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出埃及記18:1~20:26 葉忒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出埃及記18:1~20:26 葉忒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聖靈是妥拉的靈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摩西到 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出埃及記19:3~6)

當 神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立約, 神要求以色列人 "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 (出埃及記19:5). 換句話說, 神要求與祂立約的以色列人遵行妥拉. 妥拉因此具有雙重性: 一方面, 妥拉是 神的教導與訓誨; 另一方面, 妥拉是西乃之約的約書. 因此與 神立了西乃之約的猶太人有遵行全妥拉的義務, 這是為什麼使徒保羅說, "我再指著凡受割禮的人 (猶太人) 確實的說、他是欠著行全律法 (妥拉) 的債" (加拉太書5:3).

保羅因此極力勸告那些想要受割禮作猶太人的外邦基督徒不要受割禮. 因為既然他們信耶穌已經蒙恩得救, 又何必還要受割禮作猶太人, 徒然加在自己身上必須行全妥拉的多餘的軛? 除非他們以為信耶穌還不夠, 還要作猶太人遵行全妥拉才能得救. 但如此一來, 他們所信的就不是純正的福音, 而是保羅所說, "別的福音" (加拉太書1:6). 

另一方面, 雖然人蒙恩得救只在於信耶穌, 而不在於遵行妥拉. 但這並不是說, 妥拉在新約就無關緊要了. 新約不同於舊約, 不是在於新約廢掉妥拉, 而是在於新約成全妥拉. 在舊約裡, 神要求祂的子民遵行妥拉; 在新約裡, 神賦能祂的子民遵行妥拉, 因為祂要將妥拉寫在他們的心版上. 神說, "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 (妥拉) 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耶利米書31:31, 33).

在新約裡, 神是如何將妥拉寫在 神的子民心版上呢? 乃是藉著聖靈. 神說, "我必將我的靈 (聖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7). 因此新約子民遵行妥拉不是出於勉強, 而是出於甘心. 

在新約裡, 聖靈不是取代妥拉, 而是成全妥拉, 讓 神的子民靠著聖靈的引導和大能大力謹守遵行妥拉. 當所有領受聖靈的新約子民, 不管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都順服並倚靠聖靈而遵行妥拉, 活出妥拉, 先知以賽亞的彌賽亞預言就要應驗,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 (妥拉) 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2:2~3).

在新約裡, 聖靈乃是妥拉的靈.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神吩咐這一切的話、說、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20:1~3)

出埃及記20:1~17當中, 神向以色列人頒布了十誡. 如今基督徒一般將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20:3) 視為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但包括主耶穌和使徒在內的猶太人卻將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20:3) 這條誡命視為十誡的第二條誡命, 而將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出埃及記20:2) 視為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然而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出埃及記20:2) 這句話明明是一個宣告, 怎麼會是誡命呢? 一方面,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出埃及記20:2) 這句話本身的確是一個宣告, 神宣告祂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 另一方面, 猶太傳統仍然看待這句話是 神的誡命: 神要求以色列人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 (出埃及記20:2) 因此是妥拉的根基, 也是所有誡命當中最根本的誡命. 唯有我們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我們才會聽從 神的話, 遵行妥拉的一切所有誡命. 也唯有我們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我們才不會把 神當作偶像, 視為僅僅是滿足我們欲望的工具.

而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 (出埃及記20:2) 不但是妥拉最根本的誡命, 同時也是最大的誡命或是第一要緊的誡命: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祂說、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28~31)

首先我們必須認定 神是我們的 神, 是我們獨一的主, 也就是說, 我們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然後我們才會 "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 (馬可福音12:30).

既然我們基督徒已經接受了耶穌基督作我們的主和救主, 並且承認 神是我們的 神, 就讓我們實實在在把 神當作 神來對待, 敬畏祂, 愛祂, 信靠祂, 並且對祂信實.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妥拉之門: 曠野的屬靈功課 (出埃及記18:1~20:26 葉忒羅)

播客連結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的曠野、就在曠野安營、正面對著西乃山安營。(出埃及記19:1~2 原文直譯)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 經過曠野來到了西乃山. 西乃山是耶和華 神向以色列人顯現的聖山. 這座山至今仍然深深地刻畫在猶太人的腦海裡: 當摩西登上西乃山頂領受十誡時, 雷電交加, 烏雲密布. 因著如此的印象, 我們可能會忘記這座山是在西乃曠野當中, 並且等待 神啟示的以色列人不是在西乃山腳下, 而是在西乃山對面的西乃曠野中安營.

