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妥拉之門: 饒恕的先決條件 (創世記44:18~47:27 他靠近)


播客連結

約瑟為法老解夢, 因此成為埃及宰相, 並在埃及全地為將來的七個荒年做好萬全的準備. 經過了七年的豐年, 荒年來臨了. 糧食用盡的埃及人用錢向約瑟購買糧食. 後來他們的錢用盡了, 他們改用牲畜向約瑟換取糧食 (創世記47:16~17). 又過了一年, 沒錢沒牲畜的他們只好用自己的身體和土地向約瑟換取糧食 (創世記47:18). 如此約瑟為他的主人埃及王法老取得了埃及所有的土地和人民. 為了表明法老現在擁有埃及一切的土地和人民, 約瑟要求埃及人從此將收穫的五分之一上繳給法老.

約瑟挽救了人命, 正如他從為法老解夢的那天起就立志要做的那樣. 但他的政策似乎既苛刻又貪婪. 他使陷於飢餓的埃及人淪為奴隸, 然後才給他們食物. 約瑟這位在經歷多年的壓迫後仍然忠於 神的人, 他自己似乎也成了一個壓迫者.

要理解約瑟為何會有如此的政策, 我們必須記住在整個約瑟的故事中約瑟做事的動機何在 - 忠心事奉主人. 約瑟總是對主人盡忠職守, 首先是他的父親雅各, 然後是護衛長波提乏, 再來是司獄, 最後是法老王. 約瑟是理想的僕人, 他以維護主人的利益為己任, 從不為自己著想, 只為主人著想, 並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

約瑟的動機本身是好的, 但過度的忠誠有時候會導致對主人不假思索的盲目付出. 在故事的開頭, 約瑟討好他的父親, 卻很少考慮他對他兄弟的影響. 在故事的最後, 約瑟追求法老的經濟利益, 而很少考慮到法老臣民的人性需求. 約瑟對主人的確是一心一意. 他有良好的動機, 但有時似乎有些做過頭了. 他只關心主人的福祉, 而對其他事不是那麼在乎.

約瑟對主人的一心一意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他對哥哥們的考驗. 本週妥拉經文開始於猶大願意犧牲他自己作約瑟的奴隸, 以換取弟弟便雅憫的自由. 約瑟只有在看到猶大這種對家族的忠誠時, 他才願意向他的哥哥們顯露自己的身分. 哥哥們現在通過了約瑟給他們的考驗, 弟兄彼此之間終於可以和好了.

約瑟的考驗似乎是以便雅憫為中心, 但約瑟真正的關注其實是哥哥們如何對待父親雅各. 他們過去對自己的弟弟犯了罪, 但對父親更是罪上加罪. 二十年前, 當他們把約瑟賣為奴隸時, 雅各受到的傷害最深. 現在, 約瑟作為一個忠誠的僕人, 他更關心的是父親雅各的受苦而不是他自己的受苦. 這一次, 他的哥哥們是否會盡其所能阻止雅各受苦? 只有當他們這樣做了, 約瑟才願意饒恕他們, 與他們和好.

約瑟的這一動機解釋了故事中另一個不協調之處. 當哥哥們出現在埃及時, 約瑟怎麼能不向他們顯露自己, 從而向父親雅各顯露他自己呢? 當他知道他的父親是一個可能活不長的老人, 如果哥哥們不及時把糧食帶回去, 雅各可能會死於饑荒, 他怎麼還能花時間考驗哥哥們呢?

約瑟的考驗無疑給父親雅各帶來了更多的痛苦. 雅各看到他的其他兒子, 特別是便雅憫, 受到威脅. 但對約瑟來說, 一切都取決於哥哥們對父親是否忠誠. 父親的福祉高於他自己的福祉; 他與哥哥們和好的願望必須等到考驗完成後才能實現. 只有當哥哥們證明了他們對父親的忠誠, 約瑟才能與他們和好. 基於真理的真正和好要比雅各和約瑟必須忍受的短暫痛苦更加重要.

最後, 哥哥們對父親的忠誠通過了約瑟的考驗, "約瑟在左右站著的人面前、情不自禁..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是約瑟、我的父親還在麼" (創世記45:1, 3). 約瑟看到他的哥哥們如今已經修正了他們與父親的關係, 以父親雅各的福祉為第一優先, 那麼現在他與他們的關係也可以恢復了. 他反覆向他們保證他的饒恕.

饒恕是偉大的美德. 彌賽亞主耶穌教導我們要無止盡地饒恕, 因為我們已經被 神無止盡地饒恕了,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馬太福音18:21~22). 然而, 單方面的饒恕卻不要求另一方有所改變, 這樣的饒恕會變得膚淺而不真實. 主耶穌饒恕人, 但要求人有所改變, 祂對行淫時被抓的婦人說,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約翰福音8:11).

約瑟可能一看到他的哥哥們就準備饒恕他們, 但基於真理的要求使他必須讓他們為過去的行為負責. 如果他們仍然像過去一樣傷害他們的父親, 他就不會饒恕他們. 這個要求對約瑟來說並不容易. 在他考驗哥哥們的過程當中, 他有三次情不自禁, 直到最後他在他們面前再也無法克制自己.

雅各死後, 約瑟的哥哥們再次來找他尋求饒恕. 他們想, 父親過世了, 也許約瑟最終還是會尋求報復. 但約瑟再次哭泣, 並對哥哥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創世記50:19~20). 約瑟已經維護了他父親的權益, 他已經考驗了哥哥們對父親的忠誠, 現在他可以饒恕他們並與他們和好.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解夢者 (創世記41:1~44:17 結尾)

 

播客連結

約瑟的故事隨著夢而進展. 夢導致了他的降卑與後來的高升. 一開始, 約瑟夢見他和哥哥們在田裡綁禾捆, 哥哥們的禾捆向他的禾捆下拜. 接著在第二個夢中, 他看到太陽, 月亮和11顆星星向他下拜. 他愚蠢地把這兩個夢告訴了哥哥們, 引起了他們的嫉妒和憎恨. 不久他們就把他賣到埃及為奴.

多年以後, 在埃及的地牢裡, 與約瑟一同坐牢的兩個人 - 法老的酒政和膳長告訴約瑟他們在同一晚所作的夢. 他準確地解釋了他們的夢: 膳長被處決, 而酒政則官復原職. 又過了兩年, 當法老作了兩個令他不安的夢, 酒政告訴他約瑟的事. 約瑟從地牢裡被提了出來, 帶到法老面前解釋法老的夢.

所羅門王說, "事務多、就令人作夢" (傳道書5:3), 這有些類似於中國人的諺語, "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 而在現代人的眼中, 夢是潛意識的表達. 然而在約瑟的故事當中, 夢雖然也是表達隱藏的事物, 但與現代人的認知有一個根本的區別: 在夢中說話的不是潛意識而是 神. 有時候 神確實會使用夢境向我們啟示祂不可測透的心意, 正如 神透過先知約珥所說,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豫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 (約珥書2:28).

然而, 神藉著夢啟示法老似乎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畢竟法老是一個拜偶像的人, 他並不認識以色列的  神. 而神藉著夢啟示年輕的約瑟似乎也很奇怪. 當然約瑟與法老並不相同, 他認識以色列的 神, 但他卻向哥哥們愚蠢地吹噓自己的夢, 以表現自己高過他們. 神為什麼會藉著夢向那些似乎是不配的人, 比方說拜偶像者和不成熟的人啟示祂的心意?

神的確藉著夢向人 - 甚至是那些我們看來不配的人, 啟示祂的心意, 但作了異夢的人並不因此而高人一等. 有了異夢, 還必須有人解夢. 好的解夢者幫助作夢的人明白 神的心意. 對年輕的約瑟來說, 他並不深思熟慮 神藉著夢啟示他的心意到底是什麼, 而逕自將夢作為吹噓的工具, 因此招致哥哥們的妒恨; 年長的約瑟正確解釋了法老的臣子夢的意義, 但卻未能提供他們適當的指引與安慰. 最後儘管酒政官復原職, 但膳長卻在沒有任何盼望的光景下走向死亡.

或許這是為什麼約瑟必須在監獄裡再煎熬兩年, 然後才被帶出來為法老解夢的原因. 現在的他不僅帶來正確的解釋, 而且還帶來了如何回應 神的信息的智慧建言. 解夢不能草率粗暴, 僅僅正確解夢仍是不夠的, 解夢還必須伴隨著安慰, 指引與盼望的話語. 正是約瑟對法老的夢的解釋與建議使約瑟贏得了法老的認同與賞識, "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 (約瑟的建議) 為妙。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 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 (創世記41:37~38).

同樣地, 僅僅正確解釋 神的心意仍是不夠的. 我們要幫助人不但能明白 神的心意, 並且還能夠進一步回應 神的心意.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妥拉之門: 在弟兄中居首位 (創世記37:1~40:23 他居住)

 

播客連結

約瑟的故事在創世記的最後幾章占了主導地位, 然而猶大在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約瑟是他父親的寵兒, 他的哥哥們出於嫉妒, 彼此商議謀害他. 長兄流便想要拯救約瑟, 把他帶回父親雅各身邊, 但事實證明他的努力徒勞無功. 此時猶大儼然成為弟兄中間實質的領袖, 他向弟兄提議把約瑟賣到埃及為奴, 並獲得大家的認同. 儘管猶大實質上等於挽救了約瑟的性命, 但此時的猶大我們很難說他是正直的, 因為他畢竟出賣了自己的兄弟.

妥拉在揭示約瑟在埃及的遭遇之前, 繼續講述猶大的故事. 就像他的妹妹底拿早先 "出去、要見那地 (迦南地) 的女子們" (創世記34:1) 一樣, 猶大也 "離開他弟兄下去.." (創世記38:1), 並且娶了迦南人的女兒為妻.

當底拿出去的時候, 她慘遭不幸. 當地的王子示劍 "看見她、就拉住她、與她行淫、玷辱她" (創世記34:2). 底拿復仇心強烈的哥哥西緬和利未因此用計殺死了示劍本人和全城一切的男丁.

猶太拉比聖經註釋米德拉什指責底拿離開了她家庭的庇護而外出是造成她的不幸的主要原因 (創世記大註釋書80:1~5). 這種觀點是否延續了古老的男性對強暴案的看法, 認為受害者是咎由自取? 畢竟, 它似乎在說, 如果底拿乖乖待在家裡, 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然而, 雅各根本沒有責備底拿. 他反而責備西緬和利未的過度報復. 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 雅各仍然記得他們的血腥殘忍, 詛咒他們毫無節制的怒氣, 並拒絕給他們在十二支派中有固定的產業.

底拿的故事凸顯了以色列先祖生活中關鍵性的主題 - 誰在弟兄中居首位. 亞伯拉罕遺留下來的屬靈產業不能單純按照出生次序來決定歸屬. 當雅各的長子流便放縱情慾, 與他父親的妾辟拉同寢時, 就已經失去了在弟兄中居首位的資格 (參創世記35:22). 雅各說, "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但你放縱情慾、滾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你父親的床、污穢了我的榻" (創世記49:3~4). 現在雅各的第二和第三個兒子西緬和利未也因為他們的兇殘殺戮而失去了在弟兄中居首位的資格. 舞台已經為猶大的崛起預備好了, 但當他離開他的弟兄時, 猶大幾乎錯過了他的機會.

在我們這個極端個人主義的時代, 我們很容易忘記群體的重要性. 神個別地呼召我們, 我們每個人只能單獨回應 神的呼召. 但我們一旦進入 神國, 我們就必須認識到我們是多麼需要彼此. 正如底拿透過她的痛苦經歷所學到的, 以及猶大即將學到的功課: 我們不應該成為信仰的獨行俠. 相反地, 我們從與我們一同站立的弟兄姊妹得著堅固, 一同行走天路.

猶大離開弟兄與迦南女子結婚後, 生了三個兒子. 大兒子娶了迦南女子他瑪為妻, 但大兒子因自己的惡而死. 二兒子根據當時的習俗娶了他瑪, 但他拒絕履行為哥哥生子立後的責任, 因此也同樣因自己的惡而死. 猶大不把他瑪許配給最小的兒子示拉, 因為他害怕他也會死.

後來猶大的妻子過世了. 服喪期滿後, 猶大去監督他的羊群剪羊毛. 他瑪偽裝成一個妓女, 誘使猶大與她同寢, 商定以一隻山羊羔為代價. 猶大將他的印, 帶子, 和手杖作為抵押品交給他瑪. 他瑪從猶大懷了孕, 並且被人發現她懷孕了. 猶大以為他瑪作妓女與人行淫而懷孕, 吩咐將她處死. 但他瑪拿出印, 帶子, 和手杖, 她說, "這些東西是誰的、我就是從誰懷的孕" (創世記38:25). 猶大承認這些東西是他的, 並承認是他對不起他瑪, 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把他瑪給小兒子示拉為妻.

猶大勇於擔當, 公開挺身而出承認自己的不是, 甚至以自己的名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他還為他瑪平反, 宣稱他瑪比他更加公義. 後來他瑪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兄弟法勒斯和謝拉, 而法勒斯是大衛王的祖先.

以後猶大和他的九個弟兄在飢荒期間下到埃及去購買糧食. 約瑟此時已經從奴隸搖身一變為埃及宰相. 他的哥哥們不認識他, 但他要求他們下次來買糧食時帶上最小的弟弟便雅憫. 然而雅各堅決不肯讓他的小兒子便雅憫下到埃及, 直到猶大站出來說, "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 (創世記43:9), 雅各才接受了猶大的提議, 讓便雅憫和他的哥哥們一起去埃及.

與放縱情慾的流便, 和有著強烈報復心的西緬與利未不同, 猶大已經顯明他為人信實, 不但信守承諾又勇於擔當, 甚至不計個人榮辱與得失. 當弟兄們再次站在約瑟面前, 約瑟將便雅憫作為竊賊逮捕, 以此來考驗他們. 猶大在這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用自己交換便雅憫, 來贖回他的自由. 這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 原先出賣自己兄弟的猶大現在出賣自己以贖回他的兄弟.

