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吩咐摩西關於逾越節與緊接著的無酵節的妥拉, "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你們要喫無酵餅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七日是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利未記23:5~8).
無酵節共有七日. 本週是無酵節的日子, 我們全家也按著妥拉的教導喫無酵餅, "你們要喫無酵餅七日" (利未記23:6). 當然, 我們不認為喫無酵餅纔能得救, 而是我們已經因著主耶穌的救恩得救, 成為 神的兒女. 既然我們是 神的兒女, 我們理應遵行天父的妥拉 (教導). 我們喫無酵餅, 正是為了這個緣故, 並且我們藉此省思使徒保羅的話, "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哥林多前書5:7~8).
無酵節不但要喫無酵餅, 並且無酵節的第七日與第一日一樣, 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因此對於猶太人來說, 無酵節的第七日是節期的安息日, "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並且要舉行"聖會". 不但如此, 根據猶太傳統, 無酵節的第一日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 而無酵節的第七日則是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日子.
既然無酵節的第七日是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日子, 猶太人因而在無酵節第七日的安息日聖會中誦讀關於以色列人過紅海的聖經經文 (出埃及記13:17~15:26),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出埃及記15:1~18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的 神、我要讚美他、是我父親的 神、我要尊崇他...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這段經文被稱為"大海之歌" (希伯來文שירת הים, Song of the Sea), 是摩西和以色列全會眾過紅海後, 在紅海海邊稱頌 神的歌.
而不但是在無酵節第七日的安息日聖會, 這"大海之歌"事實上也出現在猶太人每天早晚的禱告裡. 在聽命頌 (Shema) 的結束禱告中, 他們會說, "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出埃及記15:11), 然後接著說, "蒙救贖的人向祢唱新歌. 他們在海邊稱頌祢的尊榮", 最後結束在宣告"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出埃及記15:18).
(有關聽命頌 Shema 的介紹, 請參閱"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 - 漫談猶太人的禱告 (4): 聽命頌一文)
"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出埃及記15:11) 正是"大海之歌"第二部的開始. "大海之歌"分為兩部, 第一部是感謝的歌, 歌頌 神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並將埃及軍兵淹沒海中的偉大作為,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的 神、我要讚美他、是我父親的 神、我要尊崇他。耶和華是戰士、他的名是耶和華..." (出埃及記15:1~10).
"大海之歌"的第二部卻是先知的歌, 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聖所...那時以東的族長驚惶、摩押的英雄被戰兢抓住、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你要將他們領進去、栽於你產業的山上.耶和華阿、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住處.主阿、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出埃及記15:11~18).
雖然我們讀聖經得知, "大海之歌"第二部的絕大部分是已經成就的歷史事實, 但對於當時剛出埃及過紅海的以色列人來說, 他們無從知曉 神將來要領他們進迦南得地為業, 勝過以東, 摩押, 與迦南列族, 並且立錫安山為祂的聖山. 因此"大海之歌"的第二部, 乃是摩西在聖靈感動下所唱出先知性的話語, 預告 神必要成就的事.
既然"大海之歌"第二部是先知的歌, 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因此"大海之歌"第二部的最後一句, "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出埃及記15:18), 也是 神必定要成就的. 猶太人每天早晚聽命頌的結束禱告, 因此結束在"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這個先知性的宣告上, 代表著他們對 神國的永恆盼望, 而這也同樣是我們基督徒對將來的活潑盼望, "願祢的國降臨" (馬太福音6:10).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66個聖經金句 (33)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 (彌迦書7:18)
播客Podcast連結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彌迦書開始於 神的審判,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這都因雅各的罪過、以色列家的罪惡..." (彌迦書1:2, 5). 神是聖潔公義的 神, 必要審判萬民的罪過和罪惡, 並且要從祂的選民以色列人開始,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羅馬書2:9).
然而 神的審判不是終點. 彌迦書結束在先知彌迦稱頌 神的赦免與恩典,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18~20). 這一段經文也是猶太人的吹角節傳統儀式 תַשְׁלִיךְ ("tashlikh", "throwing", "投擲") 所誦讀的經文: 猶太人會在吹角節下午到水邊 (河, 湖, 海) 聚集, 彼此認罪, 並將象徵罪孽的麵包丁或小石子投在水裡, 以此紀念 神的赦罪之恩.
