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赴神的約會: 聖經節期的意義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 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卻不可空手朝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 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

(申命記16:16~17)

在申命記中, 摩西再次提醒以色列百姓要守神所定的節期, 特別是三大節期: 除酵節, 七七節 (五旬節), 住棚節.

很多人認為聖經節期是 "猶太節期", 但聖經並沒有這樣稱呼它們. 相反地, 聖經明確指出, 這些節期是耶和華的節期, 是神的節期. 利未記23章說,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耶和華的節期、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於是摩西將耶和華的節期、傳給以色列人" (利未記23:1~2, 44).

節期的希伯來原文 מוֹעֲדִים (moadim), 意思是 "約會/約定的日子". 換句話說, 聖經節期是神與祂子民約會的日子. 節期乃是神的約會.

為什麼神要在這些日子與人約會? 首先, 在舊約中, 這些節期都有歷史意義:

  • 逾越節: 紀念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奴役
  • 五旬節: 紀念神在西乃山與以色列立下盟約, 頒布十誡
  • 住棚節: 紀念神在曠野保守和供應以色列百姓

聖經節期不只是歷史紀念, 更是讓神的百姓學習感恩, 敬畏神, 並提醒他們神始終與他們同在.

從舊約到新約, 聖經節期不但沒有被廢掉, 反而加入了更深更豐富的屬靈意義. 聖經節期在新約中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成全, 因為聖經節期指向了神已經成就或將要成就的救贖大工:

  • 逾越節: 主耶穌在逾越節被釘十字架, 成就普世救恩
  • 五旬節: 聖靈在五旬節降臨, 標誌教會時代的開始
  • 住棚節: 指向耶穌再來, 神國最終在地上實現, 如啟示錄21:3所說, "看哪、 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 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 神" (啟示錄21:3).

然而聖經節期和我們外邦基督徒有什麼關係呢? 使徒保羅教導我們說,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 (歌羅西書2:16~17). 這意味著, 我們不必遵守聖經節期作為義務. 但聖經節期仍是神對祂子民的邀請 - 邀請我們親近祂, 與祂建立更深的關係.

猶太人固然必須守節期, 但我們外邦基督徒也被邀請參與, 赴這場神與人的約會. 我們是否願意接受神的邀請, 放下藉口, 與神相遇, 與神同住?

就讓我們欣然接受神的邀請, 慶祝耶和華的節期, 紀念神為以色列人和全人類所成就的大事. 這不僅是歷史的紀念, 更是與神親密相遇的寶貴時刻.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神的兒女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兒女.不可為死人用刀劃身、也不可將額上剃光.因為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申命記14:1~2)

當 神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立約, 以色列人就成了 神的子民, 正如摩西所說, "因為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申命記14:2).

然而當 神與以色列人立約, 以色列人不只是成了 神的子民, 他們更是成了 神的兒女, 正如摩西所說,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兒女" (申命記14:1). 這也是聖經頭一次提到以色列人是 神的兒女.

既然聖經說, 以色列人是 神的兒女, 往後猶太人在向 神禱告的開頭常常如此說,  אָבִינוּ מַלְכֵּנוּ ("avinu malkeinu", "我們的父, 我們的王") 或是 אָבִינוּ שֶׁבַּשָּׁמַיִם ("avinu shebashamaim", "我們在天上的父"). 就像主耶穌教導門徒禱告時, 也是使用猶太人禱告慣用的開場白, "我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6:9).

有些基督徒宣稱說, 原本猶太人不敢稱 神是他們的天父, 直到主耶穌教導祂的猶太門徒, 他們才認識到 神是他們的天父.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猶太人很早就認識到他們是 神的兒女, 並且稱 神為他們的天父, 因為聖經早就明明地告訴猶太人說,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兒女" (申命記14:1).

而這也正是猶太人為什麼需要遵行妥拉的原因. 猶太人遵行妥拉並不是為了得救, 而是因為妥拉是 神對祂兒女的心意. 既然猶太人成了 神的兒女, 他們理所當然要遵行妥拉 - 神的家規, 過討 神喜悅的生活. 

因著種種原因, 中英文聖經通常把希伯來字 תּוֹרָה ("Torah", "妥拉") 翻譯為 "律法". 但 תּוֹרָה ("Torah", "妥拉") 的本意並不是律法, 而是 "教導與訓誨". 妥拉是天父對祂兒女的教導與訓誨, 正如先知以賽亞說, "因為訓誨 (תּוֹרָה, "Torah", "妥拉") 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2:3). (註: 這是中文和合本少數正確翻譯 תּוֹרָה 一字的地方)

使徒約翰指著主耶穌說,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 (約翰福音1:12). 只要我們相信主耶穌是基督, 是彌賽亞, 主耶穌祂就賜我們權柄, 作 神的兒女. 這正是使徒保羅所說的 "基督的奧秘" (以弗所書3:4), "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 (與猶太人) 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以弗所書3:6). 

既然我們基督徒與猶太人一樣成了 神的兒女, 我們同樣應該遵行妥拉 - 神的家規. 我們遵行妥拉不是為了得救, 不然我們就成了保羅口中所說要靠行為得救的律法主義者. 我們遵行妥拉是因為妥拉是 神對祂兒女的心意. 既然我們成了 神的兒女, 我們理所當然要遵行妥拉, 過討 神喜悅的生活,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受割禮 (作猶太人) 算不得甚麼、不受割禮 (作外邦人) 也算不得甚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了" (哥林多前書7:19).

