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創世記47:28~50:26 他活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創世記47:28~50:26 他活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猶大支派的獅子: 預表彌賽亞的王權與救恩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猶大阿、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阿、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8~10)

雅各對於猶大支派的預言, 不僅顯示猶大支派在以色列中的領袖地位, 更重要的是, 這是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它給了我們三點關於主耶穌再來的重要啟示.

1. 以色列全家對彌賽亞的讚美與承認

雅各預言說, "猶大阿、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 (創世記49:8)。這裡的 "讚美" (希伯來文 ידה, yadah) 含有 "讚美" 與 "承認" 的雙重意義, 預表將來以色列全家都要讚美並承認這位出自猶大支派的彌賽亞為主為王, 正如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 "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撒迦利亞書12:10). 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 以色列全家都要確實認識祂是彌賽亞王, 並且悔改歸向祂.

2. 彌賽亞的王權象徵

雅各形容猶大為 "小獅子", 預表這位出自猶大支派的彌賽亞王將會是 "猶大支派中的獅子" (啟示錄5:5), 並預言說, "必不離猶大、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 "" 和 "": 這裡的圭 (שבט, shevet) 和杖 (מחקק, mechokek) 都是指的權杖. 權杖乃是王權的象徵, 表明彌賽亞的君王身份. 彌賽亞是那位永遠的君王, 正如詩篇45 (彌賽亞詩篇) 所描述, "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 神、就是你的 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 (詩篇45:6~7). 這裡 "國權" 的希伯來原文是 שֵׁ֣בֶט מַלְכוּתֶֽךָ, 意思是 "國的權杖".

    • "細羅": "細羅" 的希伯來文 שִׁילֹה (Shiloh) 有 "安息, 寧靜, 賜平安者" 的意思. 猶太傳統認為這是彌賽亞的稱號, 如塔木德記載, "彌賽亞的名字是細羅, 如經上記著說, 直等細羅來到" (巴比倫塔木德 公會篇 b.Sanhedrin 98b). 當彌賽亞 - 那位 "賜平安者" 來到, 他要帶來真正的平安與永遠的安息.

3. 彌賽亞的救恩與萬民的歸順

當雅各說到 "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時, 這不僅限於以色列, 更包括萬國萬民. 彌賽亞的王權和救恩要普及全地, 成為全地的主. 這也應驗了詩篇2 (彌賽亞詩篇) 所預言彌賽亞對列國的主權,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詩篇2:7~8).

我們清楚地看到, 雅各對猶大的預言著實預表了彌賽亞 - 主耶穌的再來. 祂是猶大支派的獅子, 是萬民的君王, 也是那位帶來永恆平安的賜平安者, 正如啟示錄所說, "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祂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 (啟示錄5:5).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雅各住在埃及地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歲。(創世記47:28)

本週妥拉經文的標題是希伯來字 וַיְחִי ("Vayechi", "and he lived"), 取自創世記47:28希伯來原文的第一個字. וַיְחִי 的意思是 "他活了". 因此從希伯來原文來看, 和合本聖經的翻譯 "雅各在埃及地十七年.." 不如新出版的環球聖經譯本來得貼切, "雅各在埃及地了十七年..".

當雅各初到埃及, 面見法老王的時候, 法老王問他說, "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 (創世記47:8). 雅各回答說,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 (創世記47:9). 雅各在130歲的時候到了埃及. 而在兒子約瑟的看顧下, 雅各在埃及地又了17年. 雅各老年的時候, 他最後的17年是在約瑟的看顧之下.

巧合的是, 約瑟幼年的時候, 他最初的17年是在雅各的看顧之下, 直到他被哥哥們賣到埃及, "雅各的記略如下.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哥哥們就把約瑟從坑裡拉上來、講定二十舍客勒銀子、把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他們就把約瑟帶到埃及去了" (創世記37:2, 28).

就像父親雅各在兒子約瑟幼年時悉心照顧約瑟, 兒子約瑟也在父親雅各老年時悉心照顧雅各. 聖經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教導我們一件事: 正如父母在兒女幼年時悉心照顧兒女一般, 兒女也應當在父母老年時悉心照顧父母. 兒女孝敬父母實在是理所當然, 天經地義的一件事.

孝敬父母因此是所有 神的兒女首先應該積極去做的. 十誡的第五條誡命就是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埃及記20:12). 十誡的其他關於人與人的誡命諸如 "不可殺人" (出埃及記20:13), "不可姦淫" (出埃及記20:14), "不可偷盜" (出埃及記20:15) 都是消極的誡命, 只要不去犯就滿足了誡命的要求. 但 "當孝敬父母" 的誡命是唯一一條積極的誡命, 唯有我們努力積極去做才算是滿足誡命的要求.

凡回歸基督信仰的猶太根源的弟兄姊妹都知道守安息日的無比重要性. 而孝敬父母與守安息日是同等的重要, 神說, "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利未記19:3). 因此讓我們不但敬虔地守安息日, 也讓我們積極努力地孝敬父母.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直等細羅來到 (創世記47:28~50:26 他活了)

 

播客連結

在雅各生命的最後階段, 那曾經是緊緊抓住以掃腳後跟的雅各, 那曾經是與 神與人較力的以色列, 他如今卻成了 神的先知. 在臨終前, 以色列為他的十二個兒子祝福, 預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未來. 他說, "你們都來聚集、我好把你們日後必遇的事告訴你們" (創世記49:1). 創世記一貫的簡單敘事此時變為深奧難明的先知預言, 因為雅各正凝視著遙遠的未來.

