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chi "他活了", 創世記 Genesis 47:28~50:26 的讀經心得)

雅各死後, 約瑟的哥哥們不相信約瑟已經完全饒恕了他們, "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 (創世記50:15), 於是他們用父親的名義, 祈求約瑟的饒恕, "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 神之僕人的過犯" (創世記50:17), 並且甘心作約瑟的奴僕, "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創世記50:18).

約瑟的回應再次肯定了他對哥哥們的完全饒恕, "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 (創世記50:19~21). 約瑟看待他當初被賣到埃及其實是 神的意思, 並且"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由此我們知道, 約瑟的確完全饒恕了哥哥們.

然而約瑟能完全饒恕哥哥們, 並不是一蹴可及的, 而是經歷了一段過程. 約瑟之前雖然一直過著以 神為中心的生活 (請參閱人不是萬物的尺度, 神才是一文), 但哥哥們對約瑟所造成的一切傷害, 卻也不是那麼容易饒恕的. 約瑟的確想要主動饒恕他的哥哥們, 但他盡其所能也只有選擇遺忘, 因此他將長子命名為瑪拿西,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 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創世記41:51).

的確, 很多人饒恕別人的方式正是選擇遺忘, 如英文常說, "forgive and forget". 但人怎麼可能真的遺忘呢? 只是選擇不再提起, 或是勉強自己不要回想罷了. 遺忘是饒恕, 但並不是完全的饒恕.

身為尊貴的埃及宰相, 約瑟可能真的暫時遺忘了過去一切的困苦和哥哥們對他造成的傷害, 然而當他們來到埃及買糧時, 約瑟見了他的哥哥們, 過去的一切痛苦回憶全都回來了. 當約瑟聽見他們彼此說, "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 (創世記42:21), 他轉身退去並哭了一場, 這不大可能是兄弟之情發動, 畢竟他的哥哥們過去一直惡待他, 而更可能是他回想起自己的慘痛經歷.

當然, 約瑟對哥哥們並沒有存心報復, 而是仍然顧念他們以及父親雅各, 不然他也不會慷慨地把糧食裝滿哥哥們的行囊了. 然而約瑟和哥哥們的互動, 卻不見得是他為了與他們和好而試驗他們. 我們如此解釋, 往往是受了故事結局的影響. 約瑟所作的一切, 更像是他處心積慮要使弟弟便雅憫來到埃及, 並將他留在身邊, 以後弟兄二人相依為命. 因此約瑟一再強調, 若他哥哥們不帶便雅憫前來, 就不得再見他的面; 等到便雅憫來了以後, 約瑟設計讓便雅憫"偷了"銀杯, 要將"有罪的"便雅憫留下, 並打發哥哥們回去. 約瑟可能想等哥哥們走後, 再與便雅憫兄弟相認.

然而猶大願意以身代贖便雅憫的一番話, 打亂了約瑟原先的計畫, 也成了約瑟完全饒恕哥哥們的契機. 約瑟原先並不知曉父親雅各對他的"死"是多麼傷痛, 畢竟22年過去了, 父親說不定已經淡忘了他, 但從猶大的話中, 約瑟明白父親雅各從沒有遺忘他, 並由雅各對同是拉結所生的便雅憫的極度呵護, 體會到父親對他的愛. 而猶大作為當初賣他為奴的主謀, 如今卻願意以自己為奴來贖回便雅憫, 也顯明了他的真心悔改.

猶大的真心悔改換來約瑟的完全饒恕, 他對他哥哥們說, "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 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並埃及全地的宰相。" (創世記45:4~5, 7~8) 悔改和饒恕, 是一體的兩面. 得罪人的一方真心悔改, 被得罪的一方完全饒恕, 人與人之間才有真正的平安. 饒恕很難是單方面的, 有真心的悔改, 才有完全的饒恕.

對約瑟來說, 他被哥哥們賣到埃及是過去已發生的事實. 約瑟雖然不能改變過去, 也無法忘懷, 但他卻能選擇用新的眼光, 從 神的角度來檢視他的過去. 約瑟不再看待他自己是哥哥手下的受害者, 卻是 神所""的使者, 為要"保全生命", "大施拯救". 因此約瑟對他的過去下了一個新的結論, "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

當我們如同約瑟一般, 選擇從 神的角度, 用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我們的過去, 並相信聖經所說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書8:28), 真實的, 完全的饒恕就要發生. 因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無非都是 神的意思, 並且"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

對於使徒保羅的話,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 (歌羅西書2:16~17) 我過去一直認為可能是有些猶太基督徒論斷歌羅西教會的外邦信徒沒有遵守聖經食物律和節期, 甚至傷害到他們的信心, 保羅因此勸勉外邦基督徒, 得救的根基乃在於耶穌基督, 而不在乎遵行律法.

當然, 耶穌基督絕對是我們得救唯一的根基, 但這很可能不是保羅說這段話的用意.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保羅在歌羅西書2章中, 提到那些論斷歌羅西教會門徒的是"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歌羅西書2:8), 並勸告歌羅西門徒說, "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 (歌羅西書2:20)

然而保羅不可能稱律法為"世上的小學". 保羅對律法的態度, 從使徒行傳所記載的保羅生平可以明確看出. 使徒行傳中, 保羅雖然身為外邦人的使徒, 在外邦世界傳揚福音, 然而若是情況許可, 他還是儘可能地遵守聖經節期, "乃因保羅早已定意越過以弗所、免得在亞西亞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趕五旬節能到耶路撒冷" (使徒行傳20:16); 此外, 保羅按照律法許了拿細耳人的願, "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 (使徒行傳18:18). (請參閱保羅 - 拿細耳人?一文) 後來保羅受審時, 他也為自己辯護說, 他從來沒有反對或甘犯律法. (請參閱保羅的受審一文) 保羅本人遵守律法, 也尊重律法.

除此之外, 保羅也明確地說, "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羅馬書7:12), "原來體貼肉體、就是與 神為仇.因為不服 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羅馬書8:7) 律法既是聖潔的, 又是從 神而來的, 自然不可能是"世上的小學".

那麼保羅所說"世上的小學"指的是什麼呢? 我覺得最有可能的是當時流行的希臘哲學的禁慾主義, 以斯多亞主義 (Stoicism) 為代表, "還有以彼古羅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 (保羅) 爭論" (使徒行傳17:18). 事實上, 保羅在歌羅西書2:8所稱"理學"的希臘原文φιλοσοφία ("philosophia", philosophy) 正是"哲學"的意思. 哲學都是由人構思出來的, 自然是"人間的遺傳" (歌羅西書2:8). 斯多亞主義主張禁慾, 正如同保羅所說"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 (歌羅西書2:20), 而保羅也指出禁慾對生命的改變缺乏果效, "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 (歌羅西書2:22~23).

如果保羅所說"世上的小學"真是指希臘哲學的禁慾主義, 那麼論斷歌羅西教會門徒的人其實是那些禁慾主義者, 而不是猶太基督徒. 如此一來, 我們對保羅的話,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 (歌羅西書2:16) 就必須重新加以解釋. 禁慾主義者會論斷門徒什麼事呢? 無非是歌羅西門徒紀念並遵守聖經的節期, 包括月朔與安息日, 並在節期中吃喝快樂. 而保羅不但鼓勵門徒不要容讓禁慾主義者的論斷, 並且指出聖經節期的先知性意義, "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 (歌羅西書2:17), 當門徒守節時, 他們也同時表達出對主耶穌再來的彌賽亞盼望 (Messianic hope).

因此保羅在這裡所教導的, 乃是門徒在基督徒生活上, 包括飲食與聖經節期在內, 都不要被外人論斷, 而要定睛在主耶穌身上, 在基督裡面生根建造.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猶大為便雅憫的代贖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igash "他靠近", 創世記 Genesis 44:18~47:27 的讀經心得)

當約瑟的銀杯在便雅憫的口袋被搜出來, 眾弟兄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創世記44:13) 他們並沒有棄"有罪"的便雅憫不顧, 而是與他患難與共, 甚至與他認同, 這一點表現在猶大對約瑟說的話, "我們對我主說甚麼呢.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 (創世記44:16) 這裡"僕人"的希伯來文עֲבָדִים ("avadim", servants) 是עֶבֶד ("eved", servant) 的複數形, 意思是"眾僕人". 猶大說他們和便雅憫同樣都是有罪的, 眾弟兄與便雅憫認同.

約瑟試驗眾弟兄, 給他們一條"出路", "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的上你們父親那裡去." (創世記44:17) 然而便雅憫若不和他們一同回去見雅各, 他們怎能有平安呢? 雅各之前已經說了, "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 (便雅憫)、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世記42:38)

猶大接下來對約瑟說的話, 是創世記最長的一段話. 猶大的用意, 是要以他自己贖回便雅憫,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創世記44:33) 猶大為"有罪的"便雅憫的代贖, 正預表"猶大支派的獅子" (啟示錄5:5) - 主耶穌基督為有罪的我們的代贖.

