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復活的那天晚上, 祂顯現在門徒當中, 門徒看見復活的主耶穌就大大喜樂.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 (約翰福音20:21~22). 聖靈就是 神的靈.
當 神起初造人, "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創世記2:7). 神將"生氣"吹在人裡面. 這裡"生氣"的希伯來原文為נִשְׁמַת חַיִּים ("nishmat chayim", breath of life), 字面意義為"生命的氣息". 而作為"氣息"的希伯來字נְשָׁמָה ("neshamah", breath/life/spirit), 其實與"靈" רוּחַ ("ruach", spirit) 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 神是將祂的靈放在人裡面. 這是為什麼 神在人類犯罪墮落以後說, "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 (創世記6:3). 人類墮落以後失去了 神的靈的同在.
然而就像 神起初造人向人吹氣一般, 主耶穌也向我們吹氣, 說, "你們受聖靈" (約翰福音20:22). 主耶穌這個舉動不但宣告祂是 神, 並且祂也重新創造了我們, 因此使徒保羅說,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17). 主耶穌重新創造了我們, 並將人類因犯罪墮落所失去的 神的靈, 再度賜給我們.
當我們領受聖靈的同時, 我們不但是主耶穌新的創造, 我們也被聖靈重生, "從水和聖靈生" (約翰福音3:5), 成為 神的兒女,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 (約翰福音1:13).
但既然我們重生得救時已經領受聖靈, 為什麼當時主耶穌還要門徒在耶路撒冷等候, 並應許說,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1:8)? 原來門徒等候的, 不是頭一次的領受聖靈, 而是領受"更多的"聖靈, 主耶穌稱之為"聖靈的洗" -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使徒行傳1:5).
使徒彼得見證"聖靈的洗"是先知約珥預言的應驗,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豫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豫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有煙霧.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使徒行傳2:17~21)
主耶穌說, "你們受聖靈" (約翰福音20:22). 主耶穌不但賜給我們聖靈, 並且祂要將聖靈繼續澆灌下來, 使我們受"聖靈的洗", 讓我們領受更多的聖靈. 主耶穌因此也鼓勵我們向 神持續禱告, 祈求更多的聖靈,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 (路加福音11:10~13).
使徒保羅教導說,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以弗所書5:18). 願我們都有一顆渴慕聖靈的心, 在天父面前恆久禱告祈求, 領受更多的聖靈, 乃至常常被聖靈充滿.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聖靈的職事
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對門徒最後的教導, 論到聖靈的職事,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翰福音16:7~11) 這是主耶穌相當重要的教訓, 雖然當中有一些難解之處, 特別是"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約翰福音16:10)
然而從主耶穌接下來的話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約翰福音16:12) 來看, 主耶穌認為祂這段話是門徒可以也必須領會的. 既然如此, 我們有必要細心領會主耶穌這段話的意思, 從而明白聖靈的職事.
聖靈是幫助者
首先, 主耶穌稱聖靈為"保惠師", 而"保惠師"的希臘原文為παράκλητος ("parakletos", helper/encourager/mediator/comforter/counselor/advocate/intercessor) 具有多重意義, 主耶穌在這裡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我贊同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的意見: 傳統上將這字翻譯為"安慰者" (Comforter, KJV) 或 "辯護者" (Advocate, NIV/NRSV/NET) 可能都過於狹隘了, 主耶穌的意思可能是具有更廣泛含義的"幫助者" (Helper), 而這也是ESV/NASB/NKJB/TLV的翻譯. 聖靈是"幫助者".
主耶穌論到聖靈說,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約翰福音16:8) 聖靈是在人心裡動工, 因此叫世人"自己責備自己". 在哪些事上責備自己呢? - "為罪、為義、為審判".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主耶穌說,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約翰福音16:9) 主耶穌的話不能解釋為"不信主耶穌是最大的罪". 如同主耶穌先前所說,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 (約翰福音3:17~18) 不信主耶穌的人, "罪已經定了", 而不是因著不信才被定罪. 但他們的不信, 導致他們不能靠主耶穌得救, 定罪是他們最終的結局.
使徒保羅說,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 (羅馬書3:23), 世人都犯了罪, 人人都被定罪, 人人都是罪人. 惟有相信主耶穌的人, 才能從定罪中釋放出來. 因此聖靈"為罪"責備世人, "是因他們不信我.", 因世人不信主耶穌能赦罪, 罪就不得赦免. 聖靈是"幫助者", 祂要幫助世人, 引導人心轉向主耶穌和祂的救恩.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主耶穌接著又說,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約翰福音16:10) 這句話大概是這段經文最令人費解的地方了, 然而主耶穌的話其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主耶穌說, "你們就不再見我", 表明這句話與門徒有關. 而如果從門徒的角度出發, 主耶穌的話似乎可理解為: 主耶穌是門徒的拉比 (老師), 祂教導門徒律法的精義, 使他們行出"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馬太福音5:20). 但主耶穌要往天父那裡去, 門徒從此再也不能與祂面對面, 得到祂親自的教導.