這裡中文聖經翻譯為 "日後" 的希伯來原文是 אַחֲרִית הַיָּמִים ("acharit hayamin"), 意思是 "末後的日子" (the last days).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說, אַחֲרִית הַיָּמִים ("末後的日子") 描述的是彌賽亞的日子, 因為雅各在他的話中影射了彌賽亞, 正如他說, "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雅各對猶大的這句祝福在雅各的所有祝福中受到最多的關注,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直等細羅來到" 是對希伯來原文單純的字面解讀, 但它卻引發了許多討論. 這是因為 "細羅" (希伯來字 שִׁילֹה, "Shilo") 這個詞顯然是一個專有名詞, 而在這之前 "細羅" 並沒有出現在妥拉當中, 我們在妥拉裡也找不著關於 "細羅" 的含義的任何線索. 

當然, "細羅" 在創世記的突然出現事實上並不是那麼突兀, 因為諸如此類的事在創世記裡乃是司空見慣. 比方說, 比田野裡一切活物更加狡猾的蛇在沒有任何介紹的情況下突然出現, 引誘亞當和夏娃犯罪. 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在沒有任何家譜或背景介紹的情況下突然出現, 為亞伯拉罕祝福. 此外, 一個 "人" 在夜裡突然出現, 與雅各摔跤. 這些突然其實都是 神的啟示.

從很早的時候起, 猶太拉比們就認為 "細羅" 的突然出現, 所啟示的是彌賽亞的應許, 正如古代拉比聖經註釋《創世記大註釋書》所說, "這句話隱射彌賽亞王" (創世記大註釋書 Genesis Rabbah 98:8).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也說, "細羅" 是 "彌賽亞王,因為國度是屬於他的 (希伯來文 שֶׁלוֹ)" (譯註: 希伯來文裡, "細羅" 與 "屬於他" 諧音). 而主耶穌出生以前就有的舊約聖經亞蘭文譯本塔爾根·昂克羅斯 (Targum Onkelos) 也將 "細羅" 解釋為彌賽亞. 最後, 《塔木德》也引用這句話來回答 "彌賽亞的名字是什麼" 的問題. 拉比希拉 (Rabbi Shila) 的門徒說, 彌賽亞的名字是 "細羅", 因為經上說, "直等細羅來到" (巴比倫塔木德 公會篇 Babylon Talmud Sanhedrin 98b). 總而言之, 將雅各這句話看待為彌賽亞預言並不是主耶穌門徒的發明, 而是從一開始猶太人就如此看待這節經文.

"細羅" 在創世記的結尾提供了一個希望的音符, 而這個希望事實上貫串了整個創世記的故事. 當 神把亞當和夏娃趕出伊甸園時, 祂告訴他們女人的 "後裔" 將要傷蛇的頭 (創世記3:15). 接著挪亞預言說 神將住在他兒子閃的帳棚裡 (創世記9:27). 後來 神應許地上萬國都要因亞伯拉罕的 "後裔" 得福 (創世記22:18), 並且 神對以撒和雅各再次確認了祂對亞伯拉罕的這個應許.

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現在傳給了猶大支派. 這個應許包括了對萬國萬民的祝福. 神告訴亞伯拉罕說, 萬國萬民都要因亞伯拉罕的後裔得福. 雅各預言說,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創世記不僅僅是以色列的故事, 同時也是全人類的故事, 它為所有人都帶來了希望. 普世的彌賽亞王並不是後期猶太教的加油添醋, 而是基於妥拉的古老神聖應許.

即使雅各即將死去, 但在他臨終的時刻, 他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在 אַחֲרִית הַיָּמִים ("末後的日子"), 猶大的一個後裔將要興起, 他要被稱為 "細羅" (希伯來字 שִׁילֹה, "Shilo") , 因為他要把 "平安" (希伯來字 שָׁלוֹםְ, "shalom") - 和平, 整全和恢復, 帶給以色列人, 以及地上的萬國萬民.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三個層次的禱告 (創世記47:28~50:26 他活了)

播客連結

創世記結束在一個停在埃及的棺材, "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 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搬上去。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裡、停在埃及" (創世記50:25~26).

乍看之下, 妥拉的第一卷書有著令人失望的結局: 停在埃及的棺材. 棺材豈不象徵死亡和終結嗎? 或許因為如此, 古代猶太拉比對於創世記的結尾並沒有太多著墨. 同樣地, 基督教解經家通常用負面的眼光來解釋創世記的結尾, 視之為人類沒有盼望的光景的象徵.

然而希伯來書的作者卻不一樣, 他如此解釋創世記的結尾, "約瑟因著、臨終的時候、題到以色列族將來要出埃及、並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 (希伯來書11:22). 從希伯來書作者的角度來看, 停在埃及的棺材非但不是死亡和終結的象徵, 反而是信心與盼望的象徵. 