猶大的話中, 提到最多的一個字是אָב ("av", father), 也就是"父親", 總共有14次之多, "我主曾問僕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 (創世記44:19), "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 (創世記44:20), "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 (創世記44:22), "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裡、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 (創世記44:24), "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創世記44:25), "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 (創世記44:27), "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 (創世記44:30), "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世記44:31), "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 (創世記44:32), "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創世記44:34) (註: 有些中文和合本翻譯的"父親"如44:30, 44:31, 40:32, 在希伯來原文中沒有出現, 是翻譯者為了讓意思更加清楚而加入的)

猶大的話顯明他時時以父親為念, 就像主耶穌時時以天父為念一般, 主耶穌來到世上, 正是為了成就天父的旨意, "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 (希伯來書10:7, 9) 便雅憫雖是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但因著父親雅各對他的鍾愛, 猶大體貼父親的心, 願意犧牲自己來贖回便雅憫, 就像主耶穌知道 神愛世人的心, "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16), 因此甘心樂意體貼父神的心意, 犧牲自己拯救世人, "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馬太福音26:39, 42)

"有罪的"便雅憫若沒有猶大的代贖, 將永遠留在埃及作奴僕; 而真正有罪的我們, 若沒有主耶穌的代贖, 將永遠留在罪中作奴僕. 猶大為便雅憫代贖, "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讓便雅憫能回到雅各面前; 而主耶穌為我們代贖, 也讓我們能回到愛我們的天父面前.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你們應當祈求, 叫你們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冬天, 或是安息日

當主耶穌預言聖殿被毀, "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馬太福音24:2), 門徒發出一連串的問題, "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 (馬太福音24:3) 主耶穌的門徒以為聖殿被毀和主耶穌降臨將會同時發生, 所以如此詢問, 而主耶穌的回答似乎混合了聖殿被毀的預兆和祂降臨 (末世) 的兆頭.

關於聖殿被毀的預兆, 主耶穌說道,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馬太福音24:15~18) 其中最令人費解的, 是主耶穌說, "你們應當祈求, 叫你們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冬天, 或是安息日." (馬太福音24:20) 逃走時不遇見冬天還好理解, 冬天時冰天雪地, 交通不便, 不利於逃走. 但安息日呢? 根據教會傳統教導, 主耶穌不是已經廢掉安息日了嗎? 既然如此, 門徒逃走和安息日有什麼關係?

主耶穌的話, "你們應當祈求, 叫你們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冬天, 或是安息日," (馬太福音24:20) 之所以會成為難解的經文, 其實是出於我們對聖經和新約歷史的誤解. 事實上主耶穌從來沒有廢掉安息日, 相反地, 主耶穌守安息日. (請參閱主耶穌沒有廢掉安息日, 主耶穌守安息日一文)

根據主耶穌當時的猶太傳統, "安息日可走的路程" (使徒行傳1:12) 為2000肘的距離, 大約是3/4英里. 基督教解經者因此認為猶太基督徒受律法束縛而不能逃得太遠, 或是猶太人會限制猶太基督徒逃走. 但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首先, "安息日可走的路程"並不是律法的規定, 而是猶太人的安息日傳統 (雖然主耶穌和門徒似乎也都遵守這傳統); 其次, 安息日雖然是聖經的誡命, 但也不是全然不可干犯的. 比方說, 以色列的男孩生下來第8日要行割禮, 就算第8日剛好是安息日也不能例外. 此外, 若是遇到性命攸關的情形, 按照猶太傳統, 安息日不但是可以干犯, 而且是應當甘犯的, 比方說醫生救人就不受安息日限制. 因此, 大災難若發生在安息日, 不但可以逃走, 而且應該逃得遠遠的, 遠超過"安息日可走的路程".

既然安息日遇到大災難可以逃命, 為什麼主耶穌還要說, "你們應當祈求, 叫你們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冬天, 或是安息日" (馬太福音24:20) 呢? 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主耶穌重視安息日! 雖然因著逃命的緣故甘犯安息日是可以的, 但若能不干犯安息日的話, 就儘量不要甘犯安息日. 正因為主耶穌看重安息日, 所以祂才吩咐門徒向 神祈求, "逃走的時候, 不遇見...安息日",  主耶穌重視安息日, 祂也教導門徒要重視安息日.

這一點同樣反映在主耶穌的身體被安葬在亞利馬太的約瑟的墳墓裡, "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跟在後面、看見了墳墓、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他們就回去、豫備了香料香膏。他們在安息日、便遵著誡命安息了." (路加福音23:55~56) 若是主耶穌廢掉安息日, 或是祂不看重安息日, 那些愛主耶穌的婦女十之八九會在"豫備了香料香膏"後, 立刻去膏抹她們心愛的夫子, 而不是"在安息日、便遵著誡命安息了".

正因為主耶穌看重安息日, 所以祂才會常常和法利賽人就著如何按照律法的精義守安息日起爭執, 而不是爭執安息日存廢的問題. 主耶穌看重安息日, 祂也教導門徒看重安息日. 盼望今日主耶穌的門徒也能同樣看重安息日.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約瑟為 神作見證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Miketz "結尾", 創世記 Genesis 41:1~44:17 的讀經心得)

創世記41章記載約瑟為法老解夢的故事. 但與其說是為法老解夢, 不如說是約瑟向法老見證 神. 對比於之前約瑟為酒政和膳長解夢, 只提過一次 神, "解夢不是出於 麼、請你們將夢告訴我" (創世記40:8), 約瑟為法老解夢, 總共提到 神五次之多.

約瑟不只是提到 神, 約瑟乃是宣告 神的名字אֱלֹהִים ("elohim", "以羅欣", God). 從希伯來文法來說, אֱלֹהִים 是אֵל ("el", god, "") 或אֱלוֹהַּ ("eloah", god, "") 的複數形式, 表示"諸神". 然而在聖經裡用אֱלֹהִים 來稱呼耶和華 神時, 卻總是用單數動詞, 指的是特定的那一位 神, 由此我們知道אֱלֹהִים 也是 神的名字之一.

神的名字 אֱלֹהִים 最早出現在創世記1:1 "בְּרֵאשִׁית בָּרָא אֱלֹהִים אֵת הַשָּׁמַיִם וְאֵת הָאָרֶץ" ("起初 創造天地"). 因為אֱלֹהִים的首次出現與 神的創造有關, 所以אֱלֹהִים被認為有"大能的創造者"的含意 - אֱלֹהִים 神創造了天地萬物, אֱלֹהִים 神是大能的創造者.

當約瑟為法老解夢時, 他一開始就提到 神的名字, 將 神介紹給法老, "這不在乎我、神 (אֱלֹהִים) 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 (創世記41:16), אֱלֹהִים 神是那位賜平安的 神.

法老講說他的夢境後, 約瑟回答說, "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 (הָאֱלֹהִים) 已將所要作的事指示法老了" (創世記41:25), אֱלֹהִים 神是那位啟示的 神.

約瑟首先解釋法老夢見的母牛和穗子象徵7年, 然後再次強調 אֱלֹהִים 神是那位啟示的 神, "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 (הָאֱלֹהִים已將所要作的事顯明給法老了" (創世記41:28).

約瑟接著解釋好母牛 (穗子) 與壞母牛(穗子) 代表7個豐年與7個荒年, 最後補充說, "至於法老兩回作夢、是因 神 (הָאֱלֹהִים命定這事、而且 神 (הָאֱלֹהִים必速速成就" (創世記41:32), אֱלֹהִים 神是那位命定的 神, אֱלֹהִים 神是那位成就祂旨意的 神. (註: 中文和合本省略了第二個אֱלֹהִים 沒有翻譯出來)

在約瑟為法老的解夢中, 他總是把握機會見證 神: אֱלֹהִים 神是那位賜平安的 神, אֱלֹהִים 神是那位啟示的 神, אֱלֹהִים 神是那位命定的 神, אֱלֹהִים 神是那位成就祂自己旨意的 神.

雖然當時埃及是一個偶像崇拜充斥的強大國家, 甚至法老王也自以為是神祇的後代, 但在約瑟為 神作見證後, 就連法老也承認並信服了約瑟所宣揚的這一位אֱלֹהִים 神,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 神(אֱלֹהִים)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法老對約瑟說、神(אֱלֹהִים)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 (創世記41:38~39).

約瑟身為階下囚, 卻依然把握機會見證 神, 甚至是對當時最有權勢的法老也不例外, 神也因此藉由法老的手拯救並高舉約瑟, 法老對約瑟說, "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 (創世記41:40~41).

願約瑟的例子也能鼓舞我們為 神作見證.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使徒保羅的話,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羅馬書5:13) 常常被人誤解, 認為保羅的意思是說沒有律法就好了, 因為"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就算保羅沒有這樣的意思, 相信這仍是很多弟兄姊妹心中隱藏的想法. 更進一步推論, 因此耶穌基督才要來廢除對我們有害的律法 (雖然新約聖經從來沒這麼說), 使我們專靠祂的恩典而活.

我們專靠主耶穌的恩典而活是不錯的, 但主耶穌並沒有廢除律法, 而是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代贖替我們承受罪的刑罰, 挪去了律法對我們的咒詛. 主耶穌說, "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8).

現在請容我解釋為什麼我說很多弟兄姊妹都誤解保羅的話"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羅馬書5:13) 的意思.

首先, 保羅的前半句話"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只是單純地陳述事實, 沒有什麼問題. 遠在 神降臨西乃山賜下律法給以色列人之前, 人早已犯罪, 事實上, 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就犯了罪, 喫了 神吩咐不可喫的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有問題的是保羅的後半句話"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其中"罪也不算罪"是被誰不算為罪呢? 大部分弟兄姊妹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 神. 既然 神尚未賜下律法, 人雖然犯罪, 但 神仍然不算他們的罪為罪, 畢竟"不知者無罪"嘛! 如此的想法雖然合情合理, 但卻不合聖經. 事實上, 遠在律法頒布之前, 神早已審判人的罪, 挪亞時代的洪水就是最好的例子,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 (創世記6:5~7), 神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是另一個例子,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麼.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創世記18:20~21).

因此保羅的話"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並不是指 神不算為罪, 不然 神用洪水審判全地和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就不是公義的審判了; 保羅的意思是說沒有律法, 人犯了罪也不自知, 所以人不算罪為罪. 但人犯罪而不自知, 不算為有罪, 是不是就沒事了呢? 不是. 保羅接著說,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豫像" (羅馬書5:14). 從亞當到摩西之間, 律法還沒有賜下, 人不算罪為罪, 儘管如此, 神依然算人為有罪, 所以人依然要承擔犯罪的後果 - 死, "罪的工價乃是" (羅馬書6:23).

