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敬老尊賢 (利未記16:1~20:27 死後/聖潔)

播客連結

利未記中的許多誡命似乎都是過時而不合時宜的, 以致我們今天不常研讀利未記, 更不常遵行當中的誡命. 誠然, 利未記中一些誡命與聖殿崇拜有關, 不再直接適用於我們今日的世界, 另外還有一些誡命晦澀難懂或只適用於少數人. 然而可悲的是, 我們忽視利未記到了一個程度, 甚至忽視利未記中一些最簡單明確的道德教導. 比方說, 我們忽視了以下這條重要的誡命,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 神.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19:32). 這條誡命其實反映了妥拉對於弱勢族群應得的公平待遇的普遍關注.

在我83歲的父親去世不久, 我們當地的報紙刊登了一群高中學生的故事. 老師形容這些學生為 "堅強的孩子", 因為他們幫助一位只能坐在輪椅上的76歲老奶奶重建了她的破舊房屋. 其中一個學生, 16歲的皮特·拉米雷斯 (Pete Ramirez), 描述他的經驗, "這感覺很棒. 也許當我老了, 不能照料我的房子時, 會有一些孩子來幫助我" (Albuquerque Journal, 4/22/99). 年輕的皮特本能地理解妥拉所關注的社群的團結一體, 這種團結一體要求給予老年人適度的尊重.

然而, 當利未記教導我們要尊敬老人時, 它甚至超越了妥拉對於社群的這種基本關注,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 神.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19:32). 神將尊敬老人與敬畏 神聯繫起來, 並用 "我是耶和華" 這句話來強調這條誡命的重要性. 這裡 神教導我們應當如何過我們的人生. 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 "年輕人的社會". 我們看重年輕人的品質 - 外表, 精力, 自主性, 而不是年長者的品質 - 經驗, 智慧, 忍耐. 我們現代人所期待的生活是通過童年和青春期快速攀升到成年人的高峰, 但接下來我們將面對一個緩慢卻不可阻擋的退化過程, 我們走向漫長的中年, 然後是最後的老年歲月. 由於我們以這種方式來描繪我們的人生, 我們試圖通過健身, 飲食, 和整形手術來延緩老化. 老人被稱為 (但不被視為) "榮譽公民", 他們待在 "老人中心" 或 "休閒村", 從而與社會隔離而慢慢等死.

與此相反, 聖經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概念, 即人類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進步. 與年輕人相比, 老年人可能身體較為軟弱, 而且更有可能需要幫助, 但他們的年齡本身就值得尊敬,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 (利未記19:32).

古代拉比問道, 這條誡命是否適用於甚至是那些沒有學問的老人? 現代語言學將 "老人" 的希伯來字 זָקֵן ("zaken") 關聯到 זָקָן ("zakan", "鬍鬚"). 老人就是有鬍鬚的人. 然而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與有些古代拉比認為 זָקֵן ("zaken", "老人") 源自於希伯來字根 קנה ("kanah", "獲得或取得"). 這些拉比因此認為這裡的 "老人" 指的是那些獲得智慧的人, 所以他們解釋這條誡命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 (利未記19:32) 指示我們要特別敬重那些 "白髮的人", 因為他們不只是年長, 更是獲得了妥拉的智慧.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根據塔木德 (Kiddushin 32b) 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在經文的前半部分] 聖經命令我們尊敬任何老人 (白髮的人), 即使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 也就是沒有學問的人; 然後 [在經文的後半部分] 聖經給出了另一條關於 זָקֵן ("zaken") 的誡命, 也就是獲得智慧的人, 即使他們是年輕人.

老年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和經驗而受到尊敬, 但這些品質出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值得尊敬的, 即使是年輕人. 然而另一方面, 年齡本身也會帶來地位和肯定. 就像其他許多經文一樣, 妥拉在這裡教導我們,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 不是因為那些外在的屬性, 諸如外表, 力量, 財富, 權力, 甚至是學問. 相反地, 人的生命有其內在固有的價值. 那些有更多人生經驗的人, 那些經受過生命中威脅和攻擊而存活下來的人, 應該得到額外的尊榮.

米示拿的列祖篇 (Mishnah Pirke Avot) 反映了同樣的觀點:

拉比約西·巴·猶大 (Yose bar Yehudah) 說, "向年輕人學習的人, 他像什麼呢? 就像一個人吃未成熟的葡萄, 喝酒窖裡的新酒. 但向老年人學習的人, 他像什麼呢? 就像一個人吃成熟的葡萄, 喝陳年的酒".

