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創造和創造的目標 (創世記1:1~6:8 起初)

播客連結

我們從妥拉的第一個字 בְּרֵאשִׁית (B'resheet, "起初") 開始說起. 無數個世紀以來, 這個字一直是猶太拉比爭論的焦點.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在談到創世記1:1 "起初 神創造天地" 時說, "這一節經文在在呼喚著人們的解釋!". 許多中世紀猶太拉比都是希伯來文法專家, 拉旭 (Rashi) 身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他從希伯來文法的角度來解釋妥拉的第一個字 בְּרֵאשִׁית. 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 其他猶太拉比或者同意, 或者不同意拉旭 (Rashi) 的觀點. 這些拉比的討論揭示了猶太拉比解釋聖經的一個獨特層面, 這一點將擴大我們對於聖經的理解: 就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都可以教導我們一些重要的東西.  

拉旭 (Rashi) 的觀點是 בְּרֵאשִׁית 這個字是希伯來文法的建構形式 (construct form), 用於兩個名詞連接在一起的場合, 此時第一個名詞要使用建構形式. בְּרֵאשִׁית 將 בְּ ("在") 與 רֵאשִׁית ("首先" 或 "開始") 結合起來, 意思是 "在...的開始". 拉旭 (Rashi) 說, "你在聖經中找不到任何 רֵאשִׁית 這個字單獨存在的例子". 一個接受拉旭 (Rashi) 觀點的希伯來聖經英文譯本如此翻譯創世記的開頭, " 神創造天地的開始 -- 當時地是空虛渾沌, 淵面黑暗,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 神說, 要有光,就有了光" (創世記1:1~3).

然而,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提出與拉旭 (Rashi) 完全相反的觀點, 他指出兩個 רֵאשִׁית 不以結構形式出現的例子: "我從起初 (מֵרֵשִׁית) 指明末後的事" (以賽亞書46:10) 以及 "他為自己選擇頭一段 (רֵאשִׁית)" (申命記33:21). 此外, 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說, 結構形式總是用來連接一個名詞和另一個名詞, 但在創世記中 בְּרֵאשִׁית 是與一個動詞相連而不是名詞, 這意味著 בְּרֵאשִׁית 在這裡並不是結構形式. 因此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這樣翻譯創世記的開頭, "起初 神創造天地" (創世記1:1), 表示從起初 神從無到有創造萬物. 他解釋說, "神從絕對的不存在當中創造萬有. 聖經使用 בָּרָא ("創造") 這個獨特的動詞來表達從無到有創造的過程". 

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拉旭 (Rashi) 截然不同的觀點教導我們: 神從無到有地創造了萬物, 而這一創造過程為原本的空虛混沌帶來了秩序. 創造是萬物通過 神的話語奇蹟般地出現, 也是 神不斷地整頓從一開始就存在的混亂無序, 到一切都井然有序. 如此看來, 創造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 成就完滿, 也就是 神所命定的秩序和平安 (希伯來字 שָׁלוֹם). 事實上, 創造和完滿的主題是整個妥拉的基礎, 這主題也開啟了我們生命的意義. 當 神創造人類時, 祂給了他們一個治理並改善祂的創造的角色,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世紀1:28). 人類要遍滿 神所創造的大地, 並且與 神同工, 按照 神的心意來治理全地.

因此當 神把亞當和夏娃安置在伊甸園, 他們不是被動地待在園中整天無所事事. 相反地, 神賦予他們實在的責任, "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創世記2:15). 人類對伊甸園的修理與看守將使伊甸園不斷地延伸擴大, 直到全地都成為一個花園, 此時創造就達到 神所計畫的完滿.

神在祂創造的計劃中給了我們人類一個重要的角色, 但在我們人類始祖開始履行這個角色時, 混亂再次爆發了. 神把亞當和夏娃安置在伊甸園裡作為祂的代表, 並吩咐他們不要吃園子中間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然而魔鬼撒旦以蛇的形式進入園子, 引誘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由於亞當和夏娃不順從 神卻聽從魔鬼, 神就把他們從伊甸園驅逐出去, 並切斷了他們與生命樹的聯繫. 

