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妥拉之門: 信心和懷疑 (民數記13:1~15:41 差遣)

播客連結

在本週妥拉關於十二個探子的記載中, 妥拉給了我們一個關於信心和懷疑的經典論述. 以色列每個支派都有一個首領被選出來執行偵查迦南地的任務. 這項偵查任務以災難告終, 因為探子們帶著令人喪膽的惡信回來, 以致以色列人拒絕進入迦南得地為業. 儘管其中兩個探子約書亞和迦勒向以色列人保證有耶和華的同在他們必定可以得勝, 但以色列人不聽, 反而要另立領袖回埃及地去. 最終耶和華下令, 凡聽從探子惡信的整整一代以色列人都無法進入應許之地, 卻要倒斃在曠野當中.

這個命運多舛的偵察任務本身並不一定是錯的, 但妥拉的開頭有一句話暗示了最終的結局. 神對摩西說, "你 (自己) 打發人 (希伯來原文שְׁלַךְ לְךָ) 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 (民數記13:2). 顯然 神對偵察任務的想法並不完全贊同. 我們從申命記第一章的平行經文得知, 是以色列人提出了這個想法, 並且摩西也支持這個想法. 在某種程度上, 神加上了祂不情願的認可, 說, "你 (自己) 打發人去..".

儘管如此, 在進入迦南地之前派人去偵察這片土地仍然是沒有錯的. 但由於缺乏信心, 探子們改變了他們的任務. 現在他們偵查迦南地, 不再是為了爭戰之前的預備, 而是要看看他們是否應該進入迦南得地為業. 這裡是信心和懷疑的對比. 神吩咐以色列人進迦南得地為業. 信心是預期這片土地會被征服, 並尋求完成它的方法. 懷疑則是預期這片土地不能被征服, 除非有人能說服他們.

在探子們出去之前, 摩西吩咐他們說:

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

(民數記13:18~20)

探子們帶了迦南地的一些葡萄回來, 並開始了他們的報告, "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 (民數記13:27). 探子們本來可以按照摩西的要求繼續他們的報告, 客觀地描述迦南當地的居民和城市. 相反地, 他們在繼續報告之前加上了一個強烈的否定詞 "然而" (希伯來文 אֶפֶס, "ephes"), "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了亞衲族的人" (民數記13:28).

僅僅一個詞 "然而" 道出了信心和懷疑之間的區別. 所有的探子都看到了那片土地上相同的現實狀況, 但藉著這一個詞 "然而", 大多數探子將他們的偵查報告改寫為爭戰失敗的預言. 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堅持認為以色列人可以征服迦南地.

信心和懷疑之間的界線是多麼細微! 探子們看到的是同樣的現實, 但他們對現實的解釋卻是大相徑庭! 就像我們讀到亞伯拉罕的故事, 當 神應許給他一個兒子時, 使徒保羅說:

他 (亞伯拉罕) 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並且仰望 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 神。

(羅馬書4:19~20)

先祖亞伯拉罕面對他年紀老邁和妻子撒拉不孕的事實, 但他沒有受困於這些事實. 他並沒有假裝這些事實不存在, 而是把注意力轉向 神的應許, 以及作出應許的 神的信實和大能.

我們從亞伯拉罕身上學到, 信心給 神帶來榮耀, 信心提高了 神的聲譽. 相反地, 懷疑則是對 神聲譽的毀謗. 因此米德拉什 (Midrash) 指出, 這十個探子的報告開始時是好的, 然後他們開始說壞話, "那些說壞話的人就是這樣,他們開始時對一個人說好話,最後卻說壞話" (民數記大註釋書 Bamidbar Rabbah 16:17). 米德拉什 (Midrash) 說, 這些探子能夠窺探整個迦南地, 是因為每當他們進入一個城市時, 當地的領袖就會被瘟疫殺死. 城裡的人忙著埋葬他們的領袖, 所以探子們可以自由來往. 然而當探子們向以色列人報告時, 他們卻說, "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喫居民之地" (民數記13:32). 米德拉什 (Midrash) 說, "探子們利用 神為他們所行的神蹟來散佈毀謗" (民數記大註釋書 Bamidbar Rabbah 16:13). 

信心面對的現實與懷疑相同, 但對現實的解釋不同. 懷疑就像毀謗一樣, 從真理的一個方面出發, 卻把它發展到另一個邪惡的目的. 信心把同樣的真理片段, 放在神所啟示的目的來看待, 相信 神必能成就祂所應許的.

信心和懷疑似乎只有一線之隔, 兩者都是從相同的現實出發. 那麼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神說迦勒 "另有一個心志" (民數記14:24). 迦勒和其他探子一樣受到同樣的限制, 有著同樣的恐懼和試探, 但他被某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所激勵, 也就是完全跟隨神的渴望. 這樣的渴望終究會找到一條出路, 儘管過程當中多有阻礙.

當摩西派遣探子出去時, 他指示他們, "你們要放開膽量" (民數記13:20). 這句話成為申命記和約書亞記中爭戰的座右銘. 我們都知道, 勇氣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儘管有恐懼, 但仍然做需要做的事, 而這些恐懼往往是非常實際的. 約書亞和迦勒清楚認識進入應許之地得地為業的阻礙, 但他們選擇不讓這些阻礙限制他們做應當做的事. 當他們這樣做時, 他們看到了其他探子所忽略的東西. 他們對以色列人說, "..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 (民數記14:9).

"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 意味迦南人所崇拜的異教神祇已經離開了迦南人. 這些神祇實際上是鬼魔. 當以色列的 神接近時, 這些鬼魔必須逃離, 因此迦南人在與以色列人爭戰的時候會變得格外軟弱無力. 但只有信心的眼睛才能事先看到這一點. 信心的眼睛注視著 神和祂的應許, 而不是外在的條件, 然後它就能看穿甚至是越過最艱苦環境的道路.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