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恩慈與信心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Toldot "後代", 創世記 Genesis 25:19~28:9 的讀經心得)
在傳統安息日晚餐中, 猶太人總是如此為家中的女兒祝福: יְשִׂימֵךְ אֱלֹהִים כְּשָׂרָה רִבְקָה רָחֵל וְלֵאָה (May God make you like Sarah, Rebecca, Rachel, and Leah), 意思是"願 神使妳如同撒拉, 利百加, 拉結, 和利亞一樣".

在本週的妥拉經文中, 利百加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我不禁會想, 如同利百加一樣的女子是如何的一個女子? 說到利百加, 我們通常最先想到的是她滿有恩慈. 當亞伯拉罕的老僕人向她要水喝時, 她不但馬上慷慨答應, 給老僕人水喝, 並且她看到老僕人旁邊那十頭饑渴難耐的駱駝, 而主動說, "我再為你的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 (創世記24:19), 並且她說到做到,  "她就急忙把瓶裡的水倒在槽裡、又跑到井旁打水、就為所有的駱駝打上水來...駱駝喝足了" (創世記24:20,22). 我想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女兒是如同利百加一樣滿有恩慈的女子.

然而利百加還有另一項特質, 同樣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女兒能夠擁有的, 那就是對 神的信心. 利百加的信心首先表現在她主動願意和亞伯拉罕的老僕人同去, "他們...就叫了利百加來、問他說、你和這人同去麼、利百加說、我去" (創世記24:57~58). 利百加從小生長在巴旦亞蘭, 住在舒適的屋子裡, 如今卻要"下嫁"給從未謀面的以撒! 她必須放棄以往舒適的生活, 從此以後住在帳篷裡, 過著游牧民族的生活. 但利百加聽了老僕人的見證, 知道"這事乃出於耶和華" (創世記24:50), 因此她心甘情願和老僕人同去.

利百加心甘情願和老僕人同去, 證明她真心投靠耶和華 神. 不像拉結出了巴旦亞蘭, 還偷了她父親拉班的神像 (參創世記31:19), 利百加卻是全心全意投靠耶和華 神. 我們怎麼知道呢? 當利百加因著以撒向 神代求而懷孕, 卻因腹中孩子相爭而飽受折磨, 她沒有埋怨 神, 也沒有求問她從小拜慣了的原來家中的偶像, 卻是主動求問耶和華 神, "她就去求問耶和華" (創世記25:22). 這裡"求問"的希伯來字根是דרש, 意思是"尋求, 尋找". 利百加求問 神, 尋求 神. 這也是聖經中首次人求問 神的例子.

特別的是, 神沒有挪去利百加懷孕的苦楚, 卻告訴她一件在人聽來匪夷所思的事, "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創世記25:23). 雙胞胎也就罷了, 但作弟弟的要在哥哥以上? 哥哥要服事弟弟? 這在古代近東世界是無法想像的事. 我想利百加在繼續經歷懷孕苦楚的時候, 她同時也將 神的話牢記在心.

可能正是因為牢記著 神的話, "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創世記25:23), 以致當以撒因著愛吃以掃的野味而偏愛以掃時, 利百加則更多關愛雅各一些 (參創世記25:28). 也可能正是因為牢記著 神的話, "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創世記25:23), 以致當利百加知道無力阻止以撒要按照當時近東傳統給長子以掃祝福時, 她出此下策要雅各假裝以掃來騙取以撒的祝福. 雖然利百加藉由不正當的手段來"幫 神一把"是錯誤的, 但她的動機卻是可以理解並值得同情的.

利百加不是完人, 而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 她有她的剛強, 也有她軟弱的地方. 然而利百加的恩慈與信心, 卻是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女兒擁有的屬靈品格, 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效法的榜樣.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66個聖經金句 (63) 你們要小心、不要失去你們所作的工、乃要得著滿足的賞賜

"你們要小心、不要失去你們所作的工、乃要得著滿足的賞賜" (約翰二書1:8).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播客Podcast連結

使徒約翰警告當時的基督徒"要小心"! 他們要小心什麼事呢? 從上下文來看, 約翰指的是"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 (約翰二書1:7). 當時有些基督徒試圖將聖經與希臘羅馬哲學相調和, 希臘哲學認為物質界是邪惡的, 而主耶穌是 神的兒子, 不可能和物質界有任何瓜葛, 他們因而認定耶穌事實上並沒有道成肉身, 人們看見的只是祂的影子, 因此產生了諾斯底主義的異端, "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

今日的基督徒大概沒有人會"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 不過諾斯底主義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人們嘗試將信仰理性化, 合理化, 與當代流行的思想相調和. 當然, 信仰不能沒有理性, 不然就成了迷信. 但若我們過度將信仰理性化與合理化, 到了一個地步, 甚至扭曲了信仰本身, 如此反而會導致嚴重的謬誤. 在我個人看來, 不管是古代的諾斯底主義, 還是現代的自由派神學 (新派神學), 其實都是一樣的問題. 而過度高舉神學 (人的思想) 過於聖經的結果, 也有可能使我們落入類似的網羅裡.

