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23:1~4).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詩篇23篇是大衛的詩. 大衛年輕時是牧羊人, 整天和羊群在一起, 照顧羊, 保護羊, 大衛認識他的羊, 而他的羊也認識他. 大衛這首詩的前半部 (1~4節), 正是從"羊"的眼光, 藉著羊與他的牧羊人一天從早到晚的生活經歷, 來表達我們和 神親密的關係. 讀這首詩的時候, 我們得想像自己是一隻羊.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詩篇23:1)
既然耶和華 神是我的牧者, 是我的牧羊人, 我當然是 神的羊. 就像牧羊人必定供應他的羊, 神也必定供應我, 正如 神的名"耶和華以勒" (希伯來文 יְהוָה יִרְאֶה, "Adonai yireh") (創世記22:14) 所啟示的 - "耶和華必供應/照看", 因此"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詩篇23:2)
一清早, 我的牧羊人到羊圈門口呼喚我的名字, 將我領出羊圈, 我聽見他的聲音, 就高興地跟在他後頭, 正如主耶穌所形容的, "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 (約翰福音10:3~4).
我的牧羊人將我領出羊圈後, 將我帶到各個牧草肥美之處, 讓我可以盡情喫個夠. 我看見我的牧羊人始終在一旁看顧著我, 我就躺臥在青草地上安心地慢慢喫草,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等到我喫飽了, 中午時分, 我的牧羊人將我領到水邊, 讓我喝水, 並且因為我的牧羊人保護著我, 我可以休息安歇,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詩篇23:3)
等到我中午喫飽喝足休息夠了, 我的身心靈得著完全的恢復, 此時我的牧羊人喚醒我,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這裡"靈魂"的希伯來原文是נֶפֶשׁ ("nefesh"), 指的是 “全人” (whole being), 包括我們的身心靈. 等我甦醒以後, 我的牧羊人帶我走上回羊圈的路上, 雖然我會迷路, 但我的牧羊人知道回家正確的道路, 並且在前頭引領我,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這裡"義"的希伯來原文 צֶדֶק ("tzedek", righteousness), 有"正確"的含意在內. "義路"是 神引導我們所走的正確的道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23:3)
我的牧羊人帶我走最直接的道路, 讓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回到羊圈. 雖然路上可能會經過黑暗的"死蔭的幽谷", 或者會遭遇危險, 但我一點兒也不害怕, 因為有我的牧羊人與我同在. 即使我害怕, 當我看到我的牧羊人打退猛獸的"杖", 與他在我走岔時將我領回的"竿", 我就感到安心. 我就這樣跟隨著我的牧羊人, 直到回到羊圈.
大衛的詩因此表達, 如同牧羊人一天從早到晚引領, 供應, 看顧, 保護他的羊, 我們的 神也一天從早到晚引領, 供應, 看顧, 保護我們, 神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們. 然而我們的 神不只是我們的牧羊人, 祂更是我們的"好牧人", 正如主耶穌兩次稱祂自己是"好牧人",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約翰福音10:11, 14). 主耶穌是我們的好牧人, 甚至為我們捨命, 而我們是主耶穌的羊, 主耶穌認識我們, 我們也認識祂.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
最近幾個月在教會教導成人主日學 "詩篇選讀". 為了預備這個課程, 我有機會重溫了許多詩篇, 其中詩篇100:4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 這句話, 不知怎地, 常常浮現在腦海中.
就在前幾天, 妻子和我決定今年依然參與以色列之旅, 並擔任翻譯的服事. 我整理了一下去年為以色列之旅所作的預備課程, 想著是否要增加一些內容. 當我看到第一世紀聖殿的圖片, 不禁想起使徒行傳3章的故事.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 (使徒行傳3:1~8)
"申初禱告的時候", 指的是聖殿晚祭的時刻. 虔誠的猶太人會在此時聚集到聖殿裡的"女院"禱告. (註: "女院"並不是只有猶太婦女才可以進入, 而是她們最大限度容許進入的地方. 猶太男人也同樣可以進入女院. 事實上, 猶太人都必須穿過女院, 才能進到內院 - 以色列院獻祭.) 使徒彼得和約翰, 與其他敬虔的猶太人一樣, 也在晚祭的時刻上聖殿去禱告.