曠野的希伯來字是 מִדְבַּר ("midbar"), 指的是缺乏水和植物生長的不毛之地, 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在以色列人的曠野流浪生涯即將結束時, 摩西提醒他們 "那大而可怕的曠野、那裡有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 (申命記8:15).

 מִדְבַּר ("midbar", 曠野) 這個字的希伯來字根是 דבר, 意思是. 曠野是 神說話的地方, 也是 神啟示的地方. 在曠野裡, 日常生活當中一切的舒適都不復存在, 我們因此得以學習謙卑. 並且那些慣常使我們分心的事物也都消失不見. 而曠野的艱難使得它成為適合我們遇見 神的地方. 事實上, 當摩西在燃燒的荊棘火焰中第一次遇見 神時, 就是在曠野裡. 神的山 - 何烈山正是位於曠野當中.

摩西在荊棘火焰中遇見 神為整個出埃及記前半部的故事奠定了基礎: 離開埃及, 進入曠野. 當時 神告訴摩西, 祂要差遣他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出埃及記3:12).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首先的目的地就是位於曠野當中的何烈山.

曠野是埃及的反面. 埃及是世界一切的豐富, 人類的驕傲, 世俗的繁華, 和偶像崇拜的地方. 曠野則是神用來將以色列人與埃及的一切區分開來的地方, 使以色列人因此可以事奉聖潔的 神. 西乃曠野也是 神第一次呼喚以色列人成為聖潔的地方. 神說,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5~6). 

當摩西第一次面對法老時, 他請求法老讓以色列人走三天的路程, 到曠野去向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獻祭. 摩西說, "希伯來人的 神遇見了我們、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華我們的 神" (出埃及記5:3). 後來以色列人終於離開埃及, 到了書珥的曠野, "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 (出埃及記15:22). 接著他們到了瑪拉, 遇到了無法飲用的苦水, 直到 神吩咐摩西行奇蹟把水變甜. 然後他們到了汛的曠野, 並沒有找著食物. 然而就在這裡, 神開始從天上供應以色列人嗎哪. 最後以色列人來到利非訂, 又找不著水. 就在這裡, 神再次彰顯了祂是供應的 神, 使水從磐石流出來.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旅程中學到了兩項基本的屬靈功課.

首先, 以色列人更深刻地認識了自我. 他們認識到他們其實是軟弱無助的一群, 深切地需要 神. 在曠野裡, 事情變得非常單純. 以色列人遭遇口渴和飢餓這兩件事, 但他們甚至無力滿足自己的這些基本需求. 過去以色列人儘管是在埃及的奴役下, 但因著埃及有著豐富的食物和水的供應, 導致他們無法認清這個基本事實. 當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時, 他們也常常回想起埃及的豐富, "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喫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 (民數記11:5~6). 埃及就像今天的美國和已開發國家. 我們的富足使我們不覺得我們需要 神. 但是曠野揭露了我們軟弱無助的真相.

其次, 在曠野裡的以色列人正是在他們的需要上經歷並認識到 神的信實. 儘管以色列人怕得要死, 但 神並不是把他們領進曠野送死, 而是讓他們脫離埃及的轄制, 使他們得著真正的自由. 正是在我們的需要上, 我們才能學會真正信靠 神.

曠野的經歷是 神的百姓必不可少的屬靈功課. 我們若沒有在 "曠野" 學到上述這兩項屬靈功課, 我們將很難真正遇見 神. 我們有時會想像一種跳躍式的屬靈成長, 跳過 "曠野" 直接從 "埃及" 進到 "西乃山", 從舊人搖身一變成為新人, 而不需要 神的管教與試驗.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體認到自己的軟弱無助, 我們就不會渴望與 神相遇.

關於彌賽亞生平的記載也是從曠野展開的. 施浸約翰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豫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馬可福音1:3). 他呼喚以色列人到曠野去承認自己的罪並接受悔改的浸, 好為與 神 (耶穌) 相遇做準備. 耶穌也是在曠野受魔鬼的試探而得勝, 並且耶穌常常退到曠野去禱告父 神. 

曠野對於我們猶太人作為一個民族和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進入 "曠野", 在 "曠野" 裡遇見 神. 諸如禁食, 自我節制, 或是在安息日停止做工等屬靈操練, 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回到 "曠野". 在那裡, 我們不斷重溫雙重的屬靈功課: 我們是軟弱無助的, 但信實的 神會在我們倚靠祂時與我們相遇.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神對以色列和萬民的愛 (出埃及記18:1~20:26 葉忒羅)

播客連結

為什麼猶太人在逾越節筵席要喝四杯葡萄酒? 猶太傳統說這四杯葡萄酒是為了紀念 神四個救恩的應許:

我要將你們從埃及人的重擔下領出來, 我要拯救你們脫離他們的奴役, 我要用大能的膀臂和審判的作為救贖你們, 我要接納你們作為我的子民, 我也要作你們的 神.