另一方面, 雖然律法還沒有賜下, 但"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羅馬書1:19~20), 當背負 神榮耀形像的世人犯罪, "虧缺了 神的榮耀" (羅馬書3:23), 神有權柄施行審判, 這是 神絕對的主權.

那麼在律法賜下之前, 神用什麼作為祂公義審判的標準呢? 當然還是根據律法! 律法是 神永恆的標準, 不只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8), 甚至律法在 神頒布給以色列人之前, 在 神創造天地以前就已存在了 (根據猶太傳統).

律法是 神永恆的話, 而"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馬太福音12:34), 因此律法反映 神的內心, 是 神的自我啟示. 保羅說, "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羅馬書7:12), 聖潔的律法啟示了聖潔的 神, 是 神公義的表達. 主耶穌不可能廢掉律法, 因為廢掉律法等於廢掉 神的公義, 等同於 神否定祂自己, 套句主耶穌的話, "凡一國自相分爭、就成為荒場.凡一家自相分爭、就必敗落" (路加福音11:17). 相反地, 主耶穌來乃是要"成全"律法, 將原本所隱藏的律法精義顯明出來.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雅各住在迦南地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shev "他居住", 創世記 Genesis 37:1~40:23 的讀經心得)

本週妥拉讀經進度的標題是וַיֵּשֶׁב ("vayeshev", "and he lived/settled"), 意思是"他居住". וַיֵּשֶׁב 是"雅各在迦南地..." (創世記37:1) 希伯來原文的第一個字, 它的希伯來動詞字根為ישׁב ("yashav", dwell/live/settle/sit"), 有"居住, 定居, 坐"的意思.

經過了20年在外的顛沛流離, 雅各終於回到並定居在迦南地. 雅各是聽 神的話才回迦南地, "我是伯特利的 神.你在那裡用油澆過柱子、向我許過願.現今你起來離開這地、回你本地 (迦南地) 去罷" (創世記31:13), 並且在回到迦南地之前, 雅各先解決了與舅舅拉班和哥哥以掃的紛爭, 雅各和拉班立約彼此互不侵犯 (參創世記31:17~55), 並與哥哥以掃和好 (參創世記33:1~16). 然而諷刺的是, 雅各雖然好不容易定居在迦南地, 但他卻不能"安然居住".

一樁又一樁的災禍接踵而來. 先是獨生女兒底拿被示劍污辱 (參創世記34:1~2), 接著摯愛的妻子拉結生便雅憫時難產而死 (參創世記35:16~20), 再來是長子流便與雅各的妾辟拉同寢 (參創世記35:22). 隨後雅各最愛的兒子約瑟"被野獸撕碎慘死" (參創世記37:33), 而另一個兒子猶大卻離開了雅各的家庭, 不但與迦南人同住, 還娶了迦南女子為妻 (參創世記38:1~2). 雅各的整個家庭陷入了破碎的狀態. 但其中最讓雅各痛苦的, 可能還是約瑟的"慘死", "雅各便撕裂衣服、腰間圍上麻布、為他兒子悲哀了多日。他的兒女都起來安慰他.他卻不肯受安慰、說、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裡.約瑟的父親就為他哀哭" (創世記37:34~35). 約瑟的"慘死"是雅各生命中最大的悲劇.

當然, 約瑟並沒有"慘死", 而是被雅各的兒子們賣到埃及. 雅各的兒子們欺騙雅各, 固然極不應該, 但他們的所作所為, 卻也反映出雅各他本身. 雅各從前是詭詐的, 而詭詐的父親, 自然容易教養出詭詐的兒子. 當雅各與拉班鬥法時, 他的兒子們恐怕不會認為事實上是 神祝福雅各, 反而相信是雅各詭詐的方法有效, "雅各拿楊樹、杏樹、楓樹的嫩枝、將皮剝成白紋、使枝子露出白的來.將剝了皮的枝子、對著羊群插在飲羊的水溝裡、和水槽裡、羊來喝的時候牝牡配合。羊對著枝子配合、就生下有紋的、有點的、有斑的來" (創世記30:37~39) 在耳濡目染之下, 雅各的兒子學會了雅各的詭詐, 並用來對付示劍, "雅各的兒子們、因為示劍玷污了他們的妹子底拿、就用詭詐的話回答示劍、和他父親哈抹" (創世記34:13), 以後也用詭詐對待他們的父親, "他們宰了一隻公山羊、把約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打發人送到他們的父親那裡說、我們撿了這個、請認一認、是你兒子的外衣不是" (創世記37:31~32).

從雅各兒子們的所作所為來看, 雅各的生命似乎沒有任何改變, 但事實卻不然, 從約瑟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 神在雅各生命中的作為. 約瑟過著以 神為中心的生活, 他拒絕波提乏妻子的誘惑, "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 呢?" (創世記39:9), 為酒政和膳長解夢, "解夢不是出於 麼、請你們將夢告訴我" (創世記40:8), 為法老解夢, "這不在乎我、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 (創世記41:16), 為長子取名瑪拿西說, "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創世記41:51), 為次子取名以法蓮說, "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創世記41:52) . 約瑟以 神為中心, 同樣是從雅各學到的. 神將詭詐的雅各, 一步一步轉變為以 神為中心的以色列.

然而雅各的老我, 仍然需要 神一點一滴來對付. 而雅各也仍然要為過往的罪付出代價. 神透過雅各的經歷, 讓人明白犯罪是有後果的. 雖然人可能忘了曾經犯過的罪, 但 神不會忘記. 就像雅各的兒子欺騙雅各一般, 雅各過去也曾欺騙他的父親以撒. 過去雅各用一件衣服 (以掃上好的衣服) 和山羊羔欺騙以撒, 如今雅各的兒子也用一件衣服 (約瑟的彩衣) 和公山羊欺騙雅各. 雅各需要為他過去欺騙父親以撒付上代價, 並學習教訓. 就算他從父親那裏騙得長子的福分又如何? "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 (創世記27:28) 能和約瑟的性命相比嗎? 雅各顯然覺得不能, 因此他說, "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裡" (創世記37:35).

神雖然揀選了雅各, 但祂並沒有縱容雅各. 神的揀選並不是偏心, 反而是"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路加福音12:48) 神的子民不能任意犯罪, 反而必須比不是 神的子民更多活出 神聖潔的生命, 這是 神藉著約瑟的"慘死"管教雅各的原因. 神透過雅各的家庭啟示了祂是那位"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34:7) 的 神, 就算是 神所揀選的百姓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 神仍然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 (出埃及記34:6). 神的管教不是刑罰, 卻是要讓人悔改, 並結出公義的果實. 約瑟不是真的"慘死", 相反地, 神保守約瑟, 並與約瑟同在. 並且雅各在經歷 神的管教之後, 神讓他與約瑟重逢. 當雅各再次見到他最愛的兒子時, 他對約瑟說, "我既得見你的面、知道你還在、就是死我也甘心" (出埃及記46:30).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律法是 神公義的標準, 也是 神愛的標準

如果說律法是 神公義的標準, 相信絕大多數弟兄姊妹都會同意, 詩人讚嘆律法說,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詩篇19:9), "我因你公義的典章、半夜必起來稱謝你...你的法度永遠是公義的.求你賜我悟性、我就活了...願我的舌頭歌唱你的話.因你一切的命令盡都公義" (詩篇119:62, 144, 172), 而使徒保羅也說, "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 (羅馬書7:12).

既然律法是 神公義的標準, 那麼律法中最大的誡命豈不應該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出埃及記21:24)? 答案卻是否定的. 當一個律法師問主耶穌哪一條是最大的誡命, 主耶穌回答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馬太福音22:37~40).

愛是律法中最大的誡命, 這其實是主耶穌當時的猶太人對律法的認識, 而主耶穌的回答肯定了他們的認識是正確的. 當另一個律法師問主耶穌要如何才能承受永生, 主耶穌反問他, "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路加福音10:26), 律法師回答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主你的 神.又要鄰舍如同自己" (路加福音10:27). 主後第二世紀的猶太大拉比阿奇瓦 (Akiva) 也教導"愛人如己"是律法中最重要的原則.

主耶穌當代的猶太人探討什麼是律法中最大的誡命或原則時, 並不是企圖用最大的誡命取代其他的誡命, 或是只保留最大的誡命而廢掉其他的誡命, 卻是要藉著最大的誡命來總結律法, 找出律法的精義, 進而按著律法的精義來遵行律法中的一切誡命.

使徒保羅是猶太人, 因此我們應理解他的話如同我們理解主耶穌和拉比阿奇瓦的話一般,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要常以為虧欠.因為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就完全了律法" (羅馬書13:8~10). 保羅的說法, 其實和拉比阿奇瓦的說法一致. 保羅說所有的誡命都包括在"愛人如己"的誡命當中, 而阿奇瓦說"愛人如己"的誡命是律法中最重要的原則. 當時的猶太人不會誤會阿奇瓦要廢掉律法而只保留"愛人如己"的誡命, 他們也不會因此誤會保羅.

既然愛是律法中最大的誡命, 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那麼律法中其他誡命和愛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其他的誡命是愛的行動, 愛的實踐, 也是愛心的具體表達, 諸如愛仇敵 - "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失迷了路、總要牽回來交給他。若看見恨你人的驢壓臥在重馱之下、不可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抬開重馱" (出埃及記23:4~5), 愛弟兄 - "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 (申命記15:7), 愛寄居的 - "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 (出埃及記23:9), 愛 神的創造 - "你若路上遇見鳥窩、或在樹上、或在地上、裡頭有雛、或有蛋、母鳥伏在雛上、或在蛋上、你不可連母帶雛一併取去" (申命記22:6).