"美門"是聖殿的女院入口 (參看上圖), 是猶太人進入女院必經之處. "美門"不但是女院的入口, 同時也相當於聖殿的門口.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 因著缺乏獨立的謀生能力, 天天被人抬到"美門"門口, 求人賙濟.
數十年如一日, 他每天都在聖殿門口乞討, 眼看著人們進進出出, 卻從來不得進聖殿一步, 不是因為他不願意, 而是因為他不能. 他不能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行動不便 (否則讓人抬進去就行了), 而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 根據他們對撒母耳記下5:8 "在那裡有瞎子、瘸子、他不能進屋去"的解釋, 禁止瞎眼的與瘸腿的人進入聖殿.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天天坐在聖殿門口, 雖然只有咫尺的距離, 卻沒有辦法進入聖殿敬拜, 親近 神.
當使徒彼得對他說,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使徒行傳3:6), 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立時得著完全的醫治, "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 (使徒行傳3:7~8). 他從此以後不再是殘廢的人, 不再需要乞討, 仰人鼻息, 而是有了獨立的謀生能力, 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可想而知當他的父母家人得知這天大的好消息, 會昰多麼欣喜若狂?
然而這人得醫治後所作的第一件事, 卻不是跑回家告訴他的家人, 而是有生以來第一次, 進入這幾十年來夢寐以求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美門", 他隨同彼得與約翰"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 (使徒行傳3:8). 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不單得了醫治, 他從今以後可以自由進入聖殿敬拜, 親近 神, 而他也實實在在是"稱謝進入祂的門、讚美進入祂的院".
如同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一般, 我們其實也都是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與 神和好, 並得以親近 神,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你們從前遠離 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以弗所書2:13) 如同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一樣, 我們也都"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 (詩篇100:4).
就在前幾天, 妻子和我決定今年依然參與以色列之旅, 並擔任翻譯的服事. 我整理了一下去年為以色列之旅所作的預備課程, 想著是否要增加一些內容. 當我看到第一世紀聖殿的圖片, 不禁想起使徒行傳3章的故事.
![]() |
(圖片來源: http://www.bible-history.com/new-testament/jesus-cleanses-the-temple.html) |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 (使徒行傳3:1~8)
"申初禱告的時候", 指的是聖殿晚祭的時刻. 虔誠的猶太人會在此時聚集到聖殿裡的"女院"禱告. (註: "女院"並不是只有猶太婦女才可以進入, 而是她們最大限度容許進入的地方. 猶太男人也同樣可以進入女院. 事實上, 猶太人都必須穿過女院, 才能進到內院 - 以色列院獻祭.) 使徒彼得和約翰, 與其他敬虔的猶太人一樣, 也在晚祭的時刻上聖殿去禱告.
數十年如一日, 他每天都在聖殿門口乞討, 眼看著人們進進出出, 卻從來不得進聖殿一步, 不是因為他不願意, 而是因為他不能. 他不能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行動不便 (否則讓人抬進去就行了), 而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 根據他們對撒母耳記下5:8 "在那裡有瞎子、瘸子、他不能進屋去"的解釋, 禁止瞎眼的與瘸腿的人進入聖殿.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天天坐在聖殿門口, 雖然只有咫尺的距離, 卻沒有辦法進入聖殿敬拜, 親近 神.
當使徒彼得對他說,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使徒行傳3:6), 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立時得著完全的醫治, "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 (使徒行傳3:7~8). 他從此以後不再是殘廢的人, 不再需要乞討, 仰人鼻息, 而是有了獨立的謀生能力, 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可想而知當他的父母家人得知這天大的好消息, 會昰多麼欣喜若狂?
然而這人得醫治後所作的第一件事, 卻不是跑回家告訴他的家人, 而是有生以來第一次, 進入這幾十年來夢寐以求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美門", 他隨同彼得與約翰"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 (使徒行傳3:8). 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不單得了醫治, 他從今以後可以自由進入聖殿敬拜, 親近 神, 而他也實實在在是"稱謝進入祂的門、讚美進入祂的院".
如同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一般, 我們其實也都是因著"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與 神和好, 並得以親近 神,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你們從前遠離 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以弗所書2:13) 如同那"生來是瘸腿的"人一樣, 我們也都"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 (詩篇100: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