(附註: 儘管 神的兒女都應該遵行妥拉, 但並不是妥拉的每一條誡命都適用於每一個人. 比方說, 有些誡命只適用於祭司, 有些誡命只適用於女人. 一般來說, 外邦基督徒應該遵守妥拉當中的一切道德性誡命. 至於割禮的誡命是專門針對猶太男丁的誡命, 外邦基督徒不宜遵守. 此外諸如守安息日和過聖經節期以及吃潔淨食物等等的儀式性誡命, 初代教會定規外邦基督徒可以遵守, 也可以不遵守, 不過初代教會仍然鼓勵外邦基督徒儘量遵守除了割禮以外的所有誡命. 只要動機純正, 外邦基督徒並不會因為遵行諸如守安息日等儀式性誡命而失去基督的救恩, 反而會因為謹守遵行 神的話而更加蒙福.)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妥拉之門: 古老又嶄新的話語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播客連結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申命記12:32)

在妥拉最後一卷書 - 申命記中, 妥拉開始呈現出聖經正典的特性 - 完整不可增減. 妥拉由 神親口頒布, 有別於所有人類文獻. 因此, 抄寫妥拉的人不得增刪妥拉的內容. 摩西早先就吩咐過以色列人:

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命令。(申命記4:2)

主耶穌也提到了妥拉不容增減與更改, 祂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 (妥拉) 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 (妥拉) 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18). 如果妥拉是由 神親口頒布的, 那麼它就必須永遠免於人的任何增減與修改.

對於妥拉的這種崇高的看法衍生出了一個問題: 妥拉既是一成不變, 它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人類生活? 當代生活的許多方面在摩西時代根本無法想像. 比方說, 妥拉教導我們不要謀殺, 但又允許死刑, 戰爭和出於自衛的緣故而殺人, 因此妥拉如何適用於今日的墮胎和安樂死, 又如何適用於我們現代的司法系統? 又比方說, 妥拉禁止在安息日做工, 這要如何適用於我們在安息日使用現代 "省力" 科技?

古代拉比教導說, 妥拉包含一切. 當我們深入研讀妥拉時, 我們能察覺妥拉字裡行間所蘊藏豐富的精意, 適用於各種各樣不同的生活情境. 因此儘管妥拉的字句一成不變, 但它卻能滿足不同時代的需要.

對於妥拉的這種理解回答了我們讀申命記13章時出現的另一個問題. 摩西警告以色列人要防備假先知, 因為他們會告訴以色列人去事奉耶和華以外的假神. 即使這樣的先知所說的預言應驗, 或是行出了怎樣了不得的神蹟奇事, 以色列人也不能聽他們的, 而只能事奉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 神. 這整整一章都是針對假先知的警告, 因此我們可能會問, 既然妥拉是完整而不可增減的, 為什麼妥拉不乾脆禁止人發預言呢? 然而, 申命記不僅定規了預言的運用, 還宣告說, "耶和華你的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 (申命記18:15).

如果妥拉是完整而不能增減改變的, 那還需要預言作什麼呢? 顯然, 我們需要預言, 是因為妥拉中的許多精意都是隱藏的. 妥拉是正典, 是完整的 神的話, 既不需要也不會容忍任何變更. 然而妥拉這本書充滿了無窮有待發現的豐富意義. 先知所說的並不是全新的話語, 而是妥拉中尚未被人認識到的精意. 這就是我們今天活用聖經的關鍵所在. 我們可以確信, 聖經包含了我們所需的一切 神的教導, 但我們也知道, 要發掘聖經經文的豐富內涵需要付出努力. 我們不需要尋找 神全新的啟示, 但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挖掘 神古老的啟示中的豐富意義.

先知之所以發預言, 是因為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啟迪, 認識到了妥拉中隱藏的真理. 正如妥拉是 神所賜, 這種啟迪也是 神所賜. 不靠 神而靠自己的靈感或創作發預言的先知是假先知, "耶和華說、那些先知用舌頭、說是耶和華說的.我必與他們反對。耶和華說、那些以幻夢為豫言、又述說這夢、以謊言和矜誇使我百姓走錯了路的、我必與他們反對.我沒有打發他們、也沒有吩咐他們、他們與這百姓毫無益處.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利米書23:31~32).

即使是彌賽亞本人, 也像先知一樣, 祂的所言所行必須和妥拉一致. 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向門徒顯現, 告訴他們說:

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 (妥拉)、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加福音24:44~47)

就算是主耶穌的門徒, 在他們的心竅被主耶穌開啟之前, 他們也無法看到妥拉中隱含的意義. 神給予妥拉, 也給予人啟迪, 讓他們看到妥拉所包含的一切.

真正的先知不會帶來全新的信息, 而是會開啟聽眾的心智, 讓他們感知 神古老的話語所蘊含的嶄新信息. 但摩西警告說, 假先知會引誘以色列人追隨他們素不認識的別神 (申命記 13:2), 他們會引誘以色列人離棄將他們領出埃及的耶和華 神, 去事奉敬拜他們和他們的祖先都不認識的別神 (申命記 13:6).