而信仰被扭曲的結果, 有導致基督徒"失去你們所作的工"的危險. 什麼是"你們所作的工"呢? 使徒約翰沒有明說, 但他有可能是指著主耶穌說過的話, "信 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 神的工" (約翰福音6:29). 當然, 主耶穌所指的"", 絕非頭腦的信, 而是有行為的信心, 也就是使徒保羅所說"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帖撒羅尼迦後書1:11). 信仰被扭曲會導致我們的信心被毀壞.

使徒約翰勸告我們不要讓信仰被扭曲, "要小心、不要失去你們所作的工", 反而"要得著滿足的賞賜" (約翰二書1:8). 我們要如何讓信仰不被扭曲, 並"得著滿足的賞賜"呢? 約翰指出三件事:

第一, 他說"我們大家要彼此相愛.這並不是我寫一條新命令給你、乃是我們從起初所受的命令" (約翰二書1:5). "彼此相愛"等同於"愛人如己", 是最大的誡命, 也是主耶穌對門徒的吩咐,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約翰福音13:34). 使徒約翰要我們彼此相愛.

第二, 他說"我們若照他(父神) 的命令行、這就是愛" (約翰二書1:6). 這裡翻譯為"命令"的希臘原文是 ἐντολὰς (commandments), 意思是"諸般誡命", 指的是妥拉中的諸般誡命. 換句話說, 使徒約翰要我們遵行妥拉.

第三, 他說"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 神.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 (約翰二書1:9). 這裡"基督的教訓"的希臘原文是 τῇ διδαχῇ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the teaching of the Christ), 指的是主耶穌的教導. 使徒約翰要我們遵守主耶穌的教導.

因此, 使徒約翰告訴我們, 當我們基督徒彼此相愛, 遵行妥拉, 並遵守主耶穌的教導, 我們不但不會"失去你們所作的工", 反要從 神"得著滿足的賞賜".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不斷的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Chayei Sarah "撒拉的生命", 創世記 Genesis 23:1~25:18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當 神在西乃山向摩西顯現, "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 (出埃及記34:5), 神宣告祂的名耶和華說,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出埃及記34:6).

神自我宣告說, 祂是那位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的 神. "慈愛和誠實" (loving-kindness and faithfulness) 的希伯來原文是 חֶסֶד וֶאֱמֶת, 在聖經中一再出現, 可以說是 神最重要的屬性. 但"慈愛和誠實"的翻譯還不足以完全表達希伯來原文的涵義. חֶסֶד וֶאֱמֶת 其實也可以譯為"恩典和真理" (grace and truth), 正如使徒約翰指著主耶穌說,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約翰福音1:14, 17). 因此 神是那位"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的 神.

然而在聖經中, 最早清楚指出 神是"慈愛和誠實"的, 其實不是 神自己, 卻是亞伯拉罕的老僕人. 當老僕人的禱告蒙應允時, 他低頭下拜稱頌 神說, "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不斷的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 (創世記24:27).

亞伯拉罕的老僕人為什麼會稱頌 神呢? 因為他的禱告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禱告, "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 神阿、求你施恩給我主人亞伯拉罕、使我今日遇見好機會。我現今站在井旁、城內居民的女子們正出來打水。我向那一個女子說、請你拿下水瓶來、給我水喝。他若說、請喝、我也給你的駱駝喝、願那女子就作你所豫定給你僕人以撒的妻、這樣、我便知道你施恩給我主人了"  (創世記24:12~14).

亞伯拉罕的老僕人帶了十頭駱駝. 據說一頭幾天不喝水的駱駝一口氣可以喝上25加侖的水, 十頭駱駝就是250加侖. 任何人看到十頭饑渴難耐的駱駝等著喝水, 大概都不會傻到要一個人為牠們打上所有的水吧? 並且還是年輕的女子? 更何況亞伯拉罕的老僕人自己還有隨從, 他們儘可以自己打水.