在創世記的尾聲, "約瑟對他弟兄們說..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創世記50:24). 約瑟堅定相信 神當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將來祂要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 "耶和華對亞伯蘭 (亞伯拉罕) 說、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 (埃及)、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 (迦南)" (創世記15:13~16).

另一方面, 既然 神已經應許亞伯拉罕, 我們可能會想, 我們只要安心等待 神成就祂的應許就好了, 神必在關鍵的時刻出手, 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然而 神固然會在關鍵的時刻出手, 但以色列人也有他們重要的角色需要扮演. 人是妥拉故事的參與者, 而不是被動的旁觀者.

出埃及記顯明人在妥拉故事的角色,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 神。 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出埃及記2:23~25).

當以色列人 "歎息哀求", 神就 "聽見", "記念", "看顧", 並且 "知道". 神當然 "知道" 萬事, 但 神仍然賦予給人禱告 "提醒" 神的責任. 禱告不但是 神給人的責任, 也是 神給人的權柄. 儘管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 並且 "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 但他們仍然是 神按著祂的形象樣式所造. 他們背負著 神的形象, 是 神在地上的代表, 因此他們有 神所賦予的權柄來呼求祂. 

既然如此, 當以色列人向 神 "歎息哀求", 神就 "聽見", "記念", "看顧", 並且 "知道". 禱告一方面是輕而易舉的, 我們只要向 神 "歎息哀求", 另一方面卻又是大有能力的, 神以 "聽見", "記念", "看顧", 與 "知道", 來回應我們的禱告. 而這正是第一層次的禱告. 既然世人都是 神按著祂的形象樣式所造, 因此人人都可以用第一層次的禱告向 神祈求.

除了第一層次的禱告, 向 神 "歎息哀求" 外, 我們還可以進到第二層次的禱告, 也就是按照 神在聖經中的應許向祂祈求, 提醒 神照祂所應許的加以成就. 比方說, 儘管以色列在1948年復國, 然而絕大多數猶太人至今仍然不認識他們的彌賽亞就是拿撒勒人耶穌, 很多猶太人甚至已經遠離了他們祖宗的 神 - 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的 神. 但既然 神在聖經中已經應許了祂以永遠的愛愛以色列, 並且應許以色列全家得救, 我們因此可以坦然無懼照著 神在聖經中的應許, 為著猶太人的救恩與以色列的復興向祂祈求, 提醒 神照祂所應許的加以成就.

除了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禱告外, 對於猶太彌賽亞信徒和外邦基督徒來說, 還有第三層次的禱告. 我們的彌賽亞 - 主耶穌已藉著祂的死與復活, 帶來 神國在地上的初步實現. 並且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 要帶來 神國在地上的完全實現, 到那時不但 神的國度要在人間, 並且 神一切的美好應許都要藉著主耶穌完完全全地成就. 如今我們在地上迫切等待耶穌再來, 與此同時聖靈也在我們心中動工. 第三層次的禱告正是我們奉主耶穌的名在聖靈中禱告, 並且在禱告當中宣告主耶穌的得勝與復活的生命. 對於信主耶穌的人來說, 約瑟停在埃及的棺材象徵的不是死亡和終結, 而是復活與永生的應許. 主耶穌不但自己復活, 也要使凡信祂的人復活.

創世記開始於 神創造天地. 起初 神按著祂的形象樣式造人, 使他們按照 神的心意治理 神所創造的萬物. 並且祂吩咐人要生養眾多, 遍滿地面. 當背負 神榮耀形象的世人遍滿地面, 全地就要充滿 神的榮耀. 可惜的是, 世人都犯了罪, 不但虧缺了 神的榮耀, 也毀壞了 神的創造. 但感謝 神, 不管人再怎麼犯罪墮落, 神的應許永不改變. 身為 神的兒女, 你我都有責任不但要堅定相信 神的應許, 並要晝夜呼求 神成就祂的應許.

(以上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創世記47:28~50:26 "他活了" 妥拉焦點: 雅各對他兒子的評價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就在雅各臨終以前, 他叫齊十二個兒子在床前聚集, 對他們說話. 他對他們的話包括了祝福, 批評以及預言. 垂死的族長對他兒子的評價直言不諱. 他告訴流便, 他 “放縱情慾、滾沸如水” (創世記49:4), 他指責西緬和利未 “怒氣暴烈可咒...忿恨殘忍可詛” (創世記49:7), 並評價以薩迦為 “強壯的驢” (創世記49:14). 他稱但為 “道上的蛇、路中的虺” (創世記49:17). 他告訴便雅憫他是 “撕掠的狼” (創世記49:27). 我們不禁要問, 為什麼雅各如此嚴苛地批評他的兒子?

現代正統猶太教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認為, 雅各的目的是要幫助他們. 他的誠實評估教導他們認清他們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作為他們的父親, 他可以說出其他人不會告訴他們的話. 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寫道, “由於缺乏對我們真實自我的確切認識, 我們的生活常常變得混亂和糾纏不清”. 他聲稱雅各對兒子的評估 “旨在幫助他的孩子正確地認清自我, 這有助於他們找到未來的方向, 使他們後來能勝任以色列支派族長的角色”. 