人類從伊甸園被放逐出去一事, 為聖經接下來的部分, 以及往後所有人類世世代代的故事奠定了基礎, 描述著人類對生命樹無止境的追求, 盼望有一天能重返伊甸園. 猶太傳統認為妥拉象徵生命樹. 在會堂儀式中, 讀完妥拉卷軸後, 一個人會抓著卷軸的把手, 將妥拉卷軸高高舉起在全體會眾的眼前, 會眾用手指著妥拉卷軸喊道, "這是摩西奉 神的命令放在以色列人面前的妥拉...對於那些持守它的人來說, 妥拉就是生命樹". 猶太人相信只要緊緊地持守妥拉, 就能打開回歸到生命樹的道路.

創世記提出了另一條回歸之路. 被逐出伊甸園是人類諸多放逐的第一個放逐, 而無數個世紀以後的巴比倫放逐則是放逐的高峯. 從聖經的一開始, 我們就看到了人類被放逐, 放逐是由於人違反 神的誡命而導致的 神的懲罰. 古代猶太拉比的創世記註釋也有相同的看法, "耶和華說, 我把亞當領到伊甸園裡並吩咐他遵行誡命, 他卻違反了我的誡命, 我就用放逐來懲罰他...同樣地我也把他的後裔領到流奶與蜜的以色列地, 吩咐他們遵行誡命, 他們卻違反了我的誡命, 我就同樣用放逐來懲罰他們".

然而, 就在 神把亞當和夏娃從伊甸園放逐出去以前, 祂咒詛蛇說,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創世記3:15). 女人的後裔 -- 女人在 "時候滿足" (加拉太書4:4) 所生的兒子將要除滅魔鬼和魔鬼的作為. 人類被逐出伊甸園是第一次的放逐, 但其中也包含了未來人類將從所有放逐中回歸的美好應許.

事實上, 我們將不會回歸到伊甸園, 而是回歸到一個更美好更神聖的地方, 乃是神所建造的聖城. 在那裡我們將重新回歸到生命樹,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啟示錄22:2). 從這座有生命樹的聖城中, 神對全人類最初的計劃將得著最終的實現. 創世記揭示了我們在 神的創造中所要扮演的真正角色, 在我們繼續學習妥拉的過程中, 這個角色將變得越來越清晰.

(以上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申命記33:1~34:12 "這是祝福" 妥拉焦點: 妥拉是雅各會眾的產業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在申命記的尾聲, 摩西為以色列人祝福, 他首先闡明以色列人與妥拉的關係, “耶和華從西乃而來、從西珥向他們顯現、從巴蘭山發出光輝、從萬萬聖者中來臨.從右手為百姓傳出烈火的律法。疼愛百姓.眾聖徒都在手中.他們坐在的腳下、領受的言語。摩西將律法 (希伯來文 תּוֹרָה, “妥拉”, 意思是 “教導/訓誨”) 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2~4).

因為 “祂疼愛百姓” (申命記33:3), 所以 神將妥拉藉由摩西傳給以色列人. 妥拉因此是 神對以色列的愛的證明; 另一方面, 以色列人遵守妥拉是他們對 神信實的表現. 妥拉是獨一無二的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針對妥拉是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中世紀猶太拉比拉旭 (Rashi) 說, “我們 (猶太人) 已經領受了妥拉, 我們絕不會棄絕妥拉”. 對於拉旭 (Rashi) 而言, 猶太民族自古以來已經從 神領受了妥拉, 對妥拉的忠誠與堅持定義了整個猶太民族. 妥拉乃是猶太民族信仰的根本. 沒有妥拉, 就沒有猶太民族. 持守妥拉教導因此對於猶太民族的存續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位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進一步指出, 摩西並不是說妥拉是 “雅各家的產業”, 而是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換句話說, 妥拉並不是專屬於猶太人的產業, 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得著的產業. 當外邦人選擇加入 “雅各的會眾”, 他們也照樣領受妥拉 -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作為他們的產業.

二世紀的拉比以利亞撒 (Rabbi Eleazar) 教導讀妥拉以前應如何禱告: “耶和華 神是應當稱頌的! 因為祂賜下神聖的妥拉, 並且祂喜悅那些遵行妥拉的人”. 拉比以利亞撒 (Rabbi Eleazar) 強調, 神喜悅的是那些遵行妥拉的人, 而不是那些僅僅研讀和默想妥拉卻不遵行妥拉的人. 因著猶太人遵行妥拉, 妥拉才因此成為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不同於拉比以利亞撒 (Rabbi Eleazar) 強調遵行妥拉,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則著重在研讀妥拉. 他說, 當猶太兒童開始學習說話時, 父母有責任教導他們學習說, “摩西將妥拉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和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申命記6:4). 換句話說, 當小孩子開始說話時, 父母就必須教導他們妥拉以及妥拉對於猶太人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自己教不來, 必須請老師來教. 邁蒙尼德 (Maimonides) 強調, 神吩咐每一個猶太人都要研讀妥拉, 不論貧富貴賤, 不論年老年幼...一個猶太人要一生研讀妥拉, 直到他離世的那一天.