拉比說, "不要看容器, 要看裡面的東西; 有裝著舊酒的新容器, 也有連新酒都不裝的舊容器". (米示拿列祖篇 Mishnah Pirke Avot 4:26~27)

正如葡萄酒一樣,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成熟, 累積經驗, 增長智慧. 根據拉比約西·巴·猶大 (Yose bar Yehudah) 的說法, 他們變得醇厚甜美, 就像成熟的葡萄一般. 拉比 (指米示拿的編纂者猶大·哈納西 Yehudah HaNasi) 反駁說, 不見得一定是這樣, 有時候年輕人也可能充滿智慧學問. 然而, 即使是他也承認, 通常我們期望在舊容器中找到上等的陳酒. 換句話說, 老年人比較可能擁有經過考驗的妥拉智慧.

藉著吩咐對老年人要尊敬, 妥拉重塑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人的一生是一個穩定的上升過程, 從天真無邪但未經考驗的青年時期, 到成年後的承擔責任和日益增長影響力, 再到老年時的尊榮和名望. 在聖經中, 長老們坐在城門口治理百姓. 他們不是在高爾夫球場或打橋牌中度過晚年, 而是積極參與社會, 以便社會能夠從他們的經驗和智慧中受益. 照著 神的設計, 人的一生不應該終結在孤立和瑣碎的活動當中, 而是總結在影響力和尊榮之上.

尊敬老年人是好的, 不僅因為它承認經驗和智慧的價值, 而且因為它使我們從轉瞬即逝的青春的壓力中解放出來. 現代的人生觀給了我們幾年寶貴的時間來捕捉生活的樂趣, 在我們漫長的衰退期開始之前在世界上留下我們的印記. 因此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當中變得越來越匆忙, 越來越焦慮, 甚至越來越無情. 妥拉則認為人生是一個穩步上升的過程. 人生不是在三十五歲或四十歲達到它的巔峰, 而是在七十歲或八十歲以後. 我們可以細細品味這段人生旅程, 知道隨著歲月的流逝, 我們將繼續學習和成長. 

最後一點: 尊榮老人必須是有形的. 這條誡命指示我們, 當一個老年人進入房間時, 我們要真正恭敬地站起來, 而不是稍微做做樣子而已. 拉旭補充說, "什麼是尊榮老人? 人不應該坐在長者的位子上, 也不應該在他的位子上說話, 更不應該反駁他的話". 對老人的尊敬迫使我們向他們學習, 必要時放慢腳步, 謙卑傾聽他們的故事和教訓; 不是以居高臨下或是同情憐憫的態度, 而是真心為了改善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世界.

真心尊敬老人能將不同的世代聯繫在一起. 在兩代人之間存在孤立甚至敵意的今天, 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妥拉教導.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妥拉之門: 潔淨痲瘋病人 (利未記12:1~15:33 她懷孕/痲瘋病人)

播客連結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利未記13:45~46)

中文聖經翻譯為 "痲瘋病" 的希伯來原文 צָרַעַת ("tzara'at") 似乎包含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皮膚病. 但所有這些皮膚病, 無論多麼不同, 都威脅著以色列會眾的聖潔. 因此祭司們負責察看凡有痲瘋病徵兆的人, 並宣告他們是否長了大痲瘋.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寫道, "這是聖經的定規, 除非透過祭司的確認, 否則既不會有大痲瘋的不潔淨, 也不會有大痲瘋得痊癒的潔淨".

被祭司宣告為長大痲瘋的人的命運是很悲慘的. 他們被禁止進入以色列營中, 並要穿上哀慟者的衣服, "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 (利未記13:45). 他們必須在所到之處大聲宣告自己的不潔, 喊著說, "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利未記13:45), 以免有人不自覺碰到他們而沾染不潔. 即使痲瘋病人認為自己已經好了, 他們也不能重新回到以色列營中, 而必須等到祭司出到 "營外" (利未記14:3), 察看並宣告他們已經潔淨才行.

古代拉比傾向於把痲瘋病看作是 神對罪的懲罰. 痲瘋病人要穿上哀慟者的衣服, 因為他們要為使自己染上大痲瘋的罪孽而哀慟. 他們在道德上和身體上都被排除在以色列之外, 不僅遭受疾病的折磨, 而且還蒙受恥辱.

