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我們全家遵守聖經食物律已經有好幾年的光景了. 平時還好, 但碰到朋友請客或是喜慶筵席時往往會有一些掙扎與挑戰, 面對滿桌子的可口佳餚, 我們卻只能"精挑細選"那些潔淨的食物 (如果有的話), 還得費心委婉解釋, 儘量避免得罪人. 此外, 因著我們明顯的"與眾不同", 也常常引來一些弟兄姊妹的善意指正, 其中最常見的是"主耶穌已經廢掉食物律, 因此如果繼續遵守食物律就是律法主義, 想要靠行為得救".

的確, 認為主耶穌廢掉食物律的說法由來已久, 並且似乎有著明顯的聖經"根據". 在馬可福音7章中, 主耶穌對門徒說, "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麼.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馬可福音7:18~19). 既然主耶穌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祂實質上等同於廢掉了食物律, 不是嗎?

不是.

首先, 主耶穌說這話的對象是祂的猶太門徒, 對猶太人來說, 惟有聖經所定規的潔淨的動物才是食物, 不潔淨的動物根本不能算是食物. 因此"各樣(聖經所定規)的食物"自然"都是潔淨的". 但既然對猶太人來說, 各樣聖經所定規的食物都已經是潔淨的, 為什麼還要爭論潔淨與否的問題呢?

當我們回顧馬可福音7章經文的上下文時, 我們會注意到爭論的導火線其實是"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喫飯。(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喫飯)...法利賽人和文士問他說、你的門徒為甚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喫飯呢" (馬可福音7:1~5).

按照法利賽人的傳統, 人若沒有行洗手的潔淨之禮就吃飯, 會導致食物變為"不潔淨" (註: 這指的是儀式上的不潔淨, 與衛生無關), 然而這傳統完全超越了聖經食物律的範疇, 與如何具體遵守食物律無關. 在申命記中,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說, "以色列人哪、現在我所教訓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從遵行、好叫你們存活、得以進入耶和華你們列祖之 神所賜給你們的地、承受為業。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命令" (申命記4:1~2). 法利賽人飯前洗手的規矩, 在 神的話上另外"加添"了人的傳統.

主耶穌與法利賽人爭論的焦點, 因此在於 神的誡命與人的傳統 (遺傳) 孰輕孰重的問題, 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說, "你們誠然是廢棄 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己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 神的道.你們還作許多這樣的事" (馬可福音7:9~13).

主耶穌與法利賽人的爭論是關於誡命與傳統的爭論, 其實完全與聖經食物律無關, 而在於能不能不洗手就喫飯. 主耶穌的結論是既然各樣 (聖經所定規) 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並不因著沒有洗的手的接觸而"不潔淨", 因此"不洗手喫飯、那卻不污穢人" (馬太福音15:20).

弟兄姊妹或者會認為, 固然主耶穌和法利賽人爭論的焦點在於誡命與傳統的比較, 但主耶穌會不會利用這個機會廢掉食物律呢?

不會.

如果主耶穌廢掉聖經食物律, 首先, 既然祂自己也廢棄 神的誡命, 祂失去指責法利賽人的立場, 主耶穌指責法利賽人的話, "你們誠然是廢棄 神的誡命..." 將同樣適用在主耶穌身上. 其次, 退一萬步說, 若主耶穌真的廢掉聖經食物律的話, 使徒彼得必不至於後來在異象中聽見 神要他喫不潔淨的動物 (非聖經定規的食物) 會非常驚訝而向 神抗議說, "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喫過" (使徒行傳10:14). 正因為主耶穌從來沒有廢掉食物律, 所以彼得才會"心裡正在猜疑之間、不知所看見的異象是甚麼意思" (使徒行傳10:17), 不然他至少會向 神說, "主啊! 我知道祢已經廢掉食物律, 不過我實在辦不到". 從使徒彼得的反應, 我們可以肯定主耶穌沒有廢掉食物律.

(註: 後來彼得明白那異象的意思是 神要他接納外邦人, 彼得說, "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 (使徒行傳10:28).)