邁蒙尼德 (Maimonides) 甚至建議研讀妥拉的時間要如何分配: 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研讀妥拉本身, 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研讀妥拉註釋和塔木德, 其餘三分之一的時間則用來思索與默想. 此外, 研讀妥拉要比較相關的主題和經文, 要勤於發問, 並從妥拉導引出日常生活的道德準則. 人不能以沒有空閒時間作為不研讀妥拉的藉口. 反之, 一個猶太人 “應該將研讀妥拉作為神聖的義務與責任”.

對於邁蒙尼德 (Maimonides) 而言, 研讀妥拉 “等同於所有的妥拉誡命”, 因為人首先必須研讀妥拉, 才會進而遵行妥拉. 研讀妥拉因此優先於遵行妥拉. 妥拉包含了 神的真理, 研讀妥拉不但使人進而遵行妥拉, 並且使妥拉成為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作為 神賜給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妥拉是猶太民族存續的關鍵. 世世代代的猶太人持續研讀與持守妥拉, 使整個民族得以生生不息. 歷代猶太拉比也不斷從妥拉當中汲取教訓, 並加以應用在各個世代的不同挑戰上. 妥拉既是舊的, 也是新的. 妥拉是 神賜給雅各會眾永遠的產業.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三 民數記和申命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hree: Numbers and Deuteronomy)

補充說明: 

就像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所指出的, 妥拉並不是專屬於猶太人的產業, 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得著的產業. 使徒保羅說, 當我們外邦基督徒作為野橄欖嫁接在以色列這棵好橄欖樹上, 我們就與猶太人 “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羅馬書11:17). 什麼是 “橄欖根的肥汁” 呢? 豈不是妥拉 - 神賜給 “雅各會眾的產業” (申命記33:4) 嗎? 當我們外邦基督徒願意領受妥拉 (包括研讀並遵行妥拉) 作為我們的產業的時候, 那時先知以賽亞的末世預言就要應驗,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 (希伯來文 תּוֹרָה, “妥拉”) 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2:2~3).

2021年9月13日 星期一

申命記32:1~52 "側耳" 妥拉焦點: 如果 神是公義的, 為什麼這世界還有罪惡?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摩西上尼波山以前, 神吩咐摩西做一首歌 “教導以色列人、傳給他們、使這歌見證他們的不是” (申命記31:19). 這首歌稱為 “摩西的歌”, 開始於摩西呼天喚地的宣告, “諸天哪、側耳、我要說話、願地也聽我口中的言語。我的教訓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 神!” (申命記32:1~3)

摩西接著教導以色列百姓認識耶和華 神, “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 (希伯來字 אֱמוּנָה, 信實) 的 神、又公義、又正直” (申命記32:4), “他豈不是你的父、將你買來的麼.他是製造你、建立你的” (申命記32:6), “我、惟有我是 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 (申命記32:39), “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 (申命記32:41), “他要伸他僕人流血的冤、報應他的敵人、潔淨他的地、救贖他的百姓” (申命記32:43).

摩西描述耶和華 神是完全, 公平, 信實, 公義, 正直的 神, 神既損傷又醫治. 然而 神如何能夠既信實又公義, 既損傷又醫治? 我們要如何來理解 神的公義呢?

從古至今, 人類在苦難當中不斷發出對 神的質疑: 神在哪裡? 如果 神是完全的, 為什麼 神所創造的世界是如此不完全? 如果 神是公義的, 為什麼按祂形象樣式所造的人會如此不公義? 為什麼公義的 神會允許戰爭, 饑荒, 與疾病的存在? 為什麼 神讓義人受苦, 無辜的孩童受虐待? 面對世界的種種不公不義, 我們真的能夠宣稱 神是全然公義的嗎?