聖靈是"幫助者", 祂要接替主耶穌的工作, "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翰福音16:13) 因此聖靈"為義"責備世人, 是指著世上所有相信主耶穌的人, 聖靈要"教導人學義...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 (提摩太後書3:16~17). 使徒約翰也說,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 (約翰一書2:27)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主耶穌最後說,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翰福音16:11) "這世界的王"顯然是指魔鬼撒但. 聖靈"為審判"責備世人, 是因為魔鬼撒但已經受了 神的審判, 牠和世界最終的結局已定, 而世人若不悔改, 也要和撒但與世界一同滅亡.
結語
聖靈主要的職事 - "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責備人, 讓人看清自已罪惡的光景, 引導人歸向主耶穌而蒙恩得救;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教導人, 讓蒙恩得救的人明白 神的心意, 活出聖潔公義的生活;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光照人, 讓人認清這世界罪惡的光景與最終的結局, 從而不再效法世界, 並立定心志跟隨 神.
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對門徒最後的教導, 論到聖靈的職事, "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翰福音16:7~11) 這是主耶穌相當重要的教訓, 雖然當中有一些難解之處, 特別是"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約翰福音16:10)
然而從主耶穌接下來的話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約翰福音16:12) 來看, 主耶穌認為祂這段話是門徒可以也必須領會的. 既然如此, 我們有必要細心領會主耶穌這段話的意思, 從而明白聖靈的職事.
聖靈是幫助者
首先, 主耶穌稱聖靈為"保惠師", 而"保惠師"的希臘原文為παράκλητος ("parakletos", helper/encourager/mediator/comforter/counselor/advocate/intercessor) 具有多重意義, 主耶穌在這裡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我贊同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的意見: 傳統上將這字翻譯為"安慰者" (Comforter, KJV) 或 "辯護者" (Advocate, NIV/NRSV/NET) 可能都過於狹隘了, 主耶穌的意思可能是具有更廣泛含義的"幫助者" (Helper), 而這也是ESV/NASB/NKJB/TLV的翻譯. 聖靈是"幫助者".
主耶穌論到聖靈說,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約翰福音16:8) 聖靈是在人心裡動工, 因此叫世人"自己責備自己". 在哪些事上責備自己呢? - "為罪、為義、為審判".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主耶穌說,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約翰福音16:9) 主耶穌的話不能解釋為"不信主耶穌是最大的罪". 如同主耶穌先前所說,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 (約翰福音3:17~18) 不信主耶穌的人, "罪已經定了", 而不是因著不信才被定罪. 但他們的不信, 導致他們不能靠主耶穌得救, 定罪是他們最終的結局.
使徒保羅說,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 (羅馬書3:23), 世人都犯了罪, 人人都被定罪, 人人都是罪人. 惟有相信主耶穌的人, 才能從定罪中釋放出來. 因此聖靈"為罪"責備世人, "是因他們不信我.", 因世人不信主耶穌能赦罪, 罪就不得赦免. 聖靈是"幫助者", 祂要幫助世人, 引導人心轉向主耶穌和祂的救恩.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主耶穌接著又說,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約翰福音16:10) 這句話大概是這段經文最令人費解的地方了, 然而主耶穌的話其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主耶穌說, "你們就不再見我", 表明這句話與門徒有關. 而如果從門徒的角度出發, 主耶穌的話似乎可理解為: 主耶穌是門徒的拉比 (老師), 祂教導門徒律法的精義, 使他們行出"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馬太福音5:20). 但主耶穌要往天父那裡去, 門徒從此再也不能與祂面對面, 得到祂親自的教導.
聖靈是"幫助者", 祂要接替主耶穌的工作, "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翰福音16:13) 因此聖靈"為義"責備世人, 是指著世上所有相信主耶穌的人, 聖靈要"教導人學義...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 (提摩太後書3:16~17). 使徒約翰也說,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 (約翰一書2:27)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主耶穌最後說,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翰福音16:11) "這世界的王"顯然是指魔鬼撒但. 聖靈"為審判"責備世人, 是因為魔鬼撒但已經受了 神的審判, 牠和世界最終的結局已定, 而世人若不悔改, 也要和撒但與世界一同滅亡.
結語
聖靈主要的職事 - "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責備人, 讓人看清自已罪惡的光景, 引導人歸向主耶穌而蒙恩得救;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教導人, 讓蒙恩得救的人明白 神的心意, 活出聖潔公義的生活; 聖靈要在人心裡面光照人, 讓人認清這世界罪惡的光景與最終的結局, 從而不再效法世界, 並立定心志跟隨 神.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哥林多後書3:6
“字句是叫人死, 精意是叫人活”是最常被誤解和誤用的聖經經文之一. 很多基督徒認為這是律法在新約裡被廢除的聖經”證據”, 或是基督徒不需要守律法的理由, 諸如“我們守的不是字句, 我們守的是精意”. 然而, 不守律法和按照律法的精意或真義來守律法其實並不相同.