(出埃及記6:6~7a 原文直譯)

"我要接納你們作為我的子民" (出埃及記6:7) 是 神對以色列愛的語言. "接納" 的希伯來動詞字根是 לקח, 有著 "取為配偶" 的意涵, 如 "以撒娶 (לקח) 利百加為妻" (創世記25:20). 神拯救以色列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羅曼史. 神尋見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 將她從法老手中拯救出來. 神將她帶到曠野與她獨處, 正如 神透過先知耶利米對以色列所說, "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 (耶利米書2:2).

神與以色列羅曼史的最高潮發生在西乃山. 神在濃煙和密雲的頂篷下與以色列立約, 就像是傳統的猶太婚禮新郎與新娘在婚禮的頂篷下立下婚約一般. 而十誡的約版就好比是婚約的約書 (希伯來文 כְּתוּבָּה). 神彷彿是在如此的場景下對以色列說, "我要接納你們作為我的子民, 我也要作你們的 神" (出埃及記6:7). 西乃山正標誌著 神與人的神聖結合.

起初, 神看著亞當說, "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創世記2:18), 神因此設立了婚姻. 女人成全了男人, 是他無可取代的另一半,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世記2:24).

婚姻後來成了人類社會的制度, 並且人們為了種種不同的目的而結婚. 然而在起初, 婚姻本身就是目的. 神與以色列的關係反映了這個基本真理. 正如 神透過先知耶利米所說, "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作他們的丈夫" (耶利米書31:32), 神作了以色列的丈夫, 在西乃山上 "娶" 以色列為妻, 不是出於別的目的, 而是出於祂對以色列的愛與熱情. 神拯救以色列出埃及並不是僅僅為了完成祂對亞伯拉罕的承諾, 而是因著祂愛以色列, 要娶她為妻, 正如 神對以色列所說, "我要接納 (לקח) 你們作為我的子民".

另一方面, 儘管 神與以色列的神聖結合本身就是目的, 但就像男女婚姻會結出兒女的果實一樣, 神與以色列的結合同樣也會結實累累. 這是為什麼 神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說: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4~6)

我們從 神對以色列所說的話可以學到三個教訓.

首先, 神的愛與恩慈是整個故事的基礎. 神因著愛採取主動, 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 引領他們到曠野, 並在西乃山上向他們顯現, 與他們立約. 神對以色列說, "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出埃及記19:4). 鷹的翅膀正象徵著 神超越的權能與恩慈. 同樣地, 當我們陷在無助與失落中, 神差遣彌賽亞主耶穌拯救我們, 帶領我們歸祂. 我們信主耶穌以後可能仍然遭遇困難挫折, 就像以色列人在曠野遭遇困難挫折一樣, 但 神的愛與恩慈始終伴隨著我們, 就像神的愛與恩慈始終伴隨著以色列人一樣.

其次, 神要求我們以順服回應 神.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和第一點有所衝突. 難道我們得救豈不全在於 神的愛與恩慈嗎? 救恩的確出於 神主動的愛與恩慈, 然而我們仍然必須以信心回應 神. 聖經的信心是盟約關係下的彼此信靠與信實, 而順服正是我們對 神信實的表現, 這是為什麼 神說, "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 (出埃及記19:5). 如果我們想要與 神有約, 我們必須對 神信實, 順服 神的旨意.

最後, 神揀選我們是為了我們, 但不只是為了我們. 神愛以色列, 所以揀選了以色列, 但 神除了揀選以色列作祂的子民, 另一方面也呼召以色列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 神說, "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5~6). 神使以色列成為祭司的國度, 而祭司的職任正是為了別人的益處. 神拯救以色列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萬國萬民的益處, 使萬民因此認識以色列的 神是獨一的真神.

使徒彼得把 神對以色列的呼召應用到凡跟隨主耶穌的人身上,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作為主耶穌的門徒, 我們必須記得主耶穌拯救我們不單單是為了我們, 更是為了要拯救萬民. 我們被 神呼召要 "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這是我們如何以感恩的心來回應那位如鷹將我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祂 的神.