妥拉是 "過去" 的書, 一勞永逸地記下 神永遠的心意. 而歷代的先知以致最終的彌賽亞本人, 都是為 "現在" 說話的. 他們的話語是嶄新的, 但卻是來自於 神古老的話語.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別人的 神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播客連結

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所以 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他們將 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1:22~25)

使徒保羅的猶太本色顯明在他對偶像崇拜的恨惡. 在羅馬書中, 保羅如同古代的希伯來先知一般, 將偶像崇拜視為抵擋 神和一切罪惡的根源. 一千多年後,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看待禁止偶像崇拜是妥拉的根本, 他引用塔木德時期拉比的話說, "凡是認同偶像崇拜的人等同於否定了整個妥拉; 凡是否定偶像崇拜的人等同於肯定了整個妥拉". (譯註: 當時沒有無神論者的存在)

禁止偶像崇拜出現在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10:2~3). 這裡 "別的神" 的希伯來原文是 אֱלֹהִים אֲחֵרִים ("elohim acherim"), 字面意思就是 "別的神". 然而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認為, 既然只有耶和華 神是獨一真神, 正如申命記所記載的, "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 (申命記4:39), 因此十誡的第一條誡命所說的 "別的神" 其實指的是 "別人的神". 儘管偶像不是 神, 但別人把偶像當作 神來對待.

妥拉不但禁止 神的百姓敬拜事奉偶像 - "別人的神", 也禁止 神的百姓用別人的方式敬拜事奉 神,  "你們不可照他們那樣事奉耶和華你們的 神" (申命記12:4). 而這一點是至今大多數猶太人為什麼不能接受主耶穌是彌賽亞的部分原因. 只要主耶穌仍然被視為外邦人的神 - "別人的神", 並且用外邦人的方式來敬拜事奉, 大多數猶太人就根本不會考慮主耶穌是彌賽亞的可能性.

摩西警告以色列人提防假先知的警告更是強化了猶太人的此一信念: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作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罷.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作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不是。(申命記12:32~13:3)

我們如何知道一個先知引領我們偏離耶和華 神呢? 如果這個先知加添或刪減 神的話, 他就是假先知, 要引人偏離耶和華 神. 同樣地, 如果耶穌廢掉妥拉 (刪減 神的話), 他就是假先知, 要引人偏離耶和華 神. 就算他能行大神蹟大奇事, 甚至能讓死人復活, 我們也不能跟隨他.

因此如果主耶穌真的廢掉妥拉, 祂就不可能是以色列的彌賽亞. 當然, 主耶穌廢掉妥拉的說法是出於對新約聖經的嚴重曲解. 主耶穌祂自己說得很清楚,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 (妥拉) 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 (妥拉) 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7~19).

(譯註: 有人把 "成全" 的希臘字 πληρόω 的另一個意思 "終結" 套用在主耶穌的話裡, 曲解主耶穌的意思為儘管祂來不是要廢掉妥拉, 但祂來是要終結妥拉. 這同樣是對主耶穌的話的嚴重扭曲. 首先, 這種說法與主耶穌接下來的話不合,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9). 如果主耶穌已經終結妥拉, 祂為何還說, "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其次, 主耶穌不說希臘話. 使徒馬太是為了外邦讀者才用希臘文寫下馬太福音, 但主耶穌教導門徒時是用希伯來文 (或亞蘭文), 而希伯來文 (或亞蘭文) 的 "成全" 並沒有 "終結" 的意思, 因此主耶穌不可能說祂要終結妥拉, 主耶穌的意思是要成全妥拉.)

對於猶太彌賽亞信徒而言, 我們的使命是正確地解釋新約聖經, 以還原新約聖經和主耶穌的猶太本色. 我們也盼望外邦基督徒能夠認清他們所事奉的耶和華 神是 "以色列的 神", 是 "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的 神", 而不是"別人的神". 外邦門徒不須要像猶太人一樣遵守全妥拉, 但他們至少須要明白妥拉是包括新約聖經在內的全本聖經的基礎.

只有對新約聖經的曲解才會認為主耶穌廢掉或終結妥拉. 相反地, 主耶穌 "成全" 妥拉, 意味祂不但肯定妥拉的每一句話, 並且教導妥拉的精義, 祂自己更是完全遵守妥拉, 為我們成了 "活的妥拉" (Living Torah). 在大使命中, 主耶穌吩咐門徒要將祂一切的教導 (包括妥拉教導) 傳遍萬國萬邦,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馬太福音28:20), 為要成就先知以賽亞的末世預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2~3)

有些主耶穌的門徒並不承認錫安是他們的屬靈家鄉, 也不承認妥拉是出於耶路撒冷的耶和華的話語. 這些門徒自絕於妥拉以外, 但主耶穌從未如此. 相反地, 正如先知以賽亞所發的預言, 主耶穌的目的是要引導萬國萬民歸向以色列的 神, 並將 神的道教導他們.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妥拉焦點: 以色列是 神的珍寶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Photo by Saj Shafique on Unsplash

在希伯來聖經中, 神多次稱以色列人是屬祂的珍寶 (希伯來文 סְגֻלָּה, "segulah", treasured possession). 