約瑟拯救以色列全家免於被飢荒所滅,  並讓他們在埃及得以保全. 但猶大得以在弟兄中居首位, 並成為彌賽亞的祖先. 雅各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刻, 宣稱猶大將管轄他的弟兄們, 他說,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創世記49:10). 根據創世記大註釋書98:8, "細羅" 正是影射彌賽亞. 在塔木德的討論中, 有人問說, "彌賽亞的名字是什麼"? 拉比希拉 (Rabbi Shila) 的門徒回答說, "他的名字叫細羅,因為經上說, '直等細羅來到'" (巴比倫塔木德 公會篇 98b).

約瑟拯救了他的兄弟, 而猶大則是用自己贖回了他的兄弟, 猶大支派因此得在以色列支派中居首位, 他自己也成了彌賽亞王的祖先.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全能的 神, 完全充足的 神 (創世記32:4~36:43 他差遣)

播客連結

雅各從巴旦亞蘭起行, 即將進入迦南地時, 在夜間竟然有一個 "人" 單獨出現在雅各面前與他摔跤! 雅各一直摔跤到天亮, 最後他從那個人得到了祝福, 但這卻是在那個人觸摸了雅各的大腿窩之後. 當太陽升起, 雅各一瘸一拐地離開了那裡, 去見他的哥哥以掃與他和好, 然後重新回到應許之地.

雅各回到應許之地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當初他要離開應許之地的時候, 夢見了一個通天的梯子, 神的使者在梯子上面上去下來. 雅各把這個地方命名為 "伯特利" (希伯來文 בֵּית אֵל, "Beit El"), 意思是 "神的家". 當他準備返回應許之地時, 他看到一個營隊的天使來護送他進應許之地, 因此他將這個地方命名為 "瑪哈念" (希伯來文 מַחֲנַיִם, "Machanaim"), 意思是 "兩個營隊" - 人的營隊 (雅各的營隊) 和天使的營隊 (參創世記32:1~2). 

就在雅各遇見護送他的天使營隊之後, 夜間他又遇見有人來與他摔跤. 後來他把摔跤的地方命名為 "毘努伊勒" (希伯來文 פְּנִיאֵל, "Peniel"), 意思是 "神的面". 他說, "我面對面見了 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 (創世記32:30). 雅各對於他面對面看見 神竟然能存活下來而感嘆不已. 換句話說, 雅各相信那與他摔跤的其實是 神. 

一直以來雅各都渴望得到祝福, 然而他認為自己的力量和狡詐是獲得祝福的唯一途徑. 神最終的確祝福了雅各並賜給他一個新的名字, 但那不是雅各靠自己的力量和狡詐得來的, 而是在 神觸摸雅各, 使雅各瘸腿之後. 雅各只能一瘸一拐地離開毘努伊勒, 進入應許之地. 然而, 儘管雅各瘸了腿, 妥拉卻告訴我們, "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的時候、平平安安的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城" (創世記33:18). "平平安安" 的希伯來原文是 שָׁלֵם ("shalem"), 有著 "完整, 整全, 平安" 的意思. 神的觸摸表面上似乎傷害了雅各, 但事實上 神的觸摸使雅各恢復了屬靈的健全, 使他比以前更加 "完整" 與 "整全". 

當雅各從示劍起行, 回到了伯特利之後, 神在那裡給他重新命名為以色列. 神說, "你的名原是雅各、從今以後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 (創世記35:10). 神又說, "我是全能的 神、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我所賜給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地、我要賜給你、與你的後裔" (創世記35:11~12). "全能的 神" 的希伯來原文是 אֵל שַׁדַּי ("El Shaddai").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 神告訴摩西, אֵל שַׁדַּי ("El Shaddai") 是祂向始祖顯現的名字. 祂說, "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 神 (אֵל שַׁדַּי)、至於我名耶和華、他們未曾知道" (出埃及記6:2). 事實上, 始祖們知道 神的名字耶和華 (希伯來文 יהוה), 但 神是以 אֵל שַׁדַּי ("El Shaddai") 的身份與他們立約. אֵל שַׁדַּי ("El Shaddai") 這個名字在亞伯拉罕的故事中出現過一次,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 神 (אֵל שַׁדַּי)、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 (創世記17:1); 神的名字 אֵל שַׁדַּי ("El Shaddai") 在以撒的生命中也出現過一次, 當他把亞伯拉罕的祝福傳給雅各, 確立他為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時, 他對雅各說, "全能的 神 (אֵל שַׁדַּי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族" (創世記28:3); אֵל שַׁדַּי ("El Shaddai") 這個名字最後一次出現在雅各對約瑟講述他的故事, 他對約瑟說, "全能的 神 (אֵל שַׁדַּי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顯現、賜福與我" (創世記48:3). אֵל שַׁדַּי ("El Shaddai") 是始祖們所知道的 神的獨特名字, 從父親到兒子, 經過四代人的傳承.

神的名字 אֵל שַׁדַּי ("El Shaddai") 除了 "全能的 神" 的意思以外, 我們或可理解另一個意思為 "完全充足的 神". 這個翻譯不是基於現代的語源學, 而是基於אֵל שַׁדַּי ("El Shaddai") 這個詞的發音 el-she-dai, "充足的 神". 雅各是軟弱無能的, 但 神是充充足足的. 事實上, 當雅各的腿瘸了, 他反而更充分地理解了 神的充足. 我們從始祖那裡學到的屬靈教訓不是勝利或成功, 而是對全能的 神的信靠與倚賴, 祂完全充足的恩典永遠夠我們用.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妥拉之門: 遇見 神 (創世記28:10~32:3 他出去)

播客連結

雅各在困難的光景當中離開了別是巴和他的家庭, 踏上前往巴旦亞蘭的旅程. 他表面上是為了娶妻, 實際上卻是為了躲避哥哥以掃的怒氣. 雅各之所以逃命當然是因為他從父親以撒那裏騙取了以掃長子的祝福. 而以撒或許是因為對雅各的欺騙耿耿於懷, 又或許是認為雅各娶妻不過是躲避以掃的幌子, 他竟然讓雅各兩手空空地去為自己找一個新娘, 不像當初老僕人帶著十個駱駝的車隊去為以撒尋找新娘.

雅各的旅程開始於掙扎, 而在他往後的旅程中還有更多的掙扎. 事實上, 他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掙扎中度過. 在以色列的三位先祖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當中, 雅各也許最像我們. 特別的是, 雅各在他的旅程一開始的時候, 就遇見了 神! 雅各的遇見 神指引著他往後的人生旅程, 以及人生旅程中面臨的種種掙扎. 不但如此, 雅各的遇見 神也為所有開始走上屬靈旅程的人提供了指引.

在某個特定的地方, 雅各度過他旅程的第一個夜晚. 儘管中文聖經翻譯為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到了一個地方.." (創世記28:10~11), 但 "一個地方" 的希伯來原文 בַּמָּקוֹםְְ 的意思是 "這地方", 也就是某個特定的地方. 這個地方其實是 神特定的地方. 雅各睡在地上, 除了一塊石頭外,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枕他的頭. 那天晚上, 雅各 "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 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 (創世記28:12).

通天的梯子的夢大概是聖經中最令人難忘而又神秘的一個夢了. 當夢結束時, 神確認了祂與雅各的盟約. 但我們不免會想, 神為什麼要藉著夢來確認與雅各的盟約呢? 當初 神豈不是沒有藉著夢就直接確認了祂與亞伯拉罕和以撒的盟約嗎? 而梯子到底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這個夢的希伯來原文中的一個模稜兩可之處為梯子的意義提供了重要線索, "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 (創世記28:12) 這句話也可以正確地翻譯為 "神的使者在他 (雅各) 身上、上去下來". 一個早期的亞蘭文聖經譯本解釋說, 天使藉著梯子降臨在雅各身上, 並且讚美雅各.

然而雅各之所以踏上旅程, 是因為他搶了他哥哥長子的祝福; 他兩手空空而去, 是因為他欺騙了他的父親. 那麼他憑什麼能吸引天使的讚美呢? 這是因為雅各從他父親以撒那裡得到了亞伯拉罕的祝福, 正如以撒所宣稱的, "我已經喫了、為他 (雅各) 祝福、他將來也必蒙福" (創世記27:33). 天使降臨在雅各身上, 不是因為雅各本人有什麼過人之處, 而是因為他帶著亞伯拉罕的祝福. 神的永恆計劃如今寄託在他的身上.

對這個故事的另一種解讀也證實了這種解釋. 拿但業是彌賽亞主耶穌的第一批門徒之一, 他對耶穌的大能感到驚訝. 耶穌對他說, "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約翰福音1:50~51). 天使降臨在耶穌身上, 正是因為 神的永恆計劃如今寄託在祂的身上. 此外, 正如雅各夢中的梯子連接著天與地一樣, 耶穌本人現在也連接著天與地. 祂是天使上去下來的梯子.

當雅各從夢中醒來時, 他說, "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 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 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創世記28:16~17). 然後他拿起他用作枕頭的石頭, 把它立為柱子, 柱子標記著他在 "這地方" 遇見了 神. 

在 "這地方", 雅各已經走到了他自己的盡頭. 他犯了罪, 並且兩手空空, 除了神給亞伯拉罕的祝福, 他一無所有. 然而就在"這地方", 雅各遇見了 神. 就像雅各一樣, 我們能夠遇見 神, 其實並不取決於我們比別人好, 或是我們有什麼資格, 而只取決於 神的祝福.

另一方面, 雅各立為柱子的石頭標誌著他遇見了 神, 但柱子同時也象徵著雅各到了他的盡頭 - 這個柱子原本不過是他露宿荒野用來枕頭的石頭, 除此以外他一無所有! 就像雅各一樣, 我們可能也要到了我們的盡頭才能遇見 神 - 當我們沒有其他可以倚靠的東西的時候. 或許這正是主耶穌要富有的少年官先去變賣所有家產再來跟隨祂的原因.

我們可能想先積累豐富的資源, 然後才開始我們的屬靈旅程, 但豐富的資源其實是我們屬靈旅程的絆腳石. 當我們真的面臨一無所有, 無人可以倚靠的光景 - 到了我們的盡頭的時候, 我們往往會在此時遇見 神, 並且我們現在才會學會完全倚靠 神.

 "人的盡頭就是 神的起頭".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雅各和以掃 (創世記25:19~28:9 後代)

Contributed by YoMinistry
播客連結

耶和華對他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世記25:23)

雅各和以掃打從出生就是對立的, 甚至在出生前就注定要相互對立. 弟弟雅各後來成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先祖, 哥哥以掃失去了他長子的身分, 並且他的子孫以東人後來成為以色列的仇敵. 神透過先知瑪拉基宣布了祂對兄弟二人的心意, "以掃不是雅各的哥哥麼.我卻愛雅各、惡以掃" (瑪拉基書1:2~3).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進一步論到雅各和以掃之間鮮明的對比:

不但如此、還有利百加、既從一個人、就是從我們的祖宗以撒懷了孕.(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作出來、只因要顯明 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對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羅馬書9:10~13)

雅各和以掃之間的鮮明對比似乎並不是在於他們的內心或是他們外在的生活, 而是在於 神的預定. 的確, 在妥拉的故事中, 雅各和以掃並不是全然的好與壞.

在故事的早期, 妥拉描述雅各是 אִישׁ תָּם, 一個 "正直" 或 "安靜" 的人, 一個住在帳棚裡的人; 以掃恰恰相反, 他是一個善於打獵的人, 一個常在田野裡的人 (創世記25:27). 當雅各提出用紅湯換取以掃長子的名分時, 以掃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我們可能傾向於認為雅各是在利用他的哥哥, 但妥拉的看法卻是, "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創世記25:34). 

然而後來 "正直" 的雅各聽從他母親利百加的計劃, 騙取了他父親以撒的祝福. 不管怎麼說, 雅各的確是以欺騙的方式獲得以撒的祝福, 他實在難辭其咎. 當以掃回來發現他喪失了長子的祝福時, 妥拉以溫柔和同情的語氣描繪著他, "以掃對他父親說、父阿、你只有一樣可祝的福麼、我父阿、求你也為我祝福.以掃就放聲而哭" (創世記27:38).

雅各為了躲避以掃的怒氣而逃離他的家鄉, 並服事比他更狡猾的舅舅拉班許多年. 最終他帶著妻子兒女回到了迦南地, 並在 神面前學習到謙卑. 然而當雅各再次遇到他的哥哥以掃時, 以掃顯得比雅各更為高尚而又寬容, 並且更加重視兄弟情義.

那麼我們該怎麼說呢? 難道除了 神的揀選之外, 這兩兄弟之間沒有任何好與壞的區別嗎? 揀選是如此徹底地屬於 神的特權, 以至於它與兄弟倆的生活和思想完全無關? 不! 綜觀整個妥拉故事, 兩人之間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 雅各重視 神所重視的東西, 而以掃則不然. 雅各明白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儘管他並不總是明白如何獲得它; 而以掃並不完全是壞的, 但他完全不在意 神所在意的.

這是為什麼以掃輕易賣掉了他長子的名分, 因為他看輕它的價值. 長子的名分使他獲得將來繼承產業的應許, 但這應許的實現不是現在而是在遙遠的未來. 對講究現實的以掃來說, 這個應許是毫無意義的; 但對於雅各來說, 這應許卻是無價的. 我們因此看到 神的揀選並非片面武斷, 而是同時反映了以掃和雅各對各自人生的選擇.

以掃失去 神的恩典, 因為 神的應許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相比之下, 雅各認識到應許的價值. 在這一點上, 他效法他的母親利百加. 利百加也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神已經對她發預言, "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創世記25:23), 因此她做了她認為必須做的事, 以確保預言實現. 我們大概不會讚揚利百加或雅各達到目標的方式, 然而他們的行動卻與 神的最終目的達成一致.