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妥拉的方法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父母的職責是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建設性的批評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品格, 並加深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敏感性, 同時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但是來自父母的批評也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自信心或誤導孩子走向錯誤的方向. 也許, 雅各最後對兒子們的話不但沒有幫助, 反而是有害的. 當他們的父親在臨終前用如此負面的描述來刻畫他們時, 他們會如何看待自己? 

另一方面, 並非所有猶太拉比都同意 “認清自我” 是雅各對兒子們進行批判性評價的原因. 拉比唐·以撒·阿布拉瓦內爾 (Don Isaac Abravanel) 提供了另一個廣為猶太拉比接受的解釋.  拉比唐·以撒·阿布拉瓦內爾 (Don Isaac Abravanel) 認為, 當雅各臨死前, 他決定將家族的領導權傳給最有資格的兒子. 他絞盡腦汁, 為自己的決定苦苦掙扎, 因為他意識到猶太民族的未來取決於他的選擇. 因此, 他仔細地評估每個兒子的優缺點. 當他得出誰是最有資格的領導者的結論時, 他隨即將兒子聚在一起並向他們宣布. 因為他希望他們充分理解他的結論, 所以他誠實地與他們分享了他對他們的評價. 雅各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明白為什麼自己沒有領導猶太民族的資格.

不管拉比唐·以撒·阿布拉瓦內爾 (Don Isaac Abravanel) 對雅各的評估正確與否, 他對於一個人是否具有領導資格的討論非常有價值. 以下摘要介紹了拉比唐·以撒·阿布拉瓦內爾 (Don Isaac Abravanel) 認為雅各評估每個兒子是否有資格作以色列領導者時所考慮的重要素質.

適合作領導者的素質
猶大: 被兄弟們接受和信任. 爭戰勇敢而得勝. 穩重, 周到和可靠. 目標明確並有實現的決心.

不適合作領導者的素質
流便: 不穩定如水
西緬, 利未: 使用暴力
西布倫: 永遠以利益為先
以薩迦: 利用別人為自己爭戰, 但自己卻置身事外
但: 在別人背後暗算人
迦得: 軟弱, 容易屈服在反對者的壓力下
亞設, 拿弗他利: 服事他人卻不受尊重
約瑟: 被兄弟們恨惡和不信任
便雅憫: 欠缺明智判斷力, 不關心他人

拉比唐·以撒·阿布拉瓦內爾 (Don Isaac Abravanel) 把解釋的重點放在領導者應有的重要素質. 他認為, 雅各不是為了傷害兒子或造成兒子的痛苦而與兒子說話. 他的目的是為他們澄清為什麼猶大在眾弟兄當中最有資格成為以色列的領袖, 並且未來從猶大支派將要誕生大衛王和彌賽亞.

多數猶太拉比認為, 雅各對兒子們最後的話並不完全是祝福或是應許, 而更多是雅各對他們的行為和個性作出坦率而誠實的評估. 雅各的目的是向兒子們提供一些關於他們自己的重要洞見, 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優缺點, 進而幫助他們未來能夠勝任各自支派族長的角色. 通過這樣做, 雅各還建立了一個有價值的標準, 來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成為領導者.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一 創世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One: Genesis)

補充說明:

基本上, 猶太拉比相信臨終前的雅各有從 神而來的屬靈洞見. 很多拉比認為雅各最後的話, 其實是他對兒子個性和行為正確的評估. 而雅各兒子們的個性和行為,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代表支派的未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 雅各最後的話仍然是對兒子們的預言, “我好把你們日後必遇的事告訴你們...” (創世記49:1)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妥拉的愛情故事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當約瑟帶著以法蓮和瑪拿西探望父親雅各時, 雅各"領養"了約瑟的這兩個兒子. 他對約瑟說, "我未到埃及見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 (創世記48:5). 雅各提升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地位, 與流便和西緬同等, 使約瑟支派可以得到雙份的產業, 這等同於將長子的名分給了約瑟, 正如歷代志的作者所說, "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 (歷代志上5:1~2).

然而, 就算流便"污穢了父親的床", 失去了作長子的資格, 而西緬與利未也因著屠戮示劍全城的人, 失去繼承長子的權利, 排行第四的猶大理應接續成為長子, 再怎麼樣也輪不到排行第十一的約瑟.

雅各仍然將長子的福分給了猶大, 他為猶大祝福說, "猶大阿、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8, 10), 正如雅各冒充長子以掃時, 以撒祝福雅各說, "願多民事奉你、多國跪拜你.願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親的兒子向你跪拜" (創世記27:29).

但雅各卻將同樣理應屬於猶大的長子的名分給了約瑟. 而這也似乎是 神後來在妥拉中賜下如此誡命的原因, "人若有二妻、一為所愛、一為所惡、所愛的所惡的、都給他生了兒子、但長子是所惡之妻生的.到了把產業分給兒子承受的時候、不可將所愛之妻生的兒子立為長子、在所惡之妻生的兒子以上、卻要認所惡之妻生的兒子為長子、將產業多加一分給他、因這兒子是他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長子的名分本當歸他" (申命記21:15~17).