儘管猶太人多受苦難, 但許多猶太人依然保持對 神的信心, 他們始終相信 神就如先知以賽亞所描述的, “惟有萬軍之耶和華、因公平而崇高、聖者 神、因公義顯為聖” (以賽亞書5:16), 也如詩人所歌頌, “你的公義、好像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 (詩篇36:6). 歷代以來, 許許多多猶太人堅定相信 神是全然的公義.

猶太人不但相信 神是全然的公義, 他們也相信 神是全然的慈愛, 因為這是 神清清楚楚的自我宣告,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 (出埃及記34:6~7). 此外, 詩人也說, “耶和華阿、你的慈愛遍滿大地” (詩篇119:64).

猶太人相信, 雖然 神必按公義審判全地, 但 神同時也對世人充滿慈愛憐憫. 猶太拉比教導說, 神的公義與慈愛是永遠並存的, 神的公義與慈愛使世界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若是 神只有公義或是只有慈愛, 世界就沒有辦法維持, 結果不是 神毀滅世界就是人類自我毀滅.

主前一世紀的大拉比希列 (Hillel) 說, 神審判世人的時候, 審判的天平總是傾向於慈愛的一方, 神喜悅慈愛過於公義. 希列 (Hillel) 代表了古代拉比的觀點, 儘管 神的公義與慈愛並存, 但 神總是傾向於施恩與人而非定人的罪, 神就如摩西所說, “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 (申命記32:4).

但我們如何解釋, 既然神是全然公義與慈愛, 為什麼義人受苦, 好人沒有好報? 古代拉比宣稱, 雖然義人可能在今世 (希伯來文 עוֹלָם הַזֶה, this world) 受痛苦, 但他們將在永世 (希伯來文 עוֹלָם הַבָּא, the world to come) 裡得著 神的獎賞. 相對於永世, 今世的痛苦不過是短暫的, 在永世裡 神要以永遠的福樂回報那些在今世受苦的義人.

拉比們相信不但在今世, 更是在永世, 神都是全然公義與慈愛, 並以此來解釋為什麼 神允許義人在今世受苦. 在今世 神的公義與慈愛或許沒有彰顯在一些受苦的義人身上, 但在永世裡 神的公義與慈愛必要向他們顯明.

正是對 神如此的信心, 讓歷世歷代的猶太人能夠勇敢坦然地面對逼迫, 患難, 痛苦, 與死亡, 就像 主後二世紀的拉比哈拿尼亞·本·特拉迪庸 (Rabbi Hananiah ben Teradyon) 和他的妻子, 他們在即將殉道於羅馬人之手時, 引用摩西的話勇敢為 神作見證. 拉比哈拿尼亞·本·特拉迪庸 (Rabbi Hananiah ben Teradyon) 慨然對嘲弄他們的羅馬劊子手說, “的作為完全” (申命記32:4), 他的妻子說, “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 神” (申命記32:4). 甚至在面對酷刑和死亡時, 他們依然相信 神沒有棄絕他們, 並且他們堅信在永世裡 神要加倍回報他們在今世對 神的忠心與信實.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三 民數記和申命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hree: Numbers and Deuteronomy)

補充說明: 

甚至是在逼迫, 患難, 痛苦, 與死亡當中, 許多猶太人始終持守對 神的信心, 他們堅信不管是在今世還是永世, 神都是全然的公義與慈愛, 因此就算他們在今世受苦, 神也必在永世加倍地回報他們, 這讓我想起使徒保羅的話,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哥林多後書4:17~18).

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申命記31:1~30 "他去" 妥拉焦點: 作領袖的資格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早在民數記裡, 神就已經揀選約書亞接替摩西作以色列領袖, “摩西對耶和華說、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 (民數記27:15~18). 

在本週妥拉經文中, 摩西已經120歲了, 並且即將面臨死亡. 他 “在以色列眾人眼前” 召了約書亞來, 將以色列領袖的棒子傳遞給他. 摩西對約書亞說, “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要和這百姓一同進入耶和華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所賜之地、你也要使他們承受那地為業。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申命記31:7~8).