在出埃及後的第三個月, 以色列人來到西乃山腳下. 摩西一人獨自上山見 神, 神吩咐摩西曉諭以色列人說,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 (希伯來原文 סְגֻלָּה, 珍寶)、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4~6).

在本週妥拉經文中, 摩西再次向以色列人宣告說, “因為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希伯來原文 עַם סְגֻלָּה, 珍寶的子民)” (申命記14:2).

摩西後來又對以色列人說, “你今日認耶和華為你的 神、應許遵行他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聽從他的話。耶和華今日照他所應許你的、也認你為他的子民 (希伯來原文 עַם סְגֻלָּה, 珍寶的子民)、使你謹守他的一切誡命、又使你得稱讚、美名、尊榮、超乎他所造的萬民之上、並照他所應許的、使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 (申命記26:17~19).

先知瑪拉基說,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 (希伯來原文 סְגֻלָּה, 珍寶).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 (瑪拉基書3:17).

詩篇作者也說,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耶和華本為善.要歌頌他的名、因為這是美好的。耶和華揀選雅各歸自己、揀選以色列特作自己的子民 (希伯來原文 סְגֻלָּתוֹ, 祂的珍寶)” (詩篇135:3~4).

既然 神如此多次稱以色列為祂的珍寶, 以色列人被 神揀選作祂的珍寶ְ, 就成了猶太信仰的核心. 猶太人在每天早上, 每個安息日, 和每個聖經節期的崇拜中, 往往如此禱告, “耶和華啊! 我們的 神, 天地的主, 祢是應當稱頌的! 祢從萬民中揀選了我們...”.

很明顯地, 以色列是 神的選民, 神的珍寶. 但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歷世歷代的猶太人如何看待他們是 神的選民, 神的珍寶這件事呢?

古代拉比看待 神揀選以色列是出於祂奇妙而深不可測的大愛. 神在埃及遇見這群受盡欺壓凌辱的人民, 拯救他們出埃及, 帶領他們經過大而可畏的曠野, 又在西乃山與他們立約作他們的 神, 並賜給他們妥拉 - 神的教導與訓誨. 神對以色列的愛是拯救的愛, 保護的愛, 無微不至呵護的愛, 與引導的愛. 不但如此, 神對以色列的愛是永遠的愛, 就如先知耶利米說, “古時 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耶利米書31:3). 此外, 神對以色列的愛是彼此委身與不離不棄的愛, 正如拉比引用雅歌描述以色列與 神的關係, “良人屬我、我也屬他” (雅歌2:16).

正因著 神對以色列永恆而不可測透的愛, 祂揀選了以色列作祂的珍寶. 摩西因此告訴以色列人, 他們是已經分別為聖歸給 神的, 並且 神揀選他們, 不是因為他們強盛, 或是人數眾多, 或是任何其他優點, 而是單單因為祂 “” 他們. 因著愛他們的緣故, 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並與他們立約.

其他古代拉比認為, 神揀選以色列作祂的珍寶, 不是為了給他們特殊待遇, 卻是為了給他們特殊使命. 以色列肩負著將 神和妥拉傳到地極的重責大任, 為的是要成就先知以賽亞的預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 (希伯來原文 תּוֹרָה, 妥拉) 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2:2~3). 以色列是 神的珍寶, 是因為 神要使用他們使萬國萬民能因此蒙福.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認為, 以色列人作為 神的珍寶, 就像是一個擁有許多金銀寶物的王手中一個心愛的金杯. 金杯雖然寶貴, 但不是唯一的, 就像全地都是屬於 神的, 沒有人能聲稱唯獨他們自己是 神的子民, 就連以色列人也不能. 拉旭 (Rashi) 強調以色列與 神的獨特關係來自於他們與 神所立的約. 當以色列人向 神信實守約, 信實的 神也必定持續向他們守約施慈愛, 將他們當作祂的珍寶.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進一步延伸古代拉比和拉旭 (Rashi) 的看法. 他認為如果以色列人持續信實地遵守妥拉, 他們就必是 神的珍寶. 當以色列人遵行妥拉誡命, 就證實了他們對 神的信實, 而信實的 神也必同樣對祂的百姓信實, 以他們為珍寶.

大多數猶太拉比都同意, 神揀選猶太人, 將他們視為祂的珍寶, 固然是因為 神愛他們, 但這並不表示 神偏心. 猶太人一方面是 神的選民, 另一方面更是 神聖潔的器皿, 負有在萬民中為 神作見證, 將 神和 神的道傳遍地極的神聖使命. 而猶太人達成此一神聖使命的方式正是藉著遵行妥拉, 活出分別為聖的聖潔生活. 當猶太人遵行妥拉, 他們也就是對 神信實, 而 神也必定對他們信實, 將他們視為祂的珍寶.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三 民數記和申命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hree: Numbers and Deuteronomy)

補充說明: 

猶太拉比對揀選的看法實在可作為同為 神的子民的我們的借鏡. 我們基督徒一方面是 神的兒女, 是天父眼中的心肝寶貝,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和猶太弟兄姊妹同樣是 神手中聖潔的器皿, 要藉著遵行妥拉活出聖潔的生活來見證 神, 正如使徒彼得所說,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當我們基督徒如此行, 我們也必然是 神心目中的珍寶.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進入 神國, 更加要行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我們基督徒往往被錯誤地教導, 舊約中以色列人靠著行律法 (妥拉) 得救, 然而如此的說法其實並不合乎聖經. 神乃是先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然後才在西乃山與以色列立約: 神要作以色列的 神, 以色列要作 神的百姓. 並且神在西乃山賜下十誡 - 律法 (妥拉) 的根基, 然後在往後的四十年裡, 不斷地教導以色列人律法 (妥拉) 的誡命, 律例, 典章. 因此以色列人是先得救, 然後才遵行律法 (妥拉), 而不是因遵行律法 (妥拉) 而得救.