我們儘可以批評雅各, 在這件事上作得不合 神的心意, 也可以責備他偏心拉結和拉結所生的兒子. 然而雅各對拉結的愛, 卻是妥拉中最為動人的愛情故事. 雅各對拉結的愛, 從他接下來對約瑟說的話中表露無遺, "至於我、我從巴旦來的時候、拉結死在我眼前、在迦南地的路上、離以法他還有一段路程、我就把他葬在以法他的路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恆" (創世記48:7). 時隔多年, 拉結的死對雅各來說, 卻仍然歷歷在目.

從雅各當初見到拉結起, 似乎就已一見鍾情. 他大發"神力", 為了拉結的羊群, 獨自一人搬開要好幾個人才能搬動的井口的大石頭. 雅各愛拉結, 單單為了娶拉結, 願意為拉班作工七年. 放眼今日, 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娶心愛的人而辛苦工作七年? 這是連好萊塢的愛情電影都不敢用的題材, 因為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但雅各不但為了拉結作工七年, 並且"因為深愛拉結、就看這七年如同幾天" (創世記29:20). 甚至後來雅各被拉班欺騙, 誤娶了拉結的姊姊利亞後, 雅各也不惜再為拉班作工另一個七年, 一定要娶到拉結. 雅各為了娶拉結, 總共作工了14年! 我想對雅各來說, 為了娶到心愛的拉結, 不管花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在到迦南不久後, 拉結就因懷便雅憫難產而死. 算算拉結與雅各從相識到結婚, 直到為雅各生下約瑟和便雅憫為止, 不過二十多年的光陰. 然而這二十多年, 大概是雅各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候. 多年以後, 當雅各對約瑟說, "至於我、我從巴旦來的時候、拉結死在我眼前、在迦南地的路上、離以法他還有一段路程、我就把他葬在以法他的路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恆" (創世記48:7). 雅各為什麼說這段話呢? 雅各彷彿是說, 至於他自己, 在拉結死在他眼前時, 他的人生從那一刻起也已經終結了. 當雅各把拉結葬在"以法他的路上", 他如同把自己也埋葬了. 他的心留在了拉結那裏, 永遠與她一起.

在雅各的心裡, 唯有拉結纔是他真正的妻子, 其他的妻子都是在受騙與受迫的情況下不得已娶的, 這是為什麼他會對他的兒子們說, "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世記44:27~29).

對雅各來說, 拉結所生的兩個兒子約瑟和便雅憫, 等於拉結生命的延續. 雅各既然深愛拉結, 自然深愛約瑟和便雅憫. 雅各對約瑟和便雅憫的愛是他對拉結的愛的流露.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時, 我想我們很難責備雅各偏心. 而既然雅各心裡認定拉結是他唯一的妻子, 他因此任性了一次, 將長子的名分傳給了拉結的長子約瑟, 儘管這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慣例, 也不符合後來的妥拉誡命.

縱然如此, 雅各對拉結不渝的愛, 是妥拉甚至整本聖經最美的愛情故事, 我想唯有雅歌的話才能形容, "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雅歌8:6~7).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我要死了、但 神必與你們同在、領你們回到你們列祖之地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在祝福完以法蓮和瑪拿西後, 雅各對約瑟說, "我要死了、但 神必與你們同在、領你們回到你們列祖之地" (創世記48:21). 從他一生的經歷, 雅各認識耶和華 神是那位樂意親近人, 與人同在的神.

雅各開始認識 神是與人同在的 神, 很可能是聽他父親以撒所說. 因著饑荒, 以撒曾經想要下到埃及, 但 神向他顯現說, "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 (創世記26:2~3).

自從 神在伯特利首次向雅各顯現, 神就親口應許與他同在, 神對雅各說, "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 神、也是以撒的 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那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創世記28:13~15). 而雅各也緊緊抓住 神與他同在的應許, 向 神許願說, "神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喫、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的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 神" (創世記28:20~21).

當 神呼召雅各歸回迦南地, 去面對哥哥以掃, 神再次應許與他同在, "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親族那裡去、我必與你同在" (創世記31:3). 雖然在巴旦亞蘭的20年, 遭遇拉班的百般欺凌, 然而雅各知道 神始終與他同在, 因此他對利亞和拉結說, "我看你們父親的氣色向我不如從前了.但我父親的 神向來與我同在" (創世記31:5), 又對拉班說, "我這二十年在你家裡、為你的兩個女兒服事你十四年、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價。若不是我父親以撒所敬畏的 神、就是亞伯拉罕的 神與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發我空手而去" (創世記31:41~42).

神不只是暗中與雅各同在, 祂也向雅各顯現, 讓他具體經歷 神的同在. 當雅各平安回到他當初遇見 神, 向 神許願的伯特利, 神又向他顯現, 說, "你的名原是雅各、從今以後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 (創世記35:10). 而雅各要下埃及前, 神在別是巴向他顯現, 並再次應許祂的同在, "我是 神、就是你父親的 神、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為我必使你在那裡成為大族。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帶你上來.約瑟必給你送終" (創世記46:34).