其他的誡命也定規了什麼才是 神的真愛. 若是僅有愛的誡命, 人將依照自己心中對愛的想法決定如何去愛, 但這往往並非聖經所啟示的愛. 將會有人高舉愛的大旗而振振有詞地說, "我太愛這個女同事了, 她也愛我, 我只有為愛的緣故瞞著妻子搞婚外情了" 或 "我太愛我的男朋友了, 為了能與他長相左右, 迫不得已, 我只好把我的情敵殺了", 這些顯然都不是 神的真愛, 因此保羅才會說,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羅馬書13:9), "愛人如己"的誡命總結諸如"不可姦淫、不可殺人"的誡命, 但"愛人如己"的誡命並不取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的誡命, 而是相輔相成. 諸如"不可姦淫、不可殺人"的誡命讓人明白什麼才是 神的真愛, 為愛的緣故而姦淫或殺人都不是 神的真愛.

愛固然是律法中最大的誡命, 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但愛的誡命同樣需要其他誡命的配搭. 律法中的其他誡命展現了愛的具體行動與實踐, 並定規了什麼才是 神的真愛. 律法的一切所有誡命, 因此共同形成了愛的原則, 實例與準繩.

律法不但是 神公義的標準, 也是 神愛的標準.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ishlach "他差遣", 創世記 Genesis 32:4~36:43 的讀經心得)

雅各懼怕以掃, 向 神禱告說, "耶和華我祖亞伯拉罕的 神、我父親以撒的 神阿、你曾對我說、回你本地本族去、我要厚待你。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但河、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求你救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因為我怕他來殺我、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 (創世記32:9~11) 其實不但雅各不配, 我們每一個人也同樣是不配得 神的"慈愛"和"誠實". (所以讓我們向 神大聲說, "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

"慈愛"和"誠實"是 神的兩項重要的屬性, 在聖經中屢次提及, 如"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不斷的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至於我、耶和華在路上引領我、直走到我主人的兄弟家裡" (創世記24:27), "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 (撒母耳記下2:6), "因為你的慈愛、高及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詩篇57:10), "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誠實、行在你前面" (詩篇89:14), "耶和華阿、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誠實歸在你的名下" (詩篇115:1), "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 (彌迦書7:20).

當然, 關於 神的"慈愛"和"誠實"最重要的經文還是 神的自我宣告,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34:6~7) 神不但有"慈愛"和"誠實", 並且是"豐盛慈愛誠實". "慈愛"和"誠實"因此成為猶太人心目中 神的兩項代表性的屬性, 以致猶太人在敬拜和禱告當中常常稱頌 神的"慈愛"和"誠實".

聖經中將"慈愛"和"誠實"並列時, 翻譯為"慈愛"的希伯來字總是חֶסֶד ("chesed", faithfulness/kindness/grace), 除了"慈愛"的意思外, 還有"恩典", "信實"的意思. 而翻譯為"誠實"的希伯來字則是אֱמֶת ("emet", truth/faithfulness), 通常是"真理", "信實"的意思. 因此"慈愛"和"誠實"也可譯為"恩典"和"真理".

使徒約翰說,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約翰福音1:17) 固然約翰福音是以希臘文寫成, 但"恩典"的希臘字χάρις ("charis", grace/kindness) 和"真理"的希臘字ἀλήθεια ("aletheia", truth) 仍然可以對應到希伯來字的חֶסֶד ("慈愛", "恩典") 與 אֱמֶת ("誠實", "真理"). 考量到使徒約翰的猶太背景, 不管我們翻譯為"恩典"和"真理", 或是"慈愛"和"誠實", 使徒約翰寫約翰福音時, 心中所想的應該是與舊約聖經相同的希伯來字חֶסֶד 和 אֱמֶת. 而這也正是Bible Society in Israel所翻譯的希伯來文新約譯本 (Hebrew New Testament) 所使用的翻譯, "וְהַחֶסֶד וְהָאֱמֶת בָּאוּ דֶּרֶךְ יֵשׁוּעַ הַמָּשִׁיחַ" (約翰福音1:17).

因此當約翰說,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真理 (慈愛誠實)、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約翰福音1:17), 他的意思是, 律法不錯是由摩西傳下來的,  但在摩西律法中所啟示的那位有"豐盛的慈愛誠實" (或是"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的 神, 正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 主耶穌基督是 神, 是父神的獨生子, "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翰福音1:18), 而主耶穌所表明的, 乃是 神的"慈愛"和"誠實" ("恩典"和"真理").

正如 神是有"慈愛"和"誠實"的 神, 祂希望按祂的形象樣式所造的人也同樣有"慈愛"和"誠實", 聖經中藉著人與人的對話啟示這一點, "現在你們若願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就告訴我.若不然、也告訴我、使我可以或向左、或向右" (創世記24:49), "以色列的死期臨近了、他就叫了他兒子約瑟來、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請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用慈愛誠實待我、請你不要將我葬在埃及" (創世記47:29), "二人對他說、你若不洩漏我們這件事、我們情願替你們死.耶和華將這地賜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必以慈愛誠實待你" (約書亞記2:14).

既然我們從主耶穌白白領受了 神的"慈愛"和"誠實" ("恩典"和"真理"), 成為 神的兒女, 我們豈不應同樣以"慈愛"和"誠實" ("恩典"和"真理") 待人?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

使徒保羅勸勉門徒的話,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對大多數基督徒都是耳熟能詳的. 既然"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 是 神的"旨意", 很多弟兄姊妹因而常常操練並反省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作到喜樂, 禱告, 與謝恩.

當然, 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絕不只有這三件事而已, 然而保羅卻特別指出它們來, 突顯出它們的重要性. 這是為什麼呢? 當我們仔細觀察這段經文時, 我們會發現"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其實都是"關係性" (relational) 的誡命. 與誰的關係呢? 乃是我們與 神的關係.

神是我們喜樂的泉源. 約伯記提到, "你就要以全能者為喜樂、向 神仰起臉來" (約伯記22:26). 詩篇中也多次提及,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篇16:11), "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 (詩篇30:11), "我就走到 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 神那裡. 神阿、我的 神、我要彈琴稱讚你" (詩篇43:4), "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 神、就是你的 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 (詩篇45:7). 先知哈巴谷甚至說,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 神喜樂" (哈巴谷書3:17~18). 使徒保羅因此教導門徒,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腓立比書4:4).

神是我們禱告的對象. 我們禱告不是自說自話, 而是與 神說話, "亞伯拉罕禱告 " (創世記20:7), "摩西離了法老出城、向耶和華舉手禱告" (出埃及記9:33), "大衛禱告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阿" (撒母耳記上23:10), "禱告 神、 神就喜悅他、使他歡呼朝見 神的面. 神又看他為義" (約伯記33:26), "耶和華阿.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 (詩篇39:12). 主耶穌因此教導門徒,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 (馬太福音6:6),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6:9).

和禱告一樣, 神也是我們感謝的對象, 並且是終極的對象, 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 (雅各書1:17). 我們要"凡事謝恩", 因為 神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書8:28). 聖經不斷提醒 神的子民要感謝祂,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 神.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 (詩篇50:14), "我要以詩歌讚美 神的名、以感謝稱他為大" (詩篇69:30), "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詩篇100:4). 使徒保羅也因此教導門徒,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 神" (以弗所書5:20).

喜樂, 禱告, 和感謝這三件事, 因此都關乎我們與 神的關係. 當我們經常靠 神喜樂, 持續不斷地向 神禱告, 並且凡事感謝 神的恩典, 我們就與 神有著不間斷的交通, 與 神的親密關係也隨之而來. 神何等地渴望與我們建立親密無間的關係. 慈愛的天父巴不得祂的兒女常常來到祂面前, 不但以祂為樂, 向祂說話, 對祂傾心吐意, 並對祂的一切恩典充滿感恩. 地上的父親, 無論再好, 總有無法顧及兒女的時候, 但天上的父親不但每時每刻看顧我們, 也隨時預備好聆聽我們的聲音. 我們都是因著主耶穌的救恩成為 神的兒女, "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因此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 到了一個地方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tzei "他出去", 創世記 Genesis 28:10~32:3 的讀經心得)

雅各為躲避以掃的憤怒離開了別是巴, 在前往哈蘭的路上, 當他仍然在迦南地時, "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裡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裡躺臥睡了。" (創世記28:11)

這裡"到了"的希伯來原文是一個特別的字פגע ("paga", meet/counter/intercede), 有"遇到, 相遇, 代求"的意思. 與其說雅各"到了一個地方", 不如說雅各其實是"遇到了一個地方", 而在這個地方他與 神相遇, "(雅各) 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 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 神、也是以撒的 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 (創世記28:12~13)

雅各將他與 神相遇的地方命名為"伯特利", 希伯來原文為בֵּית אֵל ("beit el", house of God), 意思是"神的家". 雅各說, "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 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創世記28:17).

迦南地雖然是應許之地, 但在當時其實是黑暗之地, 充斥著偶像崇拜與淫亂等諸般罪惡. 然而在迦南地上, 卻有著伯特利這麼一個地方, 不但是"神的殿", 也是"天的門". 但為什麼是伯特利呢? 猶太傳統認為這裡正是當初亞伯拉罕建立祭壇的地方, "從那裡他 (亞伯拉罕) 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求告耶和華的名" (創世記12:8). 當亞伯拉罕如同祭司一般在此處為 神築壇獻祭, 並求告 神的名時, 他就為著迦南地建立了"神的殿", 也打開了"天的門".

伯特利因此成為 神與人相遇的地方, 並應驗在雅各的經歷上. 伯特利象徵著 神與人的相遇. 而除了地理上的伯特利外, 更有著屬靈的伯特利, 乃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主耶穌指著祂自己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約翰福音1:51). 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得與 神相遇, 主耶穌又說,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約翰福音14:9).