不但以色列人得救不是因為他們遵行律法 (妥拉), 就連他們進迦南得地為業, 也不是因為他們遵行律法 (妥拉), 靠著律法 (妥拉) 稱義的緣故, 正如摩西所說, "你當知道、耶和華你 神將這美地賜你為業、並不是因你的義、你本是硬著頸項的百姓。你當記念不忘、你在曠野怎樣惹耶和華你 神發怒.自從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你們時常悖逆耶和華" (申命記9:6~7).

相反地, 儘管以色列人有了律法 (妥拉), 但他們在曠野的四十年間並沒有謹守遵行. 摩西在曠野指著以色列人如此說, "我們今日在這裡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 (申命記12:8). 以色列人在曠野"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正如士師時代以色列人不守律法 (妥拉) 而恣意犯罪,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師記21:25).

因此就像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出於 神的恩典, 神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同樣也是出於 神的恩典, 而不是因為以色列人遵行律法 (妥拉). 而既然以色列人是因著 神的恩典進迦南, 那他們是不是可以繼續"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8) 呢? 摩西說, "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 (申命記12:8)!

以色列人進迦南後, 不可繼續"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8), 那麼他們當如何行呢? 摩西說, "這樣、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25). 但什麼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呢? 律法 (妥拉) 正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也就是摩西在申命記一再苦口婆心地教導以色列人的, "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一切律例典章" (申命記11:25), 更是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須要謹守遵行的, "你們存活於世的日子、在耶和華你們列祖的 神所賜你們為業的地上、要謹守遵行的律例、典章、乃是這些" (申命記12:1).

而就像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 不但不可繼續"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8), 反要"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25); 同樣地, 我們基督徒進入 神國, 不但不可繼續"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8), 我們卻要"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25), 也就是遵行律法 (妥拉), 正如主耶穌教導我們說,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馬太福音5:19~20). 我們基督徒進入 神國, 更加要行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謹守遵行律法 (妥拉).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在耶和華你的 神面前歡樂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本週的妥拉經文中, "歡樂"或"快樂"總共出現了七次之多, "在那裡、耶和華你們 神的面前、你們和你們的家屬、都可以喫.並且因你手所辦的一切事、蒙耶和華你的 神賜福、就都歡樂" (申命記12:7), "你們和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們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都要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2:12), "但要在耶和華你的 神面前喫、在耶和華你 神所要選擇的地方、你和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都可以喫、也要因你手所辦的、在耶和華你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2:18), "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 神的面前、喫喝快樂" (申命記14:26), "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在耶和華你 神所選擇立為他名的居所、在耶和華你的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6:11), "守節的時候、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歡樂" (申命記16:14), "在耶和華所選擇的地方、你當向耶和華你的 神守節七日.因為耶和華你 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要賜福與你、你就非常的歡樂" (申命記16:15).

不管是"歡樂"或"快樂", 都是相同的希伯來字根為שׂמח. 神希望祂的百姓歡樂, 神甚至吩咐祂的百姓要歡樂. 歡樂不但是 神的期望, 更是 神的命令, "你們和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們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都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2:12). 這裡"你們...要...歡樂"的希伯來文是一個字 וּשְׂמַחְתֶּם ("usmachtem", you all shall rejoice), 意思正是"你們應當歡樂". 神的百姓應當是一群歡樂的百姓, 神的子民應當是一群喜樂的子民.

神不但希望祂的百姓是一群歡樂的百姓, 祂更希望每一個祂的百姓都是歡樂的, "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在耶和華你 神所選擇立為他名的居所、在耶和華你的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6:11). 這裡"你...要...歡樂"的希伯來文也是一個字 וְשָׂמַחְתָּ ("vsamachta", you shall rejoice), 意思是"你應當歡樂". 每一個 神的百姓都應當歡樂. 若有人因窮苦, 遭遇困難, 或因種種原因無法喜樂, 如那些"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 其他人應當盡量幫助他們, 使他們也能一同歡樂, "你要謹慎、在你所住的地方、永不可丟棄利未人" (申命記12:19), 對其他有需要的人也是如此.

