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民數記25:10~29:40 "非尼哈" 妥拉焦點: 非尼哈 - 宗教狂熱分子還是信心英雄?

妥拉焦點系列簡介

播客連結

Joos van Wingh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非尼哈用槍刺死西緬宗族的首領心利與米甸公主哥斯比一事, 引發了歷代猶太拉比許多的討論. 妥拉告訴我們, 以色列人在什亭與米甸和摩押女子行淫, 並且獻祭給她們的神巴力毘珥, 惹動 神的怒氣. 神因此吩咐摩西將以色列人中所有帶頭犯罪的首惡全部治死. 就在此時, 心利和哥斯比堂而皇之地經過摩西面前, 進入帳篷行淫. 祭司亞倫的孫子, 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看見了就怒不可遏. 他拿著槍衝進帳篷, 刺死了心利和哥斯比兩人. 整個事件最後結束在 神賜給非尼哈 “平安的約” (民數記25:12), 使他和他的後裔世世代代永遠為祭司.

非尼哈做得對嗎? 非尼哈因著對 神的熱心, 殺死了心利和哥斯比, 明顯違反了十誡 “不可殺人” (出埃及記20:13) 的誡命, 他應該受到讚揚還是譴責呢? 我們如何解釋這種明顯的矛盾?

古代拉比對於非尼哈的行為是否恰當意見分歧. 有些拉比指出, 摩西看到心利和哥斯比從他面前經過並進了帳篷, 但他並沒有示意其他人懲罰他們. 非尼哈沒有詢問摩西, 也沒有經過法庭審判, 卻直接處決了心利和哥斯比. 摩西身為以色列全會眾的領袖, 非尼哈應該首先徵得摩西的同意, 或至少諮詢摩西的意見, 但非尼哈並沒有如此行, 而是同時扮演了審判官和劊子手的角色, 逕自處決了心利和哥斯比兩人.

其他拉比認為, 心利和哥斯比兩人公然地褻瀆 神, 因此非尼哈的果斷行動不但是正確的, 甚至是英勇的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 非尼哈可以跳過摩西的授權, 因為非尼哈所採取的行動顯然是為了維護妥拉禁止行淫和拜偶像的誡命.

塔木德時期的拉比西門·巴·帕西 (Rabbi Simeon Bar Pazzi) 想像, 摩西和以色列會眾可能對非尼哈的狂熱舉動感到不安, 甚至準備懲罰他. 他們對他藐視摩西權柄的行為深感困擾, 因為他自以為是地假設他不需要摩西的允許就可以獨行其是. 然而此時 神介入了, 祂宣布非尼哈的行為值得讚揚, 並賜給非尼哈 “平安的約” (民數記25:12), 使非尼哈和他的後裔永遠為祭司. 就這樣, 神杜絕了以色列全會眾對非尼哈的批評. 拉比西門·巴·帕西 (Rabbi Simeon Bar Pazzi) 似乎暗示說, 即使非尼哈的出發點是正確的, 但他的方式卻是錯誤的, 所以才會招致以色列會眾的批評. 非尼哈應該首先諮詢摩西然後再採取行動, 如此一來他的所作所為將會更加公義.

還有一些拉比認為, 非尼哈是在看到摩西疏忽了他遵行妥拉誡命的職責 (沒有即時處分心利和哥斯比) 時才果斷地採取行動. 或許摩西因處於長期的壓力下而一時軟弱. 有鑑於此, 以及 神因摩西的疏忽而處罰以色列人的危險, 非尼哈這才將事情掌握在自己手裡, 並最終使以色列人民免於災難. 非尼哈所作所為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並因此得到了 神的獎賞. 這些拉比說, 非尼哈教會了我們遵行 神的旨意要 “像豹一樣兇猛, 像鷹一樣敏捷, 像鹿一樣快, 像獅子一樣強壯”.

現代正統猶太教的創始者拉比參孫·拉斐爾·赫希 (Samson Raphael Hirsch) 同樣為非尼哈的行為辯護並加以讚揚. 他解釋說, 心利不是一般以色列人, 他身為西緬宗族的首領, 理應為以色列百姓樹立道德純潔的榜樣. 但他與米甸女子進入帳篷行淫的公開行為褻瀆了 神, 妥拉, 和以色列. 面對心利令人髮指的行為, 需要有人起來恢復以色列人對 神的信心, 並表明以色列仍然願意謹守遵行 神的誡命. 非尼哈明白這一點, 並相信除非他採取行動, 否則以色列人將永遠失去與 神的關係. 非尼哈對 神的熱心和因著熱心所做出的 “誠實勇敢的行為” 拯救了以色列民族, 使他們繼續忠於 神, 作 神的百姓. 出於這個原因, 神以和平之約獎勵他, 使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祭司, 世世代代作 神和人之間的中保.

(以上摘譯自哈維·菲爾茲 Harvey J. Fields, 當代的妥拉註釋: 卷三 民數記和申命記 Torah Commentary for Our Times: Volume Three: Numbers and Deuteronomy)

補充說明: 

歷代猶太拉比之所以如此熱衷討論非尼哈刺死心利和哥斯比一事, 是因為拉比們極度看重給所有人公正審判的重要性, 特別是死刑犯, 要給他們有充分上訴的機會. 非尼哈未經審判而處死心利和哥斯比, 卻又蒙 神賜與平安之約, 因此引發拉比們的討論.

不管如何, 非尼哈為 神挺身而出, 對抗權勢滔天而恣意妄為的西緬宗族領袖心利, 不計任何後果, 不怕西緬支派的報復, 就為了除去以色列的惡, 這讓我想到金牛犢事件中為 神挺身而出的利未子孫. 

詩篇106篇作者論到非尼哈說, “他們 (以色列人) 又與巴力毘珥連合、且喫了祭死神的物。他們這樣行、惹耶和華發怒、便有瘟疫流行在他們中間。那時非尼哈站起、刑罰惡人.瘟疫這纔止息。那就算為他的義、世世代代直到永遠” (詩篇106:28~31).

為什麼非尼哈 “刑罰惡人”, 殺死了心利和哥斯比, “算為他的義”? 原來非尼哈殺死行淫褻瀆 神的心利和哥斯比, 是他對 神信實的表現. 聖經所說的信心包括了信靠與信實兩個不可分割的層面. 因此就像 “亞伯蘭 (亞伯拉罕) 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創世記15:6), 照樣非尼哈對 神信實, “那就算為他的義”. 非尼哈同樣是因信稱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