我們如何藉著主耶穌與 神相遇呢? 乃是藉著祂擔當我們的罪孽與代求, 神透過先知以賽亞說, "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以賽亞書53:11~12) 而"代求"也剛好是相遇的希伯來字פגע的另一個意思.

主耶穌是屬靈的伯特利, 不但因著"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 (希伯來書7:27), 成就了永遠的贖罪祭, 同時"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代求)" (希伯來書7:25). 當我們遇見並認識主耶穌基督, 我們就遇見並認識了 神.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亞伯拉罕生以撒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Toldot "後代", 創世記 Genesis 25:19~28:9 的讀經心得)

創世記的十個家族故事中, 以撒的家族故事有一個獨特之處,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 (תּוֹלְדֹת, 家族故事)、記在下面.亞伯拉罕生以撒" (創世記25:19).

(關於創世記的十個家族故事, 請參閱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一文)

在其他的家族故事裡, 都只是記錄本人和後代的故事, 惟有以撒的家族故事中, 卻昰從他的父親亞伯拉罕開始 - "亞伯拉罕生以撒". 以撒是亞伯拉罕所生的, 這昰一個不爭的事實, "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到 神所說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 (創世記21:2~3) 既然如此, 為什麼在以撒的家族故事中, 還要再次提及呢?

"亞伯拉罕生以撒", 換句話說, 以撒昰亞伯拉罕的兒子. 套句中西共同的諺語說,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當我們讀以撒的家族故事時, 我們發現以撒的經歷與亞伯拉罕的經歷非常相像, 以撒好比另一個亞伯拉罕.

以撒的妻子利百加不能生育, 如同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一般. 而利百加和撒拉都是因著 神的大能才能懷孕生子, "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為他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 (創世記25:21), "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 (創世記21:1~2)

以撒有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 如同亞伯拉罕也有兩個兒子以實瑪利和以撒, 並且都是小兒子 (雅各和以撒) 蒙 神揀選, "耶和華說、以掃不是雅各的哥哥麼.我卻愛雅各" (瑪拉基書1:2),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因為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 (創世記17:19; 21:12).

以撒和亞伯拉罕都曾寄居於基拉耳 - 非利士人的地, "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 (創世記26:1), "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 (創世記20:1). 以撒欺騙非利士人, 說他的妻子利百加昰他的妹妹, "那地方的人問到他的妻子、他便說、那是我的妹子" (創世記26:7), 而亞伯拉罕也同樣欺騙非利士人, 說他的妻子撒拉昰他的妹妹, "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 (創世記20:2).

以撒和亞伯拉罕都曾在迦南地遭遇饑荒, "在亞伯拉罕的日子、那地有一次饑荒.這時又有饑荒、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 (創世記26:1), "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創世記12:10).

以撒和亞伯拉罕先後與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立約, 並且立約的地點都在別昰巴, "以撒從那裡上別是巴去...亞比米勒、同他的朋友亞戶撒、和他的軍長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他們說、我們明明的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便說、不如我們兩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約" (創世記26:23, 26, 28), "當那時候、亞比米勒同他軍長非各、對亞伯拉罕說、凡你所行的事、都有 神的保佑。我願你如今在這裡指著 神對我起誓、不要欺負我與我的兒子、並我的子孫、我怎樣厚待了你、你也要照樣厚待我、與你所寄居這地的民...他們在別是巴立了約.亞比米勒就同他軍長非各、起身回非利士地去了" (創世記21:22~23, 32).

以撒和亞伯拉罕同樣掘井, 而且以撒將亞伯拉罕的井重新挖掘出來, 並用相同的名字命名, "當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亞伯拉罕死後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 (創世記26:18).

神向以撒顯現並應許地土與後裔, 如同祂當初向亞伯拉罕顯現一般, "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 (創世記26:2~4),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纔能數算你的後裔" (創世記13:14~16).

最後, 以撒和亞伯拉罕都是日子滿足而死, 並由兩個兒子埋葬於希伯崙的麥比拉洞, "以撒年紀老邁、日子滿足、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那裡.他兩個兒子以掃雅各把他埋葬了" (創世記35:29), "亞伯拉罕壽高年邁、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那裡.他兩個兒子以撒、以實瑪利、把他埋葬在麥比拉洞裡" (創世記25:8~9).

因此, 以撒的家族故事, 藉著以撒和亞伯拉罕多方面的相似, 訴說著以撒如同另一個亞伯拉罕, "有其父必有其子", 昰亞伯拉罕生了以撒, 以撒實在昰亞伯拉罕的兒子,

如同以撒因著昰亞伯拉罕的兒子, 所以像亞伯拉罕一樣, 既然我們昰 神的兒女, 我們也理當像  神,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 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 (約翰一書3:2).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代、記在下面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Chayei Sarah "撒拉的生命", 創世記 Genesis 23:1~25:18 的讀經心得)

創世記25:12希伯來原文開頭的幾個字 וְאֵלֶּה תֹּלְדֹת יִשְׁמָעֵאל בֶּן־אַבְרָהָם ("And these are the family stories of Ishmael the son of Abraham", 直譯為"這些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家族故事"), 中文和合本並沒有翻譯出來, 而只是接下去說, "...撒拉的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是以實瑪利" (創世記25:12). 但若按照和合本翻譯創世記25:19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記在下面.亞伯拉罕生以撒"的慣例, 創世記25:12的開頭應該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代、記在下面..."

(請參閱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一文)

以實瑪利的母親埃及人夏甲是撒拉的使女. 撒拉因為不孕, 將夏甲許配給亞伯拉罕為妻. 但夏甲懷孕以後, 卻因此小看撒拉. 在當時的世代, 生養眾多被視為 神的祝福, 無法生養則被視為 神的咒詛. 撒拉的不孕因此是極大的羞恥. 夏甲因自己有孕而輕看撒拉, 固然是人之常情, 但也是對撒拉極其嚴重的侮辱, 也碰著撒拉最大的痛處, 難怪撒拉會心存報復而苦待夏甲.

(請參閱撒萊不生育, 沒有孩子一文)

夏甲不堪受苦, 從撒拉手下逃走, 神的使者在曠野遇見她, 並對她說, "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他手下...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創世記16:9~11).

以實瑪利的希伯來原文יִשְׁמָעֵאל是兩個希伯來字 שמע (hear, "聽") 與 אל (God, "神")的組合, 意思是"神將要聽見" (God will hear). 以實瑪利的名字是 神給夏甲的兒子取的, "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創世記16:11). 神不但已經聽見了夏甲, 神還要繼續聽見夏甲和她兒子的聲音, 這是以實瑪利名字的意義 - "神將要聽見".

以實瑪利的遭遇, 毋寧是相當不幸的. 雖然生為亞伯拉罕的長子, 卻因在以撒斷奶的筵席上"戲笑", 因而與母親夏甲一同被逐出家門. 轉眼間以實瑪利失去了一切, 他失去了家, 失去了父親, 失去了長子的名分與產業, "以撒斷奶的日子、亞伯拉罕設擺豐盛的筵席。當時、撒拉看見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戲笑、就對亞伯拉罕說、你把這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亞伯拉罕清早起來、拿餅和一皮袋水、給了夏甲、搭在他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給他、打發他走" (創世記21:8~10, 14).

這裡"戲笑"的希伯來原文為מְצַמֵק, 與以撒的名字יִצְחָק有相同的字根צחק (""), 但有"嘲笑, 開玩笑"的意思在內. 在以撒斷奶的筵席上, 撒拉可能看見以實瑪利嘲笑以撒或是對以撒開玩笑, 因而想起先前夏甲輕看她的事, 心中記恨. 又因為以實瑪利昰長子, 嚴重威脅到她兒子以撒繼承產業, 因此要求亞伯拉罕將他們趕出去.

但以實瑪利何其無辜, 他當時也不過昰16-17歲的青少年, 弟兄之間開開玩笑實屬平常, 就算他大大嘲笑以撒好了, 亞伯拉罕頂多嚴厲訓斥一番也就是了, 犯不著將以實瑪利和夏甲趕出家門, 因此"亞伯拉罕因他兒子 (以實瑪利) 的緣故很憂愁" (創世記21:11).

神吩咐亞伯拉罕聽從撒拉的話, "因為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 (創世記21:12), 但 神要親自保守以實瑪利. 當夏甲和以實瑪利在曠野走迷了路, 在水用盡的情形下坐著等死, "聽見童子 (以實瑪利) 的聲音. 神的使者從天上呼叫夏甲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 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起來、把童子抱在懷中、我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他就看見一口水井、便去將皮袋盛滿了水、給童子喝。神保佑童子、他就漸長、住在曠野、成了弓箭手。" (創世記21:17~20) 神聽見了以實瑪利的聲音, 並且保守他.

神不但保守以實瑪利, 並且要實現祂的應許, 使以實瑪利的後裔成為大國, "以實瑪利兒子們的名字、按著他們的家譜、記在下面.以實瑪利的長子是尼拜約、又有基達、亞德別、米比衫、米施瑪、度瑪、瑪撒、哈大、提瑪、伊突、拿非施、基底瑪.這是以實瑪利眾子的名字、照著他們的村莊、營寨、作了十二族的族長" (創世記25:13~16). 以實瑪利的後裔就是今日的阿拉伯人.