神不單吩咐每一個 神的百姓都應當歡樂, 祂也要賜福給我們, 使我們能夠因著 神所賜的福而歡樂, "因你手所辦的一切事、蒙耶和華你的 神賜福、就都歡樂" (申命記12:7), 並且祂要大大賜福給我們, 使我們能盡情歡樂, "因為耶和華你 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要賜福與你、你就非常的歡樂" (申命記16:15), "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 神的面前、喫喝快樂" (申命記14:26). (註: 但盡情歡樂絕非過度放縱, 一昧追求享樂)

此外, 每一個 神的百姓不但應當盡情歡樂, 而且應當"在耶和華你的 神面前"歡樂 (申命記12:7, 12, 18; 14:26; 16:11). 本週提及"歡樂"或"快樂"的妥拉經文中, 其實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要在 神的面前歡樂. 神不但希望祂的百姓能夠盡情歡樂, 並且祂希望與祂的百姓同樂. 當我們盡情歡樂時, 要紀念 施恩給我們的 神, 並為 神給我們的一切恩惠稱謝讚美祂. 而當我們在 神面前歡喜快樂時, 不單我們自己歡喜快樂, 神也要與我們一同歡喜快樂.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摩西描述以色列民曠野飄流四十年的硬心與不信說, "我們今日在這裡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 (申命記12:8). 以色列人當時的光景, 與士師時期的屬靈混亂相同,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師記17:6; 21:25) 士師記中"各人任意而行"的希伯來原文正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摩西警戒以色列人說, 他們將來不可這樣行 - "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那麼以色列人當如何行呢? 摩西說,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你要謹守聽從我所吩咐的一切話、行耶和華你 神眼中看為善、看為正的事" (申命記12:25, 28). 神的子民不應當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而當行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但 神的子民當如何知道何為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呢? 我們惟有從 神的話得知, 或更確切地說, 我們乃是從 神的律法 (妥拉, 神的教導與訓誨) 學習何為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正因如此, 神吩咐約書亞要晝夜思想, 謹守遵行律法, "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那裡去、都可以順利。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 (約書亞記1:7~8), 而摩西也吩咐將來的以色列王要為自己抄錄一本律法書, 平生誦讀並謹守遵行, "他登了國位、就要將祭司利未人面前的這律法書、為自己抄錄一本、存在他那裡、要平生誦讀、好學習敬畏耶和華他的 神、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 (申命記17:18~19). 當以色列王謹守遵行律法書上的話, 他們就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而聖經從 神的觀點評價以色列諸王是否合乎 神的心意, 正是根據他們是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如大衛王 - "因為大衛、除了赫人烏利亞那件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一生沒有違背耶和華一切所吩咐的" (列王紀上15:5), 亞撒王 - "亞撒效法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列王紀上15:11), 希西家王 - "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 (列王紀下18:3), 約西亞王 -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 (列王紀下22:2).

當一個敬畏 神的以色列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以色列百姓當如何行呢? 他們可以說, "因為我們的王已經替我們行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所以我們可以任意而行"嗎? 當然不能! 以色列百姓應當效法以色列王的榜樣, 同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可惜的是, 很多以色列人並沒有跟隨王, 反而仍然"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 (列王紀上22:43; 列王紀下12:3; 14:4; 15:4; 15:35). 以色列百姓依然任意而行.

今日, 當我們基督徒追隨那最後最大的"以色列的王" (約翰福音1:49) - 主耶穌基督時, 我們可以像當時的以色列百姓"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還是我們應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律法 (妥拉) 是 神永恆的心意, 啟示我們何為 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主耶穌親口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18). 主耶穌自己遵行律法, 教導律法, 也成全律法. 既然如此, 讓我們也跟隨我們的王主耶穌的腳蹤而行, 謹守遵行律法,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讓新約的預言應驗在我們這個世代當中, "我的僕人大衛 (指彌賽亞)、必作他們的王.眾民必歸一個牧人.他們必順從我的典章、謹守遵行我的律例" (以西結書37:24).

(有關主耶穌遵行律法與成全律法, 請參閱主耶穌遵行律法, 也吩咐人遵行律法主耶穌成全律法, 但祂沒有替我們成全律法兩篇文章)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神藉著摩西所吩咐的這條誡命,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 (申命記12:32), 要求 神的子民對 神的律法 (תּוֹרָה, "Torah", "妥拉", 意思是"教導/訓誨") 要有絕對的尊重, 不可增加任何一條新的誡命, 也不可刪減任何一條既有的誡命.

這條誡命在早期基督徒文獻"十二使徒遺訓" (Διδαχὴ τῶν δώδεκα ἀποστόλων, The Teaching of the Twelve Apostles) 中再次重申, "不可廢棄主的誡命, 卻要遵守你所領受的, 不可加添, 也不可刪減" (Do not forsake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Lord, but keep what you have received, neither adding to nor subtracting from it.) (十二使徒遺訓 4.13, 中文翻譯出自筆者, 英文翻譯出自The Way of Life, FFOZ)

"十二使徒遺訓"一書的全名是Διδαχὴ κυρίου διὰ τῶν δώδεκα ἀποστόλων τοῖς ἔθνεσιν (The Teaching of the Lord to the Gentiles through the Twelve Apostles), 意思是"主透過十二使徒對外邦(門徒)的教導". 大多數學者相信"十二使徒遺訓"成書於主後70~120年之間. "十二使徒遺訓"相當於初代教會針對外邦門徒所編寫的教會手冊.

