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Lech-Lecha "你自己去", 創世記 Genesis 12:1~17:27 的讀經心得)

亞伯拉罕蒙 神呼召, 憑信心離開他的本地本族父家, 住在 神應許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業的迦南地. 雖然 神應許他要成為"大國", 然而亞伯拉罕卻一直沒有後代. 神進一步又應許亞伯拉罕, 他的後裔要如天上的星辰那樣眾多, "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創世記15:5)

接下來聖經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創世記15:6) (註: 亞伯蘭是亞伯拉罕的本名) 這一節經文是使徒保羅論述因信稱義真理的重要經文依據: 亞伯拉罕單單信 神, 神就他的信為義.

為著因信稱義是如此重要的一個屬靈真理, 我們有必要深入思想這節經文. 首先, ""的希伯來原文是הֶאֱמִן, 有"信靠, 倚靠, 將盼望寄託在..."的含義, 而不是單單"相信"而已. 亞伯拉罕不是單純相信耶和華是 神, 而是將耶和華當作他的 神, 並信靠, 倚靠耶和華, 且將一切的盼望都寄託在耶和華 神身上. 雖然他沒有兒女, 但既然 神應許他的後裔要如天上的星星那樣繁多, 他就信靠 神會實現祂的應許.

其次, 亞伯拉罕信 神, 其實是從他順服 神的呼召, 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時就開始的. 接著亞伯拉罕又經歷了一連串信心的考驗, 諸如因著饑荒下到埃及, 與姪兒羅得分開, 從四王手中營救羅得, 拒絕接受所多瑪王的財富等. 這當中雖然亞伯拉罕也有軟弱的時候, 但他始終持續信靠耶和華 神. 因此亞伯拉罕信 神, 不是一次兩次的, 而是長久的, 持續的信心, 並且反映在他的生活當中.

聖經告訴我們, "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 神以亞伯拉罕對祂長久持續信靠的信心為亞伯拉罕的義. 然而信心是否等同於義呢? 其實是不然的. 這裡""的希伯來原文為וַיַּחְשְׁבֶהָ, 意思是"算為, 算作" (reckon), 如保羅引用這段話說, "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羅馬書4:3)

這要怎麼理解呢? 比方說一個老師給學生們考試, 有一個學生非常用功, 但是他的程度不好, 不管再怎麼努力, 幾次補考下來都還是遠低於及格的標準, 眼看就要被開除了. 但這個老師很有恩典, 他因著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 決定給他及格的分數 - 老師將他的成績算為及格, 如同其他及格的學生一般, 讓他可以繼續待在學校學習. 當然老師還是希望這個學生的成績可以持續進步, 往後可以真正考試及格, 而不是一直要靠老師的"恩典".

類似地, 亞伯拉罕不是義人 (意味他沒有達到 神公義的標準), 然而因著他持續信靠 神, 神出於恩典, 將他的信靠"算為"他的義 - 神看亞伯拉罕如同義人一般, 因此亞伯拉罕能繼續活在 神面前, 與 神親近. 然而 神也同時期望亞伯拉罕能遵守 神的道, 不斷成長, 成為實質的義人,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創世記18:19)

因此因信稱義, 是說雖然我們不是義人, 沒有達到 神公義的要求, 然而 神出於祂的恩典, 因著我們對主耶穌的信靠, 將我們算為義人, 使我們能與 神和好, 活在祂面前並與祂相交. 因信稱義實在是我們與 神的關係的起點, 而我們與 神的關係是我們信心的旅程, 也是我們成聖的過程.

一次性的信心恐怕不是真正的信心, 神大概不會稱如此的信心為義. 我們不應拘泥在諸如"一次得救, 永遠得救"的神學討論當中, 而淡化自己沒有持續信靠 神的嚴重性, 反而應該牢記主耶穌的教訓,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馬太福音13:20~21) 將福音當作進天國門票的人, 如同"撒在石頭地上的", 他們的信心會被 神稱義嗎?

另一方面, 我們因信稱義得救以後, 不會馬上成為義人, 因為成聖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 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但主耶穌賜給我們作 神兒女的權柄, 與父 神和主耶穌相交, 我們藉著內住的聖靈, 謹守遵行律法 (天父的教導), 活出"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的生命,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腓立比書2:12) 

因信稱義而得救是 神白白的恩典, 但我們須要持續"作成得救的工夫", 而"得救的工夫"也是我們真實信心的具體表現. 我們雖達不到完全的地步, 但這真實的信心正是被 神稱義的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