因此創世記25:12"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代、記在下面..."所記載的, 不單單是以實瑪利的家譜, 更是 神聽見困苦窮乏人的聲音, 並且回應他們的最佳印證. 就像 神當日聽見夏甲和以實瑪利的聲音一般, 神也要聽見凡困苦窮乏人對祂的呼求, "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詩篇34:6), "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 (詩篇12:5).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他 (亞伯拉罕) 又得稱為 神的朋友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ra "他顯現", 創世記 Genesis 18:1~22:24 的讀經心得)

主耶穌的兄弟雅各論到亞伯拉罕,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 神的朋友" (雅各書2:23) 猶大王約沙法向 神禱告說, "我們的 神阿、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驅逐這地的居民、將這地賜給你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永遠為業麼?" (歷代志下20:7) 而神自已藉著先知以賽亞說, "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 (以賽亞書41:8) 至於神人摩西, 並不被稱為 神的朋友, 而只是如同 神的朋友一般, "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 (出埃及記33:11). 在全本聖經中, 惟有亞伯拉罕被稱為耶和華 神的朋友.

萬軍之耶和華, 創造天地的主, 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 神, 竟然稱亞伯拉罕, 一個藐小微不足道的受造物為祂的朋友! 這是何等難以想像的一件事! 不但如此, 上述經文歷代志下20:7以賽亞書41:8提到"朋友"時, 固然中文和合本與常見的英文譯本如KJV, NIV, ESV, NASB都譯為"朋友" ("friend"), 但它的希伯來原文אֹהֲב的意思其實是"愛人, 親愛的人". 這意味著亞伯拉罕不只是 神的朋友, 並且是 神親愛的朋友.

亞伯拉罕是 神親愛的朋友, 是因著 神和亞伯拉罕所立的約. 神出於祂的恩典, 與亞伯拉罕立約. 但亞伯拉罕之約不單單是恩典之約, 同時也是 神和亞伯拉罕所立的"血約" (blood covenant). 血約需要流血, 體現在創世記15章亞伯拉罕將祭物劈為兩半, 與創世記17章 神吩咐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世世代代行割禮的事實. 而血約的意義為"血親之約" (kinship covenant), 代表立約的雙方互相結盟, 彼此委身, 成為不分你我的親密朋友. 神因此稱亞伯拉罕為祂的朋友.

神和亞伯拉罕立約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創世記12~22章都是關於亞伯拉罕之約. 從創世記12章開始, 神對亞伯拉罕說,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 (創世記12:3), 神的意思基本是說, 亞伯拉罕的朋友就是祂的朋友, 而亞伯拉罕的敵人也就是祂的敵人, 暗示著 神與亞伯拉罕的盟約 - 血親之約.

至於血親之約的最高表現, 在於立約雙方願意將自己所最珍貴的給予對方. 這是為什麼 神試驗亞伯拉罕, 是否願意將亞伯拉罕摯愛的兒子以撒獻給 神為燔祭. 亞伯拉罕獻以撒, 不只是他對 神的敬畏 (參創世記22:12), 更是亞伯拉罕對於約的信實 (covenantal faithfulness) 的表現, 並反映出他對 神的信心,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他以為 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希伯來書11:17~19)

亞伯拉罕獻以撒, 信守了亞伯拉罕之約, 天使因此對亞伯拉罕說,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創世記22:16~18) 這裡"你的後裔"的希伯來原文זַרְעֲךָ ("your seed") 是單數形, 使徒保羅解釋說, "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 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 (加拉太書3:16)

既然亞伯拉罕信守了亞伯拉罕之約, 願意將他最珍貴的 - 他摯愛的獨生子以撒獻給 神, 守約施慈愛的 神也照樣將祂最珍貴的 - 神的獨生愛子主耶穌基督賜給全人類,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16), 神一開始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因而得以實現,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創世記12:3).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撒萊不生育, 沒有孩子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Lech-Lecha "你自己去", 創世記 Genesis 12:1~17:27 的讀經心得)

創世記12章記載 神呼召亞伯拉罕 (原名亞伯蘭) 的故事,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 你要離開本地, 本族, 父家,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創世記12:1). 在千萬人中, 神為什麼單單呼召亞伯拉罕呢? 有人說是 神預知亞伯拉罕的信心, 因為 神呼召他時,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創世記12:4), 沒有任何的遲疑. 這的確很可能是 神呼召亞伯拉罕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 當我們細讀亞伯拉罕的故事時, 我們會發現 “後裔”是整個故事的重心, 不但亞伯拉罕向 神禱告, "主耶和華阿、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 (創世記15:2), 神也應許亞伯拉罕說,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纔能數算你的後裔" (創世記13:16), "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 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創世記15:5), "我就與你立約, 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 (創世記17:2),"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 (創世記17:6). 

而如果“後裔”是亞伯拉罕故事的重心, 那麼神呼召亞伯拉罕的另一個原因, 很可能是為了 “撒萊不生育, 沒有孩子”(創世記11:30) (撒萊是撒拉的原名). 

洪水結束之後, 神賜福給挪亞和挪亞的子孫, 神對他們說, “你們要生養眾多, 遍滿了地” (創世記9:1). 生養眾多是 神給挪亞子孫那個世代的祝福, "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 (創世記10:1), "這些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宗族、各隨他們的支派立國、洪水以後、他們在地上分為邦國" (創世記10:32).

然而對亞伯拉罕和撒拉而言, 他們不但沒有生養眾多, 甚至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在當時那個世代的人眼中, 撒拉沒有生兒育女, 是受到咒詛的. 亞伯拉罕的家庭, 因而被視為受咒詛的家庭. 但 神特別揀選亞伯拉罕, 正是因為祂是那位使無變有, 將咒詛化為祝福的 神,如同先知以賽亞所說,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 (以賽亞書54:1).

因此 神揀選亞伯拉罕, 是要藉著這個原先受咒詛的家庭, 彰顯 神的榮耀. 不管人先前的景況如何, 只要願意信靠 神的應許, 神總能化咒詛為祝福.沒有後裔的, 不但要有後裔, 而且後裔要“極其繁多”; 沒有福分的, 不但自己要領受福分, 而且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3).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主耶穌遵行律法, 也吩咐人遵行律法

很多弟兄姊妹聽過類似的教導, "遵守律法就是律法主義, 想要走回靠行為得救的死胡同, 主耶穌已經廢掉律法, 並且用十字架的恩典取代律法". 然而當我們認真讀福音書時, 我們會發現事實上主耶穌不但自己遵行律法, 也吩咐並教導人遵行律法. 我相信弟兄姊妹應該不會認為主耶穌是律法主義者吧!

認為主耶穌廢掉律法的人, 常常引用主耶穌在安息日治病的例子"證明"主耶穌廢掉安息日的誡命. 但主耶穌與法利賽人的爭議, 其實並不在於是否應守安息日, 而是應如何守安息日. (請參閱主耶穌沒有廢掉安息日, 主耶穌守安息日一文) 就像主耶穌自己守安息日, 也教導人守安息日一般, 主耶穌自己遵行律法, 也教導人遵行律法.

主耶穌責備猶太人說, "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麼.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 (約翰福音7:19) 如果主耶穌廢掉律法, 或是祂自己沒有遵行律法, 祂就沒有立場說這樣的話. 主耶穌的話間接證實了祂不但遵行律法, 也責備人要遵行律法.

富有的少年官問主耶穌說, "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 (路加福音18:18) 主耶穌的回答是,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路加福音18:20) 少年官回應說, "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路加福音18:19), 主耶穌進一步教導, "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路加福音18:20,22).

主耶穌並沒有教導少年官說, 律法和誡命都不重要, 只要跟從主耶穌就好了, 而是說, 除了遵行誡命外, "你還缺少一件...". 遵行律法不足以使人得救, 但主耶穌的教導顯示, 遵行律法與承受永生是有關聯的.

律法師問主耶穌同樣的問題, "夫子、我該作甚麼纔可以承受永生?" (路加福音10:25) 主耶穌反問他, "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路加福音10:26) 律法師引用申命記6:5利未記19:18回答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路加福音10:27) 主耶穌肯定律法師的回答, "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路加福音10:28) 再次顯示遵行律法與承受永生有關. 從整本新約聖經來看, 遵行律法不足以承受永生, 但承受了永生的基督徒理應遵行律法. 基督徒遵行律法不是為了得救, 而是因為已經得救.

主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 "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馬太福音23:2~3), 主耶穌吩咐門徒要謹守遵行法利賽人所傳講的摩西律法, 但不要效法他們假冒為善的行為.

主耶穌責備文士和法利賽人說,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馬太福音23:23)

主耶穌所說"律法上更重的事", 是律法中關乎公義, 憐憫, 信實的更重要的誡命, 是人所當行的. 但主耶穌最後所說的, "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without neglecting the others"), 指的卻是"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的誡命. 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不應顛倒輕重, 忽略律法中更為重要的誡命, 然而律法中最小的誡命依然是"不可不行的". 主耶穌因此教導人要遵行全律法, 從最大的誡命一直到最小的誡命都不例外.

主耶穌甚至指著律法中最小的誡命說,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9)

福音書的例子一而再, 再而三地證實了遵行律法是主耶穌對門徒一貫的吩咐. 凡作主門徒 (基督徒) 的, 自然應當聽從主耶穌的話 - 遵行律法.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世界在 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Noach "挪亞", 創世記 Genesis 6:9~11:32 的讀經心得)

"世界在 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 (創世記6:11) 是挪亞時代人類的光景.

神起初造人, 是按著祂自己的形樣式,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世記1:26~27). 

"形像"的希伯來原文為צֶלֶם ("tzelem", image/idol), 除了"形像"的意思外, 也有"偶像"的意思在內. 偶像是可見的, 並且代表著背後的神祇. 就這個意義而言, 人是 神的"偶像", 是不可見的 神在地上的可見的代表. 

"樣式"的希伯來原文為דְּמוּת ("demut", similitude/likeness/pattern), 除了"樣式"的意思外, 也有"相似/相像"的意思在內. 人不只是 神在地上可見的代表, 並且人與 神相似, 彰顯出 神的榮耀.