雅各因著他一生的經歷, 知道 神始終與他同在, 不管順境逆境, 不管遭遇多大的難處, 因此他有這樣的確信: 神是與人同在的 神, 並且 神既然與他同在, 神也必定與他的子孫同在. 所以他告訴約瑟, 雖然他要死了, "但 神必與你們同在" (創世記48:21). 雅各覺得, 這是他離世前, 給他後代子子孫孫最重要的屬靈傳承.

奇妙的是, 不但是以撒, 雅各, 連約瑟自己也經歷 神的同在, "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 (創世記39:2~3), "把約瑟下在監裡、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於是約瑟在那裡坐監。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 (創世記39:20~21).

從以撒, 雅各, 和約瑟等人的經歷, 我們看到 神實在是那位與人同在的 神, 祂樂意與我們同在, 與我們親近, 正如主耶穌的兄弟雅各所說, "你們親近 神、神就必親近你們" (雅各書4:8), 更何況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又被稱為"以馬內利 (神與我們同在)" (以賽亞書7:14; 馬太福音1:23)? 神已經藉著主耶穌, 賜下 神與我們同在的應許.

問題在於, 我們是否相信 神與我們同在的應許? 我們是否像雅各一樣, 渴望 神的同在, 以致緊緊抓住 神同在的應許? 我們是否追求像雅各一樣, 一生經歷 神的同在, 以致我們可以因著與 神同行的經歷, 而篤定地告訴我們的兒女, "但 神必與你們同在" (創世記48:21)?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雅各死後, 約瑟的哥哥們不相信約瑟已經完全饒恕了他們, "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 (創世記50:15), 於是他們用父親的名義, 祈求約瑟的饒恕, "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 神之僕人的過犯" (創世記50:17), 並且甘心作約瑟的奴僕, "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創世記50:18).

約瑟的回應再次肯定了他對哥哥們的完全饒恕, "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 (創世記50:19~21). 約瑟看待他當初被賣到埃及其實是 神的意思, 並且"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由此我們知道, 約瑟的確完全饒恕了哥哥們.

然而約瑟能完全饒恕哥哥們, 並不是一蹴可及的, 而是經歷了一段過程. 約瑟之前雖然一直過著以 神為中心的生活 (請參閱人不是萬物的尺度, 神才是一文), 但哥哥們對約瑟所造成的一切傷害, 卻也不是那麼容易饒恕的. 約瑟的確想要主動饒恕他的哥哥們, 但他盡其所能也只有選擇遺忘, 因此他將長子命名為瑪拿西,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 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創世記41:51).

的確, 很多人饒恕別人的方式正是選擇遺忘, 如英文常說, "forgive and forget". 但人怎麼可能真的遺忘呢? 只是選擇不再提起, 或是勉強自己不要回想罷了. 遺忘是饒恕, 但並不是完全的饒恕.

身為尊貴的埃及宰相, 約瑟可能真的暫時遺忘了過去一切的困苦和哥哥們對他造成的傷害, 然而當他們來到埃及買糧時, 約瑟見了他的哥哥們, 過去的一切痛苦回憶全都回來了. 當約瑟聽見他們彼此說, "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 (創世記42:21), 他轉身退去並哭了一場, 這不大可能是兄弟之情發動, 畢竟他的哥哥們過去一直惡待他, 而更可能是他回想起自己的慘痛經歷.

當然, 約瑟對哥哥們並沒有存心報復, 而是仍然顧念他們以及父親雅各, 不然他也不會慷慨地把糧食裝滿哥哥們的行囊了. 然而約瑟和哥哥們的互動, 卻不見得是他為了與他們和好而試驗他們. 我們如此解釋, 往往是受了故事結局的影響. 約瑟所作的一切, 更像是他處心積慮要使弟弟便雅憫來到埃及, 並將他留在身邊, 以後弟兄二人相依為命. 因此約瑟一再強調, 若他哥哥們不帶便雅憫前來, 就不得再見他的面; 等到便雅憫來了以後, 約瑟設計讓便雅憫"偷了"銀杯, 要將"有罪的"便雅憫留下, 並打發哥哥們回去. 約瑟可能想等哥哥們走後, 再與便雅憫兄弟相認.

然而猶大願意以身代贖便雅憫的一番話, 打亂了約瑟原先的計畫, 也成了約瑟完全饒恕哥哥們的契機. 約瑟原先並不知曉父親雅各對他的"死"是多麼傷痛, 畢竟22年過去了, 父親說不定已經淡忘了他, 但從猶大的話中, 約瑟明白父親雅各從沒有遺忘他, 並由雅各對同是拉結所生的便雅憫的極度呵護, 體會到父親對他的愛. 而猶大作為當初賣他為奴的主謀, 如今卻願意以自己為奴來贖回便雅憫, 也顯明了他的真心悔改.

猶大的真心悔改換來約瑟的完全饒恕, 他對他哥哥們說, "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 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並埃及全地的宰相。" (創世記45:4~5, 7~8) 悔改和饒恕, 是一體的兩面. 得罪人的一方真心悔改, 被得罪的一方完全饒恕, 人與人之間才有真正的平安. 饒恕很難是單方面的, 有真心的悔改, 才有完全的饒恕.

