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再談畢士大池的神蹟

約翰福音5章記載主耶穌醫治一個病了38年癱子的神蹟. 這個神蹟發生在畢士大池, "在耶路撒泠、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約翰福音5:2) 畢士大池的遺跡在十九世紀發現, 位於主耶穌當時的耶路撒冷城外東北方. 畢士大池由南北兩個水池組成, 兩個池子中間的迴廊與外圍的四個迴廊形成約翰所說的"五個廊子". 北方的水池作為蓄水池, 而南方的水池則供人浸泡之用. 主後一世紀中葉, 希律亞基帕王擴建耶路撒冷城牆, 將畢士大池也包括在城內. 但在主耶穌時代, 畢士大池仍是在耶路撒冷城外.


畢士大池的還原圖.
上方是安東尼堡, 左方是聖殿山的北城牆,
下方是希律亞基帕王擴建的城牆, 右方是朝北的方位

畢士大池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說是猶太人行潔淨之禮的浸池. 然而因著它緊挨著希臘神祇阿斯克勒庇俄斯 (Asclepius) 的神廟 (Asclepion), 而阿斯克勒庇俄斯為醫治之神, 因此大部分的學者相信畢士大池是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附屬的療癒用的水池, 這是為什麼"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 (約翰福音5:3). "畢士大"的意思可能為"恩典的家" (House of Mercy) 或"雙泉的家" (House of Two Springs). 若為"恩典的家", 那麼這些來到畢士大池的病人乃是尋求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恩典. 學者相信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是主前一世紀希律大帝所建, 之所以建在耶路撒冷城外是為了避免觸怒猶太人.

此外, 中文和合本特別標註的經文 "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 水動之後誰先下去, 無論害甚麼病就痊愈了〕" (約翰福音5:3b~4) 並沒有出現在較早較可靠的手抄本中, 因此很可能是後來的文士抄寫聖經時根據傳說加上去的. 現代的英文譯本諸如NIV, ESV, NRSV都刪去這段經文. 主耶穌當時的實際情形很可能是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祭司接通南北兩池換水時引起的攪動, 而新鮮的水總是被認為比較有療效.

明白了畢士大池其實是主耶穌當時的希臘神廟後, 我對畢士大池的神蹟有了更深一層的省思. 首先, 就著主耶穌醫治的癱子而言, 雖然也是猶太人 (不然就不能進聖殿了), 但他並沒有求告耶和華, 反而常年待在畢士大池, 尋求外邦神祇的恩典. 其次, 從主耶穌對他說的話, "你已經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約翰福音5:14) 可知這個癱子是個罪人, 所犯的罪相當嚴重, 甚至與他常年癱瘓有關. 再者, 從他告發主耶穌的行為來看, 他聽了主耶穌的話不但不悔改, 反而恩將仇報!

問題是, 主耶穌為何要去一般敬虔的猶太人不會涉足的外邦神廟 (基督徒也不會去), 去醫治一個離棄耶和華 神, 犯罪累累又不肯悔改的罪人呢? 我想, 畢士大池的神蹟讓我們看見, 神的恩典的確是無條件的! 這個癱子的每一方面都不配得恩典, 甚至在領受主耶穌醫治的恩典之後, 不但缺乏感恩的心, 又不肯悔改, 並且還惱羞成怒, 恩將仇報, 簡直無藥可救! 然而主耶穌明明知道, 卻還是施恩給他. 主耶穌的愛, 的確是無條件並且不求回報. 並且主耶穌不是偶然遇見他 (因為主耶穌不會無緣無故跑到希臘神廟), 而是主動去到廟裡尋找這個癱子.

因此這個神蹟讓我們看見, 如果主耶穌甚至願意為了一個無可救藥的罪人, 特意去到一個偶像崇拜的廟  , 就為了單單施恩給他. 我們就知道, 主耶穌是何等願意, 何等渴望施恩給我們這些不配的罪人? 另一方面, 我們作為主耶穌的門徒, 神的兒女, 豈不應體貼主的心腸, 以基督的心為心, 將 神的愛與恩典帶給那些"坐在黑暗裡的百姓...坐在死蔭之地的人" (馬太福音4:16), 因為主耶穌愛他們正如同祂愛那個癱子一般?

主耶穌說, "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約翰福音12:47~48) 主耶穌第一次降臨, 不是為了審判, 而是為了帶來 神永恆的救恩. 當主耶穌在畢士大池找著癱子, 祂並沒有譴責他, 反而愛他, 醫治他. 治好癱子後, 主耶穌教導他真理, 要他不要再犯罪. 讓我們也以愛心代替責備, 並用一顆溫柔的心傳揚真理.

畢士大池的遺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