但 神偏偏就是應允了這一個不合情理到幾乎不可能的禱告, 讓老僕人親身經歷到 神的大能, 經歷到 神是那位"不斷的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的 神.

先前老僕人對亞伯拉罕交託給他的任務還有些疑慮, 說, "倘若女子不肯跟我到這地方來、我必須將你的兒子帶回你原出之地麼" (創世記24:5), 然而亞伯拉罕卻信心滿滿地向他保證說, "耶和華天上的主、曾帶領我離開父家和本族的地、對我說話向我起誓、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他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從那裡為我兒子娶一個妻子" (創世記24:7).

亞伯拉罕的信心似乎傳染給了老僕人, 既然 神"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 那麼老僕人何不大膽地憑信心向 神大大張口? 結果老僕人向 神求了, 也得到 神具體的回應, 親身經歷了 神是那位"慈愛誠實"的 神.

如果 神沒有回應老僕人的禱告, 老僕人會怎麼做? 我想他應該不會因禱告未蒙應允而打道回府吧! 他很可能會打聽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的家在哪裡, 然後上門造訪表達他的來意, 並詢問有哪些未婚女子可以作以撒的妻子...等等. 畢竟他是管理亞伯拉罕全業的僕人, 肯定是相當精明幹練的. 然而老僕人沒有打從一開始就如此做, 卻是先求告 神, 而這正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信心功課: 我們信靠 神, 不能什麼事都靠著自己去做, 然後求 神祝福我們手中的工作盡都順利, 但也不是求 神成就所有的事, 自己什麼事也不做, 我們乃是先尋求 神的心意, 讓 神先做.

若是我們願意學習老僕人的榜樣, 先求告 神, 讓 神先做, 我相信我們也必要像老僕人一樣, 經歷到 神是那位不斷地以"慈愛誠實"對待我們的 神.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66個聖經金句 (62)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翰一書1:7).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播客Podcast連結

很多人說使徒約翰寫約翰一書的目的是告訴我們"神就是愛" (約翰一書4:8, 16), 但約翰自己說, 他寫約翰一書的目的是告訴我們如何與 神相交, 並與其他聖徒彼此相交,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 (約翰一書1:3).

而約翰在告訴我們如何與 神相交以前, 他首先說道, "神就是光、在他亳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 (約翰一書1:5). "神就是光、在他亳無黑暗", 意味著 神是全然地聖潔公義, 毫無罪惡. 並且約翰強調, 他說這話不是出於自己, 而是從主耶穌所領受又傳給我們的, "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

既然 神是全然地聖潔公義, 毫無罪惡, 那麼我們要如何與 神相交呢? 使徒約翰說,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翰一書1:7).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 指的是我們要致力活出聖潔公義的生活. 當我們盡心盡力行在聖潔公義當中, 使徒約翰說, 我們與 神"就彼此相交". 當然這並不是說, 我們必須完全地聖潔公義, 一點兒罪也不能犯, 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這一點. 但若我們盡心活出聖潔, 盡力行出公義, 那麼就算我們犯罪, "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我們一切的罪惡過犯都要得著 神的赦免.

其實這是正確理解使徒約翰接下來的話的關鍵,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1:9). 若我們仍然活在罪中, "仍在黑暗裡行" (約翰一書1:6), 那麼就算我們認罪, 我們的認罪也是虛假的, 不是出於真心. 虛假的認罪自然得不著 神的赦免. 持續活在罪中的人的認罪因此是沒有用的. 惟有我們真心厭棄自己的罪, 並從罪中回轉, 並致力活在聖潔公義當中, 那麼我們不但與 神相交, 並且"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值得一提的是,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的"" (希臘文 περιπατῶμεν), "就彼此 (有) 相交"的"" (希臘文 ἐχομεν), "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的"洗淨" (希臘文 καθαρίζει) 都是希臘文的現在式, 表示持續進行中的動作.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持續"在光明中行", 恆常行在聖潔公義中,  我們纔能持續與 神相交, 並且主耶穌的寶血也纔能持續地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然而我們要如何持續"在光明中行", 活在聖潔公義中而不是活在罪中呢? 使徒約翰說,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 (妥拉).違背律法 (妥拉) 就是罪" (約翰一書3:4). 既然犯罪就是違背妥拉, 我們若要持續"在光明中行"而不是行在罪中, 我們自然需要持續遵行妥拉. 妥拉 (希伯來文 תּוֹרָה) 雖然在中英文聖經中常翻譯為"律法" (Law), 但它的意思其實是"教導, 訓誨" (teaching / instruction). 妥拉是 神給我們的教導與訓誨. 當我們持續地遵行妥拉, 照著 神給我們的教導與訓誨而活, 就持續地"在光明中行", 我們不但因此持續與 神相交, 並且主耶穌的寶血也持續洗淨我們所有的罪.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Vayera "他顯現", 創世記 Genesis 18:1~22:24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主耶穌對猶太百姓如此宣告說,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 (約翰福音8:56), 但猶太百姓無法置信, 因而回應主耶穌說, "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 (約翰福音8:57). 這表示主耶穌的話意味著, 祂曾經向亞伯拉罕顯現.