(以上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出埃及記18:1~20:26 "葉忒羅" 妥拉焦點: 人與 神的相遇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西乃山, Photo by Vlad Kiselov on Unsplash


 

神在西乃山頒布十誡是猶太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也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時刻. 妥拉告訴我們, 雖然以色列人站在山腳, 但他們不僅看到火焰和濃煙從山上升起, 而且還聽到羊角號的響聲, 並感到 “遍山大大的震動” (出埃及記19:18). 以色列人非常恐懼, 以至於摩西和亞倫爬到山頂時 (參出埃及記19:24), 他們仍然留在山下. 此後, 摩西下山, 向以色列人頒布了 神的十誡. 從那時直到如今, 猶太人一直在問一個問題, “在西乃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關於在西乃山發生的事情, 猶太拉比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主後2~3世紀的拉比約哈難 (Rabbi Yochanan) 聲稱, 神的聲音被分為七種聲音, 而這七種聲音又被進一步分為當時列國所說的七十種語言. 換句話說, 神用七十種語言對列國說話, 但只有以色列人回應 神. 然而同時代的其他拉比並不同意他的看法, 他們聲稱 神只用一種語言說話. 

主後3~4世紀的拉比以撒 (Rabbi Isaac) 教導說, “後世所有先知的信息—以賽亞, 耶利米, 以西結, 阿摩司, 彌迦和何西阿等人, 都與妥拉一同傳遞給了摩西”. 同時期的拉比西緬·本·拉吉 (Rabbi Simeon ben Lakish) 也同意他的看法. 他們基本上主張, 神在西乃山不只頒布十誡, 甚至將整個妥拉與先知書, 都傳給了摩西. (出埃及記大註釋書 Genesis Rabbah, 葉忒羅 Yitro, 38:6)

有些古代拉比進一步延伸這個看法並宣稱說, 神給了摩西雙重妥拉, 也就是書寫妥拉 (希伯來文 תּוֹרָה שְׁבִּכְתָב, Written Torah) 與口傳妥拉 (希伯來文 תּוֹרָה שִׁבְּעַל פֶּה , Oral Torah). 書寫妥拉包括摩西五經: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和申命記. 口傳妥拉包括先知書, 塔木德 (Talmud), 米德拉什 (Midrash), 以及後世猶太拉比對猶太傳統和法律的所有決定和解釋. 其他古代拉比不但贊同 神給摩西雙重妥拉的看法, 並且教導說: 在西乃山 神吩咐摩西, “寫下我所說的一切, 因為我與以色列立了約”, 接著 神對摩西一一口述了妥拉, 塔木德 (米示拿和革馬拉), 米德拉什, 以及未來拉比的所有解釋與決定.

顯然, 古代拉比對於在西乃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已經添加了他們自己的版本. 他們不但相信 神賜給摩西書寫妥拉和口傳妥拉, 並且口傳妥拉涵蓋了未來的拉比對於猶太傳統和法律問題的所有解答. 這不僅增加了西乃山所發生的事情的神秘性, 並且還賦予了後世所有拉比特別的權柄. 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 根據他們 “雙重妥拉” 的說法, 拉比們現在有權說自己的解釋或決定是來自 “西乃山摩西所領受的妥拉”! 從主後3世紀到19世紀初的一千多年來, “雙重妥拉” 的說法成了猶太人中對於在西乃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最主要的解釋.

如今, 正統猶太教徒仍然繼續聲稱 神在西乃山一次性地將整個妥拉 (包括書寫妥拉和口傳妥拉) 傳給摩西, 其中包含了猶太人所有可能需要知道的一切. 為了證明這一主張, 正統猶太教拉比引用妥拉的話作為證據, “神吩咐這一切的話” (出埃及記20:1), 並且下結論說這顯然就是在西乃山發生的事情經過.

然而, 也有一些正統猶太教拉比不再堅持如此的看法. 就像耶路撒冷的拉比大衛·哈特曼 (Rabbi David Hartman of Jerusalem) 一樣, 他們不認為 神在西乃山頒布了完整的妥拉. 哈特曼 (Hartman) 解釋說, “神在西乃山頒布妥拉並不意味著 神在西乃山給了摩西完整的妥拉”. 他說, 在西乃山發生的事, “給了神的選民一個方向, 指向一個充滿驚喜的未來...神在西乃山的啟示...邀請每一個人積極踏上尋求 神的道路, 而不需要消極的服從過去的智慧與傳統”.

改革宗猶太教拉比雅各·佩圖科夫斯基 (Rabbi Jakob J. Petuchowski) 持類似的看法. 對他來說, 神在西乃山頒布妥拉是猶太人歷史上的大事, 但這並不是 神將整個妥拉傳給摩西的時刻. 恰恰相反. 佩圖科夫斯基 (Petuchowski) 認為, 神的律例和誡命並不全都是 神在西乃山頒布的, 而是 神在不同的時期, 根據不同的情況, 給予不同的啟示. 以色列君王時期的生活與士師時期的生活不同. 定居迦南地的世代與曠野漂流的世代也面臨著不同的問題. 儘管如此, 神在不同階段的啟示的精神, 皆可追溯到 神最早在西乃山的啟示.