既然主耶穌沒有廢掉食物律, 基督徒應不應該遵守食物律呢? 首先, 猶太人應該遵守食物律, 即使成為基督徒也不例外, 就像主耶穌和祂的猶太門徒一樣. 其次, 主耶穌的使徒沒有定規外邦基督徒一定要遵守食物律, 只要"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 (使徒行傳15:29). 但另一方面, 初代教會鼓勵外邦門徒遵守食物律, "關於食物, 做你能做到的, 但你務要謹慎自守, 不可喫祭偶像的物, 因為那是對假神的敬拜" (十二使徒遺訓 Didache 6:3).

因此, 我們外邦基督徒不但可以遵守聖經食物律, 並且這是應當被鼓勵的, 就像當時初代教會的作法一樣. 遵守食物律與得救無關, 卻是我們身為 神的兒女, 學習聆聽並且遵行天父的話.

(有關遵守食物律對外邦基督徒的屬靈意義, 請參閱十二使徒遺訓的屬靈操練 (1) "關於食物, 做你能做到的"一文)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以色列阿、你要聽!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etchanan "我懇求", 申命記 Deuteronomy 3:23~7:11 的讀經心得)

一個文士問主耶穌關於律法 (妥拉) 的問題, "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 (馬可福音12:28), 主耶穌回答說, "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馬可福音12:29~30).

主耶穌對文士指出, 申命記6:4~5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乃是律法中"第一要緊"的誡命.

這"第一要緊"的誡命, 開頭是"以色列阿、你要聽!" (שְׁמַע יִשְׂרָאֵל). ""的希伯來原文 שְׁמַע ("shema") 的意思其實不止是一般意義下的"" (hear), 也不止是"傾聽, 仔細聽" (listen), 更是有進一步的"聽從, 順從, 遵行" (obey, do) 的意思. 以色列不止是要聽, 傾聽, 更是要聽從遵行這"第一要緊"的誡命 - "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因此)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申命記6:4~5).

事實上, 除了"第一要緊"的誡命外, "以色列阿、你要聽!" (שְׁמַע יִשְׂרָאֵל) 還多次出現在申命記當中, 並且多半與 神的誡命有關, "以色列人哪 (יִשְׂרָאֵל)、現在我所教訓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從遵行 (שְׁמַע)、好叫你們存活、得以進入耶和華你們列祖之 神所賜給你們的地、承受為業" (申命記4:1), "...以色列人哪 (יִשְׂרָאֵל)、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 (שְׁמַע)、可以學習、謹守遵行" (申命記5:1), "這是耶和華你們 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以色列阿、你要聽 (וְשָׁמַעְתָּ יִשְׂרָאֵל)、要謹守遵行..." (申命記6:1, 3).

因此, 以色列人除了聽從遵行"第一要緊"的誡命外, 還要聽從遵行一切的誡命, 律例, 典章. 以色列人除了"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還要因著愛 神的緣故, 遵行 神的誡命. 既然律法中所有的誡命, 律例, 典章都是出於 神, 都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羅馬書7:12), 所以沒有一條誡命是可以廢掉的, 正如主耶穌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8~19).

先知撒母耳責備掃羅王說, "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 (שְׁמַע) 他的話呢.聽命 (שְׁמַע) 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撒母耳記上15:22). "燔祭和平安祭"同樣是 神的誡命, 掃羅王其實並沒有全然違背 神的話, 但卻是選擇性的聽從. 然而在 神的眼中, 選擇性的聽從實質上等同於頑梗悖逆, 厭棄 神的命令, 如撒母耳所說, "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 (撒母耳記上15:23).

神的子民不該選擇性的聽從 神的話. 我們除了聽從遵行"第一要緊"的誡命 -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外, 還要因著愛 神的緣故, 聽從遵行 神一切的誡命, 律例, 典章, 正如主耶穌的兄弟雅各所教導我們的,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纔是好的...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雅各書2:8, 10).

(註: 我們對 神一切的誡命應有一顆渴望聽從遵行的心, 不能憑我們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地遵守一部分的誡命卻忽略其他的誡命. 當然, 我不是說所有的誡命全都適用在外邦基督徒身上, 的確有一小部分的誡命只適用在猶太人身上, 例如割禮.)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聖經中的彌賽亞預言指向那位將來的猶太人的王. 以賽亞書53章是最著名的彌賽亞預言之一, 先知以賽亞形容彌賽亞如同一位"受苦的僕人" (suffering servant),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以賽亞書53:3).