在彌賽亞主耶穌傳道期間, 有一次一個痲瘋病人違反了妥拉對痲瘋病人的規定. 當主耶穌在加利利的一個村莊裡傳道和醫病時, 這個痲瘋病人來到他那裡, 跪在他面前並懇求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馬可福音1:40). 主耶穌動了憐憫的心. 祂不在意他的不潔淨, 伸出手來摸了這個人, 並且說, "我肯、你潔淨了罷" (馬可福音1:41). 結果大痲瘋立刻離開這個痲瘋病人, 他得到了潔淨 (馬可福音1:42).

主耶穌同時代的人可能會對主耶穌讓這個痲瘋病人靠近祂, 甚至伸出手觸摸這個痲瘋病人感到震驚而大惑不解. 然而主耶穌又做了一件祂同時代的人可能會理解但如今的我們卻大惑不解的事. 祂對痲瘋病人說, "你要謹慎、甚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 (馬可福音1:44).

如果彌賽亞親自醫治並且潔淨了痲瘋病人, 那還需要祭司嗎? 妥拉教導說, 當一個人的痲瘋病得到潔淨時, 他還是要留在營外, 直到祭司來察看並宣告他潔淨為止. 祭司要接納凡尋求他察看的痲瘋病人, 然而祭司不能潔淨他們, 當然更不會碰觸他們. 祭司的作用嚴格來說就是察看和驗證痲瘋病人是否得到潔淨, 然後看他們是否獻上適當的祭物來確認他們的潔淨. 但祭司沒有潔淨的權柄, 只有彌賽亞才擁有這個權柄.

在這裡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權柄. 彌賽亞有王的權柄, 可以轉化事物, 可以醫病, 可以趕鬼, 甚至可以赦免罪惡. 而祭司有教導, 審判, 評估的權柄. 這兩個角色不一定有衝突 - 主耶穌把痲瘋病人送到祭司那裡 - 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

教導和應用聖經, 以及維護傳統和價值觀, 都需要祭司的權柄. 沒有祭司的權柄, 很難形成穩定的信仰群體, 信仰群體很快就會陷入宗教的無政府狀態. 

祭司的權柄可能由一個真祭司或一個假祭司來行使. 假祭司為政治或宗教目的服務, 他可以為著自身的利益而稱潔淨的為不潔淨的, 不潔淨的為潔淨的. 真祭司則能看出內在的屬靈實際, 他宣告痲瘋病人是潔淨的, 因為他真是潔淨的. 這樣的祭司與彌賽亞的王權相一致. 因此主耶穌告訴痲瘋病人去給祭司察看並獻上祭物, "對眾人作證據" (馬可福音1:44), 以表明他現在是潔淨的, 可以回歸到以色列社會中去.

然而 "對眾人作證據" 可以有更多的含義 - 祭司的權柄見證彌賽亞王的權柄. 痲瘋病人得潔淨表明這裡有一個人有著彌賽亞的能力. 這樣的潔淨在希伯來聖經中只發生過兩次. 拉比們說, 潔淨痲瘋病人就像使死人復活一樣困難. 拉比聖經註釋米德拉什 (Midrash) 說, "在今世裡祭司察看痲瘋病, 但在永世裡 神要使長大痲瘋的得潔淨. 因此經上說,'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 (以西結書36:25)" (利未記大註釋書 Leviticus Rabbah 15.9).

祭司有很大的權柄, 但只有彌賽亞王的權柄才能轉化生命. 這種轉化是一個見證, 證明神國已經臨近. 如果祭司們證實了那長大痲瘋的得潔淨, 卻不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 那麼這個見證反而成為祭司的網羅.

作為彌賽亞的追隨者, 我們承擔彌賽亞王的權柄, 但我們並不總是願意接觸痲瘋病人. 我們加入對同性戀、墮胎或吸毒等問題的辯論, 以捍衛聖經的觀點. 世俗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個假祭司的角色, 對各階層的罪人說, "你不是不潔淨的, 你不是痲瘋病人". 我們正確地反對這種反聖經的看法, 但我們必須超越與世俗社會的這種辯論. 我們要接觸痲瘋病人, 而不是用我們的聲明與他們保持距離. 我們有時似乎對宣告痲瘋病人不潔淨的祭司角色更感興趣, 而不是對我們觸摸他們並看到他們改變的彌賽亞王的權柄更感興趣. 但如果彌賽亞當初觸摸了我們, 我們如今也可以觸摸別人.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凡火, 奇怪的火 (利未記9:1~11:47 第八)

 

播客連結

拿答和亞比戶犯了什麼罪? "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 (希伯來字 אֵשׁ זָרָה, "esh zarah", "奇怪的火")、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利未記10:1~2). 神對兄弟倆的懲罰是如此嚴厲, 但妥拉對他們罪行的描述又是如此簡短, 以至於歷世歷代的拉比們不斷在討論這兩個問題: 拿答和亞比戶到底犯了什麼罪? 什麼又是 "凡火" 或 "奇怪的火" (strange fire)?