現代猶太哲學家法蘭茲·羅森茨威格 (Franz Rosenzweig) 和拉比亞伯拉罕·約書亞·赫舍爾 (Rabbi Abraham Joshua Heschel) 兩人從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對他們而言, 不管在西乃山發生了什麼事,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人遇見了 神. 正是在西乃山, 人開始了尋求 神的過程. 從那時候起, 猶太民族就與 神立了聖約, 成為 神的百姓. 正是在西乃山, 神與以色列人之間發生了奇妙而令人敬畏的事情. 在西乃山的那一刻, 重要的是 神說話, 而以色列百姓作出了回應. 至於 神是否頒布全妥拉或是只頒布十誡, 其實並不重要.

在西乃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根據赫舍爾 (Heschel) 的說法, 神說話, 而以色列百姓聽了. 他們聽見 神的誡命, 並回應說他們將按照 神的誡命生活. 這是猶太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因為在這一刻, 神揀選了猶太民族, 要求他們按照妥拉的生活方式生活, 而猶太人民異口同聲回答說,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出埃及記19:8) 

可以肯定地說, 無論在西乃山發生什麼事, 猶太人永遠都不會忘記西乃山的奇蹟. 他們相信 神已說話, 並且揀選他們為 “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6). 在西乃山, 神和猶太人立下了神聖盟約, 神要作他們的 神, 他們要作 神的子民. 既然作 神的子民, 理當遵行 神的誡命, 也就是 神的話. 而正是 神的話, 為猶太人的生活和猶太民族的存在提供了最重要的意義.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二 出埃及記和利未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wo: Exodus and Leviticus)

補充說明:

“雙重妥拉” 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不但從出埃及記經文本身, 我們看到 神在西乃山只頒布了十誡 (參出埃及記20章). 另外根據新約聖經的證據, 所謂的 “口傳妥拉” 不可能是 神在西乃山傳給摩西的, 因為當主耶穌的門徒沒有洗手就吃飯時, 法利賽人和文士質問主耶穌說, 你的門徒為甚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喫飯呢” (馬可福音7:5). 我們看到就連法利賽人也稱 “口傳妥拉” 是 “古人的遺傳”, 而不是 神在西乃山的神聖啟示. 不但如此, 當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說, 你們是離棄 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 (馬可福音7:8), 如果法利賽人認為 古人的遺傳” 是 神在西乃山給摩西的啟示, 他們大可振振有詞地說, 古人的遺傳同樣是 神的誡命. “雙重妥拉” 事實上是後來作為法利賽人後繼者的猶太拉比所發明的說法.

儘管如此, 就像猶太哲學家法蘭茲·羅森茨威格 (Franz Rosenzweig) 和拉比亞伯拉罕·約書亞·赫舍爾 (Rabbi Abraham Joshua Heschel) 所指出的, 在西乃山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重要的是人與 神的相遇. 以色列人不但與 神相遇, 更聽見 神說話; 並且以色列人不但聽見 神說話, 更用信心正面回應了 神的話. 

相較於以色列人, 今天的我們遇見 神了嗎? 我們是否聽見 神對我們說話? 更重要地, 我們是否用信心正面回應 神的話,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出埃及記19:8)?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我父親的 神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當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摩西的兩個兒子去見摩西時, 聖經告訴我們摩西兩個兒子的名字, "一個名叫革舜、因為摩西說、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一個名叫以利以謝、因為他說、我父親的 神幫助了我、救我脫離法老的刀" (出埃及記18:3~4).

摩西給一個兒子起名叫"革舜", 似乎反映了他住在米甸地的心情. "革舜"的希伯來原文 גֵּרְשֹׁם 是由兩個希伯來字組成: גֵּר ("客旅; 寄居者") 和 שָׁם ("那裡"), 意思是"在那裡的寄居者". 儘管摩西在米甸地成家立業, 但他對米甸地並沒有歸屬感, 因此他稱米甸地為"那裡", 並且他將自己當作是客旅,是寄居的, 正如他所說, "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出埃及記18:3).

摩西給另一個兒子起名叫"以利以謝", "以利以謝"的希伯來原文 אֱלִיעֶזֶר 同樣是由兩個希伯來字組成: אֵלִי ("我的 神") 和 עֶזֶר ("幫助"), 意思是"我的 神是幫助". 摩西所認定的"我的 神"是誰呢? 是埃及王法老的 神嗎? 當然不是! 摩西所認定的"我的 神"是"我父親的 神", 正如他自己說, "我父親的 神幫助了我、救我脫離法老的刀" (出埃及記18:4). 當摩西回想他昔日竟能奇蹟似地逃脫法老王的追殺, 他將此歸功於"我父親的 神", 是他父親的 神幫助了他, 救他脫離法老的手.