對約瑟來說, 他被哥哥們賣到埃及是過去已發生的事實. 約瑟雖然不能改變過去, 也無法忘懷, 但他卻能選擇用新的眼光, 從 神的角度來檢視他的過去. 約瑟不再看待他自己是哥哥手下的受害者, 卻是 神所""的使者, 為要"保全生命", "大施拯救". 因此約瑟對他的過去下了一個新的結論, "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

當我們如同約瑟一般, 選擇從 神的角度, 用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我們的過去, 並相信聖經所說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書8:28), 真實的, 完全的饒恕就要發生. 因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無非都是 神的意思, 並且"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法老立約瑟作埃及宰相, "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 (創世記41:45), "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創世記41:50~52)

以法蓮和瑪拿西雖然是約瑟的兒子, 他們的母親亞西納卻是外邦人, 並且聖經兩次提到亞西納是埃及祭司的女兒, 而埃及祭司是拜偶像的, 這意味以法蓮和瑪拿西有一個敬拜偶像的外邦人母親. 不但如此, 以法蓮和瑪拿西生於約瑟 - 埃及宰相的家庭, 在埃及異教崇拜的背景下成長, 他們的外表, 穿著, 談吐, 生活方式也完全與埃及人相同. 

因此, 當約瑟帶以法蓮和瑪拿西見父親雅各時, "以色列(雅各)看見約瑟的兩個兒子、就說、這是誰?" (創世記48:8) 雅各會如此詢問, 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年紀老邁、眼睛昏花" (創世記48:10), 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因為以法蓮和瑪拿西看起來和一般的埃及人沒有兩樣.

雖然以法蓮和瑪拿西是外邦母親所生, 言談舉止也是道地的外邦人, 雅各卻對約瑟說, "我未到埃及見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蓮和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 (創世記48:5) 當雅各對約瑟如此說, 他實質上"收養" (adopt) 以法蓮和瑪拿西作為自己的兒子, 讓他們與雅各其他的兒子如流便和西緬有同等的地位.

如同約瑟預表主耶穌 (請參閱彌賽亞 - 約瑟之子一文), 以法蓮和瑪拿西也預表外邦基督徒. 因著父親約瑟的緣故, 外邦母親所生的以法蓮和瑪拿西被收養, 並列入以色列十二支派當中. 同樣地, 因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 我們外邦基督徒也被 神收養, 成為 神的兒女, 如使徒保羅所說, "(神)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豫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以弗所書1:5). 這裏"兒子的名分"的希臘原文是υἱοθεσίαν ("huiothesian", adoption), 正是"收養為兒子"的意思. 不但如此, 就像以法蓮和瑪拿西列在以色列十二支派當中, 與雅各的眾子有平等的地位, 同樣承受產業, 我們外邦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與猶太人)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以弗所書3:6).

另一方面, 以法蓮和瑪拿西出生於埃及宰相的家庭, 和摩西一樣, 他們都面對類似的選擇, 是要繼續享受埃及的榮華富貴, 還是選擇作埃及人所厭惡的"希伯來人" (參創世記43:32), 特別是在約瑟去世以後, 新的法老王"不認識約瑟" (出埃及記1:8) 並開始苦待以色列人時, 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子孫更是面對一個困難的抉擇, 是要回去作埃及人, 還是要投靠他們祖宗的 神, 並與他們的以色列弟兄同甘共苦? 如同以法蓮和瑪拿西一般, 我們外邦基督徒也是選擇離棄罪惡, 並且投靠以色列的 神, 就像保羅所說, "離棄偶像歸向 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 神" (帖撒羅尼迦前書1:9).

最後, 如同雅各祝福以法蓮和瑪拿西說, "以色列人要指著你們祝福、說、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創世記48:20), 讓他們首先得著亞伯拉罕的福 (請參閱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一文), 我們外邦基督徒 - 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也同樣先得著了亞伯拉罕的福 - 在基督裏的祝福. 然而亞伯拉罕的福, 要臨到他所有的子孫, 不只是為著我們, 更是為著以色列人 - 在肉體和屬靈方面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在末後的日子, "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羅馬書11:25~26).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猶大支派的獅子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創世記49章是雅各臨終給他兒子們的祝福. 雅各的祝福, 不同於一般父親對孩子的祝福, 只是單純的盼望而已, 而是帶有先知性的權柄, 論到以色列十二支派, "我好把你們日後必遇的事告訴你們" (創世記49:1), 因為當他為他們祝福時, 他不再是以雅各的身分說話, 他是憑著他的新名以色列, 以及這名字所包括 神的一切應許而說話, "要聽你們父親以色列的話" (創世記49:2)

雅各提到猶大支派, "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阿、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預言. 一方面, 這預言指向一個支派, 猶大支派將是君王的支派. ""的希伯來原文是שֵׁבֶט ("shevet", scepter/tribe), 不但是王權的象徵, 也有支派的意思. 猶大支派將永遠作為君王的支派. 而""的希伯來原文是מְחֹקֵק ("mechokek", ruler's staff), 這字的希伯來字根חקק 有"刻上" (inscribe) 的意思, 表示這 ""是上面刻有文字的君王的權杖. 猶大作為君王的支派的預言後來應驗在大衛王身上. 出生於猶大支派的大衛王和他的子孫, 將永遠作以色列的王.