雅各的確是貪婪而充滿算計的, 然而他貪的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當然妥拉並不認可雅各的行為是道德的, 但另一方面妥拉也實在地描繪出現實的生活. 在現實的生活中, 神不僅對道德純潔的人作出回應, 而且祂對那些把祂放在第一位的人也同樣作出回應. 這些人他要潔淨, 就像他要藉著拉班的手潔淨雅各一樣.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順服的真義 (創世記23:1-25:18 撒拉的生命)

 

播客連結

本週妥拉的標題是 "撒拉的生命", 但本週妥拉描述的卻不是撒拉的故事的開始, 而是撒拉的故事的結束. 當撒拉的故事剛開始時, 她似乎相當地被動, 她默默跟隨亞伯拉罕回應 神的呼召, 並默許他出於懦弱的請求, 說她是他的妹子. 然而在稍後與夏甲的互動中, 撒拉變得更加積極, 到最後她主動要求亞伯拉罕把夏甲和以實瑪利趕出亞伯拉罕的家庭. 這個要求聽起來很殘酷, 但它揭示了撒拉屬靈的洞察力和她對於 神的應許的關注. 關於撒拉對亞伯拉罕的要求, 神告訴亞伯拉罕, "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 (創世記21:12). 撒拉明白 神的目的, 並且為著亞伯拉罕的最佳利益著想. 事實上, 出埃及記大註釋書 (Shemot Rabbah) 1:1 在評論這一事件時說, 在先知的恩賜上, 亞伯拉罕不如撒拉.

當 神創造亞當時, 祂看到亞當孤拎拎地獨自一人, "耶和華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創世記2:18). "一個配偶幫助他" 的希伯來原文是 עֵזֶר כְּנֶגְדּוֹ, 字面意思是 "一個與他相對 (或反對) 的幫助者".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解釋這句話說, "如果他配得, 她就會成為幫助者; 如果他不配得, 她就會反對他". 後來 神責備亞當聽從他妻子的話, 但這是因為她有錯在先. 重點不在於是聽丈夫還是聽妻子的話, 而是在於丈夫或妻子的話是否反映 神的心意. 撒拉對亞伯拉罕所說的話就反映了 神的心意.

撒拉在妥拉中獲得極大的尊榮. 妥拉非常莊嚴地宣告了她的過世, "撒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這是撒拉一生的歲數" (創世記23:1), 並且詳細敘述了亞伯拉罕購買她的墳地的經過. 這是亞伯拉罕在 應許之地的首次 "得地為業". 妥拉乃是因著撒拉一生真實的順服而尊榮她. 撒拉雖然順服但從不被動, 並且她為了亞伯拉罕和整個家庭著想, 在必要時採取積極主動. 

無疑地, 妥拉贊同丈夫在家中的領導地位. 然而當丈夫壓制或忽視妻子提供的建設性意見時, 丈夫就犯了大錯. 聖經要求婚姻中的雙方對彼此忠誠並互相順服. 這種婚姻中的忠誠與順服一方面承認 神賦予丈夫的權柄, 但另一方面也要求丈夫必須承認並尊重 神在他的配偶身上的作為. 關於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亞伯拉罕和撒拉的美好榜樣中學習.

當代人對於權威的不信任和對男女角色的抹殺都傾向於消滅婚姻中的彼此順服, 但學習彼此順服對於我們的屬靈成長至關重要. 使徒保羅因此教導我們,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以弗所書5:21). 我們需要操練的不單是個人的屬靈實踐, 更是集體的屬靈長進.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從來不需要順服, 那麼我們可能已經誤入了歧途.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代禱者的品質 (創世記18:1~22:24 他顯現)

 

播客連結

本週妥拉描述了耶和華 神如何以人的樣式向亞伯拉罕顯現, 並向他宣告他兒子以撒即將出生的大好消息. 當耶和華 神和另外兩個 "人" 正要離開時, 祂告訴亞伯拉罕, 祂正在去所多瑪的路上, 要看看所多瑪是否像祂所聽見的那樣罪大惡極. 但亞伯拉罕擋住了祂的去路, "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在耶和華面前" (創世記18:22), 以致耶和華 神不得前行, 接下來 "亞伯拉罕近前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麼" (創世記18:23).

亞伯拉罕在 神面前的堅定立場與他在創世記後來的故事中的態度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 在創世記22章中, 神在應許之子以撒出生多年後再次向亞伯拉罕顯現. 祂吩咐亞伯拉罕把以撒帶到摩利亞山上獻為燔祭. 當獻祭的時間臨近時, 亞伯拉罕告訴隨行的兩個僕人, "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 (創世記22:5). 這裡 "拜一拜" 的希伯來原文 וְנִשְׁתַּחֲוֶה 的意思是 "敬拜", 特指一個人全身俯伏於地的敬拜, 表示完全的降服.

亞伯拉罕完全降服於神的旨意, 即使是在 神吩咐他獻上以撒為燔祭這個完全不合理的命令當中. 只要是 神吩咐的, 亞伯拉罕就順服, 甚至是完全的降服. 神稱讚亞伯拉罕的完全降服,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創世記22:12). 這是聖經中唯一一次 神親自對某人說, "你是敬畏 神的". 在 神說完這句話之後, 祂將極大的祝福賜給了亞伯拉罕.

然而如果完全降服如此值得稱道, 那麼當耶和華 神要前往所多瑪時, 亞伯拉罕怎麼會對 神採取與 代表完全降服的俯伏於地截然不同的姿勢, "但亞伯拉罕仍舊在耶和華面前" (創世記18:22)? 而亞伯拉罕不只站在 神面前, 並且 "亞伯拉罕近前來.." (創世記18:23). 根據創世記大註釋書 (Genesis Rabbah) 49:8, "近前" 可以有三種含義: 爭戰, 和解, 或是懇求. 也許所有這三種含義都包含在亞伯拉罕 "近前" 神的行動中: 他與 神毀滅所多瑪的意圖爭戰; 他替所多瑪人尋求與 神和解; 他為著所多瑪人的命運向 神懇求. 這是亞伯拉罕之所以在 神面前的原因.

事實上, 神似乎是刻意要引起亞伯拉罕站在祂的面前. 神說, "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創世記18:17). 祂想要喚起亞伯拉罕的反應, 促使他不是為自己, 而是代表所多瑪的人民與 神爭論. 因此我們看到一方面亞伯拉罕俯伏於地, 完全降服於 神對他的旨意, 另一方面他卻站在神面前, 為著他人的命運與 神爭辯.

這種代表他人站在 神面前其實就是代禱. 代禱應該是我們屬靈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為如果我們的屬靈生活單單聚焦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們容易傾向於自以為義或甚至是自我中心. 我們不只要為我們自己禱告, 同時我們也應該成為代禱者. 亞伯拉罕正好展現了代禱者的三個重要品質.

首先, 亞伯拉罕承認 神的公義和罪的邪惡. 當他為所多瑪求情時, 他並沒有要求 神忽略所多瑪的罪惡. 相反地, 他要求 神為了所多瑪城裡可能存在的義人的緣故而放過所多瑪. 他並不試圖為罪人開脫, 也不試圖要求 神不要按公義審判. 我們首先必須與 神同心, 認同於 神對於罪和公義的看法, 才能有真實的代禱. 與 神不同心的人無法為罪人代禱.

其次, 亞伯拉罕避免自以為義. 自以為義往往是屬靈生活的巨大陷阱. 我們要如何在不變得傲慢自大的情況下仍然維持高度的道德標準? 答案是透過與我們所代禱的對象認同. 我們說 "我們犯了罪", 而不是 "他們犯了罪"; "赦免我們", 而不是 "赦免他們". 或者像亞伯拉罕一樣, 我們對那些將來面臨 神的審判的人表現深度的個人關懷.

最後, 亞伯拉罕因著他對代禱對象的關懷而採取積極行動, 盡他所能避免所多瑪受審判. 他在 神面前懇求憐憫. 而這種積極行動的最高典範正是彌賽亞本人, 祂親自來到世上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祂與罪人一同坐席一同吃喝. 為什麼呢? 因為 "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馬可福音2:17).

真實的基督信仰必須尋求建立與廣大的失喪人群的橋樑. 若非如此, 我們的事奉 神就是不完整而有缺陷的. 真正的事奉 神離不開對人的關心, 而且往往需要為他人做些什麼. 真正事奉 神的人, 就像亞伯拉罕一樣, 在 神面前俯伏於地, 完全降服, 但同時他們也預備好了, 在有需要的時候為他人站在 神面前.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妥拉之門: 帳棚與祭壇 (創世記12:1~17:27 你自己去)

Contributed by Amy & Carly of Fishnet Bible stories

播客連結

"耶和華對亞伯蘭 (亞伯拉罕) 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亞伯蘭 (亞伯拉罕) 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 (創世記12:1, 4). 亞伯拉罕對 神單純的順服成了人類歷史的分水嶺. 人類 (以亞當和夏娃為代表) 違背 神, 被趕出了伊甸園, 又在挪亞時代幾乎被洪水所滅, 最後因建造巴別塔遭 神變亂口音而分散在全地. 人類似乎總是一意孤行, 不肯順服 神. 然而現在亞伯拉罕順服了 神, 並因此永久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當亞伯拉罕順服 神, 走在應許之地上, 他支搭帳棚, 又建築祭壇. 帳棚和祭壇兩者其實截然相反, 但它們卻體現了亞伯拉罕對 神的回應: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創世記12:7~9; 13:3~4, 18) 

帳棚不是建築而成而是支搭起來的. 在我們讀到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 (創世記13:18) 的地方, 希伯來原文只是說 "亞伯蘭支搭帳棚"。帳棚是暫時的, 可移動的, 不起眼的, 然而帳棚在亞伯拉罕的故事裡卻是至關重要. 神給了亞伯拉罕土地, 但他只是在上面支搭帳篷. 亞伯拉罕是一個等候應許實現的寄居者. 我們可以想像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長期支搭帳棚的生活與他當初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大城市吾珥的生活是何等大的一個對比. 希伯來書的作者論到亞伯拉罕,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希伯來書11:9~10).

亞伯拉罕有著 神給他的應許, 但他從未看到應許的實現; 他持有 "產權", 卻從未得著產業. 他雖然順服 神到了應許之地, 卻只能在應許之地住在帳棚裡. 亞伯拉罕在 神的應許裡有份, 但他始終沒有得著它. 然而亞伯拉罕的屬靈特質正是他對 神的應許的回應, "亞伯蘭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創世記15:6). 在應許之地上, 亞伯拉罕住在帳棚裡, 表明了他對 神的信任, 即使他終生都在等待應許的實現.

與支搭帳棚相比, 亞伯拉罕的確在應許之地建造了一些東西. 我們讀到, "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 (創世記12:8). 亞伯拉罕在應許之地所建造的唯一建築是用來敬拜 神的祭壇. 帳棚是屬地的, 祭壇則是屬天的; 帳棚是為今世預備的, 祭壇則是為永世預備的. 不同於帳棚, 祭壇是堅固而持久的. 亞伯拉罕藉著在祭壇上獻祭給 神來敬拜 神, 與 神親近. 儘管亞伯拉罕一生都住在帳棚裡, 並沒有得著地上的產業, 但他已經得著了屬靈的產業: 神的同在.

當我們像亞伯拉罕一樣過著信心的生活, 我們就像亞伯拉罕一樣踏上信心的旅程. 而亞伯拉罕信心旅程中的帳棚和祭壇兩者都是對我們的提醒. 帳棚提醒我們, 我們大多數的屬世追求都是短暫的. 我們不能忽略或漫不經心地處理屬世的事物, 但我們要保持對屬世事物的正確態度. 妥拉並沒有教導我們只要專注在屬靈的事物而棄絕一切屬世的事物, 但妥拉確實提醒我們不要過度看重屬世的事物. 家庭和事業固然值得我們關注與用心經營, 但就像帳棚一樣, 它們都是暫時的.

另一方面, 祭壇提醒我們, 敬拜 神應當是我們生活的中心, 並且我們對 神的敬拜具有永恆的價值. 當亞伯拉罕重回他先前去過的地方, 雖然帳棚已經不在了, 但祭壇仍然在那裡. 外在的環境 - 帳棚可能會改變, 但我們對 神的敬拜就像祭壇一樣是永恆的.

我們現在就像亞伯拉罕一樣是住在 "帳棚" 裡的. 我們在等待最終救贖的實現: 主耶穌的再來. 神的國度如今已經在我們中間, 但還沒有完全成就. 我們仍然需要與我們現今的世界互動, 但是讓我們不要迷失在其中. 就像亞伯拉罕一樣, 我們不但要支搭我們的帳棚, 更要建造我們的祭壇. 當我們如此行時, 我們的旅程就會像亞伯拉罕的旅程一樣地開展.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傾聽與回應 (創世記6:9~11:32 挪亞)

"神就對挪亞說、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面前、因為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毀滅" (創世記6:13). 神對挪亞說話, 而且祂只對挪亞說話. 這似乎不太公平. 因為即使在那遙遠的過去, 地上肯定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類, 他們都面對著即將被洪水消滅的結局, 但 神卻只對挪亞一個人說!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感覺這段經文似乎暗示, 神對挪亞說話, 是因為挪亞傾聽 神說話.

妥拉告訴我們,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 (創世記6:9). "完全人" 的希伯來原文 תָּמִים ("tamin") 的意思是 "完全; 全心全意" (complete; whole-hearted). 古代拉比們爭論為什麼妥拉要加上 "在當時的世代", 而不直接說挪亞是 "完全人"? 有些拉比認為這句話是對挪亞的稱讚: 挪亞生活在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 但他仍然對 神全心全意. 而這正是神對他說話的原因. 另有些拉比認為, 妥拉之所以說 "在當時的世代", 是因為挪亞只有在與他當時邪惡的世代相比之下才算為 "完全人" , 才是對 神全心全意. 但挪亞若與其他的世代相比則不盡然. 這些拉比還批評挪亞說, 神對他說話, 告訴他洪水即將來臨, 但挪亞沒有做任何事拯救其他人. 相比之下, 亞伯拉罕在得知所多瑪和蛾摩拉即將被毀滅時, 他為了拯救所多瑪和蛾摩拉的人民而與神討價還價. 為什麼挪亞不做同樣的事呢?

拉比們的兩種觀點都是對的. 挪亞是個義人, 因為他站在當時那邪惡淫亂的世代的對立面, 然而他本來可以做得更多來拯救他們. 但無論如何, 最重要的一點是, 挪亞傾聽了 神的聲音.

