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再談 "你的眼睛若瞭亮, 全身就光明, 你的眼睛若昏花, 全身就黑暗."


(請參閱你的眼睛若瞭亮, 全身就光明... 你的眼睛若昏花, 全身就黑暗...一文)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馬太福音6:22~23) 這裡提到的眼睛瞭亮或昏花, 如前文提及, 是猶太諺語, 形容一個人慷慨或是吝嗇.

在聖經中, 用眼睛好壞來形容慷慨/吝嗇的說法, 最常出現在箴言裡. 除了箴言22:9 "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與箴言23:6 "不要喫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 外, 還有箴言28:22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 這裡中文和合本照原文的字面直譯, 比較看不出來實際的意思.

但我們若參考英文譯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這三處經文分別譯為"The generous (慷慨) will themselves be blessed, for they share their food with the poor" (Proverbs 22:9), "Do not eat the food of a begrudging (吝嗇) host, do not crave his delicacies" (Proverbs 23:6), "The stingy (吝嗇) are eager to get rich and are unaware that poverty awaits them", NIV 照意義翻譯, 將原來的"眼目慈善"譯作"慷慨", 而將"惡眼"譯為"吝嗇". 我們就可以明白所謂"眼睛的好壞"實在是比喻慷慨或吝嗇.

甚至主耶穌當時的猶太口傳律法的傳統也如此說, "無論是誰, 若是他眼睛明亮 (慷慨), 存著謙卑的心靈, 以及樸素的靈魂, 這人就是我們的父亞伯拉罕的門徒...他要在今世蒙福並在來世繼承產業" (Whoever has a good eye, a humble spirit and a modest soul is a disciple of Abraham our father... who enjoys this world and inherits the world to come.) (Mishnah, Avot 5:19)

然而這樣的猶太諺語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來眼睛是用來看的. 一個人的眼睛"好", 表示他可以"看"到別人的需要, 並且慷慨地伸出援手. 相反地, 一個人的眼睛"不好", 表示這個人"看不見"別人的需要, 對人吝於施捨與幫助.

慷慨與吝嗇, 因此反映出一個人對他人是否有愛心. 難怪主耶穌會如此形容慷慨的重要性, "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並警告吝嗇的嚴重性,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慷慨與吝嗇, 直接影響我們與 神的關係. 吝嗇的人如同行在黑暗中, 看不見 神的光.

我們的 神, 被稱為"耶和華以勒" (創世記22:14), 希伯來原文是יְהוָה יִרְאֶה, 意思是"耶和華必看見". 神不但看見我們的需要, 並且 神會為我們預備, 供應我們的需要, 因此 "耶和華以勒" 有 "耶和華必預備"或"耶和華必供應" ("The LORD will provide", Genesis 22:14, NIV) 的意思. 神實在是看見了我們的需要, 並且 神也必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 神的眼目實在是明亮的, 我們的 神是慷慨的天父, 如主耶穌所說的,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馬太福音7:11)

因此, 讓我們也效法我們慷慨的天父, 以愛心與慷慨的心, 施捨並幫助有需要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