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跨越鴻溝的呼喚 (利未記1:1~6:7 他呼叫)

播客連結

利未記開始於 "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 (利未記1:1). 這裡 "呼叫" 的希伯來原文是 וַיִּקְרָא ("Vayikra"), 對應到動詞字根 קרא ("kara"). 這其實是非常特別的一個用法. 通常 神對摩西說話時, 妥拉採用希伯來文動詞字根 אמר ("amar") 或 דבר ("davar"). וַיֹּאמֶר יְהוָה ("Vayyomer Adonai", "耶和華說") 或是 וַיְדַבֵּר יְהוָה ("Vayedaber Adonai", "耶和華說") 是整本妥拉的習慣用法. 另一方面, 利未記開頭出現的 וַיִּקְרָא ("Vayikra") 只在妥拉的三個地方用來描述 神對摩西說話.

第一個 וַיִּקְרָא ("Vayikra") 是在燃燒的荊棘裡. 摩西在曠野中牧養他岳父葉忒羅的羊群. 他看到一叢荊棘在燃燒, 卻沒有被火燒毀. 他就近荊棘要更仔細地觀察它. "耶和華 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 (וַיִּקְרָא, "Vayikra") 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 (出埃及記3:4).

第二個 וַיִּקְרָא ("Vayikra") 兩次出現在西乃山. 以色列人到了西乃山下, "摩西到 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 (וַיִּקְרָא, "Vayikra") 他說" (出埃及記19:3). 同樣地, 在 神頒布十誡和一系列的指示, 並且以色列人表示願意順服 神的一切吩咐後, 摩西又上山去領取約版.  "摩西上山、有雲彩把山遮蓋。耶和華的榮耀停於西乃山、雲彩遮蓋山六天.第七天他從雲中召 (וַיִּקְרָא, "Vayikra") 摩西" (出埃及記24:15~16). 神在西乃山兩次呼喚摩西, 但周遭的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第三個 וַיִּקְרָא ("Vayikra") 出現在利未記的開頭, "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 (וַיִּקְרָא, "Vayikra") 摩西.." (利未記1:1). 若要正確理解這節經文, 我們需要把它看作是出埃及記故事的延續. 出埃及記結束時, 會幕按照 神給摩西的指示立了起來. 此時 神的榮光充滿了會幕, 以致摩西不能進去, 但緊接著 "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 (וַיִּקְרָא, "Vayikra") 摩西.." (利未記1:1).

神呼喚摩西, 讓摩西靠近祂. 神的呼喚跨越了他們之間因著 神的聖潔與榮耀而有的鴻溝. 神的榮光使摩西不能靠近, 但 神的呼喚讓摩西能靠近 神.

神前兩次呼喚摩西也是類似的情形. 在燃燒的荊棘裡, 神以荊棘火焰的形態出現在摩西眼前. 神的火焰使摩西不能靠近, 但 神的聲音卻呼喚他就近 神. 神所在的地方是聖地, 因此摩西必須脫鞋, 但 神召喚摩西與祂對話. 同樣地, 在西乃山也是如此. 神榮耀的雲彩覆蓋著西乃山, 沒有人可以靠近. 但 神從雲彩中呼喚摩西靠近祂.

神對摩西的呼喚跨越了因著祂的聖潔而有的 神人之間的鴻溝. 神不能減少祂的聖潔, 但祂仍然尋求使人靠近祂. 全然聖潔, 無比榮耀的 神是在萬有之上, 祂永遠不是我們有限的人能夠完全認識的, 但祂已經跨越 神人之間的鴻溝呼喚我們.

神意欲人親近祂的心意顯明在祂呼喚摩西後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 (利未記1:2). "供物" 的希伯來原文是 קָרְבָּן ("korban"), 源自動詞字根 קרב ("karav")ְְ, 意思是 "來到" 或 "靠近". 儘管 神的聖潔導致 神人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但以色列人可以通過獻祭靠近 神.

神跨越 神人之間的鴻溝呼喚摩西, 並指示他以色列人要如何才能靠近聖潔的 神. 因著祂的恩典, 神吩咐以色列人獻上供物. 供物彌合了神人之間的鴻溝, 因為它是 "靠近" 的東西. 神讓人藉著獻上供物靠近 神.

有人可能會問, 為什麼妥拉在利未記中要如此繁瑣地定規獻祭的條例, 使人親近 神變得加倍困難? 這其實是我們的理解出了問題. 獻祭的條例並沒有使人親近 神變得更加困難, 而是使之成為可能. 人和 神之間存在著巨大不可跨越的鴻溝. 神跨越這道鴻溝呼喚摩西, 並為人提供一條能夠靠近祂的路徑.

這種按照聖經原意對於利未記獻祭制度的理解與典型的現代觀點是多麼的不同! 我們傾向於把獻祭制度看作是在人與 神之間製造距離. 在我們這個 "開明" 的時代, 我們喜歡強調 神是多麼可親近的. 神豈不是無所不在, 所以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親近祂呢? 因此我們把親近 神視為理所當然, 而把獻祭制度視為 神人之間的障礙, 是舊時代的產物.

然而在妥拉當中, 獻祭制度的角色恰恰與我們的認知相反. 神固然無所不在, 但祂的聖潔導致 神人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而獻祭制度的建立, 並不是為了強化或維持 神人之間的鴻溝, 而是為了彌合鴻溝, 使我們靠近 神. 

另一方面, 如果獻祭制度的作用不是在人和 神之間製造鴻溝, 而是彌合人和 神之間的鴻溝, 那麼現在獻祭制度已經因著聖殿被毀而消失了, 我們要怎麼辦呢? 有什麼人, 事, 物能使我們靠近聖潔的 神呢? 

拿撒勒人耶穌.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