當 神賜福給所造的人, 並且吩咐他們,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8), 神的心意乃是背負 神榮耀形像的人遍滿地面的時候, 遍地就要充滿了 神的榮耀.

然而就像保羅所說的,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 (羅馬書3:23), 當人遍滿地面的時候, 遍地不但沒有被 神的榮耀充滿, 反而"地上滿了強暴(創世記6:11). 犯罪墮落以後, 人類的所思所想, 所作所為, 盡都是惡, 與 神的心意完全相悖,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創世記6:5), "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 (創世記6:12). 在如此的光景下, 神豈能不審判世界?

挪亞時代的洪水實在是 神公義的審判. 不過 神審判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毀滅, 而是潔淨. 神用洪水潔淨全地之後, 在 神眼前蒙恩的挪亞一家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就像起初 神賜福給人一般, 神也賜福給挪亞一家, 並且照樣吩咐他們, "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必驚恐、懼怕你們.連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裡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 (創世記9:1~2). 

當然我們知道, 挪亞後代後來雖然遍滿了地, 卻並沒有讓全地充滿 神的榮耀. "世界在 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 (創世記6:11) 不但是挪亞時代人類的光景, 也是歷世歷代以來人類的光景, 直到如今仍是如此.

神既然是公義的, 祂必要審判. 使徒彼得指著挪亞洪水論到更大更可畏的末日審判, "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彼得後書3:6~7, 10).

我們基督徒既然已經蒙恩得救, 這末日審判是否與我們無關呢? 彼得的答案是否定的,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來到...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彼得後書3:11~13). 我們蒙恩得救的基督徒, 既然知道 神必要審判世界, 就更要照 神的心意活出聖潔的生活, 敬虔度日, 並且切切盼望審判之後要降臨的新天新地, 因為到那時"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哈巴谷書2:14), 遍地就要充滿了 神的榮耀.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Bereshit "起初", 創世記 Genesis 1:1~6:8 的讀經心得)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 (創世記2:4) 中, "來歷"的希伯來原文其實是תוֹלְדוֹת ("toldot", generations/descendants/genealogies/family stories), 除了有"後代/世代/家譜"的意思外, 更有"家族故事/家族歷史"的含義在內.

從希伯來原文來看, 整個創世記中, 繼一開頭的 神六日創造天地第七日安息 (1:1~2:3), אֵלֶּה תוֹלְדוֹת ("ele toldot", these are the family stories of ..., "這是...的家族故事") 出現了十次, 紀錄著十個家族故事. 創世記接下來的部分, 就由這十個家族故事編織而成:

1. 天地的家族故事 (2:4~4:26), "創造天地的來歷 (תוֹלְדוֹת)、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 (創世記2:4).

2. 亞當的家族故事 (5:1~6:8), "亞當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當 神造人的日子、是照著自己的樣式造的..." (創世記5:1).

3. 挪亞的家族故事 (6:9~9:29), "挪亞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 (創世記6:9).

4. 挪亞兒子的家族故事 (10:1~11:9), "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 (創世記10:1).

5. 閃的家族故事 (11:10~26), "閃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洪水以後二年、閃一百歲生了亞法撒..." (創世記11:10).

6. 他拉的家族故事 (11:27~25:11), "他拉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他拉生亞伯蘭、拿鶴、哈蘭.哈蘭生羅得..." (創世記11:27).

7. 以實瑪利的家族故事 (25:12~18), "(以實瑪利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撒拉的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是以實瑪利..." (創世記25:12). (註: 希伯來原文וְאֵלֶּה תֹּלְדֹת יִשְׁמָעֵאל, 在中文和合本沒有翻出來. 如果按照中文和合本的慣例, 應為"以實瑪利後代、記在下面...")

8. 以撒的家族故事 (25:19~35:29),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亞伯拉罕生以撒..." (創世記25:19).

9. 以掃的家族故事 (36:1~37:1), "以掃就是以東、他的後代 (תוֹלְדוֹת)、記在下面..." (創世記36:1).

10. 雅各的家族故事 (37:2~50:26), "雅各的記略 (תוֹלְדוֹת如下.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他是個童子、與他父親的妾、辟拉悉帕的兒子們常在一處.約瑟將他哥哥們的惡行、報給他們的父親..." (創世記37:2).

當我們讀希伯來原文時, 我們會發現創世記的第一個家族故事不是人類始祖亞當的家族故事, 而是天地的家族故事, 而第二個家族故事才是亞當的家族故事. 在聖經中, 當說到"天地"時, 往往是指包括從天到地當中的一切, 也就是所有的受造. 因此天地的家族故事, 指的乃是整個受造的故事.

然而這天地的家族故事 (2:4~4:26), 卻是以亞當的家庭為中心. 從亞當和夏娃開始, 他們被魔鬼撒旦引誘, 違背 神的命令而喫了 神吩咐不可喫的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罪因此進入世界. 接著說到亞當夏娃的兩個兒子, 該隱嫉妒亞伯到了一個地步, 甚至謀殺了他, 罪惡因此進一步擴大. 最後說到罪惡在該隱子孫中的蔓延, 以拉麥作為代表, 竟要報復到"七十七倍"!

創世記的第二個家族故事, 同樣是以亞當的家庭為中心, "亞當的後代、記在下面..." (創世記5:1), 但是在這故事中, 該隱和亞伯竟然從亞當的家譜中消失了, 彷彿他們從來沒出現過一般, "亞當活到一百三十歲、生了一個兒子、形像樣式和自己相似、就給他起名叫塞特" (創世記5:3).

因此當我們比較創世記的頭兩個家族故事時, 我們看到第一個家族故事其實是一個中斷的故事. 該隱和亞伯消失在第二個故事, 而亞當的家族故事從亞當生塞特重新開始.

既然聖經說第一個家族故事是整個天地 (即所有受造) 的家族故事, "創造天地的來歷 (תוֹלְדוֹת)...乃是這樣..." (創世記2:4), 因此我們可以說, 這象徵整個受造是一個中斷的故事 - 因罪惡而中斷, 反映整個受造因罪惡而破碎的狀態. 人類犯罪以後, 不但自己與 神隔絕, 就連整個受造, 也都在罪惡的轄制之下,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 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羅馬書8:20~22)

我們處在這樣的光景下, 該怎麼辦呢? 第一個家族故事的結尾似乎提供了答案, "那時候人纔求告耶和華的名" (創世記4:26), 我們需要求告 神. 但我想更要緊的, 是 神已經在人類第一次犯罪後應許了將來的救贖. 祂對魔鬼說, "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創世記3:15). 女人的後裔將要興起, 除滅魔鬼和牠的一切作為.

(請參閱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一文)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基督裡的自由

每當基督徒提到"主裡的自由"或"基督裡的自由", 往往認為這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 但聖經真的這樣說嗎?

主耶穌和猶太人的對話論到自由,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自由呢。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 (約翰福音8:31~34). 主耶穌所說的自由, 是免於犯罪的自由, 而這自由是從遵守主耶穌的教導而來.

主耶穌的兄弟雅各教導說,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各書1:25),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雅各書2:12). 既然律法"使人自由", 雅各所說的自由也是免於犯罪的自由, 並且是藉由"實在行出來"律法而得, 而不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

使徒保羅說,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 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羅馬書8:21). 保羅在這裡所指的自由, 顯然與"(罪)敗壞的轄制"相對, 仍然是免於犯罪的自由.

至於保羅所說,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 (哥林多後書3:17) 這段經文比較難解, 限於篇幅, 無法多作解釋. 但保羅在這裡所說的自由, 並不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 著名的聖經註釋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NAC) 如此寫道, "但怎樣的自由是保羅心中所想的? 免於什麼的自由? 認為保羅說的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的想法應該極力避免. 解經應該根據上下文, 而不是將外在的神學觀念強加在哥林多後書的解釋上" (But what kind of freedom does Paul have in mind? Freedom from what? The widespread idea that Paul has in mind freedom from the law should be dismissed. The immediate context should guide the decision, not an importing of theological issues from Paul's other letters into 2 Corinthians.)

而保羅在加拉太書所說的自由, 可能是最常被基督徒引用, 作為"基督裡的自由"指的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的證據, 如"因為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要叫我們作奴僕" (加拉太書2:4). 但是當我們仔細看這段經文的上下文, "但與我同去的提多、雖是希利尼人、也沒有勉強他他受割禮" (加拉太書2:3), 保羅所說的自由, 是基督徒免於受割禮作猶太人的自由. 此外保羅又說,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加拉太書5:1) 也指的是免受割禮作猶太人的自由, 因為保羅緊接著說, "我保羅告訴你們、若受割禮、基督就與你們無益了" (加拉太書5:2). 最後保羅說, "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 (加拉太書5:13) 指的仍然是免受割禮的自由, 從它的上下文就可以看出, "弟兄們、我若仍舊傳割禮、為甚麼還受逼迫呢.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恨不得那攪亂你們的人、把自己割絕了" (加拉太書5:11~12).

新約聖經其實從未提到"基督裡的自由"是不用遵守律法的自由. "主裡的自由"或"基督裡的自由"泰半指的是免於犯罪的自由. 就像保羅自述被罪惡綑綁的光景, "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願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 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羅馬書7:19~24), 然而基督裡的自由能使保羅脫離罪和死的律, 得著免於犯罪的自由, "感謝 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羅馬書7:31, 8:2).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願流便存活不至死亡、願他人數不至稀少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ezot Haberakhah "這是祝福", 申命記 Deuteronomy 33:1~34:12 的讀經心得)

流便原是雅各 (以色列) 的長子, 他的希伯來名字רְאוּבֵן ("reuven")是由二個希伯來字רְאוּ ("reu", 你們看哪!) 和בֵּן ("ben", 兒子) 組成, 合起來就是 "你們看哪! 一個兒子!". 流便的名字充分表達利亞生了頭生的兒子時的欣喜之情, 她可能抱著初生的嬰孩流便到處跟人說, "你們大家來看哪! 我生了一個兒子!"