另一方面, 這預言也指向一個人, "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細羅"的希伯來原文是שִׁילֹה ("shiloh", rest/peace-maker), 有"安息, 寧靜, 賜平安者"的意思. 猶太傳統認為這是彌賽亞(基督)的稱號, 如塔木德 (Talmud) 記載, "彌賽亞的名字是細羅, 如經上記著說, 直等細羅來到" (b.Sanhedrin 98b). 當彌賽亞 - 那位"賜平安者"來到, 他要帶來永遠的安息. 並且他要以公義審判列國, "你必用鐵打破他們" (詩篇2:9) 那時"萬民都必歸順", 彌賽亞不但是以色列的王, 同時也是全人類的王.

彌賽亞的預言應驗在主耶穌的身上, 主耶穌出生於猶大支派, 是那所應許的"大衛的子孫". 從主耶穌第一次來到世上直到如今, 歷世歷代都有千千萬萬的人相信並接受主耶穌是彌賽亞. 而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 祂要帶來這預言"萬民都必歸順"的完全應驗, 祂要帶來"新天新地". 

並且在永世裡, 就像主耶穌永遠保留手上的釘痕一般, 祂也永遠是猶太人的彌賽亞, 如啟示錄所說, "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 (啟示錄5:5) 主耶穌永遠不會棄絕祂的百姓. 使徒約翰"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 (啟示錄7:4) "十四萬四千", 是十二乘上十二再乘上一千, 而十二與十, 與七一樣都是希伯來數字的完全數, 代表"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羅馬書11:26). 這"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 要與那"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 (啟示錄7:9) 一同在寶座前敬拜 神, 直到永永遠遠.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每個星期五的晚上, 當猶太人的家庭開始紀念安息日的晚餐時 (我的家庭也是如此), 父親會為孩子們祝福. 對於男孩, 父親會按手在他們頭上, 說, "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這是根源於聖經的傳統, 是雅各為約瑟的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祝福時所說的話, "以色列人要指著你們祝福、說、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創世記48:20) 雅各要他的子孫為孩子祝福的時候, 求 神讓他們"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可是當我們讀聖經時, 似乎看不出來以法蓮和瑪拿西兩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雅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要明白雅各的用意, 我們得回頭看雅各給約瑟的祝福, "他就給約瑟祝福、說、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 神、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 神、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賜福與這兩個童子、願他們歸在我的名下、和我祖亞伯拉罕、我父以撒的名下、又願他們在世界中生養眾多。" (創世記48:15~16)

"願他們歸在我的名下、和我祖亞伯拉罕、我父以撒的名下" 的希伯來原文וְיִקָּרֵא בָהֶם שְׁמִי וְשֵׁמ אֲבֹתַי אַבְרָהָם וְיִצְחָק的原文直譯是"願我的名和我父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名透過他們被呼叫", 意思大約是 "願他們繼承我的名和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的名" 英文譯本 ESV 相當準確地翻譯出這個意思, "and in them let my name be carried on, and the name of my fathers Abraham and Isaac" (Genesis 45:16)

當雅各給約瑟祝福的時候, 他實際上祝福的是約瑟的兩個兒子. 而當雅各說, "願他們繼承我的名和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的名"時, 雅各是在給他們長子的祝福. 在當時的社會, 只有長子才能繼承父親的名號, 這名號代表了父親所有的一切. 等到長子成為家主, 他就代表整個家族. 而約瑟的兩個兒子所得到的長子的福, 除了名號以外, 他們也同時繼承了 神對於亞伯拉罕的應許與賜福. 他們得到的是 "亞伯拉罕的福" (創世記28:4; 加拉太書3:14), 這福氣是從亞伯拉罕傳給以撒, 再從以撒傳給雅各.

因此, 當雅各接著為以法蓮和瑪拿西祝福, 他說, "以色列人要指著你們祝福、說、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創世記48:20) 雅各的意思是說, "願 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 得著亞伯拉罕的福". 雅各要他所有的子孫們, 不僅僅是約瑟支派而已, 都能在 "亞伯拉罕的福"上有分. 而以色列人也的確繼承了這"亞伯拉罕的福", 成為 神的選民.

另一方面, 使徒保羅說, "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 (加拉太書3:14) 我們外邦人因著相信主耶穌, 得以成為 神家裡的人. 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恩典, 我們也能同樣在"亞伯拉罕的福"上有分.

彌賽亞信徒的會堂裡, 在讀經者上台讀"妥拉" (Torah, 摩西五經) 時, 司會的弟兄會先呼叫讀經者的希伯來名字. 我的希伯來名字是"以諾" (חֲנוֹךְ Enoch) 輪到我讀經的時候, 司會弟兄會說, "讓以諾上到講台" 等到我上講台的時候, 司會弟兄接著會問, "誰是這位以諾呢?" 因為我是外邦人, 我的父親也沒有希伯來名字, 因此我會回答, "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בֶּן אַבְרָהָם 就像保羅所說, "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加拉太書3:7) 每次我上台讀經時, 我都對自己再次肯定這個屬靈的事實, 就是我們因信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裡的人了." (以弗所書2:19) 感謝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