除此以外, 妥拉告訴我們, "挪亞與 神同行" (創世記6:9). 挪亞不只傾聽 神的聲音, 他也照著 神的話去行. 當 神說話時, 祂給我們指明新的方向, 意圖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軌跡. 但我們必須對 神有正面的回應: 我們必須願意傾聽 神的聲音並且照著去行. 挪亞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榜樣: 他抵制了他那一世代的潮流, 聽從了 神的話, 並且與 神同行. 方舟就是挪亞對 神正面回應的具體寫照. 挪亞進入方舟, 與世隔絕, 然而即使在那裡他也有來自 神的使命. 挪亞在方舟裡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 更是為了實現 神的目的, 即 神在伊甸園中首次給出的救贖應許.

我們與 神同行, 有時候也需要與世隔絕. 如果我們渴望在 神面前作 "完全人", 我們可能需要像挪亞那樣抵制我們自己的世代. 我們對神的全心全意可能導致我們進入 "方舟", 但我們不能只為了自己進入方舟. 聖潔生活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與世隔絕, 而是在我們的世代中與 神同行, 就像挪亞在他的世代中與 神同行一樣.

為什麼 神只對挪亞一個人說話呢? 也許 神對挪亞說話, 是因為挪亞不但傾聽 神, 而且願意回應 神, "挪亞與 神同行" (創世記6:9).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妥拉之門: 祝福與定下界限 (創世記1:1~6:8 起初)

播客連結

神的本質是神秘的, 超出了我們人類的理解範疇. 如果我們試圖給 神下定義, 我們將無可避免地用我們自已有限而軟弱無力的詞彙矮化 神無限的神性. 然而在聖經中, 神以我們人類可以理解的方式啟示祂自己. 在本週妥拉經文中, 神首先啟示了祂是一位說話的 神:

起初 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世記1:1~5)

神說了話, 世界就生成了. 祂單單藉著祂的話語, 從無中創造萬有. 因此, 中世紀拉比納賀曼尼德 (Nachmanides) 在他的創世記註釋中寫道:

神從絕對的無有創造了萬有...., 在我們神聖的語言 (希伯來文) 中, 除了 בָּרָא ("bara") 這個詞 [通常翻譯為 "創造"] 之外, 沒有其他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從無中生有.

詩篇作者也宣告 神是以祂自己的話語創造的那一位:

諸天藉耶和華的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詩篇33:6)

在 神創造性的話語中, 我們找到了我們靈性生活的基礎. 如果我們願意聆聽 神對我們說話, 神的話語就會在我們裡面創造生命, 祝福, 平安, 異象, 和屬靈的果子. 而禱告, 學習聖經, 靜默, 和事奉等屬靈操練有助於我們領受 神的話語. 它們引導我們走向內在降服. 通過這種降服, 我們的靈魂就好比是 "淵面", 而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創世記1:2).

除了創造性的話語, 神還說出定義性的話語, 比方說, "看光是好的" (創世記1:4). 祂看到祂所創造的東西, 並對其進行評估. 但為什麼 神需要評估祂所造的東西呢? 如果祂打算創造光, 光就會完全按照祂的意圖出現. 這不像我們人類談論好壞的時候總是相對的. 我們創造的東西只有在與其他東西比較時才會顯出好壞. 當 神說祂自己的創造物是好的時候, 祂把它與什麼相比呢? 神說 "..是好的", 表明祂不僅創造了物質世界, 祂還賦予了意義. 換句話說, 祂不僅創造事物, 而且祂創造價值. 因此, 我們既有來自 神的創造性話語, 也有來自 神的定義性話語. 我們居住在一個不僅是物質性的, 而且最終是道德性的宇宙中, 而道德是由 神所定義的.

神不但對宇宙, 同時也對人說這兩種創造性與定義性的話語. 對人來說, 創造性的話語成為祝福的話語, 而定義性的話語則成為定下界限的話語. 比方說, 神對人類說祝福的話語: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6~28)

祝福是創造性的, 因為就像 神說 "要有光" (創世記1:3) 一樣, 祝福是無中生有的. 人沒有做任何事配得祝福. 相反地, 神祝福是出於祂自己的目的和意願. 就像最初的創造性話語一樣, 最初的祝福出於 神本身的目的. 人在被 神創造之初就得到了這種創造性的祝福之語, 不但成為人理想的屬靈本質的一部分, 並且界定了人與創造主以及人與一切受造物之間的關係.

最初的祝福包括了治理全地的命令. 工作是祝福的一部分. 當 神把人類安置在伊甸園裡, 在亞當犯罪之前, 神給他的任務是耕種園子; 他必須 "修理看守" (創世記2:15) 伊甸園. 翻譯為 "修理" 的希伯來字根是 עבד ("avad"). 希伯來文的 "工作; 勞動" עֲבוֹדָה ("avodah") 一詞由此而來. 後來在妥拉中. 這個詞也有 "崇拜" 的意思, 如 עֲבוֹדָת מִשְׁכָן ("avodat mishkan"), 指會幕中的事奉與崇拜. עֲבוֹדָה ("avodah") 成了希伯來文用來泛指崇拜的詞語. 也許在 神的心目中, 崇拜和工作並不是那麼不同.

此外, 神還吩咐亞當要 "看守" 伊甸園. 翻譯為 "看守" 的動詞字根是 שׁמר ("shamar"). 與 עבד ("avad") 一樣, שׁמר ("shamar") 這個詞具有屬靈的意義: 意味著遵行誡命. 比方說, 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安息日, "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務要守 (שׁמר) 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 (出埃及記31:13).

"修理看守" 是 神在伊甸園祝福人類的話語, 但 神也在伊甸園裡對人類說出定下界限的話語, "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喫.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 (創世記2:16~17). 神為人定下了界限. 唯獨 神能定義什麼是好的, 神並沒有賦予人這種特權. 儘管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人類, 但祂保留了制定道德標準的權力. 在伊甸園裡, 人是 神的代表, 但人不能因為吃了分別善惡樹而在道德上變得獨立自主.

當蛇引誘亞當和夏娃時, 他們禁不住誘惑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跨越了 神為他們定下的界限, 以致他們被趕出伊甸園. 但儘管他們被趕出伊甸園, 他們並不是毫無指望, 而是有著 神的應許. 這應許隱含在 神對蛇說的話裡: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

亞當和夏娃被魔鬼化身的蛇欺騙, 導致人類變得與創造主疏遠了. 然而, 這種疏遠並沒有消滅 神原本的祝福. 有一個人將作為女人的後裔來到世上, 消滅魔鬼和牠的作為. 身為亞當和夏娃的後代, 我們如今仍然沒有回到伊甸園, 但我們並不是毫無指望; 我們可以相信 神的救贖應許. 同時, 神的祝福仍舊存在, 雖是我們不配得的, 但卻依然照耀著我們, 就像 神在黑暗中的創造性話語, "要有光" (創世記1:3).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妥拉之門 - 加入猶太拉比針對每週妥拉的古老對話 Gateways to Torah - Joining the Ancient Conversation on the Weekly Portion)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合一帶來祝福 (申命記33:1~34:12 這是祝福)

 

播客連結

正如 神六日創造天地結束在安息日的祝福, 妥拉也結束在祝福: 在以色列人即將進入應許之地以前, 摩西站在以色列全會眾面前, 為他們祝福. 

我們或許認為申命記33章大部分都是摩西為以色列人的祝福, 開始於摩西為長子流便支派的祝福, "願流便存活不至死亡、願他人數不至稀少" (申命記33:6). 然而著名的中世紀拉比俄巴底亞·斯佛諾 (Obadiah Sforno) 卻認為摩西的祝福事實上開始於申命記33:25. 在這之前, 摩西是在為以色列各個支派一一提名禱告, 他禱告的時候都是用第三人稱的 "他" 來稱呼每一個支派. 拉比俄巴底亞·斯佛諾 (Obadiah Sforno) 說, 祝福乃是由祝福者直接對被祝福者說話, 此時祝福者會用第二人稱的 "你" 來稱呼被祝福者. 因此摩西對以色列的祝福事實上開始於 "的門閂是銅的、鐵的.的日子如何、的力量也必如何" (申命記33:25), 並結束在 "以色列阿、是有福的、誰像這蒙耶和華所拯救的百姓呢.他是的盾牌幫助、是威榮的刀劍.的仇敵必投降必踏在他們的高處" (申命記33:29).

如果我們接受拉比俄巴底亞·斯佛諾 (Obadiah Sforno) 的看法, 我們會發現本週妥拉有另一個特別之處: 在摩西為以色列祝福之前, 他的禱告提到的是以色列個別的支派, 然而當摩西為以色列祝福時, 他的祝福包含了以色列所有的支派. 妥拉在這裡似乎暗示著: 合一帶來祝福. 儘管摩西可以為各個支派分別禱告, 然而祝福只有在以色列各支派聚集在一起合而為一時才會真正臨到以色列. 

申命記33:5 "百姓的眾首領、以色列的各支派、一同聚會的時候、耶和華在耶書崙中為王" 呼應了這樣的解釋. "耶書崙" 的希伯來字是 יְשֻׁרוּן ("yeshurun"), 意思是 "正直的人". 當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合而為一, "一同聚會" 的時候, 他們就成了 "耶書崙" ("正直的人"), 並且耶和華 神在他們中間作王, "耶和華在耶書崙中為王".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對於申命記33:5也有著類似的解釋, "當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 並且弟兄和睦同居的時候, 耶和華 神在以色列中為王, 但不是在以色列人彼此相爭的時候".

綜觀以色列的歷史, 從士師時代一直到掃羅與大衛王的興起, 以色列十二支派始終為了軍事和經濟的理由尋求合一. 合一的確帶來軍事的強盛和經濟的繁榮, 然而更重要的, 是合一帶來祝福, 這祝福就是耶和華 神在他們中間作王. 當耶和華 神在以色列中為王, 以色列就在 神翅膀的羽翼下, 成為 "蒙耶和華所拯救的百姓" (申命記33:29).

而不只以色列人是 神的百姓, 外邦人因著投靠以色列的彌賽亞耶穌基督, 也照樣成為 神的百姓, 正如使徒保羅對外邦基督徒所說, "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 神。你們從前遠離 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裡的人了" (以弗所書2:11~13, 19).

合一帶來祝福. 就像以色列人彼此合一會帶來祝福, 當外邦基督徒在基督裡與 神的選民以色列人彼此合而為一時, 要帶來更大的祝福: 外邦基督徒和以色列人要成為基督所造榮耀無比的 "一個新人", 正如保羅所說,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以弗所書2:14~15).

最後, 妥拉結尾的祝福與妥拉開頭的祝福互相呼應. 當 神按照祂的形象樣式造人, 就在人類開始做任何事之前, 神祝福他們,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世記1:28). 現在, 當以色列人將要進入應許之地, 就在他們開始要與迦南人爭戰得地為業之前, 神也透過摩西祝福他們. 我們因此看到 神的心意本是祝福. 而合一帶來 神的祝福.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妥拉與 神的靈 (申命記32:1~52 側耳)

 

播客連結

當摩西即將完成妥拉時, 他知道他的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因此他寫了一首歌警戒以色列人, 未來他們將犯罪惹 神發怒, 以致 "日後必有禍患臨到你們" (申命記31:29). 古代拉比們說, 妥拉的歌超越時間, 跨越了過去, 現在, 與未來. 因此摩西的歌不但預言未來, 也回顧過去, 甚至是起初的時候.

我們從哪裡可以看出摩西的歌指向起初的時候呢? 線索就出現在本週妥拉的兩節經文中, "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 (申命記32:10~11).

在整本妥拉中, 有兩個希伯來字僅僅出現在申命記32:10~11這兩節經文以及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創世記1:2). 頭一個希伯來字是 תֹּהוּ ("tohu"), 分別出現在  "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 (希伯來字 תֹּהוּ) 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 (申命記32:10) 以及 "地是空虛混沌 (希伯來字 תֹּהוּ).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創世記1:2). 

希伯來字 תֹּהוּ 描述了 神創造世界時起初的混沌. 拉比們說, 就像混沌是天地初開時的狀態, 同樣混沌也是 神在西乃山啟示妥拉以前整個世界的狀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 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 並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約, 使他們成為 神的百姓, 這彷彿是 神新的創造, 為的是恢復創造原有的秩序. 並且最終不只是以色列, 而是包括所有彌賽亞的百姓都是 神在主耶穌裡新的創造.

另一個在妥拉中僅僅出現在申命記32:10~11以及創世記1:2的希伯來字 (根) 是 רחף ("rachaf"), 分別出現在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 (希伯來字根 רחף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 (申命記32:11) 以及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 (希伯來字根 רחף在水面上" (創世記1:2). 

創世記描繪 神的靈是 神的氣息, 創造萬物, 賦予生命並帶來秩序. רחף 這個希伯來字根連結著創世記1:2和申命記32:10~11, 暗示 神的靈不但在創世之初參與 神的創造, 也同樣出現在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上, 神的靈一路伴隨著以色列人, 好比雲柱火柱一般. 先知以賽亞的話道明 神的靈和以色列的親密關係, "那時、他們想起古時的日子摩西和他百姓、說、將百姓和牧養他全群的人從海裡領上來的、在那裡呢.將他的聖靈降在他們中間的、在那裡呢..耶和華的靈使他們得安息、彷彿牲畜下到山谷、照樣、你也引導你的百姓、要建立自己榮耀的名" (以賽亞書63:11, 14). 而尼希米也說, "你還是大施憐憫、在曠野不丟棄他們、白晝、雲柱不離開他們、仍引導他們行路.黑夜、火柱也不離開他們、仍照亮他們當行的路。你也賜下你良善的教訓他們、未嘗不賜嗎哪使他們餬口、並賜水解他們的渴" (尼希米記9:19~20).