特別的是, 摩西所能知道任何關於"我父親的 神"的事, 都是在他未斷奶以前, 由他母親乳養他時所告訴他的. 摩西斷奶以後, 就作了法老女兒的兒子, 學的都是有關埃及神祇的事. 然而從摩西給兒子起名叫"以利以謝" ("我的 神是幫助"), 並且說, "我父親的 神幫助了我", 我們就知道摩西雖然在法老宮廷長大, 但他始終對"我父親的 神"念念不忘, 並且對摩西來說, 惟有他父親的 神纔是他的 神. 儘管摩西從未親身認識, 經歷這位 神, 但他卻對他父親的 神抱持信心. 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信心.

神為什麼呼召摩西? 除了他愛希伯來人弟兄的心以外 (請參閱神為什麼揀選摩西一文), 我想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正是因為摩西對 神有這樣不尋常的信心, 所以 神纔會從荊棘火焰中呼召摩西, 並且對他說, "我是你父親的 神、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出埃及記3:8). 昔日摩西所風聞的"我父親的 神", 如今親自向他顯現.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神透過摩西向以色列百姓發出立約的邀請,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出埃及記19:4~5).

上述"屬我的子民"中, "子民"的希伯來原文 סְגֻלָּה ("segulah", treasured possession) 意思其實是"珍寶". 神按著祂的形象樣式造人, 因此所有人都具有 神的形象 (儘管世人犯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形象). 既然人人都有 神的形象, 可以說萬民都是屬於 神的, 因此 神才會說, "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然而當以色列百姓願意"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 神就要在萬民中將以色列人當作祂的珍寶. 以色列人是 神的子民, 是 神的珍寶, 是 神特別珍愛寶貝的.

但 神揀選以色列人作祂的子民, 並不是獨獨偏愛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蒙揀選, 也不是單單為著他們自己的好處. 神不但揀選以色列人, 更呼召他們,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6).

以色列是"祭司的國度".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作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細帶子" (民數記15:38), 而這"細帶子"與大祭司"以弗得的外袍、顏色全是" (出埃及記28:31) 同樣是一種特殊的藍色 (תְּכֵלֶת, "techelet", blue), 正象徵著以色列乃是"祭司的國度". 祭司的職任是為百姓獻祭給 神, 在 神面前作人的代表, 並將人帶到 神面前. 以色列因此在 神面前作世人的代表, 並將世人帶到 神面前.

以色列是"聖潔的國民". 神對以色列人說,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 神是聖潔的" (利未記19:2). 當以色列人遵行妥拉, "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 活出聖潔的生活, 以色列就反映出聖潔的 神, 在世人面前作 神的代表, 並將 神帶到世人當中.

因此以色列不但是 神的珍寶, 更是"祭司的國度"與"聖潔的國民", 是 神與世人之間的中保, 在 神面前代表世人, 並在世人面前代表 神. 而這中保的職分, 更是完完全全成就在以色列的彌賽亞 - 主耶穌基督的身上, 主耶穌是那位獨一無二的 神人之間的中保.

使徒約翰告訴我們, 主耶穌基督"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 神的祭司" (啟示錄1:5~6). 因著主耶穌的恩典, 我們基督徒如今也同樣成了"聖潔的國民"與"祭司的國度", 在世人面前代表 神, 並在 神面前代表世人. 我們也同樣成了神的珍寶, 正如保羅所說, "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以弗所書1:18). 而 神揀選以色列和基督徒的目的, 正是要藉著我們, 使萬國萬民至終都成為祂的珍寶, "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出埃及記19:5).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出埃及記19章記載 神降臨在西乃山頂的經過,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 (出埃及記19:16, 18, 20)

創造並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宰, 竟然降臨在一座山上! 當我們想到 神所創造的宇宙是何等的廣闊無限, 再想想"比萬有都大" (約翰福音10:29) 的 神, 竟會為了以色列人的緣故, 降臨在藐小微不足道的地球的一座山上? 這是 神給人何等的恩寵與尊榮! 難怪大衛要說, "人算甚麼? 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詩篇8:4)

(關於眷顧一詞的解釋, 請參閱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待你們一文)

接下來在出埃及記20章, 神向以色列全會眾說話,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出埃及記20:2..17) 神吩咐以色列人的話, 正是"十誡", 也就是律法 (妥拉) 最基本的十條誡命.

