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年一樣, 兒子今年依然參加聖經小蜜蜂比賽 (National Bible Bee Contest). 如往年一樣, 我還是擔任參賽孩子們的老師, 每週給他們上課. 今年聖經小蜜蜂初賽的範圍是約翰福音13到15章, 基本上是去年的延續 (約翰福音1~12章).
如往年一樣, 孩子們依然認真研讀聖經, 參考聖經註釋, 甚至研究關鍵字的希臘原文, 藉以更加明白聖經的意思. 我一方面很高興他們對聖經有如此的熱情, 另一方面有時也會提醒他們在解經上要避免"過度應用"希臘文. 畢竟, 主耶穌不說希臘文. 過度應用的結果, 很可能將原來沒有的意思"放到主耶穌的口裡".
舉例來說, 約翰福音14章中有兩個希臘字都翻譯為"知道" (know): οἴδα ("oida") 與γινώσκω ("ginosko"). 同樣作為"知道", οἴδα 偏重經驗上"察覺, 感知"的涵義, 而γινώσκω 則偏重理智上"理解"的涵義. 然而這兩個字基本上還是同義字, 過度強調它們之間細微的差異, 有可能扭曲了經文的意思. 特別是主耶穌說的是希伯來文, 而在希伯來文裡"知道"通常是同一個字ידע.
除此之外, 希臘文的"知道"與希伯來文的"知道"雖然都是認識的意思, 但也有不同之處. 希臘文的"知道", 強調理智上的認識與理解, 藉以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觀念. 這也是為什麼希臘文的"知識" γνώσις ("gnosis") 是從偏重理性認知的"知道" γινώσκω 衍生而來.
另一方面, 希伯來文的"知道", 卻是著重在認知者與認知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 比方說, 一個人知道 神, 意味這個人與 神有關係, 他在生活中常常親近 神, 向 神禱告, 與 神同行, 聽 神的話, 遵行 神的旨意與誡命.
主耶穌說,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 (馬太福音7:21~23) 主耶穌說"不認識你們", 指的是和這些人沒有關係.
基督徒研究聖經, 往往將焦點放在理性認知上, 著重在新約與舊約的不同, 律法與恩典的不同, 聖父與聖子的不同. 我們可能在腦海中對 神形成一個清晰的觀念, 也能建構出一套"合聖經"的神學信念. 然而相信這些觀念或是神學信念真的就是信仰嗎? 還是我們的信仰應該放在經歷 神, 與 神建立關係上呢?
當主耶穌的門徒認識主耶穌是 神的兒子, 他們並沒有追問聖父和聖子有什麼分別, 祂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 反之, 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對主耶穌說, "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 (約翰福音14:8) 門徒在意的是他們能否經驗到 神. 對此主耶穌的回答是"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約翰福音14:9)
主耶穌告訴我們, 當我們注視祂的時候, 我們其實也是注視著天父. 我們常常將新約裡主耶穌的救恩與舊約中 神的律法作強烈的對比, 彷彿主耶穌和天父有截然不同的性格一般. 然而主耶穌卻是說, "我與父原為一" (約翰福音10:30), 又說,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約翰福音14:10) 同一位 神, 不但有赦罪的恩典, 也吩咐祂的子民遵行誡命, 過聖潔的生活. 主耶穌的話也提醒我們, 與其將注意力放在聖父與聖子的不同之處, 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祂和天父相同的部份, 因為祂和天父是合一的.
"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 (約翰福音14:11), 若是我們不能從主耶穌的身上, 看見耶和華 - 這位亞伯拉罕的 神, 以撒的 神, 雅各的 神, 我們大概還沒有照著主耶穌的話來"認識" 神. 若是我們只是從神學理念來認識 神, 我們大概還沒有真正認識祂.
如往年一樣, 孩子們依然認真研讀聖經, 參考聖經註釋, 甚至研究關鍵字的希臘原文, 藉以更加明白聖經的意思. 我一方面很高興他們對聖經有如此的熱情, 另一方面有時也會提醒他們在解經上要避免"過度應用"希臘文. 畢竟, 主耶穌不說希臘文. 過度應用的結果, 很可能將原來沒有的意思"放到主耶穌的口裡".
舉例來說, 約翰福音14章中有兩個希臘字都翻譯為"知道" (know): οἴδα ("oida") 與γινώσκω ("ginosko"). 同樣作為"知道", οἴδα 偏重經驗上"察覺, 感知"的涵義, 而γινώσκω 則偏重理智上"理解"的涵義. 然而這兩個字基本上還是同義字, 過度強調它們之間細微的差異, 有可能扭曲了經文的意思. 特別是主耶穌說的是希伯來文, 而在希伯來文裡"知道"通常是同一個字ידע.
除此之外, 希臘文的"知道"與希伯來文的"知道"雖然都是認識的意思, 但也有不同之處. 希臘文的"知道", 強調理智上的認識與理解, 藉以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觀念. 這也是為什麼希臘文的"知識" γνώσις ("gnosis") 是從偏重理性認知的"知道" γινώσκω 衍生而來.
另一方面, 希伯來文的"知道", 卻是著重在認知者與認知對象彼此之間的關係. 比方說, 一個人知道 神, 意味這個人與 神有關係, 他在生活中常常親近 神, 向 神禱告, 與 神同行, 聽 神的話, 遵行 神的旨意與誡命.
主耶穌說,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 (馬太福音7:21~23) 主耶穌說"不認識你們", 指的是和這些人沒有關係.
基督徒研究聖經, 往往將焦點放在理性認知上, 著重在新約與舊約的不同, 律法與恩典的不同, 聖父與聖子的不同. 我們可能在腦海中對 神形成一個清晰的觀念, 也能建構出一套"合聖經"的神學信念. 然而相信這些觀念或是神學信念真的就是信仰嗎? 還是我們的信仰應該放在經歷 神, 與 神建立關係上呢?
當主耶穌的門徒認識主耶穌是 神的兒子, 他們並沒有追問聖父和聖子有什麼分別, 祂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 反之, 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對主耶穌說, "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 (約翰福音14:8) 門徒在意的是他們能否經驗到 神. 對此主耶穌的回答是"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約翰福音14:9)
主耶穌告訴我們, 當我們注視祂的時候, 我們其實也是注視著天父. 我們常常將新約裡主耶穌的救恩與舊約中 神的律法作強烈的對比, 彷彿主耶穌和天父有截然不同的性格一般. 然而主耶穌卻是說, "我與父原為一" (約翰福音10:30), 又說,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約翰福音14:10) 同一位 神, 不但有赦罪的恩典, 也吩咐祂的子民遵行誡命, 過聖潔的生活. 主耶穌的話也提醒我們, 與其將注意力放在聖父與聖子的不同之處, 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祂和天父相同的部份, 因為祂和天父是合一的.
"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 (約翰福音14:11), 若是我們不能從主耶穌的身上, 看見耶和華 - 這位亞伯拉罕的 神, 以撒的 神, 雅各的 神, 我們大概還沒有照著主耶穌的話來"認識" 神. 若是我們只是從神學理念來認識 神, 我們大概還沒有真正認識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