針對摩西將以色列領袖的位子傳給約書亞一事, 歷代猶太拉比提出了幾個問題: 為什麼摩西不嘗試把領袖的位子傳給他的兒子? 約書亞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既然妥拉沒有明確提及為什麼摩西不嘗試把以色列領袖的位子傳給他的兒子, 古代猶太拉比運用一個富有想像力的故事加以解釋: 摩西其實曾經嘗試將領袖的位子傳給兒子, 他對 神說, “看守無花果樹的人豈不是有權利吃樹上的無花果呢? 讓我的兒子們繼承我的位子吧”. 然而 神告訴摩西, 他的兒子們並沒有作以色列領袖的資格, 因為他們終日好吃懶做, 無所事事, 既不研讀妥拉, 也不謹守遵行妥拉. 另一方面, 約書亞不但研讀並謹守遵行妥拉, 而且約書亞作為摩西的助手, 一直忠心服事摩西, 又忠於以色列全會眾, 因此約書亞比摩西的兒子更有資格接替摩西作以色列的領袖. 古代拉比藉著他們的故事指出作以色列領袖的條件: 光是有良好的出身是遠遠不夠的, 良好的屬靈品格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著名的中世紀猶太拉比拉旭 (Rashi) 同意古代拉比的觀點並加以補充. 他指出摩西的兒子完全不是約書亞的競爭對手, 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才是有力的競爭者. 非尼哈將與米甸女人公開行淫的以色列人連同米甸女人一起用槍刺死, 顯明了他對 神的一片忠心與赤誠. 另一方面, 非尼哈的行動卻也顯出他容易衝動的個性, 因為他沒有事先徵詢摩西的意見就擅自行動. 拉旭 (Rashi) 認為, 以色列的領袖不能是一個容易衝動而感情用事的人. 以色列人需要的是一位能夠耐心聆聽眾人不同聲音並能理解他們的領袖. 作以色列領袖的人需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並能冷靜而審慎地判斷是非.

非尼哈不是這樣的人. 非尼哈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是採取行動而非徵詢他人意見. 他固然因著為 神大發熱心而義無反顧, 但這也顯出他不適合作領袖. 另一方面, 約書亞卻是明智而謹慎行事, 並且願意聆聽他人意見的人. 拉旭 (Rashi) 說, 惟有具備如此特質的人才有資格接替摩西的位子, 領導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

現代正統猶太教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指出, 約書亞蒙 神揀選作以色列領袖, 是因著他無所畏懼的勇氣. 摩西向 神禱告說,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民數記27:16~17). 神揀選約書亞, 是因為他不像其他國家的領袖, 差遣部隊在前方作戰, 自己卻躲在安全的後方. 相反地, 約書亞是行在部隊最前方的人, “在他們面前出入” (民數記27:17). (譯者註: “在他們面前出入” 的聖經希伯來原文是 אֲשׁר־יֵצֵא לִפְנֵיהֶם וַאֲשֶׁר יָבֹא לִפְנֵיהֶם, 意思是 “在他們前面出, 在他們前面入”, 意味著帶領眾人出戰以及帶領眾人歸回)

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解釋, 摩西擔心未來以色列的領袖是否能勝任率領以色列百姓與迦南人爭戰的重責大任. 帶領百姓出去爭戰是一回事, “在他們面前...”, 帶領他們平安歸來是另一回事, “在他們面前...”, 後者比前者顯然要困難得多. 好的領袖卻能夠勝任兩者, 既能帶領百姓出戰, 也能帶領百姓得勝平安歸來, “在他們面前出入”. 約書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從出埃及後與亞瑪力人的爭戰開始, 約書亞就是一個始終 “在他們面前出入” 的人, 他總是行在以色列軍隊的最前面並且大聲鼓舞著他們, “來跟從我!”. 因此 神聽了摩西的禱告, 揀選約書亞作以色列的領袖.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三 民數記和申命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hree: Numbers and Deuteronomy)

補充說明: 

拉比非尼哈·佩利 (Pinchas Peli) 所說的 “來跟從我!”, 正是今日以色列國防軍 (IDF) 的長官身先士卒率領部下衝鋒時的呼喊, 希伯來文是 לְכוּ אַחֲרַי ("lechu acharai"), 而這也正是主耶穌呼召門徒時所說的話, “來跟從我” (馬可福音1:17). 就像約書亞是以色列的領袖, 主耶穌不但是以色列的彌賽亞, 更是萬王之王, 萬主之主; 而就像約書亞當日率領以色列人爭戰時呼喊著說, “來跟從我!”, 主耶穌今日也呼召普世所有 神的兒女, “來跟從我” (馬可福音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