彌賽亞受苦, 卻是為了 神的百姓而受苦,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 (以賽亞書53:4). 更確切地說, 彌賽亞受苦是為了擔當 神百姓的過犯罪孽, "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以賽亞書53:5~6).

彌賽亞受苦, 擔當 神百姓的罪孽乃是出於 神的旨意, "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 (以賽亞書53:10). 因著彌賽亞的擔當罪孽, 神的百姓得以被稱為義, "...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以賽亞書53:11).

並且因著彌賽亞受苦以致於死, 擔當 神百姓的罪孽, "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以賽亞書53:12b), 神因此說,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以賽亞書53:12a).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坦白說, 這是一段令人困惑的經文. 誰是"位大的", 可以與彌賽亞同分? 誰是"強盛的", 可以與彌賽亞均分擄物? 神豈不曾說彌賽亞要成為至高, "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 (以賽亞書52:13)?

其實,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很有可能不是最準確的翻譯. 根據希伯來文法, 這一段聖經的希伯來原文לָכֵן אֲחַלֶּק־לוֹ בָרַבִּים וְאֶת־עֲצוּמִים יְחַלֵּק שָׁלָל 事實上有另一個可能更正確, 更符合聖經上下文的翻譯, 正如目前猶太人最新的標準希伯來聖經譯本 New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Tanakh 所顯示, "Assuredly, I will give him the many as his portion, He shall receive the multitude as his spoil..." (確實地, 我要將多人賜給他作為他的產業, 他要得著眾民作為他的擄物) (以賽亞書 Isaiah 53:12a, NJPS 1985).

多位基督教聖經學者也支持這樣的翻譯, 包括著名的基督教聖經註釋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NAC), "...this would mean that God will apportion to the Servant the 'many' (probably the ones he has redeemed) and the Servant will apportion the 'mighty' kings as booty. This control over the 'many' and the 'mighty' kings indicates an exaltation fairly close to the exalted picture of 52:13. There are four reasons for this exalted position of the Servant..." (NAC Isaiah 40-66, pp 463)

按照如此的翻譯, 因為彌賽亞順服 神的旨意, "將命傾倒、以致於死...擔當多人的罪", 所以 神"多人賜給他作為他的產業, 他要得著眾民作為他的擄物". 當彌賽亞以死擔當了許多人的罪孽, 神就將這許多人賜給他作為產業.

我相信這也正是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的意思,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得或作〕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豫定的...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以弗所書1:10~11, 18). 我們在基督裡面了祂的基業. 耶穌基督得著眾聖徒作為祂無比豐盛榮耀的基業.

當彌賽亞 - 主耶穌以死擔當了我們的罪孽, 用祂的血買贖我們歸祂自己, 我們就成了祂重價買回的產業 - 祂的百姓. 我們是主耶穌的產業. 通常我們都想著從 神得產業, 殊不知我們自己正是主耶穌的產業. 就像昔日的奴僕不是自己的人, 乃是主人的產業, 如今我們也都是主耶穌的產業.

~"...你們是屬基督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 (哥林多前書3:23; 6:19~20).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Devarim "話",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3:22 的讀經心得)

民數記結束在"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民數記36:13), 緊接著, 申命記開始於"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就是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中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 (申命記1:1).

一直到民數記的結尾, 摩西始終是 神的話忠實的傳遞者, 神藉著他吩咐以色列人應當遵守的"命令、典章". 然而從申命記開始, 所記載的卻不再是 神直接的啟示, 而是摩西"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 (雖然摩西的話仍然是出於聖靈的默示). 事實上, 申命記的希伯來書名 דְּבָרִים ("devarim", words) 正是""的意思. 申命記是摩西的話.

申命記並不是一個簡短的書卷, 它總共有34章, 但絕大部分內容卻是摩西在一天之內對以色列會眾的講道. 若我們認識到摩西"本是拙口笨舌的" (出埃及記4:10), 我們不禁要為他對以色列人竟有如此多的話感到驚異.