神的靈不但在起初創造天地, 也一路伴隨以色列. 神的靈不但引導著 神的百姓, 也居住在他們中間. 這告訴了我們一件事: 神揀選以色列, 是為了完全祂的創造大工. 為了恢復被魔鬼撒旦毀壞的創造, 神揀選並救贖亞伯拉罕的後裔作祂的百姓, 成為新的創造. 為此祂的靈要引導祂的百姓, 並且居住在他們中間.

今天不管我們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只要我們相信並投靠以色列的彌賽亞耶穌基督, 我們也都領受了同樣的 神的靈,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哥林多前書12:13),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 (哥林多前書6:19). 神的靈住在凡相信並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裡面.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隱藏的 神 (申命記31:1~30 他去)

 

播客連結

塔木德時期的拉比試圖在妥拉中尋找以斯帖的影子, 結果他們找到了! 以斯帖的影子就在本週妥拉, 神警告以色列人說, "我必定掩面不顧他們" (申命記31:18). 這句話的希伯來原文是 וְאָנֹכִי הַסְתֵּר אַסְתִּיר פָּנַי. 其中 אַסְתִּיר ("astir") 的發音聽起來有些像是 "以斯帖" (希伯來字 אֶסְתֵּר, "ester"), 並且 神掩面不顧以色列人, 正像是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世界的光景, 而這也正是以斯帖記的背景. 拉比們說, "我必定掩面不顧他們" (申命記31:18) 這句話中有著以斯帖的影子.

從以斯帖記中衍生而來的普珥節是在逾越節的前一個月. 逾越節是 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 使他們不再作法老的奴僕, 並且最終進迦南得地為業. 普珥節是 神拯救在波斯的猶太人脫離哈曼的手和一切猶太人仇敵的日子. 逾越節和普珥節同樣是 神拯救的日子, 但兩者卻又有所分別. 在逾越節時, 神用大能的膀臂向以色列人和埃及人顯明祂的作為. 在普珥節時, 神似乎是隱藏的. 

普珥節幫助我們理解 神在申命記對以色列人背約的警告. 在妥拉裡一再向以色列人啟示的耶和華 神卻在以斯帖記裡向猶太人隱藏. 當以色列人背約的時候, 神會向他們掩面. 聖經解經家不約而同地指出, 神的名字在以斯帖記裡一次也沒出現. 相比之下, 逾越節的故事開始於 神在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 並且 神顯現的最終目的是使以色列人 "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出埃及記6:7) 以及 "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 (出埃及記7:5).

逾越節打開了猶太人新的歷史篇章, 而這段歷史結束在聖殿被毀以及被擄到巴比倫. 普珥節發生在聖殿被毀以及被擄到巴比倫之後, 猶太人面臨滅族的危機. 而逾越節和普珥節在現代似乎再次重演了, 但不是按著歷史的順序, 而是按著猶太曆的順序: 先是普珥節, 後是逾越節. 首先是歐洲猶太人經歷納粹大屠殺, 猶太民族面臨滅亡的危機 (普珥節), 然後是以色列在亡國近兩千年後奇蹟似地復國 (逾越節).

雖然以色列在1948年復國了, 然而當代著名的猶太拉比以撒·格林堡 (Isaac Greenberg) 卻說, 是普珥節而不是逾越節代表著以色列的復國:

普珥節是後大屠殺時代的節日. 普珥節不但代表了納粹大屠殺, 也代表著以色列的復國. 雖然以色列復國了, 但 神的拯救尚未完全, 有許多人犧牲了生命, 以色列政府世俗而不敬虔, 以色列社會分化並且貧富不均. 

拉比以撒·格林堡 (Isaac Greenberg) 的意思是說, 在後納粹大屠殺的時代, 神的面似乎仍然是隱藏的, 就像在以斯帖記中 神的面是隱藏的一樣. 儘管如此, 我們可以看見一絲曙光. 如今不但有更多世俗猶太人回轉歸向 神, 並且還有彌賽亞猶太教的興起. 對於彌賽亞信徒和敬虔的猶太人而言, 以色列的復國儘管不完美, 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但這仍然是 神大能的彰顯, 是現代版的出埃及記.

本週妥拉警告以色列人說, 神將會因著以色列人的背約而掩面不顧他們, 但是他們仍舊是有指望的. 神是信實的 神, 不會因著以色列人的背約而徹底棄絕他們. 就在 神警告以色列人後, 接著 "耶和華囑咐嫩的兒子約書亞說、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領以色列人進我所起誓應許他們的地、我必與你同在" (申命記31:23). 

在如今這個時代, 逾越節和普珥節彷彿重合起來. 一方面, 神施行拯救, 另一方面, 神似乎仍然是隱藏的, 就像是猶太人的彌賽亞耶穌基督對於猶太人來說仍然是隱藏的一樣. 使徒馬太引用先知以賽亞的預言: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馬太福音12:18~21)

馬太引用以賽亞的預言來描繪這位不為猶太人所知的彌賽亞,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 如今以賽亞的預言已經應驗了大部分, 雖然大多數猶太人還不認識主耶穌是彌賽亞, 但主耶穌的名已經傳遍萬國萬邦, 許許多多的外邦人都仰望祂的名. 並且主耶穌對於凡專心尋求彌賽亞的猶太人必不再隱藏,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 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 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 (哥林多後書4:6). 彌賽亞猶太教的興起就是最好的證明.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悔改帶來關係的恢復 (申命記29:10~30:20 站立)

 

播客連結

一個人如何悔改呢? 他首先必須摒棄他的罪行, 並將罪惡的思想從心思意念裡排除出去, 同時他要立志永不再犯, 正如經上所記, "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 (以賽亞書55:7)... 除此以外, 他必須對犯罪感到懊悔, 正如經上所記, "我回轉以後、就真正懊悔" (耶利米書31:19)...最後讓他呼求那鑒察人心的見證他是否真實悔改.

(邁蒙尼德 Maimonides, 悔改的法則 The Laws of Repentance)

本週妥拉的標題是 נִצָּבִים ("Nitzvim"), 意思是 "站立", 正如摩西所說, "今日你們的首領、族長、長老、官長、以色列的男丁、你們的妻子、兒女、和營中寄居的、以及為你們劈柴挑水的人、都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 (申命記29:10). 經過了曠野40年的飄流, 以色列全會眾仍然得以站立在 神面前, 這其實全出於 神的恩典.

並且 神對以色列的恩賜和選召,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是沒有後悔的" (羅馬書11:29). 最終, "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羅馬書11:26). 但在這之前, 以色列全家必須悔改, 回轉歸向 神. "悔改" 的希伯來字 תְּשׁוּבָה ("Teshuvah") 的動詞字根是 שׁוב ("Shuv"), 意思是 "回轉/回歸". 在本週妥拉中, 摩西用了七次從 שׁוב ("回轉/回歸") 衍生出來的字眼來描述以色列的悔改:

我所陳明在你面前的這一切咒詛、都臨到你身上、你在耶和華你 神追趕你到的萬國中、必心裡追念祝福的話。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 神、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那時、耶和華你的 神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 神要回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招聚回來。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 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你必歸回聽從耶和華的話、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謹守這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 神、他必使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因為耶和華必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申命記30:1~9)

在這段經文中, 當以色列回轉歸向 神, 神就要向以色列回轉, 正如 神說, "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 (瑪拉基書3:7). 換句話說, 當人回轉歸向 神的時候, 神也要向人回轉, 再次眷顧人並向人施恩. 但先決條件是人必須悔改, 回轉歸向 神.

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悔改, 回轉歸向 神呢?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說, 悔改包括了四個階段: 認罪 (覺醒), 懊悔, 彌補, 與立志改過自新. 首先, 認罪不但是口頭承認錯誤, 更是打從心裡覺醒自己犯罪不但得罪了人, 也得罪了 神, 就像先知拿單指出大衛王所犯的罪時, "大衛對拿單說、我得罪耶和華了" (撒母耳記下12:13). 人內心沒有覺醒自己犯罪是得罪人也得罪 神, 是沒有辦法回轉歸向 神的.

但當人真心認罪, 內心覺醒他是得罪了人也得罪了 神, 這人就會因此懊悔. 而當人懊悔他所犯的罪時, 這人就會採取實際行動來彌補他的罪過, 盡他所能以補償對別人的虧欠, 就像真心悔改的稅吏撒該說, "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路加福音19:8). 懊悔與彌補罪行進一步引導人進入悔改的第四階段: 立志從此改過自新, 不一犯再犯同樣的罪.

我們在主耶穌浪子的比喻裡看到一個人悔改的四個階段: 認罪 (覺醒), 懊悔, 彌補, 與立志. 當遠離家鄉的小兒子耗盡了一切所有的, 窮苦到給人放豬, 甚至恨不得吃豬的食物, "他醒悟過來.." (路加福音15:17). 小兒子醒悟了什麼呢? 從小兒子後來的話中, 我們知道小兒子內心覺醒過來, 他是犯罪得罪了 神, 也得罪了父親.

當小兒子醒悟以後, "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 (路加福音15:17~20). 小兒子懊悔他先前所犯的罪, 並且他願意彌補所犯的罪, 不但要去向父親道歉, 並且立志從今以後以雇工的身分服事父親.

然而, 主耶穌浪子的比喻中最特別的並不是小兒子的悔改, 而是父親的回應. 父親的回應反映了真實的悔改所結出的果子: 關係的恢復. 當小兒子終於醒悟過來, 回轉歸向父親時, 父親卻早已預備好了迎回兒子, 並且父子關係因此恢復:

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喫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路加福音15:20~24) 

父親對小兒子的回應正是 神對凡真心悔改的人的回應, "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 (瑪拉基書3:7). 當人真心悔改, 回轉歸向 神時, 神也早已預備好轉向 人, 那時 神人之間的關係就要恢復. 然而主耶穌的比喻並沒有停在這裡. 主耶穌之所以說浪子的比喻, 是因為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 (路加福音15:1~2). 主耶穌這個比喻一方面表示祂接納悔改的罪人 (小兒子), 另一方面祂以同樣的愛呼籲那些不肯悔改自以為義的人 (大兒子):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加福音15:25~32) 

主耶穌沒有告訴我們故事的結局, 因為故事的結局在於我們. 不管我們是大兒子還是小兒子, 神都對我們發出同樣的邀請, "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 (瑪拉基書3:7).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申命記26:1~29:9 當你來)

 

播客連結

妥拉形容應許之地乃是 "流奶與蜜之地". 如此的形容讓我們回想起伊甸園, 在那裏 "耶和華 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 (創世記2:9). 就像各樣的樹伊甸園的地裡長出來, 類似地, 奶與蜜應許之地流出來, 意味著各樣美善從地的自身而出, 不像後伊甸園時代的世界, 人必須 "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裡得喫的" (創世記3:17), 並且要 "汗流滿面纔得糊口" (創世記3:19). 在應許之地上, 神彷彿重新恢復了伊甸園的豐富:

你要進去得為業的那地、本不像你出來的埃及地、你在那裡撒種、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 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 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

(申命記11:10~12) 

妥拉藉著不斷重複應許之地是 "流奶與蜜之地", 來強調應許之地和伊甸園彼此之間的關聯, 光是在本週妥拉就出現了3次, 而在全本妥拉中更出現了14次之多. 7在聖經中是完全數, 因此14代表的是雙倍的完全. 應許之地好比是伊甸園的再現, 而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 正預表將來人類要重新回歸伊甸園.

當初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是因為不順服 神而被逐出伊甸園, 因此如果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是預表人類重回伊甸園, 那麼人類不順服 神的問題必須獲得解決. 藉著賜下妥拉給以色列, 神給人類第二次機會來順服祂. 正因如此, 順服成為申命記的主題. 申命記不但是摩西再次重申 神的誡命, 同時也是妥拉最後的教導, 好預備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 - 象徵人類重回伊甸園. 在申命記裡, 摩西再三囑咐以色列人要順服 神. 就在本週妥拉中, 摩西對以色列人說, "耶和華你的 神今日吩咐你行這些律例、典章、所以你要盡心、盡性、謹守遵行" (申命記26:16).

著名的哈西迪 (Chasidic) 妥拉註釋 "真理的嘴唇" (שפת אמת, "Sefat Emet") 如此解釋申命記26:16這節經文提到的 "今日":

米德拉什 (Midrash)拉旭 (Rashi) 都說道, 每一天在你的眼中 神的誡命都要是如同全新的一般, 就好比是 神今日對你說話一樣.

不但是今日, 甚至是每一天, 神的話都是活的. 而我們要如何回應 神的話呢? 我們要以順服來回應 神的話. 

然而在本週妥拉中, 摩西接著警告以色列人說, 他們以後將會不順服 神, 並且他們的不順服最終將導致 神把他們逐出應許之地, 就像起初人類始祖因為不順服 神而被逐出伊甸園一般. 神不會廢棄與以色列人的西乃之約, 卻會把西乃之約中背約的懲罰加在以色列人身上, 而背約的最終懲罰就是被逐出應許之地:

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在那些國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腳之地、耶和華卻使你在那裡心中跳動、眼目失明、精神消耗。你的性命必懸懸無定、你晝夜恐懼、自料性命難保。

(申命記28:64~66) 

當以色列人被 神放逐時, 以色列民族的存續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甚至面臨滅亡的危機, 但是放逐與滅亡並不會是以色列最後的結局, 因為 神應許保守他們到底:

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 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耶和華你的 神必領你進入你列祖所得的地、使你可以得著.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數比你列祖眾多。耶和華你 神必將你心裡、和你後裔心裡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 神、使你可以存活。

(申命記30:4~6) 

在漫長的歷史中, 猶太民族經歷了許多次的危機, 經歷了納粹大屠殺, 但 神信實地保守了猶太人, 使他們不但不致滅亡, 甚至在兩千年後能重新回歸應許之地, 在1948年建立以色列國. 如果人類始祖被逐出伊甸園預表著以色列人被逐出應許之地, 那麼猶太人回歸應許之地豈不是預表人類將要重新回歸伊甸園? 正如使徒彼得所說的 "萬物復興" (使徒行傳3:21)? 當然, "萬物復興" 需要人類完全回轉歸向 神, 並且真心誠意順服 神, 而我們知道主耶穌將要成就這一切, 正如啟示錄所描述的, "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啟示錄21:5).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誰是亞瑪力? (申命記21:10~25:19 當你出去)

 

播客連結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不久, 亞瑪力人起來攻擊以色列人:

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 神的杖、站在山頂上。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

(出埃及記17:8~13) 

當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的時候, 摩西拿著 神的杖站在山頂上, 由亞倫與戶珥站在摩西左右扶著他的手, 為以色列人禱告. 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的爭戰結束後, 神宣告祂必 "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 (出埃及記17:16), 直到祂 "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 (出埃及記17:14).