流便身為長子, 本有長子的名分與祝福, 然而他放縱情慾, 與父親的妾淫亂, "以色列起行前往、在以得臺那邊支搭帳棚。以色列住在那地的時候、流便去與他父親的妾辟拉同寢、以色列也聽見了" (創世記35:21~22), 以致雅各不但將長子的名分給了約瑟, 甚至雅各臨終給兒子們祝福時, 流便領受的只有雅各痛心的責備, "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但你放縱情慾、滾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你父親的床、污穢了我的榻" (創世記49:3~4). 流便支派自此成了蒙羞的支派.

流便支派的光景在曠野時似乎每下愈況, 他們的首領大坍和亞比蘭和可拉聯合起來攻擊摩西, "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以斯哈的兒子可拉、和流便子孫中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並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就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來聚集攻擊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甚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民數記16:1~3), 最後大坍和亞比蘭全家都被地開口吞滅.

而在以色列人擊敗西實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 得了約旦河東之地, 流便子孫眼見河東之地是極好的畜牧之地, 寧可留在河東, 放棄過約旦河進迦南, 得 神應許之地為業, "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 (民數記32:1~2, 5). 他們寧可要眼前的利益, 而不要 神的祝福.

當我們讀聖經時, 流便支派因此難免給人不長進, 自甘墮落的印象. 儘管如此, 摩西在離世前為以色列人祝福時, 他還是首先祝福流便支派 (雖然流便不再是長子), "願流便存活不至死亡、願他人數不至稀少" (民數記33:6).

摩西的祝福, 一方面似乎預示流便支派日後黯淡的光景, 他們僅僅"存活". 雖然"人數不至稀少", 卻也不會繁衍昌盛. 相對於摩西對其他支派的祝福, 都要比對流便的祝福好得多. 但另一方面, 摩西的祝福卻也表達天父對流便支派這不爭氣的"孩子"濃厚的愛與不捨不棄. 雖然流便支派所作所為不合 神的心意, 然而 神還是希望他們"存活不至死亡". 摩西的祝福, 因此也是 神的祝福.

神的祝福不比一般的祝福. 如今雖然包括流便在內的北國十個支派長久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甚至被人稱為"失落的十個支派". 然而世人不知道他們, 不代表 神不知道. 神認識每一個流便子孫, 就像祂認識你我一樣. 並且如同之前的瑪拿西子孫奇蹟似地回歸一般, 有一天流便的子孫也要回歸, 他們不但會認識他們的彌賽亞耶穌, 並且要領受 神的印記,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 神的印.他就向那得著權柄能傷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聲喊著說、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 神眾僕人的額。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猶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啟示錄7:2~5)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追溯基督信仰根源的必要


回歸基督信仰猶太根源風起雲湧

前言

近年來, 在基督教圈子掀起一股尋根的熱潮, 統稱為猶太/希伯來根源運動 (Jewish/Hebraic Roots movement)˳ 此外, 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 (基督) 的猶太信徒, 也興起了彌賽亞猶太教 (Messianic Judaism)˳ 猶太彌賽亞信徒會堂 (Messianic Jewish synagogues) 在世界各地雨後春筍般地成立, 特別是在北美和以色列˳ 這兩個運動的共同點, 乃是追尋基督信仰的猶太根源, 回復原始純正的福音面貌˳

不可諱言地, 就像所有其他的信仰運動一般, 猶太根源運動與彌賽亞猶太教也有許多良莠不齊的地方˳ 然而他們對整個基督信仰的正面作用, 特別是對信仰根源的追求, 卻是值得我們加以重視的˳ 撰寫本文的目的, 乃是從聖經和歷史的角度, 探討回到基督信仰根源的必要˳

基督教原是猶太教的分支

基督教在一開始的時候, 是第一世紀猶太教的一個分支, 稱為拿撒勒教黨” (24:5)˳ 初代基督徒並不認為他們是有別於猶太教的另一個宗教, 相反地, 他們認為他們才是猶太教的最終實現, 因為拿撒勒人耶穌正是希伯來聖經所應許的彌賽亞˳

另一方面, 雖然基督教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 但耶路撒冷大會 (15) 決議外邦人並不需要 (藉著行割禮) 成為猶太人才能成為基督徒˳ 外邦基督徒的身份, 如保羅所說, 雖然不是猶太人, 但卻是以色列國民” (the commonwealth of Israel) (2:12), 類似於保羅雖然不是羅馬人, 但卻是羅馬公民˳ 基督的奧秘正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 (與猶太人) 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3:6)˳ 

初代基督徒的聖經, 與其他猶太人相同, 都是同一部希伯來聖經, 也就是我們現在通稱的「舊約聖經」˳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說, “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前3:16), 指的正是希伯來聖經˳ 直到第二世紀初期, 希伯來聖經仍然是惟一的基督教聖經˳ 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100-165AD) 在其著作與特來弗對話錄”(Dialogue with Trypho) , 每當引用舊約聖經, 總是以經上記著說或類似的話開頭, 但引用新約著作時則不然˳ 種種跡象顯示要等到第二世紀中期以後, 基督徒才正式將新約視為聖經的一部分˳ 此外, 雖然新約聖經是以希臘文寫成, 然而大部分的新約作者仍是猶太使徒或門徒.

馬吉安運動對基督教的沖擊

早期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 然而自從使徒凋零, 教會逐漸以外邦信徒為主體, 基督徒與猶太人也開始漸行漸遠˳ 尤其是第二世紀中葉發生的馬吉安運動, 幾乎完全改變了基督教˳ 馬吉安 (Marcion, 110-160AD) 是一個富有的船主, 早期加入羅馬教會, 對慈善事工極為熱衷˳ 但他後來受到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 的影響, 認為主耶穌所啟示的天父與希伯來聖經所說的耶和華是不同的 , 耶和華嚴厲且邪惡, 但基督的天父卻是全然慈愛; 而基督教與猶太教是完全不同的宗教˳ 因此他積極呼籲教會摒棄舊約聖經, 並自行編纂他所認為的聖經正典, 只包括路加福音和十封保羅書信˳

當馬吉安被視為異端, 並被逐出羅馬教會後, 他著手建立自己的教會, 並取得極大的發展˳ 主後160~170年間, 馬吉安教會的人數甚至要超過非馬吉安教會的人數˳ 馬吉安教會是第二世紀的主流教會之一, 並對後世基督教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天主教百科全書 (Catholic Encyclopedia) 稱他們為 基督教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敵人” (perhaps the most dangerous foe Christianity has ever known)˳

馬吉安運動引發了兩個重大的爭議, 一是基督教是否還算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 或是一個全新的宗教, 一是希伯來聖經算不算是聖經的一部分, 以及耶和華與基督的天父是不是同一位神˳ 對於第一個爭議, 因著種種其他因素, 基督徒逐漸接受了馬吉安的觀點, 將基督教與猶太教視為不同的宗教˳ 但對於第二個爭議, 其他外邦教父還是相當反對馬吉安的主張, 其中以特土良 (Tertullian) 和愛任紐 (Irenaeus) 為最˳

整個基督教界對於聖經爭議的回應, 體現在聖經正典手抄本 (canon-codex) 的出現˳ 為了因應馬吉安正典, 反對馬吉安的教父也開始編纂他們自己的聖經正典, 包括了完整的新舊約聖經, 而不是如馬吉安鼓吹的, 只有新約聖經而已˳ 如今所發現最早的聖經手抄本如西乃抄本 (Sinaiticus) 和梵諦岡抄本 (Vaticanus) 雖然是主後4-5世紀的產物, 然而從其他史料推斷, 最早的聖經正典手抄本可能開始於主後3世紀初˳

問題是儘管新舊約聖經在當時基督教父的努力保存了下來, 然而馬吉安的思想卻依然深值人心˳ 直到如今, 試問有多少基督徒看重新約而擯棄舊約, 認為只要讀新約聖經就夠了? 又有多少基督徒認為舊約裡 神是嚴厲而殘酷的, 但新約裡 神是慈愛的? 這些都是馬吉安思想的遺毒.

另一方面, 自從基督徒開始將基督教視為與猶太教全然不同的宗教, 並和猶太人分道揚鑣後, 基督教失去了與信仰根源的聯繫˳ 雖然仍保有完整的新舊約聖經, 然而基督徒對聖經的認識卻與原來的猶太背景完全脫節˳ 如果當初16世紀宗教改革的目的是要回歸聖經, 恢復信仰, 那麼在條件許可之下, 我們豈不更應回到使徒時代的基督教?

結語

現在是基督徒回到信仰根源的時候了˳ 當我們願意以謙卑而開放的態度, 開始追尋基督信仰的猶太根源, 並根據聖經的猶太背景重新理解聖經, 重新理解我們的信仰, 以及我們與神的關係, 我們會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向我們開啓, 不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另類信仰, 而是一個更深入, 更豐富, 更有內涵的基督信仰˳

參考資料

§         Barry, John D., et al, eds. The Lexham Bible Dictionary. Bellingham, WA: Lexham Press, 2016.
§         McGrath, Alister E., 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1
§         Miller, John W., How the Bible Came to Be: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and Message. New York/Mahwah, NJ: Paulist Press, 2004.
§         Skarsaune, Oskar, In the Shadow of the Temple: Jewish Influences on Early Christianity.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02.
§         Rudolph, David and Willitts, Joel, eds. Introduction to Messianic Judaism.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3
§         Wilson, Marvin R., Exploring Our Hebraic Heritage: A Christian Theology of Roots and Renewal.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