有些拉比認為拿答和亞比戶所犯的罪主要是他們喝醉了. 他們注意到就在妥拉講述了拿答和亞比戶的罪行和懲罰之後, 神立即指示亞倫和他倖存的兒子們進會幕時要禁戒喝酒, "耶和華曉諭亞倫說、你和你兒子進會幕的時候、清酒、濃酒、都不可喝、免得你們死亡.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利未記10:8~9). 古代拉比聖經註釋利未記大註釋書 (Leviticus Rabbah) 寫道:

這可以比作有一個忠實隨從的國王的情況. 當國王發現他的隨從站在酒館門口時, 國王砍掉了隨從的頭而沒有透露任何原因, 同時指定另一個隨從代替他. 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把第一個人處死, 但他這樣叮囑第二個人: "你不能進入酒館的門口"; 因此我們知道, 基於這樣的原因, 他把第一個人處死了. 所以如果不是 神曉諭亞倫: "清酒、濃酒、都不可喝", 我們就無從知道為什麼拿答和亞比戶會死. (利未記大註釋書 Leviticus Rabbah 12:1)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反對這種解釋. 他指出, 如果 神因為拿答和亞比戶違反了祂尚未頒布的進會幕不可喝酒的誡命而對他們進行如此嚴厲的懲罰, 那是不公義的. 相反地, 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認為我們必須從凡火 (奇怪的火) 本身尋找拿答和亞比戶受懲罰的原因, 因為妥拉正是為此譴責他們. 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同意這兩兄弟是在喝酒, 並且由於他們的醉酒, 他們在 神面前獻上凡火 (奇怪的火). 然而凡火 (奇怪的火) 才是問題所在, 而不是醉酒本身. 神禁止祭司進會幕喝酒, 以避免他們陷入拿答和亞比戶所犯同樣的罪.

譯為 "凡" 或 "奇怪" 的希伯來字是 זָרָה ("zarah"), 它也可以指外國人或異教徒所拜的外邦神祇. 箴言用這個字來形容淫婦或妓女. 火是 "凡火", 因為從妥拉當中我們可以得知, 這火並不是出於 神, "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加上香" (利未記10:1). 火是 "奇怪的火", 因為它本是凡火, 卻被帶進聖所. 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敬拜真神格格不入.

由於火在拿答和亞比戶的罪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所以 神的懲罰也與火有關, "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利未記10:2). 同樣的措辭出現在稍早的經文裡. 當亞倫和他的兒子們被膏立為祭司後, 摩西和亞倫從會幕出來, 為以色列百姓祝福, 接著 "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 (利未記9:24).

火是神的同在和能力的記號. 神曾透過摩西告訴祭司們說, 祂和祂的榮光將在那天向他們顯現, "因為今天耶和華要向你們顯現" (利未記9:4), "耶和華的榮光就要向你們顯現" (利未記9:6), 然後 "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眾民一見、就都歡呼、俯伏在地" (利未記9:24).

凡火 (奇怪的火) 可能給人神聖的印象, 但事實上它是來自於人的, 這是 "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 的火 (利未記10:1). 祭司們被設立為 神與人之間的中保, 他們在以色列的敬拜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神使祭司們就近祂, 但他們仍然不能干犯 神, 逾越 神人之間的界限. 那些最親近神的人須要清楚 神人之間的這種界限. 這正是摩西告訴亞倫的, "這就是耶和華所說、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 (利未記10:3). 

神的火從 神而來, 不是人自以為是的 "凡火" 或 "奇怪的火". 在許多人輕率地宣稱他們奉 神的名說話的今天,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警醒的教訓. 因此主耶穌的弟弟雅各在他的信中寫道, "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 (雅各書3:1).

摩西自己也在米利巴水學到了同樣的教訓 (民數記20:9~13). 以色列人因為沒有水而抱怨. 神告訴摩西直接吩咐磐石出水. 然而摩西卻沒有按照 神的吩咐, 不但責備以色列人, 還兩次擊打磐石. 結果水還是從磐石出來了, 但 神對摩西說, "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民數記20:12). 這正如摩西在亞倫兒子們死後向亞倫解釋的那樣, 神 "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 (利未記10:3).

神是全然聖潔的 神, 是輕慢不得的.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