在本週妥拉中, 摩西吩咐下一世代的以色列人說, "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待你。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儘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 神。所以耶和華你 神使你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在耶和華你 神賜你為業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時你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不可忘記" (申命記25:17~19). 

神不但自己宣告祂要 "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 (出埃及記17:14), 祂也藉著摩西吩咐祂的百姓要  "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 (申命記25:19).

有趣的是, 在猶太人贖罪日開頭的禱告 “柯爾·尼綴” (希伯來文 כל נדרי, Kol Nidre, 意思是 “所有的誓言”) 當中, 當敬拜主領的人禱告時, 傳統上會有兩個人站在敬拜主領的人左右, 就像是以色列與亞瑪力爭戰時亞倫與戶珥站在摩西左右一般.

亞瑪力與贖罪日開頭的禱告能有什麼關係? 從吹角節到贖罪日整整十天當中, 猶太人天天禱告 神在全地完完全全地掌權. 現代著名的拉比约瑟·索洛维契克 (Joseph Soloveitchik) 說, "只要亞瑪力仍然存在, 神就還沒有完完全全地掌權". 他接著問說, "誰是亞瑪力? 竟然阻礙了 神的掌權?"

當 神創造天地時,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創世記1:2). 拉比约瑟·索洛维契克 (Joseph Soloveitchik) 以他的屬靈洞見指出, 亞瑪力象徵創世以來遺留下來的混亂. 神創造天地時, 祂並沒有完全消滅混亂, 而是留下了一部分的混亂, 與 神的創造共存. 而亞瑪力正象徵著創世以來遺留下來的混亂, 同時也代表著罪. 神之所以留下一部分的混亂, 是要讓人能夠參與在 神的工裡, 消弭一切的罪與混亂.

神創造人類的目的並不是讓人類作為一個單純的旁觀者或消費者, 單單觀看 神的作為或是享受 神的創造. 就算在伊甸園裡, 人類始祖也有工作要做, 要修理看守 神的園子. 從一開始, 神就創造人類作為與 神同工的夥伴, 同時也是 神在地上的代表, 因此 神以祂的形象樣式造人, 並且吩咐他們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世記1:28). 這是為什麼 神允許一部分的混亂存留的緣故, 為的是讓人參與在 神消弭混亂的工裡.

從創世以來, 混亂依然存在, 以致 神的創造尚未完滿, 神也就還沒有在全地完完全全地掌權. 拉比约瑟·索洛维契克 (Joseph Soloveitchik) 說, 神吩咐以色列人要 "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 (申命記25:19), 不但是要消滅不敬畏 神的亞瑪力人, 更是要消滅屬靈的亞瑪力人 - 一切存在人心裡的混亂與罪. 他說, "亞瑪力存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真實的屬靈爭戰不是與外在的敵人爭戰, 而是與我們內在的敵人爭戰. 我們往往著重與外在的敵人爭戰, 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面對內在的敵人 - 我們心裡的罪與混亂. 或許這是為什麼希伯來書的作者說,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希伯來書12:14). 我們不是要與別人爭戰, 而是要與別人和睦. 並且我們要 "追求聖潔", 消弭我們內心的罪與混亂.

好消息是我們不是獨自與我們內心的罪與混亂爭戰, 而是有 神在我們裡面幫助我們,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你們..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腓立比書2:12~13).

塔木德時期的拉比說, "豈是摩西的手掌控著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的勝敗呢? 不! 妥拉教導我們, 只要以色列人定睛仰望 神, 他們就會得勝, 不然他們就會失敗". 與亞瑪力的爭戰可說是人類自古以來的掙扎 - 消弭一切的罪與混亂. 然而在這古老的掙扎當中, 神已經給我們力量, 使我們靠祂可以得勝有餘.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像摩西的先知 (申命記16:18~21:9 審判官)

播客連結

拉比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有一個古老的爭議: 人需要一個 神人之間的中保嗎? 基督教說是, 但拉比猶太教卻否認這一點. 拉比文獻通常聲稱以色列不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所有以色列人都可以直接親近 神.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斯佛諾 (Sforno) 正是如此解釋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 (出埃及記20:2), 他認為 神的意思是說:

我確認你已經接受我對你完全的主權, 要作你的 神. 我們之間不需要中保. 因此你應該直接向我禱告, 並且單單事奉我而不經由任何中保.

類似地, 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說, 十誡的第一條誡命不是 神單單對摩西說的, 而是對以色列全會眾說的. 以色列全會眾在西乃山直接領受 神的啟示, 並沒有透過任何中保.

然而另一方面, 拉比猶太教內部不乏 神人之間需要中保的看法. 這個看似矛盾的情況起源於聖經本身啟示了 神人之間需要有一個中保. 比方說, 神固然在西乃山直接顯現給所有以色列人, 但摩西在整個過程當中絕大部分扮演了 神人之間中保的角色. 除非我們刻意忽略這個部分, 不然我們沒辦法說以色列不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就連邁蒙尼德 (Maimonides) 也承認說, 神並沒有將所有的事都告訴以色列人, 而是 神首先吩咐摩西, 摩西再吩咐以色列人, 正如妥拉所記載的, "那時我站在耶和華和你們中間、要將耶和華的話傳給你們" (申命記5:5).

以色列的確在西乃山與 神 "面對面", 正如申命記5:4所記載, "耶和華在山上、從火中、面對面與你們說話", 然而同時摩西站在 神人之間傳遞 神的話, "那時我站在耶和華和你們中間、要將耶和華的話傳給你們" (申命記5:5). 這顯示了摩西的獨特地位: 唯獨他從頭到尾與 神面對面說話, 並將 神的話傳給以色列百姓. 而摩西之所以從頭到尾與 神面對面說話, 是因為以色列百姓懼怕聽 神的聲音而哀求摩西說, "求你近前去、聽耶和華我們 神所要說的一切話、將他對你說的話都傳給我們、我們就聽從遵行" (申命記5:27).

而摩西從此以後就作了 神和以色列之間的中保. 在本週妥拉中, 摩西回顧他作 神和以色列之間中保的生涯. 是否只有出埃及的那一世代以色列人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是否以色列人從此以後可以與 神面對面而不需要中保? 答案是否定的. 摩西說, "耶和華你的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正如你在何烈山大會的日子、求耶和華你 神一切的話說、求你不再叫我聽見耶和華我 神的聲音、也不再叫我看見這大火、免得我死亡耶和華就對我說..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誰不聽他奉我名所說的話、我必討誰的罪" (申命記18:15~19).

這位像摩西的先知將會是 神人之間的中保, 正如摩西是 神人之間的中保. 他要像摩西一樣聽 神的聲音, 並將 神的話傳給 神的百姓. 神要透過他對百姓說話, 並且 神警告說, "誰不聽他奉我名所說的話、我必討誰的罪" (申命記18:19).

妥拉的結尾描述這位像摩西的先知仍未出現,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申命記34:10). 然而我們猶太彌賽亞信徒知道這位像摩西的先知正是拿撒勒人耶穌, 正如使徒彼得告訴耶路撒冷的猶太人, "但 神曾藉眾先知的口、豫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豫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摩西曾說、『主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凡他向你們所說的、你們都要聽從" (使徒行傳3:18~22)

不同於拉比猶太教, 古代猶太教與基督教一樣, 承認人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並且我們知道這位 神人之間的中保正是主耶穌. 但我們不能忽略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所有以色列人豈不是在西乃山都站在 神面前? 所有以色列人豈不是都領受了妥拉?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 (羅馬書9:4).

為什麼我們需要 神人之間的中保? 聖經告訴我們, 一方面是我們的罪使我們與 神隔絕, 但更重要的是 神是那位全然聖潔的 神. 神以祂的恩慈就近我們, 然而 神本身仍然是無比的聖潔, 而 神的聖潔使我們無法親近 神. 在聖潔的 神與以色列人乃至全人類之間有著巨大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感謝 神, 祂差遣了那位像摩西的先知作為 神人之間的中保來銜接這鴻溝, 使我們透過祂可以親近 神.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別人的 神 (申命記11:26~16:17 看哪)

 

播客連結

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 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所以 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他們將 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1:22~25)

使徒保羅的猶太本色顯明在他對偶像崇拜的恨惡. 在羅馬書中, 保羅如同古代的希伯來先知一般, 將偶像崇拜視為抵擋 神和一切罪惡的根源. 一千多年後, 著名的中世紀拉比邁蒙尼德 (Maimonides) 看待禁止偶像崇拜是妥拉的根本, 他引用塔木德時期拉比的話說, "凡是認同偶像崇拜的人等同於否定了整個妥拉; 凡是否定偶像崇拜的人等同於肯定了整個妥拉". (譯註: 當時沒有無神論者的存在)

禁止偶像崇拜出現在十誡的第一條誡命,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埃及記10:2~3). 這裡 "別的神" 的希伯來原文是 אֱלֹהִים אֲחֵרִים ("elohim acherim"), 字面意思就是 "別的神". 然而另一位著名的中世紀拉比拉旭 (Rashi) 認為, 既然只有耶和華 神是獨一真神, 正如申命記所記載的, "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 (申命記4:39), 因此十誡的第一條誡命所說的 "別的神" 其實指的是 "別人的神". 儘管偶像不是 神, 但別人把偶像當作 神來對待.

妥拉不但禁止 神的百姓敬拜事奉偶像 - "別人的神", 也禁止 神的百姓用別人的方式敬拜事奉 神,  "你們不可照他們那樣事奉耶和華你們的 神" (申命記12:4). 而這一點是至今大多數猶太人為什麼不能接受主耶穌是彌賽亞的部分原因. 只要主耶穌仍然被視為外邦人的神 - "別人的神", 並且用外邦人的方式來敬拜事奉, 大多數猶太人就根本不會考慮主耶穌是彌賽亞的可能性.

摩西警告以色列人提防假先知的警告更是強化了猶太人的此一信念:

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作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罷.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作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不是。(申命記12:32~13:3)

我們如何知道一個先知引領我們偏離耶和華 神呢? 如果這個先知加添或刪減 神的話, 他就是假先知, 要引人偏離耶和華 神. 同樣地, 如果耶穌廢掉妥拉 (刪減 神的話), 他就是假先知, 要引人偏離耶和華 神. 就算他能行大神蹟大奇事, 甚至能讓死人復活, 我們也不能跟隨他.

因此如果主耶穌真的廢掉妥拉, 祂就不可能是以色列的彌賽亞. 當然, 主耶穌廢掉妥拉的說法是出於對新約聖經的嚴重曲解. 主耶穌祂自己說得很清楚,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 (妥拉) 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 (妥拉) 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7~19).

(譯註: 有人把 "成全" 的希臘字 πληρόω 的另一個意思 "終結" 套用在主耶穌的話裡, 曲解主耶穌的意思為儘管祂來不是要廢掉妥拉, 但祂來是要終結妥拉. 這同樣是對主耶穌的話的嚴重扭曲. 首先, 這種說法與主耶穌接下來的話不合,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馬太福音5:19). 如果主耶穌已經終結妥拉, 祂為何還說, "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其次, 主耶穌不說希臘話. 使徒馬太是為了外邦讀者才用希臘文寫下馬太福音, 但主耶穌教導門徒時是用希伯來文 (或亞蘭文), 而希伯來文 (或亞蘭文) 的 "成全" 並沒有 "終結" 的意思, 因此主耶穌不可能說祂要終結妥拉, 主耶穌的意思是要成全妥拉.)

對於猶太彌賽亞信徒而言, 我們的使命是正確地解釋新約聖經, 以還原新約聖經和主耶穌的猶太本色. 我們也盼望外邦基督徒能夠認清他們所事奉的耶和華 神是 "以色列的 神", 是 "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的 神", 而不是"別人的神". 外邦門徒不須要像猶太人一樣遵守全妥拉, 但他們至少須要明白妥拉是包括新約聖經在內的全本聖經的基礎.

只有對新約聖經的曲解才會認為主耶穌廢掉或終結妥拉. 相反地, 主耶穌 "成全" 妥拉, 意味祂不但肯定妥拉的每一句話, 並且教導妥拉的精義, 祂自己更是完全遵守妥拉, 為我們成了 "活的妥拉" (Living Torah). 在大使命中, 主耶穌吩咐門徒要將祂一切的教導 (包括妥拉教導) 傳遍萬國萬邦,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馬太福音28:20), 為要成就先知以賽亞的末世預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2~3)

有些主耶穌的門徒並不承認錫安是他們的屬靈家鄉, 也不承認妥拉是出於耶路撒冷的耶和華的話語. 這些門徒自絕於妥拉以外, 但主耶穌從未如此. 相反地, 正如先知以賽亞所發的預言, 主耶穌的目的是要引導萬國萬民歸向以色列的 神, 並將 神的道教導他們.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公義與獎賞 (申命記7:12~11:25 因為)

 

播客連結

在2005年的8月, 颶風卡崔娜席捲了墨西哥灣沿岸的路易斯安那州, 密西西比州, 和阿拉巴馬州. 紐奧爾良全城緊急疏散, 隨後整個城市都被大水淹沒. 新聞媒體播報了有些人因著貧窮或行動不便而無法及時疏散. 他們或是在茫茫大水中涉水而過, 或是被困在公寓裡或屋頂上等候救援. 而那些逃離洪水的人有些人紮營在高速公路的路肩, 有些人住在作為臨時避難所的倉庫裡等待救援物資的到達.