在以色列人40年曠野飄流的日子, 摩西的"拙口笨舌", 似乎沒有多大改善. 每當以色列人埋怨, 悖逆, 不信時, 摩西從來沒有辦法靠他的口才平息眾怒, 解決危機, 每一次都是靠 神出面, "耶和華的榮光顯現...", 摩西才得以度過難關.

如此一個"拙口笨舌"的人, 卻在他離世的前夕, 對以色列人有如此多的話要說. 我相信這並不是摩西的口才突然變好了, 而是因為這些都是他心裡的話. 並且他如果此時不說, 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因此, 就像是一個父親臨終對兒女的遺言, 摩西將他心裡對以色列人的話如同堤防洩洪一般傾倒出來.

摩西的話不但是他對以色列人滿滿的心意, 其中更充滿了 神的誡命, 律例, 典章. 摩西的話是摩西最後一次對以色列人的妥拉 (律法) 教導, "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 (申命記1:5), 讓他們在進入 神的應許之地迦南得地為業後, 能過聖潔討 神喜悅的生活.

申命記的英文書名Deuteronomy來自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 (七十士譯本) 的標題 δευτερονόμιον ("deuteronomion", second law), 意思是"第二次的律法". 在申命記中, 摩西將妥拉 (律法) 中所有重要的誡命, 律例, 典章又重申了一遍.

摩西為何能記住如此多的誡命, 律例, 典章呢? 我相信這不單是摩西可能有過人的記憶力, 另一方面更是他在認識 神以後的四十年間不斷地傾聽 神的話, 默想 神的話, 教導 神的話, 並謹守遵行 神的話, 神的話充滿在摩西的生活中, 以致 神的話成為摩西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是為什麼摩西對以色列人如此說, "我今日所警教你們的、你們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因為這不是虛空與你們無關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 (民數記32:46~47).

因此, 今日當我們讀申命記時, 一方面讓我們傾聽摩西的話, 聆聽這位屬靈的父親對他兒女最後的妥拉教導, 學習過聖潔討 神喜悅的生活; 另一方面讓我們效法摩西的人, 一生中不斷地傾聽, 默想, 教導, 與謹守遵行 神的話, 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 神的話, 以致 神的話也成為我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申命記8:3)
~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約翰福音6:63)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馬太福音9:1~8記載主耶穌醫治癱子的故事. 主耶穌對癱子說的話, "小子、放心罷.你的罪赦了" (馬太福音9:2), 引起文士的議論, 然而主耶穌告訴他們, 祂如此說的目的是"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馬太福音9:6).

"人子"是主耶穌在福音書裡最常用的自稱, 諸如"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馬太福音8:20),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馬太福音12:8),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可福音10:45), "人子來、也喫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路加福音7:34).

當我們聽到"人子"一詞時, 我們往往有幾方面的猜想. 有人認為這是主耶穌謙卑的自稱, 表示祂不過是人, 也有人認為這是主耶穌表示祂的人性, 此外還有人認為這是主耶穌表示祂是"完全的人". 然而事實上, 在當時的猶太背景下, "人子"是彌賽亞的頭銜 (Messianic Title) 之一, 就像"大衛的子孫"是彌賽亞的頭銜一般. 因此主耶穌自稱"人子", 是在表明祂彌賽亞的身分.

不但如此, "人子"其實是最能表達主耶穌神性的彌賽亞頭銜. 根據先知但以理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 (神) 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 (但以理書7:13~14), 這位"人子"彌賽亞將要"駕著天雲而來", 表示祂來自於 神, 並且祂從 神"得了權柄、榮耀、國度". 而在猶太傳統裡, 國度, 權柄, 榮耀全是專屬於 神的 (參馬太福音6:13), 更加顯出這位彌賽亞的神性.

主耶穌是來自於 神的彌賽亞, 是那將要"駕著天雲而來"的"人子", 正如祂自己所說, "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馬太福音24:30), "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馬太福音26:64),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裡、並天父與聖天使的榮耀裡、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路加福音9:26).

此外, 先知但以理在異象中所看見的"人子", 不但要治理萬國萬邦, 並且要代表 神施行審判, 如同但以理先前所見的異象, "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 (但以理書7:10). "人子"因此不但是治理全地的主, 同時也是審判萬民的主.