當先知彌迦問道, "神阿、有何神像你?" 這個問題反映了"彌迦"這個名字的先知性意義. "彌迦"的希伯來原文是 מִיכָה ("michah"), 乃是 מִי־כ־יָה 的組合, 意思是"誰像耶和華" (Who is like YHWH). 誰像耶和華 神呢? 答案是沒有! 耶和華 神是無與倫比的 神!
當 神在西乃山上向摩西顯現時, 神自我啟示祂是那位無與倫比的耶和華 神,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34:6~7).
而當我們仔細對照出埃及記34:6~7與彌迦書7:18~20, 我們會發現先知彌迦的話,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18~20) 正是彌迦對於 神的自我啟示 - 出埃及記34:6~7的回應.
赦免罪孽, 過犯和罪惡
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彌迦書7:18~19).
而 神自我啟示說,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 (出埃及記34:6-7).
先知彌迦所說的"罪孽", "罪過", "罪"的希伯來原文, 正是 神自我啟示所說的"罪孽", "過犯", 和"罪惡". 因此當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 、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彌迦書7:18~19), 彌迦乃是指著 神無與倫比的慈愛, 赦免一切的罪孽, 過犯和罪惡.
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不但如此, 先知彌迦最後指著 神說, "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20).
而神自我啟示說,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出埃及記34:6).
先知彌迦所說的"慈愛"和"誠實"的希伯來原文, 也正是 神自我啟示所說的"慈愛"和"誠實". 因此當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20), 這是彌迦向 神所發出信心的呼喊, 神既是"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的 神, 祂必要"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既然 神是那位赦免一切罪孽, 過犯, 與罪惡, 並且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的 神, 我們因此可以和彌迦一樣確知深信, 在公義的審判過後, 神必要赦免, 並重新憐憫和接納祂的百姓, "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詩篇30:5).
播客Podcast連結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彌迦書開始於 神的審判,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這都因雅各的罪過、以色列家的罪惡..." (彌迦書1:2, 5). 神是聖潔公義的 神, 必要審判萬民的罪過和罪惡, 並且要從祂的選民以色列人開始,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羅馬書2:9).
然而 神的審判不是終點. 彌迦書結束在先知彌迦稱頌 神的赦免與恩典,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18~20). 這一段經文也是猶太人的吹角節傳統儀式 תַשְׁלִיךְ ("tashlikh", "throwing", "投擲") 所誦讀的經文: 猶太人會在吹角節下午到水邊 (河, 湖, 海) 聚集, 彼此認罪, 並將象徵罪孽的麵包丁或小石子投在水裡, 以此紀念 神的赦罪之恩.
當先知彌迦問道, "神阿、有何神像你?" 這個問題反映了"彌迦"這個名字的先知性意義. "彌迦"的希伯來原文是 מִיכָה ("michah"), 乃是 מִי־כ־יָה 的組合, 意思是"誰像耶和華" (Who is like YHWH). 誰像耶和華 神呢? 答案是沒有! 耶和華 神是無與倫比的 神!
當 神在西乃山上向摩西顯現時, 神自我啟示祂是那位無與倫比的耶和華 神,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34:6~7).
而當我們仔細對照出埃及記34:6~7與彌迦書7:18~20, 我們會發現先知彌迦的話,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18~20) 正是彌迦對於 神的自我啟示 - 出埃及記34:6~7的回應.
赦免罪孽, 過犯和罪惡
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彌迦書7:18~19).
而 神自我啟示說,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 (出埃及記34:6-7).
先知彌迦所說的"罪孽", "罪過", "罪"的希伯來原文, 正是 神自我啟示所說的"罪孽", "過犯", 和"罪惡". 因此當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 、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彌迦書7:18~19), 彌迦乃是指著 神無與倫比的慈愛, 赦免一切的罪孽, 過犯和罪惡.
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不但如此, 先知彌迦最後指著 神說, "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20).
而神自我啟示說,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出埃及記34:6).
