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描述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話, "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 神, 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 神" (帖撒羅尼迦前書1:9), 很生動地表達了保羅書信的讀者背景. 保羅書信的寫作對象主要是原本活在罪惡當中, 敬拜假神與偶像, 但如今蒙恩得救的外邦基督徒.
保羅書信是保羅外邦宣教事工的一部分, 自從保羅在異象中聽見主耶穌對他說, "你去罷.我要差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裡去" (使徒行傳22:21), 他就一生忠心耿耿地盡他"外邦人的使徒" (羅馬書11:13) 的職分. 使徒行傳是一卷宣教的書, 而使徒行傳的後半段主要記載保羅的外邦宣教事工.
使徒保羅的外邦宣教事工, 可算是基督教最早的跨文化宣教. 保羅這位猶太宣教士, 將 神的救恩與福音真理從原本的聖經與猶太背景, 引進到當時偶像崇拜充斥的希臘羅馬世界. 跨文化宣教的重點之一, 是要在不違背聖經的前提下, 將福音真理針對宣教對象的文化加以"情境化" (contextualize), 讓宣教對象容易明白與接受. 然而因著文化的差異, "情境化"很難將原本的福音真理, 原汁原味地傳遞到不同的文化 (比方說猶太人與希臘人對信心的不同理解). 因此"情境化"的福音, 事實上是一種妥協 (compromise), 在不違背基本真理的地方作出讓步, 目的還是為了讓福音廣傳.
既然保羅是宣教士, 他的書信也正是宣教的書信. 保羅書信將原本在猶太文化下孕育的福音真理, 針對希臘羅馬文化加以"情境化", 來教導外邦教會. 不同的外邦教會面臨不同的問題, 保羅書信也針對個別教會的不同問題給予具體的教導, 責備, 勸勉, 與鼓勵. Everett Ferguson 在 Backgrounds of Early Christianity 一書中指出, 保羅書信的寫作風格採用當時希臘道德哲學的教導方式, 重點並不在於神學 (或哲學) 論述, 而在於說服讀者接受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或是針對剛入門的人作進一步的教導, 或是對各種可能的反對提出答辯. 這是保羅書信的本質.
保羅書信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 傳遞與教導"情境化"的福音真理. 但保羅並不是建立原本福音真理的人. 我們必須弄清楚這個事實, 因為這影響到我們的聖經觀 - 我們如何看待整本聖經.
自從第四, 五世紀以後, 外邦基督徒開始高舉使徒保羅, 不但將保羅書信放在新約聖經的核心地位, 更將之視為解釋整本聖經的基礎, 並將保羅書信"情境化"的福音真理當作原本的福音真理. 當然, 我不是說保羅書信有任何不合真理的地方, 也不是有意要貶低保羅. 然而就像我們不能用英文譯本 King James Version (KJV) 或中文和合本聖經作為解釋原文聖經的基礎一般, 我們也不能用"情境化"的福音真理作為解釋原本的福音真理的基礎. 不管我們如何地尊重與喜愛KJV或和合本, 它們都不能取代聖經原文的地位; 同樣地不管我們如何地敬重與感激保羅, 保羅書信仍然不能作為解釋整本聖經的基礎. 如此的作法乃是本末倒置.
相對於用保羅書信來解釋整本聖經, 其實解經上更正確的作法是用舊約聖經, 福音書, 使徒行傳, 與一般書信來解釋保羅書信. 舊約聖經是使徒時代惟一的聖經, 保羅說, "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3:16~17), 指的正是舊約聖經. 福音書記錄主耶穌的生平與教導. 一般書信是使徒與長老在原本猶太背景下福音真理的教導. 使徒行傳則提供了保羅書信的歷史背景.
保羅書信是宣教書信, 將福音"情境化", 讓當時在偶像崇拜背景下的外邦人容易接受福音. 然而信主以後的基督徒, 還是必須在舊約聖經, 福音書, 與一般書信多下工夫, 才能更深入明白福音真理, 並且認識福音原本的面貌.
(請參閱回歸基督信仰根源, 從恢復聖經原貌開始一文)
是的,請為我禱告。讓我可以更深地明白進入 神的真理,並能正確地傳遞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你,我寶貴的弟兄。
謝謝您的鼓勵, 願 神賜給您智慧和啟示的靈, 並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回覆刪除