主耶穌何時向亞伯拉罕顯現呢? 這似乎是發生在亞伯拉罕受割禮 (創世記17章)之後,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 (創世記18:1). "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的顯然不會是天父, 因為使徒約翰說, "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翰福音1:18). 如此說來, "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的"耶和華"只可能是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特別的是, 在耶和華 (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向亞伯拉罕顯現前, 亞伯拉罕早已經因信稱義. 聖經上說,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創世記15:6). 使徒保羅特別強調這一點說, "...亞伯拉罕的信、就算為他的義。是怎麼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 (羅馬書4:9~11).

割禮是妥拉中很重要的一條誡命, 使徒保羅以此舉例說明亞伯拉罕不是靠行為 (遵行妥拉) 稱義, 卻是因信稱義. 早在亞伯拉罕遵行妥拉以前, 他已經因信稱義, "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 (羅馬書4:11). 既然我們基督徒像亞伯拉罕一樣已經因信稱義,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不用有好行為, 不用秉公行義, 只要因信稱義就好了?

當然不是! 姑且先不論聖經所說的真信心其實是有行為的信心, 正如雅各說,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雅各書2:26), 就算我們單單看創世記18章, 我們會發現 神要求亞伯拉罕的並不僅僅是因信稱義而已.

當耶和華 (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向亞伯拉罕顯現的時候, 儘管此時亞伯拉罕早已因信稱義, 但耶和華仍然說,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創世記18:19). 神的心意是已經因信稱義的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都要"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 神的百姓雖然是因信稱義, 但仍要秉公行義.

神的百姓如何秉公行義呢? 乃是藉著"遵守我的道", 也就是 神的道. 但什麼是 神的道呢? 神的道其實就是妥拉. 妥拉 (希伯來文 תּוֹרָה, teaching/instruction) 是 神對祂百姓的教導與訓誨, 使他們知道如何秉公行義. 此外, 這裡"我的道"的希伯來原文是 דֶּרֶךְ יְהוָה (the way of YHWH), 意思是"耶和華的道路". 妥拉不單單是 神為人所定規的法則, 妥拉事實上是 神的道路, 神的法則, 神的行事方式.  神將祂的道路, 祂的法則, 祂的行事方式藉由妥拉啟示給祂的百姓, 使他們照著去行, 當 神的百姓遵行妥拉秉公行義, 他們就是走在 神的道路上.

並且如果我們記得, 向亞伯拉罕顯現的耶和華是道成肉身前的主耶穌, 我們就知道妥拉並不單單是天父的道路, 也同樣是主耶穌的道路, 這是為什麼主耶穌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 (妥拉) 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 主耶穌當然不會廢掉自己的道路, 卻是要成全祂的道路. 主耶穌要成全妥拉.

因此, 若我們基督徒真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 那麼我們不但要效法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榜樣, 我們也同樣要效法因信稱義以後的亞伯拉罕"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的榜樣, 謹守遵行妥拉. 而當我們遵行妥拉時, 我們不但是秉公行義, 我們更是走在 神的道路, 走在主耶穌的道路上.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66個聖經金句 (61)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彼得後書1:3).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播客Podcast連結

使徒彼得雖然是猶太人的使徒, 但彼得後書卻是寫給所有的基督徒, 不管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 因此他在書信的一開頭如此問安, "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 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 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的加給你們" (彼得後書1:1~2).