主耶穌是"人子", 是審判萬民的主, 如同主耶穌自己所說,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馬太福音16:27),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馬太福音19:28), "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 (馬太福音25:31~32, 46), "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並且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 (約翰福音5:26~27).

而使徒保羅在雅典向不認識 神的外邦人傳福音時也說,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使徒行傳17:24, 31).

既然主耶穌是"人子", 是審判萬民的主, 祂自然有定罪的權柄, 也有赦罪的權柄, 因此主耶穌能如此說, "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馬太福音9:6). 主耶穌不但有赦罪的權柄, 並且祂樂於赦免我們的罪, 只要我們真心悔改並投靠祂作我們的主, "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詩篇2:12).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這樣、我們祖宗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Matot/Masei "支派/旅程", 民數記 Numbers 30:1~36:13 的讀經心得)

民數記乃是記載以色列人40年曠野飄流的經歷. 而民數記的尾聲, 則是瑪拿西支派的首領為了分地的事去找摩西. 先前 神定規沒有兒子繼承產業的西羅非哈的女兒可以在分地時分得西羅非哈的一分, 免得西羅非哈的名被埋沒 (參民數記27:1~11), 但如此一來產生了新的問題, 正如瑪拿西支派的首領對摩西所說, "耶和華曾吩咐我主、拈鬮分地給以色列人為業、我主也受了耶和華的吩咐、將我們兄弟西羅非哈的產業分給他的眾女兒。他們若嫁以色列別支派的人、就必將我們祖宗所遺留的產業、加在他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中.這樣、我們拈鬮所得的產業就要減少了。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這女兒的產業就必加在他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上.這樣、我們祖宗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 (民數記36:2~4). 民數記正結束在分地問題的解決上.

這裡我們可以看見, 雖然以色列人此時仍然處身在曠野當中, 但他們的眼光不再注視周遭的曠野, 而是眺望約旦河對岸的迦南美地; 以色列人的心不再關注曠野的艱難, 而是一心嚮往盼望進迦南地後所要得著的產業. 以色列人關注產業, 其實是他們屬靈成熟的記號.

經過40年的曠野飄流, 以色列人終於在屬靈上長大成熟. 一開始, 他們為著曠野的艱難處處埋怨 神和摩西, 但慢慢地, 他們學會了等候與求告 神. 在比珥時, 以色列人再次沒有水喝, 但他們等候 神, 直到 神吩咐他們挖井,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阿、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 (民數記21:16~18). 當迦南的亞拉得王出來和以色列人爭戰時, 以色列人不再驚慌哭號, 反而求告 神, "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 (民數記21:2), 結果 神應允了他們的禱告.

同樣地, 我們基督徒也是在經歷了生活的曠野的一連串試煉後, 得以在屬靈上長大成熟. 一開始, 我們總是為著日常生活的種種難處而埋怨, 懷疑, 不信 神, 但慢慢地, 我們學會等候與求告 神. 一開始, 我們的眼光總是注視這世界的一切, 但慢慢地, 我們的眼光轉向 神為我們所預備"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彼得前書1:4). 當我們在屬靈上越發成熟, 我們就越像保羅一樣,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腓立比書3:13~14), 我們也越照著主耶穌的心意而活,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 (約翰福音6:27).

以色列人當時的曠野經歷使得他們得以在屬靈上長大成熟, 預備進迦南地得著 神所賜的產業; 基督徒今日的生活的曠野經歷也要使得我們得以在屬靈上長大成熟, 預備我們承受天國的產業.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耶穌說, 我奉差遣, 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當迦南婦人為著她被鬼附的女兒來求主耶穌時,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馬太福音15:24). 主耶穌說這話, 一方面是要試驗迦南婦人的信心, 另一方面卻也真實表達 神對祂子民以色列永恆不變的心意.

當主耶穌差派12使徒出去傳福音時, 也吩咐他們說, "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馬太福音10:5~6).

以色列是 神迷失的羊, 正如 神藉著先知耶利米所說, "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牧人使他們走差路、使他們轉到山上.他們從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處" (耶利米書50:6).