"不可廢棄主的誡命, 卻要遵守你所領受的, 不可加添, 也不可刪減" (十二使徒遺訓 4:13) 所指"主的誡命", 其實也就是 神的誡命. ""的希臘字κύριος ("kurios"), 翻譯自希伯來文אֲדֹנָי ("adonai"), 是猶太人為了避免直接稱呼 神的聖名יהוה ("YHWH", "雅蔚") 而用的代稱, 意思是""或"我主". 新約聖經因此稱耶穌基督為"", 表示耶穌是 神, 因為祂是 神子, 與父神同等. 因此"主的誡命", 指的也就是 神的誡命

而既然"十二使徒遺訓"是初代教會針對外邦門徒的教會手冊, 我們由此可知第一世紀的教會教導當時的外邦門徒要遵行 神的誡命, "不可加添, 也不可刪減", 更不用說廢棄 神的誡命了.

當然, 基督徒遵行誡命並不是為了得救, 而是因為我們已經得救, 初代教會鼓勵外邦門徒遵守律法, 但並不強制要求他們遵守律法, 也沒有教導遵行律法才能得救. 這一點在"十二使徒遺訓"表露無遺. 

"十二使徒遺訓" 6.2 如此說, "如果你能全然背負主的軛, 你就是完全人; 若是不能, 做你所能做的" (If you can bear the whole yoke of the Lord, you will be complete; but if you cannot, then do what you can.) (十二使徒遺訓 6.2, 中文翻譯出自筆者, 英文翻譯出自The Way of Life, FFOZ) 這裡"全然背負主的軛"正是雅各所說"遵守全律法" (雅各書2:10) 的意思. ""是主耶穌時代的猶太拉比用語, 代表"教導/訓誨", 而這正是"律法"的希伯來字תּוֹרָה的原意.

"遵守全律法"誠然是所有基督徒理想的成聖之路; 即或不能, 我們也應盡我們的全力做到最好, 而不是斷章取義地濫用雅各的話 "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雅各書2:10) 作為我們不守律法的藉口. 雅各書2章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願你們平安" (使徒行傳15:28~29) 是使徒定規外邦門徒所必須遵守的律法中基本的誡命, 但對於律法的其他誡命, 雅各說, "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 (律法書) 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 (使徒行傳15:21), 使徒盼望外邦門徒能在安息日去會堂繼續學習並遵守律法.

關於食物, 雖然耶路撒冷大會僅僅定規"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作為外邦門徒一定要遵守的誡命, 然而初代教會仍然鼓勵外邦門徒遵守聖經食物律. 這一點也反映在"十二使徒遺訓" 中, "關於食物, 做你所能做的, 但要絕對禁戒祭偶像的物, 因為那是對鬼魔的崇拜" (Concerning food, bear what you can, but scrupulously guard yourself from what has been offered to idols, because it is the worship of dead gods.) (十二使徒遺訓 6.3, 中文翻譯出自筆者, 英文翻譯出自The Way of Life, FFOZ).

使徒時代的基督徒, 並不認為律法已經廢除了, 也不認為遵行律法僅僅是猶太基督徒的事. 外邦基督徒同樣被教導 "不可廢棄主的誡命, 卻要遵守你所領受的, 不可加添, 也不可刪減(十二使徒遺訓 4.13), 正如 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的誡命,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 (申命記12:32). 認為律法過時或廢除的說法, 是第二世紀以後外邦教會切斷基督信仰的猶太根源後才開始出現的錯謬言論.

神的律法是永恆的, 不但是舊約, 也是新約的一部分,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 (耶利米書31:31,33),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7), "我的僕人大衛 (指彌賽亞)、必作他們的王.眾民必歸一個牧人.他們必順從我的典章、謹守遵行我的律例" (以西結書37:24).

神的律法是普世的, 不只是給猶太人, 也是給所有信靠主耶穌的外邦人. 早期基督教文獻 "十二使徒遺訓" 有力地證實了這一點. 願主耶穌快來, 願先知以賽亞的預言早日應驗,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 (תּוֹרָה, "妥拉", 通常翻譯為"律法"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以賽亞書2:3). (註: 這裡中文和合本正確地將תּוֹרָה 翻譯為"訓誨", 而不是"律法".)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你不可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你總要給他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聖經的許多誡命是反面的, 神禁止我們做祂不喜悅的事, 如"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 (出埃及記20:13~15) 另一方面, 聖經也有許多正面的誡命, 神吩咐我們做祂喜悅的事, 如"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孝敬父母..." (出埃及記20:8,12)

然而在聖經中, 有沒有什麼誡命既是正面又是反面的呢? 施捨的誡命就是其中之一, "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那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總要給他、給他的時候、心裡不可愁煩、因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這一切所行的、並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賜福與你。" (申命記15:7~8, 10)

在 神的眼中, "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 是一件惡事. 神禁止我們行惡, 因此祂說, "不可...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 另一方面, 幫助, 給予窮乏的弟兄是 神所喜悅的美事, 所以祂吩咐我們去做, "總要給他". 在同一條誡命中, 神同時禁止我們不做並吩咐我們要做, 可見施捨這件事在 神眼中的重要性. 

猶太拉比因此稱施捨為צְדָקָה ("tzedakah", righteousness), 意思是"公義". 施捨不單是善行而已, 根據聖經, 它也是每一個 神的子民的義務. 根據猶太傳統, 所多瑪與俄摩拉被毀滅, 除了淫亂(同性戀)以外, 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不施捨幫助窮人.