在問安之後, 彼得開門見山地說,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彼得後書1:3). 換句話說, 我們基督徒因著"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因此"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

首先, 這裡"認識"的希臘文原型是 ἐπίγνωσις ("epignosis", knowledge), 指的是因經驗而得的深刻"知識", 有別於 γνῶσις ("gnosis", knowledge), 指的是頭腦裡的一般"知識". 我們對 神的認識是需要去經驗, 親身去經歷去體會的, 而不是單單停留在腦海裡的知識. 然而, 希臘文的 ἐπίγνωσις, 還不足以完全表達使徒彼得的意思. 彼得是猶太人, 說的是希伯來文, 希伯來文的"認識"是 יָדָא ("yada", know), 有著彼此建立親密關係的更進一步意義, 如"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 (יְדָעוֹ) " (申命記34:10). 因此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指的是我們與我們的主耶穌因著建立起親密的個人關係而有的"認識".

從我們一開始相信並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們的主, 我們就開始和主建立個人的關係 - 我們開始"認識"主. 而當我們開始認識主, 神的神能就開始"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 並且隨著我們更多更深地"認識"主, 神的神能也更多更深地"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

這裡"生命和虔敬"的希臘原文是 ζωὴν καὶ εὐσέβειαν ("zoen kai eusebeian", life and godliness), 字面意思正是"生命和虔敬". 然而這很可能是一個希伯來片語, 指的不是"生命"和"虔敬"兩件事, 卻是一件事 - "虔敬的生活" (godly life). 在猶太人的觀念裡, 生活和生命是不可分割的, 虔敬的生活是通往永恆生命的生命之道 (the way of life).

什麼是關乎虔敬的生活 - "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呢? 雖然彼得沒有明說, 但我想他沒有明說的原因是因為他假設所有的基督徒都知道: 妥拉, 耶穌教訓, 以及聖靈. 妥拉 (希伯來文 תּוֹרָה, "Torah", teaching/instruction) 是神給祂兒女的教導與訓誨, 是基督徒過虔敬生活的指南. 主耶穌的妥拉教訓則是彌賽亞對妥拉的權威教導. 而聖靈不但引導我們過虔敬生活, 更使我們有能力過虔敬生活. (註: 當時新約聖經還未成形, 因此彼得應該不會指新約聖經)

正如妥拉是希伯來聖經 (舊約聖經) 的核心, 耶穌教訓則是新約聖經的核心, 二者形成完整的新舊約聖經的中心教導. 如今 神的神能已將聖經與聖靈賜給我們, 也就是將一切關乎過虔敬生活的事, "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 當我們更多更深地"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與主耶穌建立更加親密的個人關係, 神的神能也要更多更深地"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 使我們更加明白聖經, 更多隨從聖靈的引導, 並更深經歷聖靈的大能, 進而活出虔敬的生活, 並走在永生的道路上.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兩個吩咐


(這篇文章是本週Torah Reading - Parashat Lech-Lecha "你自己去", 創世記 Genesis 12:1~17:27 的讀經心得)

播客Podcast連結

創世記12章開頭記載 神呼召亞伯拉罕的經過,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創世記12:1~3).

接著聖經說,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 (創世記12:4). 神吩咐亞伯拉罕什麼事呢? 當然是"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 (創世記12:1). 在希伯來原文裡, 這裡只有一個動詞, 就是"" (לֶךְְ, go). 神吩咐亞伯拉罕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雖然中文聖經沒有翻譯出來, 但緊接著""之後的希伯來字是לְךָ (for you/yourself), 意思是"你自己". 神吩咐亞伯拉罕, "你自己去". 神要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離開他原來的舒適圈子, 去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 迦南地. 亞伯拉罕在迦南地寄居, 完全沒有原來父家與親族的幫助與扶持, 也沒有任何人脈, 他只能單單信靠 神的帶領. 這是一條信心的道路. 而信心的道路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走的, 別人沒有辦法代替我們去走, 因此 神說, "你自己去".

當亞伯拉罕願意聽從 神的吩咐, 自己走上這信心的道路時, 神給他又大又寶貴的應許,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 (創世記12:2~3). 簡而言之, 神要大大賜福亞伯拉罕.

而使徒保羅指著我們外邦基督徒說, "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加拉太書3:7, 9). 雖然我們不是亞伯拉罕肉體的子孫, 但若我們願意效法亞伯拉罕, 自己走上這信心的道路時, 我們就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 並且要像亞伯拉罕一樣大大蒙福.