但 神要找回祂迷失的羊, 正如 神藉著先知以西結所說, "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 (以西結書34:12, 15).

主耶穌身為"大衛的子孫" - 以色列的彌賽亞, 正是奉天父差遣, 要尋回 神迷失的羊 - 以色列,  神同樣藉著先知以西結說, "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我的僕人大衛、必作他們的王.眾民必歸一個牧人.他們必順從我的典章、謹守遵行我的律例" (以西結書34:23; 37:24).

以色列是 神迷失的羊, 而我們外邦人原本"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 神" (以弗所書2:12). 套用使徒保羅的野橄欖比喻來說, 我們好比是野山羊一般.

當然,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不單單是為著猶太人, 也是為著普世的人, 凡願意投靠主耶穌 - 以色列的彌賽亞的人, 祂就接納我們作祂的子民, 成為 神的兒女, 正如使徒保羅論到外邦人說, "這器皿就是我們被 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甚麼不可呢。就像 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蒙愛的。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在那裡稱他們為永生 神的兒子。』" (羅馬書9:24~26).

以色列是 神迷失的羊, 而我們外邦人本來是不屬於 神的野山羊, 如今卻因信靠主耶穌成了 神的羊. 我們外邦人蒙恩得救, 是因著 神的恩典;  神要尋回祂迷失的羊以色列, 則是因著祂的信實, "耶和華如此說、若是我立白日黑夜的約不能存住、若是我未曾安排天地的定例.我就棄絕雅各的後裔、和我僕人大衛的後裔、不使大衛的後裔治理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因為我必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也必憐憫他們" (耶利米書33:25~26),

如今, 已有千千萬萬不計其數的外邦人因著主耶穌的名蒙恩得救, 成了 神的羊, 然而絕大多數的猶太人, 卻仍然是 神迷失的羊. 律法中有這樣一條誡命, "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羊、失迷了路、不可佯為不見、總要把他牽回來交給你的弟兄" (申命記22:1). 若我們對別人迷失的羊都不能佯為不見, 更何況是 神迷失的羊以色列呢? 我們豈不更應將他們領回到 神那裏?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Pinchas "非尼哈", 民數記 Numbers 25:10~29:40 的讀經心得)

當 神對摩西說, "你上這亞巴琳山、觀看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看了以後、你也必歸到你列祖那裡、像你哥哥亞倫一樣" (民數記27:12~13), 摩西就知道他離世的時候到了, 然而他最關心的不是他自己, 而是 神的百姓以色列全會眾, 因此摩西向 神請求說,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民數記27:16~17).

當初 神在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並呼召摩西時, 摩西是牧羊人, "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 (出埃及記3:1). 往後的四十年, 摩西是 神的牧羊人, 牧養 神的羊群 - 以色列人. 摩西是好牧人, 他關愛 神的羊群, 擔心他離世以後, 神的羊群沒有人牧養, "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摩西並沒有私心. 他從來沒有意思立他自己的兒子接續他作以色列的領袖, 畢竟好牧人的兒子不見得也是好牧人. 摩西也沒有直接立他多年來的好幫手約書亞接替他. 畢竟作 神的牧羊人, 牧養 神的羊群, 責任何等重大, 摩西不敢自作主張, 因此他求問那位鑒察眾人心靈的 神,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民數記27:16).

神回答摩西說, "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囑咐他。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 (民數記27:18~20). 神揀選約書亞, 立他接替摩西作以色列的領袖, 主要不是因他過去的豐功偉業, 而是因為他"是心中有聖靈的". 要牧養 神的羊群, 作 神的百姓的好牧人, 最重要的條件乃是"心中有聖靈的".

主耶穌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翰福音10:11). 就像摩西關愛 神的羊群, 主耶穌更加關愛 神的羊群, 甚至為他們捨命. 並且就像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 主耶穌更加滿有聖靈, "因為 神賜聖靈給祂、是沒有限量的" (約翰福音3:34).

此外, 就像摩西禱告 神興起下一個 神的牧羊人,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民數記27:16), 主耶穌是 神, 祂自己興起下一個 神的牧羊人, 主耶穌對使徒彼得說, "你牧養我的羊" (約翰福音21:16). 神的牧羊人有責任預備下一個 神的牧羊人, 牧養 神的羊群.