不過, 這句話完全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意思. 而要找出使徒保羅到底在說什麼, 我們得從整句話在聖經的上下文來看, “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 不是憑著字句, 乃是憑著精意.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 精意是叫人活. 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 尚且有榮光… 何況那屬靈的職事, 豈不更有榮光麼?” (哥林多後書3:6~8)
首先, 中文和合本譯為”精意”的希臘文πνεῦμα
(“pneuma”, Spirit/spirit), 事實上是”聖靈”的意思. 現代大部分和合本聖經也都加上附註, “精意或作聖靈”. 因此, 哥林多後書3:6應翻為”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 不是憑著字句, 乃是憑著聖靈.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 聖靈是叫人活.”
其次, 從希臘原文來看, “不是憑著字句, 乃是憑著聖靈”並不是指”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這件事, 而是指”新約”本身. 英文譯本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忠實地譯為 “who has
made us sufficient to be ministers of a new covenant, not of the letter
but of the Spirit. For the letter kills, but the Spirit gives life.” (2
Corinthians 3:6, ESV) 另一個英文譯本New Living
Translation 為力求清楚, 將之譯為”He has
enabled us to be ministers of his new covenant. This is a covenant not
of written laws, but of the Spirit. The old written covenant ends in
death; but under the new covenant, the Spirit gives life.” (2
Corinthians 3:6, NLT)
如此一來, 哥林多後書3:6最好翻譯為”祂叫我們能承當新約的執事. (這新約) 不是憑著字句, 乃是憑著聖靈.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 聖靈是叫人活.” 才能更忠實而準確地反映原文的意思.
為什麼我要如此大費周章說明呢? 因為唯有從上下文弄清楚原文的意思, 我們才能作出正確的解經, 不至於斷章取義. 其實,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 聖靈是叫人活”不是比較律法與”精意”
, 而是比較新舊約.
我們注意到,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3:6稍早的地方提到新約, "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 既然有新約, 自然有舊約的存在, 因此這裡隱含有比較新舊約的意思. 這點在下一節得到清楚的印證, “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 尚且有榮光, 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 不能定睛看他的臉, 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 (哥林多後書3:7). 這裡保羅提到” 用字刻在石頭上”, 與”摩西”, 兩者都指向舊約.
更直接的印證, 是保羅後面又說道, "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 (哥林多後書3:14) 使徒時代的聖經只有希伯來聖經, 也就是今日基督徒所稱的舊約聖經. 使徒所寫的希臘文聖經, 也就是新約聖經, 還沒有成書. 因此保羅這裡所提到的"舊約", 指的正是舊約, 也就是西乃之約本身.
更直接的印證, 是保羅後面又說道, "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 (哥林多後書3:14) 使徒時代的聖經只有希伯來聖經, 也就是今日基督徒所稱的舊約聖經. 使徒所寫的希臘文聖經, 也就是新約聖經, 還沒有成書. 因此保羅這裡所提到的"舊約", 指的正是舊約, 也就是西乃之約本身.
舊約 是 神在西乃山藉著摩西與以色列人所定的, 並且 神親自將十誡刻在石版上. 十誡是律法一切誡命的基礎, 而律法 (תּוֹרָה, “Torah”,
teaching/instruction) 不但是 神的教導, 也是舊約的”約書”. 律法雖然是聖潔, 公義, 良善的, 然而由於人的罪性, 無法順服 神的教導, 反而落在被律法定罪的光景下, 而”罪的工價乃是死” (羅馬書6:23), 因此保羅才說, “那字句是叫人死”, “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
然而舊約的不完全, 不是因為律法本身有什麼問題, 而是在於人的軟弱, 如保羅所說,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 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 成為罪身的形狀, 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使律法的義, 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 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 (羅馬書8:3~4). 在新約中, 神透過主耶穌赦罪的恩典和聖靈的更新, 要解決我們肉體軟弱的問題, 但 神並沒有廢掉律法, 相反地, 神要我們因著”不隨從肉體, 只隨從聖靈”, 而成就”律法的義”.
當我們隨從聖靈時, 聖靈要將律法寫在我們的心版上, 使我們能從內心謹守遵行 神的一切誡命, 神透過以西結先知說, “我必將我的靈, 放在你們裡面, 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 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7) 因此保羅也在這裡說,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 藉著我們修成的, 不是用墨寫的, 乃是用永生 神的靈寫的, 不是寫在石版上, 乃是寫在心版上” (哥林多後書3:3)
律法沒有改變. 只不過舊約時律法是外在的, 新約時律法是內在的. 在舊約時, 律法是寫在外面石版上的字句, 在新約時, 聖靈要將律法寫在我們裡面的心版上. 所以保羅說,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 聖靈是叫人活”,是進一步闡述前面所說”(這新約)不是憑著字句, 乃是憑著聖靈”, 而將新約與舊約作一個對比, 藉以說明新約是比舊約更美之約.
(請參閱新約是更美之約一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