新聞媒體的播報使我們不禁要問: 世界上真有公義嗎? 災難會是 神對罪惡的懲罰嗎? 或者反過來說, 行公義會得到 神的獎賞嗎? 本週妥拉正好開始於 神應許行公義的人必得獎賞:

你們果然聽從這些典章、謹守遵行、耶和華你 神就必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守約施慈愛。他必愛你、賜福與你、使你人數增多、也必在他向你列祖起誓應許給你的地上、賜福與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並你的五穀、新酒、和油、以及牛犢、羊羔。你必蒙福勝過萬民.. (申命記7:12~14)

本週妥拉告訴我們, 行公義會得著 神的獎賞. 然而主前三世紀的古代拉比安提戈努斯 (Antigonus of Socho) 教導人不要因為有獎賞才行公義. 他說, "不要像那些因著賞賜才事奉主人的僕人, 倒要像那些沒有賞賜依然事奉主人的僕人, 並要存心敬畏 神".

拉比安提戈努斯之所以如此教導, 可能跟他當時的歷史情境有關. 安提戈努斯是第一位有著希臘名字的猶太拉比, 他的希臘名字反映出當時以色列地是在希臘統治之下. 既然猶太人在異族的高壓統治下, 他們很難想像行公義會得到 神的獎賞. 安提戈努斯因此教導猶太人, 儘管 神的獎賞遲遲不來, 他們仍然必須秉公行義, 對 神信實.

幾個世紀以後, 猶太人在另一個異族羅馬統治之下, 主耶穌同樣教導門徒不要基於獎賞才事奉 神, 祂說,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路加福音17:9~10). 然而, 主耶穌同時也應許凡忠心跟隨祂的必蒙獎賞:

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馬可福音10:29~30)

主耶穌的應許有一個特別之處: 祂提到跟隨祂的人 "要受逼迫". 這意味跟隨主耶穌的人必須警醒, 因為儘管他們要得著獎賞, 但同時他們也會受到逼迫.

類似地, 妥拉應許行公義的人會得到 神的獎賞, 但我們在得著 神的獎賞時也必須警醒:

你喫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 神、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 神、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喫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 神、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申命記8:10~17)

我們在得著 神的獎賞時必須警醒, 免得我們因 神所賜一切的豐富反而忘記 神. 原本是基督教國家的當今西方世界 (美國和歐洲) 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地區, 然而西方世界的人們卻因著 神所賜這一切的豐富而陷入放縱情慾, 墮落不信 神的腐敗光景. 身處於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充斥的現代西方社會的我們需要警醒. 而妥拉教導我們要看顧窮人, 我覺得這是我們保持警醒的一個重要方式.

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那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申命記15:7~8)

有一次我走在人行道上, 經過一個看來有些精神錯亂的乞丐. 他喊叫說, "我只需要5塊錢去吃義大利麵"! 我與他錯身而過, 並沒有停下來. 但走了幾步路, 我感到似乎是從上頭來的感動, 我回過頭去給了他5塊錢. 隨後當我穿過馬路時, 我又想著說, "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需要錢?" 這時候 神對我說話了, "是的, 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需要錢, 但你還是需要給他".

我們對這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答案. 但是當我們看顧窮人時, 我們同時也捍衛了我們自己的心, 免得我們因這一切的豐富而忘記 神. 正如妥拉所說, "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 (申命記15:11), 我們永遠會有窮人在我們周遭. 這些窮人有許多的需要, 而我們需要窮人.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最大的誡命 (申命記3:23~7:11 我懇求)

 

播客連結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他說、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馬可福音12:28~31).

申命記是 神更新與以色列的盟約 (西乃之約) 的約書. 聖經學者普遍公認申命記的格式正是古代君主之約 (suzerainty covenant) 約書的格式. 申命記作為約書, 有著不算短的篇幅, 但它的核心卻只是一個盟約的基本要求. 而這個盟約的基本要求正是最大的誡命, 猶太人稱之為 שְׁמַע ("Shema"). שְׁמַע ("Shema") 是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申命記6:4) 原文的第一個希伯來字, 意思是 "聽啊"! 申命記6:4 這節經文可以說是妥拉最重要的經文, 並且歷代拉比不斷討論它最後一個希伯來字 אֶחָד ("echad") 的確切意義. 希伯來字 אֶחָד ("echad") 的意思可以是 "一;獨一;合一;唯獨".

我們最熟悉的意義反映在通常的翻譯裡,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申命記6:4). 然而另一個可能的翻譯是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是我們的 神, 唯獨耶和華" (申命記6:4). 我們比較不熟悉後者的翻譯 (儘管此一翻譯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著名的猶太拉比伊本·以斯拉 ibn Ezra), 但後者的翻譯其實更加符合申命記經文的上下文, 是更為正確的翻譯.

通常的翻譯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申命記6:4) 強調耶和華 神是獨一真神. 耶和華 神的確是獨一真神, 摩西在申命記稍早也說道, "所以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記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他是 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 (申命記4:39). 然而摩西在申命記6:4 並不是在描述 神的本質, 而是在描述 神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

當摩西在申命記對將要進入應許之地的以色列百姓說話時, 他最大的關注並不在於定義 神的本質 "神是獨一的主", 而是在於呼籲以色列百姓要單單對 神信實, 認定只有耶和華是他們的 神, "唯獨耶和華". 這是為什麼他接著對以色列百姓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申命記6:5).

歷來最著名的猶太拉比與哲學家邁蒙尼德 (Maimonides) 引用這段經文, 不是用來回答哲學或神學性的問題, 而是用來回答如何對 神委身:

我們應當如何愛 神呢? 我們應當無止盡地, 以壓倒性的愛來愛祂, 直到我們的靈魂深處充滿了對 神的熱愛, 就像是一個相思成病的人, 無法停止不想念他的愛人, 總是時時刻刻想著她, 不管是躺下還是起來, 不管是坐在家裡還是行在路上. 然而我們對 神的愛還要超過這一切, 我們時時刻刻全心全力, 以我們的全人來愛祂, 就像祂所吩咐我們的,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先知撒迦利亞宣告當彌賽亞時代來臨時, "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撒迦利亞書14:9). "耶和華必為獨一無二的" 的希伯來原文是 יִהְיֶה יהוה אֶחָד ("yiheyeh Adonai echad"), 撒迦利亞其實在這裡引用了申命記6:4的後半段 יהוה אֶחָד ("Adonai echad"). 可以確定的是撒迦利亞並不是引用申命記6:4來描述 神的本質, 因為 神的本質是不變的, 並不是到了 "那日" 神才成為獨一無二的. 撒迦利亞是在描述彌賽亞時代全人類與 神的關係: 到了 "那日", 我們所有人都要單單敬拜事奉祂, 也要單單稱頌祂的聖名, "唯獨耶和華".

因此, 當主耶穌教導說, "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馬可福音12:29, 引用申命記6:4), 主耶穌並不是在教導我們要認識 神是獨一真神 (儘管祂真的是), 而是要我們唯獨對 神信實. 申命記6:4 不是最大的神學論述, 而是最大的誡命, 而我們要實踐這最大的誡命唯有藉著 "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馬可福音12:30, 引用申命記6:5).

當主耶穌說完了這些話, "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 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 神.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耶穌見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 神的國不遠了" (馬可福音12:32~34).

當我們不只是知道要 "盡心、盡智、盡力" 愛 神, 而是真的 "盡心、盡智、盡力" 愛 神,  我們就不只是 "離 神的國不遠了", 而是就在 神的國裡, 或者套句主耶穌的話說,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路加福音17:21).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神撫養以色列 (申命記1:1~3:22 話)

 

播客連結

在申命記, 摩西重述 神的律例, 典章, 誡命, 以及順服與悖逆 神的後果. 然而一開始, 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一個更為基本的真理:

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 神、撫養 (希伯來動詞字根 נשׂא你們、如同人撫養 (希伯來動詞字根 נשׂא兒子一般、直等你們來到這地方。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 神。他在路上、在你們前面行、為你們找安營的地方、夜間在火柱裡、日間在雲柱裡、指示你們所當行的路。(申命記1:31~33)

當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時, 神撫養以色列, 就像父親撫養兒子一樣. 神供應以色列的一切需要, 保護以色列免於一切仇敵, 神的約櫃行在以色列前面, 尋找適合安營的地方. 是 神, 而不是人撫養以色列, 這個基本真理因著摩西的話更加凸顯出來, "那時我對你們說、管理 (希伯來動詞字根 נשׂא, 意思是 "撫養"你們的重任、我獨自擔當不起" (申命記1:9). 撫養以色列的重任是任何人都擔當不起的, 唯有 神承擔下來, 因此摩西對以色列人說, "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 神、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 (申命記1:31).

神在曠野撫養以色列, 彰顯出祂對祂百姓的信實. 然而以色列人卻如摩西所說, "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 神" (申命記1:32). 一個古老的寓言反映了以色列人不信的光景:

一個父親把兒子扛在他的肩膀上. 兒子看不見扛抬他的父親, 頻頻詢問路人說, 我的父親到底在哪裡? 當他們告訴兒子說, 他的父親正在扛抬著他, 他卻不相信他們, 並且開始懷疑父親為什麼要拋下他. 最後父親被懷疑不信的兒子激怒了, 把兒子放下讓兒子自己走. 不久兒子就被路上的野狗咬傷了.

這個寓言反映了以色列人的不信 神, 以及不信 神的後果. 當 神暫時掩面不顧祂悖逆不信的百姓, 不再保護他們時, 以色列人就受到仇敵的攻擊.

綜觀整個妥拉, 從以色列的先祖亞伯拉罕開始, 以色列人就一直在與 神同行的旅程中, 唯一的例外是在埃及做苦工為奴的以色列人. 申命記藉此提醒我們每一個人, 神在我們的旅程中一路與我們同行, 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 既然 神與我們同行, 神就會帶領我們到達旅途的終點, 進入 神的應許之地. 有 神與我們同行, 我們實在不需要憂慮.

除了對每一個 神的兒女的提醒外, 申命記首要的考量其實還是以色列的命定. 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他們的命定不是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上, 而是在於 神的信實. 就算是在患難中, 神始終與他們同在. 儘管他們將來要因悖逆不信被 神流放, 分散到萬民中, 但流放並沒有因此終止 神與以色列的盟約關係. 相反地, 流放是 神對以色列愛的管教, 要使他們回轉歸向 神. 神最終要藉著以色列, 特別是透過以色列的彌賽亞, 成就祂起初創造的目的 - 向全人類和所有受造彰顯祂的愛與信實.

但如果認為以色列單單是 神達成祂目的的工具, 當彌賽亞來臨後, 以色列就可以被丟棄, 這就大錯特錯了. 相反地, 神撫養以色列, 就像父親撫養兒子一樣, 這是 神與以色列親密無間的關係, 正如 神在以色列人在曠野的四十年間撫養他們, "因為耶和華你的 神、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已賜福與你.你走這大曠野他都知道了.這四十年、耶和華你的 神常與你同在、故此你一無所缺" (申命記2:7).

神撫養以色列是因為祂愛以色列如同父親愛兒子一樣. 從過去直到如今, 其實 神一直在撫養以色列. 摩西明白 神對以色列不變的心意, 他兩次告訴以色列人說, "耶和華你的 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申命記31:6, 8). 如果 神必不撇下, 也不丟棄以色列人, 那麼 神也必不撇下, 也不丟棄凡跟隨主耶穌作祂門徒的人, 希伯來書的作者因此勉勵我們說,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希伯來書13:5~6).

在過去, 基督教的神學往往將以色列視為僅僅是 神為了讓彌賽亞來到世上的工具. 既然彌賽亞已經來了, 以色列也就失去了她的作用. 神因此丟棄了無用的以色列, 並改用教會加以取代. 如此的說法不但侮辱了以色列, 其實也侮辱了 神, 因為這種說法否定了 神的全然信實. 事實上, 神始終信實地撫養以色列, 從過去, 現在, 一直到未來. 最終, 對以色列信實到底的 神要使以色列全家得救 (參羅馬書11:26), 正如摩西在 "大海之歌" 所唱的:

以色列阿、你是有福的、誰像你這蒙耶和華所拯救的百姓呢.他是你的盾牌幫助你、是你威榮的刀劍.. (申命記33:29)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真正的勇氣是具有感染力的 (民數記33:1~36:13 旅程)

 

播客連結

民數記最後一週的妥拉讀經開始於對上一世代以色列人的回顧, "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在摩西、亞倫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記在下面" (民數記33:1), 並結束於下一世代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營, 預備進入應許之地, "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民數記36:13).

儘管有著截然不同結局的兩個世代同時出現本週妥拉裡, 然而我們看到的不是兩個世代的對比, 而是他們彼此之間的相似. 自從60年代以來, 美國人總喜愛談論世代之間的代溝, 將其視為上下兩代彼此之間巨大而不可調和的鴻溝. 然而在民數記裡, 我們看到的不是代溝, 而是看到下一世代以色列人繼續犯上一世代以色列人所犯的罪. 他們照樣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 並且同樣不信任摩西和 神, 甚至抱怨 神將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

米利巴水的事件凸顯了兩代以色列人的類似. 就像當初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這裡抱怨沒有水喝 (出埃及記17章), 下一世代的以色列人同樣在這裡抱怨沒有水喝 (民數記20章). 下一世代以色列人的抱怨甚至導致摩西犯罪, 使他失去了進入應許之地的資格.

然而儘管兩個世代的以色列人如此類似, 下一世代以色列人卻得以進入應許之地, 這是上一世代以色列人得不著的. 是什麼導致他們有著如此不同的結局呢? 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勇氣.

什麼是勇氣呢? 真正的勇氣並不是不懼怕, 而是儘管懼怕, 依然採取行動, 堅持做對的事. 真正的勇氣是具有感染力的.

美國在1776年宣告獨立, 但1776年對於新生的美國是非常困難的一年. 英國軍隊輕而易舉地把華盛頓所率領的美國軍隊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紐約市趕出去. 美軍倉皇撤退, 在經過新澤西州的途中, 差點被乘勝追擊的英軍完全殲滅. 最後美軍渡過德拉威爾河, 進入相對安全的賓夕凡尼亞州. 原本位於費城的美國國會, 也因為懼怕英軍而遷徙到巴爾蒂摩. 