惟願摩西無私的禱告,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民數記27:16), 同樣成為我們的禱告, 求 神今日也興起關愛 神的羊群的牧羊人, 並且"是心中有聖靈的", 讓 神的羊群永遠都有好牧人牧養. 我不禁會想, 若是當日約書亞也像摩西一樣求問 神,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士師時期的以色列, 將會是何等的光景? 若是今日教會的屬靈領袖也都像摩西一樣求問 神,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今日的教會又將會是何等的光景?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在羅馬書中, 使徒保羅警告外邦門徒不可驕傲, 向猶太人誇口, "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你就不向舊枝子誇口、若是誇口、當知道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 (羅馬書11:17~18, 24).

"好橄欖"明顯指的是以色列, 如先知耶利米說, "從前耶和華給你 (以色列) 起名叫青橄欖樹、又華美、又結好果子" (耶利米書11:16). 以色列是 神的橄欖樹.

另一方面, "樹"在猶太人的觀念裡常常用來表達家譜 (Family Tree). 整個家族猶如一棵樹, 家族的始祖是樹根, 家族後代的子子孫孫則是樹的枝條與葉子. 這是為什麼彌賽亞 (基督) 身為大衛的子孫, 被稱為大衛"公義的苗裔" (耶利米書23:5). "苗裔"的希伯來原文צֶמַח ("tsemach", branch/shoot), 正是"枝條, 嫩芽"的意思. 彌賽亞這個枝條要從大衛的枝條發出來. 類似地, 先知以賽亞也預言彌賽亞說, "從耶西 (大衛的父親) 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 (以賽亞書11:1)

因此, 橄欖代表以色列, 其實是代表整個以色列民族, 而以色列的彌賽亞正是其中一個枝條, 從大衛的枝條而出. 那麼, 誰是橄欖樹的樹根呢? 既然樹根代表始祖, 橄欖樹的樹根正是以色列的列祖, 也就是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 就像樹根支撐著整棵樹, 以色列的列祖也在 神面前支撐著整個以色列民族, 這是為什麼保羅說, "就著揀選說、他們 (以色列) 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羅馬書11:28).

外邦基督徒因著信靠主耶穌 - 以色列的彌賽亞, 得以嫁接在以色列這棵橄欖樹上. 從這個意義上說, 雖然我們仍然是"野橄欖" - 仍然保有外邦人的身分, 我們還是成了以色列民族的一部分, 成為亞伯拉罕家庭中的一員, 正如保羅所說,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裡的人了" (以弗所書2:19). 我們外邦基督徒實在應該體認我們與猶太人乃是兄弟的關係, 彼此有著生命的聯結 - 聯結在以色列這棵橄欖樹上.

我們不但得以聯結在以色列這棵橄欖樹上, 成為橄欖樹的一部分, 以色列的列祖也支撐著我們, 如保羅所說, "當知道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 (羅馬書11:18). 不但如此, 我們也與猶太人"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羅馬書11:17). 什麼是"橄欖根的肥汁"呢? 既然橄欖樹的樹根是以色列的列祖 - 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 "橄欖根的肥汁"指的乃是"亞伯拉罕的福" (創世記28:4), 也就是 神對於亞伯拉罕的應許與賜福, 這福氣是從亞伯拉罕傳給以撒, 從以撒傳給雅各, 再從雅各傳給以色列的子子孫孫. 而我們因著聯結在以色列這棵橄欖樹上, 也得以承受"亞伯拉罕的福", 正如保羅所說, "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 (加拉太書3:14).

保羅指著不信主耶穌的猶太人說, "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 (羅馬書11:20). 不信主耶穌的猶太人被 神"從 (以色列) 民中剪除", 正應驗 神藉著摩西所說的話, "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 (摩西)、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誰不聽他奉我名所說的話、我必討誰的罪" (申命記18:18~19).

然而"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羅馬書11:29), 當"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羅馬書11:25~26). 既然以色列全家得救是 神的心意, 就讓我們這蒙恩的"野橄欖", 幫助那些被折下來"本樹的枝子" (羅馬書11:24) 重新接在以色列這棵橄欖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