先知彌迦所說的"慈愛"和"誠實"的希伯來原文, 也正是 神自我啟示所說的"慈愛"和"誠實". 因此當先知彌迦指著 神說, "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20), 這是彌迦向 神所發出信心的呼喊, 神既是"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的 神, 祂必要"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既然 神是那位赦免一切罪孽, 過犯, 與罪惡, 並且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的 神, 我們因此可以和彌迦一樣確知深信, 在公義的審判過後, 神必要赦免, 並重新憐憫和接納祂的百姓, "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詩篇30:5).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etchanan "我懇求", 申命記 Deuteronomy 3:23~7:11 的讀經心得)
聽命頌 (שְׁמַע, "Shema") 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禱告. 不但在會堂安息日崇拜的時候, 猶太人每天早晚禱告時也都會朗誦聽命頌. 聽命頌也是很多猶太小孩學會的第一個禱告. 聽命頌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申命記6:4~9)
在這段經文中, 包含了主耶穌所教導"第一要緊"的誡命, 祂說, "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馬可福音12:29~30), 這條誡命與"愛人如己"的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馬太福音22:39~40)
在這段經文中, 包含了主耶穌所教導"第一要緊"的誡命, 祂說, "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馬可福音12:29~30), 這條誡命與"愛人如己"的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馬太福音22:39~40)
(有關最大的誡命的討論, 請參閱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一文)
此外,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 不但要把"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 (也就是律法) 記在心上並殷勤教導兒女, 又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申命記6:8). 將律法"繫在手上"並"戴在額上", 可以用象徵的方式來理解, 表示不僅做事 (用手) 的時候要遵守 神的誡命, 並且腦海中 (額頭) 要常常思想 神的律法, 如詩人所說,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1:2).
不僅如此, 猶太人針對"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申命記6:8) 的誡命, 後來發展出按照字面意義來遵守的方式, 他們將聖經經文放在兩個小盒子裏, 並將小盒子分別綁在手臂 (通常是左手臂) 和額頭上. 當然猶太人不是真的認為這樣就完全滿足了誡命的要求, 而是作為對配戴經文盒的人的提醒, 不論做什麼事, 都要常常以遵守 神的誡命為念.
經文盒的希伯來文名稱是תְפִילִין ("tefillin"), 意思是"禱告". 綁在額頭的經文盒外面鑲有希伯來文的שׁ字, 代表 神的名字 אֵל שַׁדַּי ("El Shadai", God Almighty), 意思是"全能的 神" (參創世記17:1), 而經文盒內存的經文包括四段提到"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的聖經經文, 除了前述的申命記6:4~9外, 還有出埃及記13:1~10, 出埃及記13:11~16, 以及申命記11:13~21. 雖然並沒有將整個摩西五經放入經文盒內, 但經文盒依然象徵整個 神的律法.
考古學家之前已經在昆蘭 (Qumrun) 附近 (發現死海古卷的地方) 發掘主耶穌時代的經文盒, 最近又在古代巴比倫地區發掘到更古老的經文盒, 年代推定為以色列人被擄巴比倫時期, 證實他們當時已經發展出配戴經文盒的傳統. 主耶穌時代猶太人普遍配戴經文盒, 作為日常衣著的一部分, 就像他們按照聖經誡命穿戴衣裳繸子一般. 從患血漏婦人摸主耶穌衣裳繸子一事 (參馬太福音9:20~22), 我們確知主耶穌按照猶太人的習慣穿戴衣裳繸子 (請參閱主耶穌的衣裳繸子一文), 由此推斷主耶穌應該也配戴經文盒.
在福音書中也有關於經文盒的記載, 主耶穌指責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 "他們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 (馬太福音23:5) 這裏"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 指的是法利賽人故意配戴加大號尺寸經文盒的虛假敬虔行為. 然而主耶穌並沒有反對配戴經文盒.
如今經文盒已經不再是猶太人日常穿著的一部分, 然而敬虔的猶太人依然在晨禱的時候配戴經文盒, 維持著這可追溯到被擄巴比倫時期就已開始的古老神聖傳統. 以下是配戴經文盒之前的禱告, "我配戴經文盒, 是為了遵行我的創造主的誡命, 如經上所記, '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經文盒包含四段妥拉的經文, 證明耶和華 神是獨一的主. 我配戴經文盒在靠近心臟的手臂上, 一方面追想 神為我伸出祂大能的膀臂, 同時也引導我的心敬拜 神. 我配戴另一個經文盒在額頭上以提醒我自己, 將我的一切心思意念專注於事奉 神".
![]() |
經文盒 (תְפִילִין), 左邊的是綁在手臂的經文盒, 右邊是綁在額頭的經文盒 (旁邊有שׁ字) |
![]() |
配戴經文盒的示意圖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