不過, 走信心的道路, 事實上並不是 神給亞伯拉罕惟一的吩咐. 當 神呼召亞伯拉罕時, 除了走信心的道路外, 神其實還吩咐了亞伯拉罕另外一件事, "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創世記12:2). 這裡希伯來原文 וֶהְיֵה בְּרָכָה (Be a blessing) 乃是命令式的語氣, 意思是"你要成為祝福". 神吩咐亞伯拉罕要成為別人的祝福.

從一開始, 神呼召亞伯拉罕, 就不單單是為著亞伯拉罕自己而已, 而是要藉著亞伯拉罕, 使"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創世記12:3). 亞伯拉罕蒙福以後, 不能將這福分據為己有, 而是要將祝福給出去, 成為別人的祝福. 而亞伯拉罕也的確努力成為別人的祝福. 他拯救羅得以後, 無條件歸還所多瑪王所有的人民與財物. 神要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時, 亞伯拉罕不是單單為羅得求情, 卻是為著全城的人向 神求情.

因此 神呼召亞伯拉罕, 其實包括兩個吩咐, 一個是走信心的道路, 另外一個是成為別人的祝福. 亞伯拉罕若要回應 神的呼召, 就必須遵從 神的這兩個吩咐, 走信心的道路, 並成為別人的祝福. 他不能單單走信心的道路, 卻只要自己蒙福就好, 而不願意成為別人的祝福, .

同樣地, 當我們效法亞伯拉罕的榜樣, 我們也必須遵從 神對亞伯拉罕的兩個吩咐, 我們不但要自己走信心的道路, 並且我們要成為別人的祝福. 這是 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 也是對我們的呼召.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66個聖經金句 (60)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選自 66 Inspirational Verses from Every Book of the Bible. (來自聖經每卷書的66個聖經金句)

播客Podcast連結

使徒彼得與保羅同為猶太使徒, 但他們承擔不同的使命. 神給 保羅的負擔是外邦人, 給彼得的負擔則是猶太人, 正如保羅自己說, "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 (加拉太書2:8). 若我們明白這一點, 我們就知道彼得前書的首要寫作對象是猶太人, 或更準確地說, 是分散在外邦寄居的猶太彌賽亞信徒, 正如彼得前書開頭所說,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 (彼得前書1:1).

然而彼得前書不單單是為猶太彌賽亞信徒所寫, 也同樣是寫給外邦基督徒. 我們怎麼知道呢? 因為彼得寫道,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彼得前書2:10), 正如保羅引用何西阿書說, "這器皿就是我們被 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甚麼不可呢。就像 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蒙愛的。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在那裡稱他們為永生 神的兒子" (羅馬書9:24~26). 既然外邦基督徒信主以前算不得 神的子民, 我們因此得知彼得這話是對外邦基督徒說的.

更特別的是, 使徒彼得似乎專門指著外邦基督徒說,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因為彼得說完了這話, 才接著說,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彼得前書2:10).

如果外邦基督徒"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 那麼神是不是棄絕了猶太人, 讓外邦基督徒取代猶太人成為新的 神的百姓? 當然不是! 信實的 神永遠不會棄絕祂的選民, 正如使徒保羅所說, "我且說、 神棄絕了他的百姓麼.斷乎沒有.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因為 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羅馬書11:1, 28~29).

既然如此, 那麼我們要如何理解彼得指著外邦基督徒的話,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首先, 在希臘原文裡沒有"惟有", 卻有"" (δὲ, but) 這個字, 因此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翻譯為, "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彼得並沒有任何"惟有"外邦基督徒纔是 神的百姓的意思.

其次, 彼得指著外邦基督徒的話, 其實都是 神指著猶太人所說的,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6). "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以賽亞書43:20~21).

"被揀選的族類"對應到"我的選民" (以賽亞書43:20), "有君尊的祭司"對應到"祭司的國度" (出埃及記19:6), "聖潔的國度"對應到"聖潔的國民" (出埃及記19:6), "屬 神的子民"對應到"我的百姓"  (以賽亞書43:20),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則對應到"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以賽亞書43:21).

彼得的意思其實是說, 外邦基督徒雖然從前算不得 神的子民, 然而因著他們相信猶太的彌賽亞 主耶穌基督, 如今與猶太人同樣"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因此使徒彼得告訴我們, 我們外邦基督徒並沒有取代猶太人成為新的 神的子民, 卻是加入猶太人同作 神的百姓, 並且我們不是 神國的次等公民, 因為我們在神國的位分一點兒也不低於猶太人, 同樣"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 這是 神給我們的尊貴身分. 而我們的使命, 也與猶太人一樣, 要用我們的言語與生命"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