終於, 華盛頓看到一個可能扭轉乾坤的機會. 在1776年的聖誕夜, 華盛頓率領他的衣衫襤褸, 飢餓不堪, 士氣低落的2400人的軍隊在暴風雨中再次渡過德拉威爾河, 在清晨對位於新澤西州翠登的英軍要塞發動突襲. 這是美軍的第一場勝利! 過了些日子, 為了應對英軍的反攻, 華盛頓率領他的軍隊在敵後奇襲普林斯頓. 這是美軍好不容易贏來的第二場勝利. 但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 美軍的戰場指揮官戰死, 華盛頓親自擔負起戰場指揮官的職責, 他身先士卒, 率領美軍衝鋒陷陣, 最後終於贏得勝利. 一位美軍軍官如此描述當時的情形,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幕...當我看到他 (華盛頓) 身先士卒, 奮不顧身, 不顧戰場的危險, 將生死置之於度外. 相信我, 在那一刻我也忘了自己的安危".

真正的勇氣是具有感染力的. 華盛頓的勇氣激勵了他的軍官和士兵, 使他們不再想到他們自己的安危, 而是定睛在他們榮耀的使命和目標上.

沒有勇氣, 就沒有辦法完全順服 神. 上一世代的以色列人缺乏進入應許之地的勇氣而悖逆 神, 下一世代的以色列人則有勇氣, 順服 神的旨意進入迦南得地為業. 當摩西差遣12個探子窺探迦南地時, 他指示他們說, "你們要放開膽量" (民數記13:20), 但只有約書亞和迦勒有勇氣相信他們真的能夠像 神所吩咐的得地為業, 後來 神指定有勇氣的約書亞為下一世代以色列人的領袖, 並且吩咐摩西說, "伺候你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你要勉勵他、因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為業" (申命記1:38).

當我們綜觀整本民數記, 我們看到曠野是 神試驗和祝福人的地方, 人的勇氣則決定了人最終的結局. 面對同樣的試驗, 怯懦缺乏勇氣的人退縮而不信 神, 有勇氣的人卻勇往直前, 更加地信靠 神與對 神信實, 並因此得到 神更大的祝福.

真正的勇氣是具有感染力的, 但反過來說, 缺乏勇氣或失去勇氣也同樣具有感染力. 民數記教導我們在什麼狀況下我們會失去勇氣:

  • 當我們質疑我們自己時, 我們會失去勇氣. 上一世代以色列人看自己與迦南人相比如同蚱蜢, 因而寧可回到埃及也不要進迦南.
  • 當我們抱怨不已並且怪罪他人時, 我們會失去勇氣. 上一世代以色列人只顧抱怨摩西和亞倫而不願負起責任並尋求解決之道.
  • 當我們傾聽負面的聲音而不紀念 神的應許和祂已經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 我們會失去勇氣. 上一世代以色列人聽信10個探子的惡信, 卻不紀念 神賜迦南地的應許, 以及 神帶領他們出埃及以來所行的種種神蹟奇事.

下一世代的以色列人終於學會了勇氣的功課, 他們甚至反過來鼓勵約書亞, "你所吩咐我們行的、我們都必行..你只要剛強壯膽" (約書亞記1:16~18).

真正的勇氣是具有感染力的. 有了諸如約書亞或華盛頓的勇氣榜樣固然是好, 然而我們最終極的勇氣榜樣乃是主耶穌, 祂有勇氣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 正如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說:

我們..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希伯來書12:1~3)

主耶穌不但是我們最終的勇氣榜樣, 並且祂要賜給我們勇氣,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因為 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1:7). 因此當我們讀完民數記時, 讓我們也效法主耶穌的勇氣榜樣, 並支取祂賜給我們勇氣的應許, 用猶太人讀完妥拉每一卷書傳統上會說的話彼此勉勵: !חזק! חזק! ונתחזק ("Chazak! Chazak! V'nit'chazek!"), 意思是 "剛強! 壯膽! 讓我們剛強壯膽!".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神國之路 (民數記30:1~32:42 支派)

 

播客連結

耶和華 - 我們和我們列祖的 神啊, 當我謹守遵行祢的誡命, 在住棚節期間住在棚子裡, 願我手中所做的和心中的意念, 在祢面前蒙悅納. 願我明年能在耶路撒冷, 住在用海怪的皮所作的棚子裡.

(猶太人在住棚節的尾聲告別棚子的禱文)

在住棚節的尾聲, 傳統猶太人會用一段很特別的與棚子告別的祈禱文來禱告. 這段祈禱文提到用海怪的皮作的棚子. 海怪到底是什麼? 它與住棚節又有什麼關係?

海怪 (希伯來字 לִוְיָתָן, Leviathan) 是在聖經裡面提到的神秘而巨大的海獸, "那些咒詛日子、善於惹動海怪 (לִוְיָתָן) 的,願他們咒詛那夜" (約伯記3:8 新譯本), "你砸碎了利未亞坦 (לִוְיָתָן 的中文音譯) 的頭,把牠給住在曠野的人作食物" (詩篇74:14 新譯本), "那裡有船隻往來航行,有你所造的大魚 (לִוְיָתָן),在海裡嬉戲" (詩篇104:26 新譯本). (註: 和合本將希伯來字 לִוְיָתָן 翻譯為 "鱷魚", 基本上是不大正確的翻譯) 

先知以賽亞看待海怪是所有敵對 神的勢力的象徵. 當彌賽亞時代來臨的時候, 神要毀滅所有敵對 神的勢力, 好比 神要擊殺海怪. 以賽亞說, "到那日,耶和華必用祂無堅不摧的利劍懲罰巨龍——那飛快、曲行的蛇。祂必殺死那海中的怪物 (לִוְיָתָן)" (以賽亞書27:1 聖經當代譯本).

在猶太拉比經典塔木德中, 拉比將海怪描述為巨大無比的魚. 當彌賽亞時代來臨時, 神要擊殺海怪, 用海怪的肉為義人擺設筵席, 用海怪的皮作成住棚節的棚子. 而隨著海怪被 神擊殺, 所有反對 神的勢力也都要被 神制伏.

在創世記的開頭, 神用六日創造天地, 第七日安息, 但創造的工似乎並沒有完全結束. 當 神創造人類時, 祂吩咐他們要 "治理這地" (創世記1:28). 這裡和合本翻譯為 "治理" 的希伯來原文動詞字根是 כבשׁ, 意思是 "制伏". 換句話說, 神是要人類 "制伏這地". 神創造人類並不是作為消極被動的旁觀者, 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甚至在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墮落以前, 他們也有工作要做. 神吩咐他們要修理看守 神的伊甸園, "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創世記2:15). 人類始祖在伊甸園並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承擔著 神給他們的責任. 神人之間的交通一方面是親密的團契, 另一方面也是人與 神同工. 人作為 神的形象的背負者, 有份於 神的工, 要使 神的創造臻於完滿.

人有份於 神的工這個屬靈真理總結在創世記1:28所說的 神要人 "制伏這地". 很特別的一點是, "制伏" 這個字眼兩次出現在本週妥拉經文裡.

流便和迦得支派想要留在約旦河東岸, 不想進入 神應許給以色列的迦南地. 摩西告訴他們不可摒棄他們的同胞, 而必須參與在迦南地的征戰上, 直到 "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纔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 (民數記32:22). 摩西接著囑咐祭司以利亞撒和約書亞, 以及以色列眾支派的族長說, "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凡帶兵器在耶和華面前去打仗的、若與你們一同過約但河、那地被你們制伏了、你們就要把基列地給他們為業" (民數記32:29).

在創世記和民數記裡出現的 "制伏" 是同一個希伯來字 כבשׁ, 並且這兩處經文 (創世記1:28 與民數記32:22, 29) 是 כבשׁ 這個希伯來字在妥拉裡唯一出現的地方. 更有甚者, 民數記3:22與29提到的 "那地", 希伯來原文是 הָאָרֶץ ("haaretz"), 正好和創世記1:28 提到的 "這地" 相同, 是同一個希伯來字. 換句話說, 摩西把 神吩咐人類 "制伏這地" (創世記1:28) 的命令應用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上.

後來當約書亞終於征服迦南地時, "制伏" 這個字眼再次出現, "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把會幕設立在那裡、那地已經被他們制伏" (約書亞記18:1). 征服迦南地因此好比是 神吩咐人類 "制伏這地" (創世記1:28) 的一個縮影. 另一方面, 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 也預表了彌賽亞時代 神要掌管全地. 

神的旨意必定成就, 然而以色列人不能坐等迦南人被消滅, 而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堅持不懈地爭戰, 最終才能成就 神給他們的命定. 因此當流便和迦得支派想要避免爭戰, 在約旦河東岸得地為業時, 摩西告訴他們必須參與迦南地的爭戰, 然後才能得地為業, "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纔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 (民數記32:22).

類似地, 對於我們來說, 神國之路並不是安安穩穩的康莊大道, 而是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走的窄路, 正如使徒保羅告訴門徒說, "我們進入 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使徒行傳14:22). 艱難困苦不只是進入 神國要克服的障礙, 它們事實上是進入 神國必經之路.

同樣地, 主耶穌教導我們說,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馬太福音11:12),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7:13~14).

引到滅亡的寬門和引到永生的窄門兩者之間的對比反映了通往 神國之路的本質. 就像窄門和窄路所暗示的, 進入 神國難免經歷許多艱難困苦; 但重要的是, 在經過這些艱難困苦之後, 我們將進入 神國, 得著 神為我們預備的一切豐盛. 主耶穌藉著祂自己的死與復活闡明了這個真理.

(文章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彌賽亞拉比讀妥拉: 妥拉的智慧, 得救的智慧 (民數記25:10~29:40 非尼哈)

 

播客連結

有七件事區分一個有智慧的人和愚昧人. 有智慧的人不在更有智慧的人面前高談闊論. 有智慧的人不打斷別人說話. 有智慧的人不急於回答. 有智慧的人發問切中問題核心, 並且回答直指要害. 有智慧的人說話條理分明. 對於未知的事, 有智慧的人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有智慧的人認可真理. 但愚昧人做完全相反的事. (米示拿 Mishnah 5:7)

妥拉中已經出現三次以色列人遇到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其中:

有人褻瀆 神, "有一個以色列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埃及人、一日閒遊在以色列人中、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和一個以色列人在營裡爭鬥。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褻瀆了聖名、並且咒詛、就有人把他送到摩西那裡.他們把那人收在監裡、要得耶和華所指示的話" (利未記24:10~12).

有人在逾越節期間不潔淨, "有幾個人因死屍而不潔淨、不能在那日守逾越節.當日他們到摩西亞倫面前、說、我們雖因死屍而不潔淨、為何被阻止不得同以色列人、在所定的日期獻耶和華的供物呢。摩西對他們說、你們暫且等候、我可以去聽耶和華指著你們是怎樣吩咐的" (民數記9:6~8).

有人故意違反安息日,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柴。遇見他撿柴的人、就把他帶到摩西、亞倫並全會眾那裡、將他收在監內.因為當怎樣辦他、還沒有指明" (民數記15:32~34).

每次當以色列會眾問到摩西, 應當如何辦理這類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他都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然後到 神面前尋求指引. 在本週妥拉中, 發生了第四次以色列人遇到 神未曾吩咐應當如何處理的事件.

瑪拿西支派的西羅非哈死的時候只有女兒, 沒有留下兒子. 根據當時社會習俗, 西羅非哈的女兒作為女人, 沒有辦法繼承父親的產業. 西羅非哈的女兒因此向摩西請願, 讓她們能繼承產業, 免得她們父親的名字從瑪拿西支派被塗抹. 她們對摩西說, "為甚麼因我們的父親沒有兒子、就把他的名從他族中除掉呢.求你們在我們父親的弟兄中分給我們產業" (民數記27:4). 

摩西求問 神, 神並沒有按照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定規, 反而定女兒有理, 並且吩咐摩西說, "你也要曉諭以色列人說、人若死了沒有兒子、就要把他的產業歸給他的女兒" (民數記27:8).

摩西吻合米示拿對於有智慧的人的描述. 每當他遇到未知的事物時, 他總是坦白承認他的無知. 猶太拉比們認為摩西為歷世歷代的拉比提供了最好的榜樣, 他們用不著因為被問到他們未知的事物感到難為情或假裝是專家, 而可以大大方方地坦承無知, 因為就連 神人摩西也有無知的時候.

坦承無知是在諸如牧師或拉比等屬靈領袖身上罕見而珍貴的屬靈品格. 為了維護權威的形象, 拒絕承認自己的無知似乎成了牧師和拉比們不成文的規矩. 即使他們無知, 他們也從不說, "我不知道". 看到勇於承認自己無知的牧師或拉比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坦承無知才是有智慧的人, 拒絕承認無知而假充權威其實是愚昧人.

此外, 大衛在詩篇19篇說, "耶和華的律法 (妥拉) 全備" (詩篇19:7). 大約一千年後, 使徒保羅對提摩太說,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3:15~17). 然而妥拉的全備, 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 使人有得救的智慧, 並不在於妥拉鉅細靡遺地列出所有當作與不當作的事, 而是在於妥拉顯明了 神的心意. 因為妥拉並不是律法或是法律, 而是 神對祂兒女的教導與訓誨.

以西羅非哈女兒的故事為例, 因著摩西坦承無知而求問 神, 神因此頒布與當時社會習俗相悖的誡命, "你也要曉諭以色列人說、人若死了沒有兒子、就要把他的產業歸給他的女兒" (民數記27:8). 儘管這條誡命只在當時普遍男尊女卑的社會為原本毫無權利的婦女提供了有限度的財產繼承權, 然而比這條誡命本身更重要的, 是妥拉因此所指出的方向: 神創造女人並不是作為男人的附庸, 而是與男人具有平等地位的夥伴與幫助者, 一同承受 神所應許的產業,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加拉太書3:28~29).

(文章的素材摘譯自彌賽亞拉比羅素·雷斯尼克 Russell Resnik 的妥拉註釋, 從創造到完滿 - 妥拉是人生旅程的指南 Creation to Completion - A Guide to Life's Journey from the Five Books of M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