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十二使徒遺訓的屬靈操練 (4) 飯前謝飯

("十二使徒遺訓"是初代教會為外邦門徒編寫的基督徒生活指南, 有關"十二使徒遺訓"的介紹, 請參閱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一文)

早期基督徒與猶太人一樣, 不但飯前謝飯, 飯後也謝飯. 對他們來說, 用餐不只是人與人的團契, 同時也是人與 神的團契. 相比於飯後謝飯, 飯前謝飯通常比較精簡. 而"十二使徒遺訓"教導外邦門徒用固定的祈禱文作飯前謝飯.

"關於謝飯, 你們要如此感謝." (Now concerning the giving of thanks, give thanks in this way.) (十二使徒遺訓 Didache 9:1)

"首先, 關於 (葡萄酒的) 杯: '我們感謝祢, 我們的阿爸父, 為著祢所賜給我們的, 祢的義僕主耶穌, 祂是祢僕人大衛神聖的苗裔, 也是真葡萄樹. 願榮耀歸於祢, 直到永遠.'" (First, concerning the cup: We thank you, our Father, for the holy vine of your servant David that you made known to us through your servant Yeshua. Yours is the glory forever.) (十二使徒遺訓 Didache 9:2)

"其次, 關於餅: '我們感謝祢, 我們的阿爸父, 為著祢藉著祢的義僕主耶穌所賜給我們的生命與真理. 願榮耀歸於祢, 直到永遠. 就像這餅被擘開, 分散在群山之間, 並再度招聚回來, 願祢的子民也從地極被招聚回來, 並進入祢的國度. 因為藉著耶穌基督, 榮耀與能力, 全是祢的, 直到永遠.'" (Next, concerning the piece of the bread: We thank you, our Father, for the life and the knowledge that you made known to us through your servant Yeshua. Yours is the glory forever. Just as this piece of bread was scattered over the mountains and gathered together, so may your assembly be gathered from the ends of the earth into your kingdom. For yours is the glory and the power through Yeshua the Messiah forever.) (十二使徒遺訓 Didache 9:3~4)

首先要說明的昰, 這不是聖餐禮.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守"主的晚餐", 仍然是按照傳統的逾越節筵席, 然而聖餐禮是第二世紀以後才逐漸發展出來的教會傳統. 並且"主的晚餐"與聖餐禮同樣都是先有餅才有杯, 與這裡先有杯才有餅的次序不合. 今日的聖餐禮在第一世紀還沒有出現, "擘餅"在當時其實指的昰一般的用餐, 特別指用餐開始時感謝 神並將餅擘開分給同桌的眾人, 這一點在許多早期猶太拉比文獻都可以得到證實. 因此使徒行傳描述初代教會的猶太基督徒,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使徒行傳2:46), 其實是說他們在家中存著歡喜誠實的心同桌吃飯 (Table Fellowship), 描述門徒同心合意的甜蜜團契. 對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而言, 同桌吃飯是一件大事, 象徵彼此的完全接納與認同. 這是為什麼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會質疑主耶穌, "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喫飯呢?" (馬太福音9:10~11)

(有關早期"主的晚餐"是逾越節筵席的討論, 請參閱逾越節晚餐 - 失落的新約傳統一文)

其次, 如"十二使徒遺訓"的祈禱文所顯示的, 飯前謝飯是感謝 神, 而不是求 神祝福或潔淨食物. 求 神祝福或潔淨食物是後來天主教的作法, 並且繼續影響著往後的基督教. 然而用餐前感謝 神是主耶穌之前的拉比就已經流傳下來的猶太傳統, "拉比猶大傳遞拉比撒母耳的教導, '享用世上的任何美物而不先感謝 神, 猶如偷竊 神的物一般, 因為經上記著說,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1)'" (巴比倫塔木德 稱頌篇 35a)

主耶穌同樣遵循飯前謝飯的猶太傳統, 如祂餵飽五千人時, "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 (應翻作感謝較好)、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馬太福音14:19), 餵飽四千人時,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馬太福音15:36), 復活以後向兩個門徒顯現, "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路加福音24:30).

主耶穌與猶太門徒都在飯前謝飯, 因此"十二使徒遺訓"也教導外邦門徒飯前謝飯, 作為他們屬靈操練的一部分. 主耶穌當時的猶太人飯前謝飯, 都是使用固定的祈禱文, 因此"十二使徒遺訓"自然也教導外邦門徒用固定的祈禱文來謝飯. 葡萄酒和餅是當時日常的飲料與食物, 所以"十二使徒遺訓"也包括這兩者. 葡萄酒象徵 神的祝福, 因此先為葡萄酒感謝, 接著為餅感謝, 則相當於為著所有食物的感恩.

既然"十二使徒遺訓"教導用固定的祈禱文謝飯, 飯前謝飯是不是一定得用祈禱文呢? 當然不是! 弟兄姊妹大可用自發性的禱告來謝飯. 自發性的禱告顯然更有彈性, 能因應當時的情況. 不過用祈禱文禱告, 並不見得一定是死板僵化或有口無心, 而自發性的禱告也不見得都是衷心禱告, 這端視禱告者的心態而定. 用固定祈禱文起碼有兩個好處, 第一昰使我們不至因急著吃飯而隨意敷衍了事, "感謝主! 阿門!", 第二是讓那些不大會禱告的弟兄姊妹謝飯不至於尷尬, 覺得自己禱告不如人.

當然, 我們華人的飲食通常沒有餅和葡萄酒,  "十二使徒遺訓"的祈禱文對今日的我們可能不大適用. 怎麼辦呢?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我們建立飯前謝飯的禱告習慣, 在每次用餐前將我們的心轉向 神, 感謝祂對我們的供應. 弟兄姊妹不用過度在意禱告的方式, 我們可以用自發性的禱告, 或是尋找合適的祈禱文, 或是祈禱文加上自發性的禱告. 以下是我改編自猶太人謝飯禱告的祈禱文, "我們在天上的阿爸父, 耶和華我們的 神, 我們感謝祢, 因為祢不但從地上賜給我們糧食, 祢又賜給我們主耶穌, 祂是從天降下生命的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