此外, 就像主耶穌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解釋最大的誡命"愛鄰舍如同自己" (利未記19:18, 中文和合本譯為"愛人如己") 的精義為"愛人如己"一樣, 雖然施捨的誡命提到的是"弟兄", 然而它的對象絕不僅限於我們的家人朋友或是基督徒弟兄姊妹而已, 而是任何有需要的人, 甚至是我們素不認識的陌生人, 包括我們在街頭上遇到的那些無家可歸的人. 神說, 我們不可不幫補我們所遇到的任何窮乏人, 總要給他們, 補他們的不足.

(關於主耶穌對"愛鄰舍如同自己"誡命的解釋, 請參閱誰是我的鄰舍呢?一文)

施捨, 幫補, 周濟有需要的人是最大的誡命"愛人如己"的具體表現. 若說我們遵守"愛人如己"的誡命, 卻沒有施捨幫助人, 我們的"愛人如己"就是虛假的, 如雅各所說,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煖喫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 (雅各書2:15~16) 另一方面, 若是我們真的"愛人如己", 或是我們真誠想要遵守"愛人如己"的誡命, 我們自然會樂意施捨幫助人.

主耶穌重述施捨的誡命,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馬太福音5:42) 既然是 神的誡命, 就不只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也不是可有可無, 而是 神兒女應當遵守的. 願我們都能從心裡謹守遵行主耶穌的教訓, 在給予, 施捨這件事上學習"愛人如己"的功課. 

(請參閱登山寶訓解析 (9) 談施捨一文)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Re'eh "看哪", 申命記 Deuteronomy 11:26~16:17 的讀經心得)

使徒彼得警告教會,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 (彼得後書2:1) 假先知和假師傅要起來迷惑 神的百姓. 我們如何分辨假先知和假教師呢?

在申命記13章裡, 摩西曉諭以色列人如何分辨假先知, "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作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罷.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作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不是。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 神、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那先知、或是那作夢的、既用言語叛逆那領你們出埃及地、救贖你脫離為奴之家的耶和華你們的 神、要勾引你離開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將他治死.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 (申命記13:1~5)

從這段聖經來看, 我們可歸納出3點來分辨一個人是否為真的先知:

1. 先知所發的預言必須應驗.
2. 先知不可引誘人去事奉別神.
3. 先知不可引誘人離棄真道 ("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你行的道").

從上下文來看, 這裡提到的"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你行的道", 指的是 神的"誡命" (申命記13:4), 也就是 神的律法. 真先知和真教師不會鼓勵人離棄 神的律法. 舊約時代如此, 新約時代也是一樣. 在新約聖經裡, 主耶穌和使徒從來都沒有廢棄 神的律法.

主耶穌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7~19) 

使徒保羅說, "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羅馬書3:31), "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羅馬書7:12), "受割禮算不得甚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甚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了" (哥林多前書7:19)

使徒約翰說, "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 (約翰一書2:3~4),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約翰一書3:4)

我們得救, 固然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以弗所書2:8), 但主耶穌和使徒們依然教導門徒要遵行律法. 為什麼呢? 一方面, 我們的救恩的確單單憑著主耶穌的寶血, 但我們的成聖卻是藉著遵行 神的律法. 律法固然不是得救的憑藉, 但卻是我們成聖的道路. 神啟示先知以西結新約的應許,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西結書36:27) 神賜下聖靈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使祂的兒女能打從心底、裡外一致地遵行 神的律法.

如今, 有些教會的教導卻不是如此. "因信稱義" 固然是聖經真理, 然而, 教會卻同時"因信廢了律法". 新約中主耶穌和使徒教導遵行律法的經文, 常常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或是用外在的神學理論, 強行解釋為與經文字面完全不同的意思. 比方說約翰一書3:4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使徒約翰明明強調犯罪等同於違背律法,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NAC) 卻將這句的意思解釋為犯罪就是違背 神, "律法"在它的解釋中被極度淡化.

丟棄律法的結果, 導致基督徒生命的軟弱. 從申命記來看, 任何教訓人不遵守律法的說法, 都是屬於"假先知"的教導. 我們被這"假先知"的教導引誘, 認為律法已經廢除了. 我個人過去也是如此.

當然, 我不是說牧師或教師是假先知或假教師. 我尊敬所有蒙 神呼召, 牧養祂的百姓的牧者. 只是曾幾何時, 假先知/假教師的教訓滲透進教會, 迷惑人心, 引誘 神的兒女離棄 神的律法. 而假先知的影響, 依然持續到今天. 只要一說到遵守律法, 就馬上被扣上"律法主義", "靠行為得救", "異端"等大帽子, 很難有任何理性討論的空間. 很多基督徒被蒙蔽, 幾乎將聖潔的律法看作是偶像崇拜一般的洪水猛獸. 我們至今仍然活在假先知的陰影底下.

雖然如此, 但我由衷相信, 神在這末時要做恢復的工作. 神要恢復祂話語的權威, 也要彰顯祂聖靈的權能. 單有 神的話, 教會不會復興; 單有 神的靈, 教會的復興不會長久. 而唯有神的話和 神的靈的復興, 才能帶來教會真正的, 持久的復興, 也要預備 神的子民, 在這末後的世代, 為祂的國度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