 (參出埃及記17章). 當時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有水喝, 神吩咐摩西擊打磐石出水. 從那時候起, 儘管經歷種種艱難困苦, 以色列人總有水喝. 塔木德拉比解釋說, 這是因為自從摩西擊打何烈的磐石後, 這塊磐石就一直奇蹟似地跟隨著以色列人, 並持續供應他們水喝. 而 神之所以讓磐石出水, 除了因著祂顧念以色列人的需要以外, 也是因著摩西的姊姊米利暗是個義人的緣故. 因此當米利暗過世時, 磐石就停止出水, 以色列人也就沒有水喝而爭鬧.

而這正是使徒保羅寫作哥林多前書所引用的猶太傳統,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喫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哥林多前書10:1~4).

民數記20章裡, 這塊靈磐石最終還是出水了, 並不是因著米利暗的緣故, 而是因著 神的恩典與慈愛. 儘管悖逆不信的以色列人一點也不配得 神的恩典, 但滿有恩典的 神依然透過靈磐石賜給他們生命的活水. 使徒保羅將靈磐石比擬為彌賽亞, 一點也不為過. 就像靈磐石一樣, 神透過彌賽亞主耶穌供應活水的江河 - 聖靈給世人, 儘管世人一點也不配得 神的恩典. 神是滿有恩慈的 神.

然而當摩西沒有照 神的指示吩咐磐石出水而是嚴厲地擊打磐石時, 他在以色列人面前扭曲了 神的形象. 摩西讓以色列人覺得 神是嚴厲的 神而不是恩慈的 神. 或許摩西只是一時氣憤不過, 在衝動之下的舉動, 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神對摩西說, "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民數記20:12). 摩西當然是信 神的, 只不過在當時, 摩西不敢相信 神竟然會對悖逆不信的百姓以恩慈相待, 而不是嚴厲地懲罰他們.

我們特別注意到 神對摩西說的話, "你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 我們可能想像聖潔是高不可攀, 毫無妥協的神聖標準. 但 神在這裡所顯現的聖潔卻是以恩慈對待那些一點也不配得的人.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