以色列人害怕聽 神的聲音, "於是百姓遠遠的站立" (出埃及記20:21), 而由摩西上山去接近  神, 聽 神說話, 接著"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 (出埃及記20:22)

等等!! 神不是降臨在西乃山上嗎? 為什麼祂說, "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 而不是說, "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山上和你們說話了"? 弟兄姊妹不用擔心, 這裡和合本並沒有翻譯錯誤, 希伯來聖經原文הַשָׁמַיִם ("hashamaim", the heavens) 正是"天上"的意思. 神一方面降臨在西乃山上, 另一方面祂從天上和以色列人說話.

神如何能降臨在山上, 卻又從天上說話呢? 坦白說我想不通, 神的奧秘實在不是我們可以參透的, 我們充其量只能說, 神是無所不在的. 然而我卻聯想到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說過的一句令人費解的話, "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約翰福音3:13). 一方面主耶穌是"從天降下"的人子, 但另一方面主耶穌卻"仍舊在天".

就像我們不明白 神如何能降臨在西乃山上, 卻又從天上和以色列人說話一樣, 我們也不能明白主耶穌如何能"從天降下", 卻又"仍舊在天". 但重要的是, 這兩段平行經文似乎啟示我們, 那降臨在西乃山頂上, 卻又從天上說話的 神, 正是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祂"從天降下", 降臨在西乃山頂上, 卻又"仍舊在天", 從天上和以色列人說話. 使徒約翰稱主耶穌為 神的"". "太初有與 神同在、就是 神" (約翰福音1:1) 中""的希臘原文λόγος ("logos", word) 的意思正是"". 既然如此, 神的""在西乃山顯現, 並對以色列人說話, 豈不恰當?

如果我們願意領受那向以色列人說話, 頒布"十誡"的真是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我們將發覺原來"十誡" (與十誡所代表的律法) 不單單是天父的心意, 也同樣是主耶穌的心意, 因為"十誡"正是主耶穌自己說的. 如果我們相信主耶穌的話, "我與父原為一" (約翰福音10:30), 那麼既然主耶穌和天父原為一, 祂們的心意當然也是完全一致, 父神的心意就是主耶穌的心意, 主耶穌的心意就是父神的心意, 而父神的律法自然也是主耶穌的律法.

當初道成肉身以前的主耶穌在西乃山上向以色列人顯現並頒布"十誡" (律法的基本), 後來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在加利利的一座山上向以色列門徒解釋律法的精義, 也就是"登山寶訓",. 就像主耶穌說的,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18), 主耶穌當然不可能廢掉律法, 祂來乃是要成全祂自己的心意, 而祂的心意也正是天父的心意.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當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聚集在西乃山腳下時, 神降臨在西乃山上, 並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 出埃及記20:2~17 記載 神對所有以色列人說的話. 我們如何知道這是 神直接對以色列會眾說的, 而不是透過摩西轉述的呢? 因為接下來以色列人因聽見 神的聲音就害怕, 央求摩西代替他們與 神說話, "於是百姓遠遠的站立.摩西就挨近 神所在的幽暗之中。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 (出埃及記20:22)

神在西乃山對以色列全會眾所說的話, 基督徒通稱為"十誡" (Ten Commandments), 是 神給人的十條誡命. 之所以稱為"十誡", 乃是源於出埃及記34:28 "摩西在耶和華那裡四十晝夜、也不喫飯、也不喝水.耶和華將這約的話、就是十條誡、寫在兩塊版上。" 然而"十條誡"的聖經希伯來原文עֲשֶׂרֶת הַדְּבָרִים ("aseret hadvarim", Ten Words) 指的不是十條誡命, 而是"十句話". 並且 神的這十句話, 乃是西乃之約的核心, 寫在兩塊石版 (又稱為約版) 上, 

根據猶太人和初代基督徒(包括主耶穌和使徒)的分類, 神的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或更正確的說, 神的十句話的第一句話, 其實並不是後來的基督徒所認為的,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20:3), 而是"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出埃及記20:2). 

因此, 神對以色列全會眾所說的第一句話不是誡命, 而是表明祂和以色列人的關係. 祂不但是耶和華, 祂更是以色列的 神. 而祂配作以色列的 神, 是因為祂用大能的膀臂, 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來. 神和祂的子民的關係因而是 神所有一切誡命的基礎. 神是先和祂的子民建立關係, 才賜下祂的誡命, 律例和典章. 我們的天父乃是先收納我們作為祂的兒女, 成為 神家裏的一分子, 才要求我們遵行律法 (妥拉) - 神的家規.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 (出埃及記20:3~4);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 神的名" (出埃及記20:7);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20:8,11);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當孝敬父母" (出埃及記20:12);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不可殺人" (出埃及記20:13);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不可姦淫" (出埃及記20:14);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不可偷盜" (出埃及記20:15);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出埃及記20:16); 因為 神是我們的 神, 所以我們"不可貪戀..." (出埃及記20:17).

除此之外, 當 神對以色列人說,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如中文和合本所翻譯的, 聖經的希伯來原文指的都是"", 而不是"你們". 神不是說,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曾將你們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除了我以外、你們不可有別的神...", 而是說"我是耶和華的 神、曾將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神是對著以色列人當中的每一個人個別說話.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就像 神當日與以色列人個別如此說話一般, 神今日也要與我們每一個人單獨說話, "我是耶穌你的彌賽亞(王), 曾將你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參馬太福音1:21). 因為耶穌是我們的主, 我們的王, 並且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所以凡蒙恩得救的基督徒都要聽祂的話, 遵行天父的旨意. 我們遵行律法, 不是為了得救, 而是因為我們已經得救.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Yitro "葉忒羅", 出埃及記 Exodus 18:1~20:26 的讀經心得)

出埃及記19~24章描述 神與以色列人立西乃之約的經過. 如同 神先前所應許的, "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 神" (出埃及記6:7), 神透過摩西向以色列人發出立約的邀請,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5~6) 當摩西轉達 神的話, 以色列人"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出埃及記19:8)

西乃之約是 神這位萬王之王, 萬主之主與祂所揀選的子民 - 以色列人所立下的宗主之約 (Suzerainty Covenant). 西乃之約是 神與以色列人所立的恩典之約, 而不是律法主義之約.

(有關西乃之約是宗主之約的討論, 請參閱申命記是 神的信實之約一文)
(有關西乃之約是恩典之約的討論, 請參閱[40個問題] 西乃之約是律法主義之約?一文)

根據西乃之約的應許, 以色列人因著 神的恩典成為祂的子民. 同時, 神也要求以色列人的順服,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 對這一點, 以色列人的回應是"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以色列人願意遵守 神的一切吩咐.

律法 (又稱妥拉, 希伯來文תּוֹרָה, 原意是"教導, 訓誨", ) 正是 神對以色列人的一切吩咐. 律法有雙重性. 一方面, 律法的本質是 神這位天父對祂兒女的教導與訓誨, 啟示 神公義的標準, 教導人過聖潔討 神喜悅的生活. 另一方面, 律法也是西乃之約的約書 (covenant document). 當以色列人順服 神遵行律法, 他們要按約的應許蒙受極大的祝福, 然而當他們悖逆 神時, 也要受到約的咒詛, 不但有各樣的災難, 甚至最後被逐出應許地, 分散到萬國之中. 

然而約的咒詛雖然嚴厲, 卻依然是天父對祂兒女愛的管教, 當以色列人悔改, 神應許他們, "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 神、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那時、耶和華你的 神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 神要回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招聚回來。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 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 (申命記30:2~4) 以色列人在近2000年的亡國後, 又在應許之地 - 以色列重新復國, 正是 神守約施慈愛的表現.

作為西乃之約的約書, 律法記載約的條款, 包括立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律法和西乃之約有密切的關係, 但律法並不是西乃之約本身. 西乃之約是 神要作以色列的 神, 以色列人要成為 神的子民, 並聽從 神的話,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

西乃之約是亞伯拉罕之約的延伸, 是 神和亞伯拉罕的子孫所立的約. 亞伯拉罕之約是西乃之約的基礎. 亞伯拉罕之約並不只是 神單方面的應許而已, 它也包括亞伯拉罕信心的回應與順服, "亞伯蘭 (亞伯拉罕) 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創世記15:6), "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 (創世記26:5)

新約是西乃之約的延伸, 也是 神所應許諸約的總結. 新約不是西乃之約的更新 (renewal)而已, 新約是"更美之約" (希伯來書8:6), 正如先知耶利米所傳達 神的話,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 (耶利米書31:31~32) 另一方面, 在新約裡一樣要求順服 神, 聽從 神的話, 主耶穌說,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 (馬太福音7:21)

律法是 神永恆的旨意, 正如主耶穌所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8~19) 凡是遵行律法又教訓人如此行的, 主耶穌應許"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雖然西乃之約是"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希伯來書8:13), 因此在新約的恩典下, 律法作為西乃之約的約書, 不再定人的罪, 如使徒保羅所說,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 (羅馬書8:1) 然而律法永遠是天父對祂兒女的神聖教導與訓誨, 並且因著彌賽亞 - 主耶穌的降臨, 啟示律法的精義, 以及聖靈在信徒心中運行的大能大力, 至終要叫我們從心裡愛慕 神的律法, 並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 "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